1、古代汉语 文选 详 注 部 分 左传三篇 左传,一般认为是战国初根据史料编成。左传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开始,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止,共269年。左传善于用笔墨刻画人物,善于用语言表现心理,是叙事散文的典范,对后代影响深远。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但其实是历史书,对许多事件均有详细交待。与公羊传、谷梁传不同,公羊(高)、谷梁(赤)着重于注释,而左传不是注释体。郑伯克段于鄢 主要词语 寤生(逆生,倒生)亟(屡次)毙(跌倒)无庸(不用)完聚(修治城墙,聚积粮食)乘(作战单位,每车甲士三人)志(本意)封人(镇守边疆的地方长官)施(延伸、延及)锡(通赐,给予)语法现象 公告之故,且告之悔
2、(两句都是双宾语,“之”是间接宾语)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姜氏何厌之有(之,结构助词,助宾语前置)佗邑唯命(唯,表仅独的副词)主要句子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楚屈完来盟于师 主要词语 北海(此指渤海)风(因发情而狂奔)虞(料想)涉(此指进入)九伯(九州之长)实(语气词,表示确认)夹辅(辅佐)缩酒(渗酒)苞茅(成捆的菁茅)寡君(对他国人谦称本国国君)履(即征讨的范围)次(临时驻扎)绥(安抚)盟(订立盟约)语法现象 辱受寡君(辱,表敬副词,意思是这
3、样做使您蒙受了耻辱,很对不起)虽众,无所用之(虽,让步连词,即使是)主要句子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楚归晋知罃 主要词语 治戎(等于说交战)即戮(接受杀戮)德(等于说感激、感谢)纾(使宽舒)惩(抑制)宥(原谅)任(堪,能)从(接续)外臣(非本国的卿大夫)宗(宗庙)次(按照次序)违(回避、躲开)执事(指庄王)偏师(非主力部队)致死(拼死战斗)语法现象 子其怨我乎(其,表揣测的语气副词)重为之礼而归之(之,代知罃,见解宾语)主要句子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老子四则 老
4、子道德经伍千言,哲理散文诗,分道经与德经,道经道字开头,故曰道经,德经经字开头,故曰德经。现行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马王堆帛书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其实不是专讲道德之书。老子,司马迁作史记时,已不详其人是谁,给出三人,一是老聃,周朝的柱下史,掌管图书文籍,最有学问,此人可能性最大。二是老莱子,彩衣娱亲,二十八孝之首。三是李耳,字伯阳,传说其母倚李树产子,故名李耳,也有说其母怀孕,几十年不产,生下来即满头白发,因此叫老子。总之生平不可考,都是传说而已。一般推断,老子生在楚国的苦县,为四面争锋之地,百姓困苦不堪,老子思想有明显的反战情绪,但他不同于孟子,孟子希望依靠选举推选天下之主,老子则希望复古
5、倒退,回到氏族社会,以此来消除战争,到庄子进一步,提出要与麋鹿野兽共游,出世色彩更加浓厚。道教认定老子是李伯阳,唐朝皇帝认为老子是其祖先,因此大兴道教。道德经的传世与关尹子有关,关尹喜是函谷关的抱关者,看到天上有七彩祥云,知道有圣人将经过,果然见到老子,于是盛情款留,老子在函谷关住了三天,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然后西渡流沙而去,不知所终。后世传佑关尹子一书,但多半认为是伪托。后世佛教、道教论争,根据这一点,佛教认为老子是释迦牟尼所变,在中国完成传教后,西渡流沙,回到天竺去了。道教不甘示弱,作老子化胡经,说佛教才是老子所传,佛家也应尊崇老子,西渡流沙,为的是教化胡人,西域诸教都是老子所传。这种论争
6、最后不了了之。老子一书,只有五千言,但含义精深,历代研究者络绎不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读法,是哲学书,也是阴谋书籍,也是兵书、宗教书、神仙养生书。历代都有人翻出来为自己辩护。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一是道和阴阳,二是辩证法。道这一哲学概念,抽象水平之高,绝无仅有,希图以此概括自然与社会的根本规律,至于辩证法,更是经后人发挥,成为中国的传统之一。辩证法的故乡在中国,后经德国古典哲学的衍变,归结成哲学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然后又回到中国,实际上是出口转内销,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辩证法在解放后会如此受推崇,许多人一学就会,江苏不识字的老太太戴阿桃,讲起辩证法来竟然头头是道,全民学哲学
7、,活学活用,实际上还是辩证法。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门徒不多,只有关尹子和文子,但后世的隐逸文化、道家文化,都是推许老子。道家到现在都存在,清修隐逸之徒即是。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概念,不能混同。老子稷下黄老之学(战国神仙道家)汉初黄老之学西汉河上公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张角太平道张道陵创立道教 这中间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道教是宗教,本土宗教,最能反映中国人的民族特性,为了与佛教争衡,张道陵在四川鹄鸣山创立道教,他认为四川人纯朴,容易教化,特地从江苏跑到四川传教,奉老子为教祖,老子彻底被神化了。正一道后来迁回江南,祖庭龙虎山,讲三清即太清、玉清、上清,由元始天尊(盘古)、洞玄道君、道德真君掌管,以便与
8、佛教三世佛(燃灯、释迦、弥勒)对抗,实际上是模仿佛教造作,只是法理、势力上总是不如佛教。老子成了太上老君,法力无边,完全是道教派头。主要词语 形(显现)音声(单音、和声)作(兴起)埏(抟揉)处(据有)见(同现)邪(同也)什伯(十倍百倍)重死(即爱惜生命)甲兵(铠甲、兵器)语法现象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所,结构助词)小国寡民(小、寡,都是使动用法)主要句子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论语七则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其门人及其再传弟子辑成,开语录体著作先河,成书于战国初期。本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
9、语之分,古论语已经散失。何晏的论语集解,是今天能见到的最早注本。唐朝文宗时将论语列成经书。朱熹则将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四书,并为之作集注。在明清时代,四书是科举考试用书,论语也是每个读书人必读之书,影响之大无与伦比。论语所载,是经过加工的文学语言,许多发展成为格言、成语或典故,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词语 谋(打算)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思齐(即向他看齐)粪土(指腐土)杇(此指粉刷)诛(责备)饭(吃)疏食(粗粮)曲肱(弯曲手臂)韫(蕴藏)待贾(等待好价钱)闻(听说应当做的事情)斯(就)退(畏缩不前)兼人(想要胜过人家)归(通馈,赠送)时(窥探)语法现象 欲见孔子(见,使见他,读如现)怀其宝而
10、迷其邦(迷,使迷乱)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其,表反诘)赤也惑,敢问(也,在句中提顿语气词。敢,表敬副词)主要句子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孟子两则 孟子七篇(各分上下),是其弟子编纂而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邹国人,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孟子力主仁政,主张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此之,君为轻”。汉代以后,孟子一书的地位不断提高,北宋以后,孟子列为经典,孟子本人也尊为亚圣。孟子善于辩论,文章有气势,富于鼓动性,儒家文风,至孟子而一变,善于说理譬喻。礼与食孰重 舜发
11、于畎亩之中 主要词语 礼(行为规范)岑(这里只取高的意思)奚翅(哪里只是)搂(牵引)於(叹词)发(指被起用)畎亩(泛指田野)士(狱官)市(指奴隶市场)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忍性(使性格坚韧)征(征验,表现)法家(执行法度的臣子)拂士(能直谏匡过的大臣)语法现象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劳、饿,都是使动用法)主要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胠箧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商丘)人,做过蒙漆园吏,所以也叫蒙庄子,漆园是地名。主要词语 胠箧(打开箱子)探囊(掏口袋)缄縢(绳子)扃鐍(锁钥)揭
12、(抬举)罔罟(鱼网)耒耨(犁锄)刺(翻耕)邑屋州闾(行政区域名)非(谴责)诛(声讨)妄意(等于说猜测)权衡(指衡器)鉤(衣带钩)轩冕(指高官厚禄)斧钺(指严刑)摘(通掷,投弃)铄(销毁)文章(指文彩)鉤绳(指定直线和定曲线的工具)玄同(混同)累(忧患)语法现象 为之符玺以信之(信,使动用法)不乃为大盗积者也?(不乃也:不就是吗?。乃,表判断的语气副词)主要句子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功名 荀子(约前315-前238),名况,时人尊号为“卿”,赵国人,曾在稷下学宫(今临淄
13、)三为祭酒,后被春申君举为兰陵令(枣庄),晚年居兰陵著书立说,终老其地。韩非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人辑其著述为55篇,其中一些可能不是韩非所撰。主要观点:(1)法术势三者合一,以法为中心,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得术治、慎到的势治,实际上是封建统治术。(2)主张“赏厚而信,刑重而必”,“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强调法制和集权,为封建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3)主张因时制宜,从实际情况寻求解决的方法,反对法先王,复古制,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复古或教条,只会束缚思想。一切措施都要适应当时情况,为实行法治提供了理论武器。五蠹论证了“世异则事
14、异”、“事异则备变”的道理。五蠹,指儒者、游侠、纵横家、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和工商之民,主张坚决加以清除,在韩非的政治主张中,这是合乎逻辑的结论。功名所说的功名,不过是君主的功名。而且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建立功名。主要词语 务(勉力从事)趣(通促,催促)一力(等于说全力)载(等于说拥戴)持(抱持,结合)称(符合)成(通诚,诚信)效功(效劳献功)语法现象 舜之北面而效功也(北面,面向北方,这是臣位)至治之国(至,最高级程度副词)太山之功,日月之名(象太山一样的功勋,象日月一样的名声。以比喻体作定语)主要句子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立尺材于高山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
15、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宋人有酤酒者 主要词语 酤(卖酒)概(量米麦时等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县(通悬)所知(所知道的,意思是有交情的)挈(提)迓(迎)为(等于说建立,修建)比周(结伙营私)擅禁(等于说专命,把持政令)语法现象 诸臣百吏以为富(以为富,以此而致富。为富,即致富、理财,与“为富不仁”意思类似)治国最奚患?(奚,何,疑问代词前置)主要句子 升概既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礼记 礼记,就是小戴礼记,共
16、49篇,礼记中记载了许多古代的礼节,如吉礼、嘉礼、军礼、婚礼、丧礼,合称五礼,古代强调礼治,由礼教达到民治,政权到县级为止,县以下交给乡贤。有子之言似夫子 主要词语 丧(丧失官位)有为(等于说“有目的”)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靡(奢侈、浪费)愈(比较地好)为(介词,介对象,可译为针对)先(先无表明)申(重申)语法现象 若是其货也(货,名词作动词,就是行贿)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甚,副词作谓语,提在主语的前面)主要句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大同 主要词语 蜡(国君年终祭祀百神)观(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大道(指社会最高理想)英(指三代
17、杰出的人物)逮(及,赶上)与(通举,举用)矜(通鳏,年老无妻的人)分(职分,职务)归(出嫁)谋(奸邪之心)外户(从外面合上门扇)隐(消逝不见)世(父子相传)及(兄弟相传)纪(纲纪,准则)田里(指土地户籍制度)考(成全)刑仁(以仁为准则)语法现象 大道之行也(之,主谓间助词,与提顿语气词“也”配合,提示本句只是条件)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焉,代词,于此)主要句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艺文志诸子略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也是第一部有书志目录的史书,目录学在传统学术中占有重
18、要的地位,跟现代的目录相比,一点不逊色,而且有其长处。汉书叫艺文志,隋唐叫经籍志,即经史子集,从此延续到清代。班固及班氏家族。主要词语 顺(等于说遵从)游(从容地研习)道本(儒家学说的本旨)拘(固执不通)理官(审理狱讼的官)饬(整顿)数(指差等)析乱(分析得支离破碎而淆乱名实)清庙(宗庙,宗庙肃然清净)采(木名,即栎木,古人以为是次等的树)五更(指阅历丰富的人们)上(通尚,尊尚)宗祀(庙祭)行人(类似后世的外交官)国体(等于说治国的纲纪)荡者(学识浮泛的人)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力政(一武力相征伐)驰说(就是游说)流裔(末流)股肱(比喻辅佐君主的大臣)万方(指天下)语法现象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19、君,用如动词;南面,面向南)信赏必罚(信、必,都是使动用法)伤恩薄厚(薄,使动用法;厚,用如名词,厚谊)无所事圣王(即圣王无所事。事,动词,做事)主要句子 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法家这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报孙会宗书 选自汉书,是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书信,传说汉宣帝见到这封书信,勃然大怒,将杨恽处以腰
20、斩,孙会宗也受到牵连,免职罢官。汉书能选此文,足见其同情杨恽。杨恽及其平生。主要功劳是让史记得以流传开来。主要词语 馀业(遗留的功业)底(至)备(等于说充数)哀(哀怜)猥(随随便便地)敢(表敬副词)朱轮(借代显贵者所乘的车)素餐(白吃饭,不老而获)口语(等于说告发)没世(死)游道(在仁义之道中优游自得)戮力(合力)低昂(时高时低)荒淫(过分享受)炰(裹起来烤)明明(急急忙忙的样子)昆夷(殷周时代西方的一个种族)移人(指改变人的气质、志向)节概(等于说节操)旃(之、焉的合音)语法现象 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曾,乃,加强否定语气)戮力耕桑(桑,用如动词,养蚕)主要句子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
21、产,以给公上。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滕王阁序 王勃,其父王福峙,祖父王通,王通号文中子,当时极为有名,死时才三十六岁,王勃是天才,但也有家学渊源的关系。王勃及初唐四杰。主要词语 雾列(房屋象雾一样罗列着)台隍(指洪州)棨戟(有衣套的戟,古代官吏出行,有骑吏带剑持棨戟前驱)家君(家父)潦水(因雨而积的水)上路(地势高的路)崇阿(高的山陵)骇瞩(看了令人惊异)迷津(迷乱了渡口)扑地(等于说满地、遍地)区(区宇,即天空)爽籁(等于说秋声)纤歌(声音柔细的歌)萍水(萍随水浮,比
22、喻在漂泊中)舛(不顺)青云(比喻高远)涸辙(水枯干了的车辙,比喻困境)桑榆(这里指黄昏)叨(忝辱,谦词)捧袂(等于说奉陪)语法现象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得仙人之旧馆(变阁言馆,是错综修辞)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隐匿)主要句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藩之榻。雄周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层峦耸翠,上出重宵;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
23、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柳子厚墓志铭 墓志铭由墓志与铭两部分构成,志为散文,铭为韵文。始于东汉,后世沿袭,至清犹然。蔡邕就是写墓志铭的大家。柳宗元生平。河东人(山西运城永济),21岁中进士。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废五坊(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顺宗李诵被迫让位给宪宗李纯,李纯打击王叔文,王叔文被赐死。连累到柳宗元、刘禹锡等一干人。政治打击与颠沛流离的生活,摧毁了柳宗元的健康,后来皇帝让柳宗元回京,但柳宗元已经去世,仅46岁。柳宗元之母崇佛,柳在思想方面提出综合儒佛,为三教合一奠定基础。柳宗元素号强项,诗学陶渊明,风格学离骚,长于哀怨。主要词语:俊杰(才能出众),率常(经常),交口(众口同声),居闲(闲暇的时候)肆(放浪),土俗(当地的风俗)子(利息),拜疏(向皇帝上疏)诩诩(夸大的样子)取下(采取谦下的态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