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要素理解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计算、记录与申报掌握非法人企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记录与申报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居民个人从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范围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
2、取得的所得。(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范围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纳税人)。第第1 1章章 绪绪 论论q 课程的性质和所研究的对象及课程任务课程的性质和所研究的对象及课程任务q 无线电通信发展概述无线
3、电通信发展概述q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q 无线电波的工作波段和传输方式无线电波的工作波段和传输方式q 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q 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q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高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在电子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类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前后联系:课程前后联系:高频高频通信原理通信原理高数高数电路电
4、路低频低频信号信号概率论概率论 本门课程主要讨论各种本门课程主要讨论各种无线电设备无线电设备中的中的高频电子线路,主要内容有高频电子线路,主要内容有信号的放大信号的放大,信号信号的产生的产生,和信号的,和信号的频率变换频率变换等。等。学生需掌握各种学生需掌握各种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初步初步建立起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基础。本门课程所研究的对象及课程任务本门课程所研究
5、的对象及课程任务:1.1 1.1 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1864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lerk MaxwellJ.Clerk Maxwell)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理论理论”这一著名论文,这一著名论文,1887年,德国年,德国实验实验物理学家赫兹以卓越的实验成就,物理学家赫兹以卓越的实验成就,证实了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证实了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之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努力研究如何利之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努力研究如何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即无线电通信。用电磁波传输信息,即无线电通信。著名的有英国的罗吉、法国的勃兰利、著名的有英国
6、的罗吉、法国的勃兰利、俄罗斯的波波夫、俄罗斯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意大利的马可尼等。马可尼的贡献最大等。马可尼的贡献最大,他于他于1895年首次在几百米的距离,用电磁波进行年首次在几百米的距离,用电磁波进行通信获得成功,通信获得成功,1901年首次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年首次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从此,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从此,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1904年到年到1907年年电子管的出现,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里程碑。电子管的出现,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里程碑。19471947年肖克莱(年肖克莱(W.ShockleyW.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
7、三极管)等人发明了晶体三极管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开始出现将年代开始出现将“管管”、“路路”结合起来的集成电路结合起来的集成电路 1.2 1.2 无线无线电电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信源信源:即信息的来源,有着不同的形式,如语音、音乐、文字、图像、电码等形:即信息的来源,有着不同的形式,如语音、音乐、文字、图像、电码等形式。式。输入变换器输入变换器:将信息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将信息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或者数字信(可以是模拟或者数字信号)号)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完成信号的处理,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不同信道内传输的信号:完成信号的处理,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不同信道
8、内传输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将信道传送的信号还原为原端的基带信号。将信道传送的信号还原为原端的基带信号。输出变换器输出变换器:将传输来的电信号变换成所需的信息形式,可以是扬声器等。:将传输来的电信号变换成所需的信息形式,可以是扬声器等。信道信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间的传输媒介,表明信号传输的途径,一般分为有: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间的传输媒介,表明信号传输的途径,一般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无线电波的工作波段无线电波的工作波段波段名称波段名称波长范围波长范围频率范围频率范围主要用途主要用途超长波超长波104105 m303 kHz 长距离通信,导航,长距离通信,导
9、航,频率标准频率标准长波长波103104 m30030 kHz 导航,长距离通信导航,长距离通信中波中波102103 m3000300 kHz 广播,船舶通信、飞广播,船舶通信、飞行通信行通信短波短波10100 m303 MHz 广播,各种通信广播,各种通信超短波超短波110 m30030 MHz 短距离通信,电视、短距离通信,电视、雷达、导航雷达、导航分米波分米波0.11 m3000300 MHz 短距离通信,雷达、短距离通信,雷达、散射通信散射通信厘米波厘米波0.010.1 m303 GHz 短距离通信,雷达、短距离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传的传输输方式方式 一、个人
10、所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范围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个人,应在首次发生纳税义务时,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个人应当凭纳税人识别号实名办税。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项)课征与综合课征相结合的征收制度。以下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2)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
11、、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3)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5)经营所得。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对企业、
12、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9)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的第(1)项至第(4)项所得称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的第(1)项至第(4)项所得,按月
13、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第(5)项至第(9)项所得,应依法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见 表8-1)。表表8-1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 000元的 302超过36 000元至144 000元的部分102 5203超过144 000元至300 000元的部分2016 9204超过300 000元至420
14、000元的部分2531 9205超过420 000元至660 000元的部分3052 9206超过660 000元至960 000元的部分3585 9207超过960 000元的部分45181 920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2)劳务报酬所得,按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率(见表8-2)。(3)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其中稿酬所得“收入额”减按70%计算。表表8-2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 000元的20 02超过20 000元至50 0
15、00元的部分302 0003超过50 000元的部分407 000 2居民个人非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率居民个人非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率 居民个人取得的一次性收入以及综合所得的年终汇算清缴,即非预扣居民个人取得的一次性收入以及综合所得的年终汇算清缴,即非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按年计算,适用预缴个人所得税,按年计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见表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见表8-3)。)。表表8-3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税税率表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税税率表1不超过36 000元的302超过36 000元至144 000元的部分102 5203超过144 000元至300 000元的部分2016 9204超
16、过300 000元至420 000元的部分2531 9205超过420 000元至660 000元的部分3052 9206超过660 000元至960 000元的部分3585 9207超过960 000元的部分45181 920 (二)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二)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 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适用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月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月度税率表见表度税率表见表8-4。表表8-4 非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表
17、非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表1不超过3 000元的3 02超过3 000元至12 000元的部分10 2103超过12 000元至25 000元的部分20 1 4104超过25 000元至35 000元的部分25 2 6605超过35 000元至55 000元的部分30 4 4106超过55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3571 607超过80 000元的部分4515 160(三)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率(三)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率适用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税率表见表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税率表见表8-5。表表8-4 经营所得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
18、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 000元的5 02超过30 000元至90 000元的部分101 5003超过90 000元至300 000元的部分2010 5004超过300 000元至500 000元的部分3040 5005超过500 000元的部分3565 500(四)个人所得税扣缴方法和预扣(四)个人所得税扣缴方法和预扣/代扣税率代扣税率个人所得税扣缴方法和预扣个人所得税扣缴方法和预扣/代扣税率见表代扣税率见表8-6。表表8-6个人所得税扣缴方法及税率表个人所得税扣缴方法及税率表综合所得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预扣预缴累计预扣法累计预扣法3%
19、45%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按月按月/按次预扣预按次预扣预缴缴20%40%稿酬所得稿酬所得20%特许权使用费所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得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代缴代扣代缴按次扣缴按次扣缴20%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偶然所得经营所得经营所得自行预缴(自行预缴(3%35%)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一)免征个人所得税(一)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
20、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个人持)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一)免征个人所得税(一)免征个人所得税(3)按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按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规定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21、的其他补贴、津贴。(4)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提留的福利费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各级人织提留的福利费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民政府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5)保险赔款。)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一)免征个人所得税(一)免征个人所得税(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
22、、基本养老金或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费、基本养老金或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8)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9)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10)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的所得。(11)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四、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二)减征个人所得税(二)
23、减征个人所得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2)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情形。)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情形。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减去按规
24、定项目、标准扣除费用之后的余取得的各项所得减去按规定项目、标准扣除费用之后的余额。额。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按取得的凭证上所注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按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去费用以
25、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去费用60 000元(免征额)元(免征额)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余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三险一金三险一金”)。)。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2)专项附加扣除,具
26、体包括以下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具体包括以下六项。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各层次的学历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各层次的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继续教
27、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 600元定额扣除。元定额扣除。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扣除条个人接受本科及以
28、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 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算清缴时,在80 000元限额
29、内据实扣除。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算扣除额。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
30、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 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
31、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度内不能变更。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城的住房租金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
32、额扣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月1 500元;其他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元;其他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纳税人配偶在纳税人主要工作元。纳税人配偶在纳税人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
33、合同的承租人扣除。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 是指年满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的赡养支出,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每月2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弟姐妹分摊每月2 000元的扣除额度,每
34、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月1 000元。可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由被赡养人指定元。可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于约定分摊;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3)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
35、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他项目。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本纳税年度扣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本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除不完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2.经营所得。经营所得。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个人从事以个体工商户、个
36、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1)成本、费用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成本、费用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费用;损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
37、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2.经营所得。经营所得。(2)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若没有综合所得,计算其每)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若没有综合所得,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扣除免征额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扣除免征额6万元及专项扣万元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
38、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所得额或应纳税额。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3.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收入不每次(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收入不超过超过4 000元的,减去费用元的,减去费用800元;元;4 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减去减去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4.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按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39、(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按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算纳税。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算纳税。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当对每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纳税。财产原值按下列方法应当对每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纳税。财产原值按下列方法确定。确定。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建筑物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
40、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他有关费用。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实际支付或取得)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扣缴义以每次(实际支付或取得)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扣缴义务人若已将纳税人应得收入通过务人若已将纳税人应得收入通过“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账户明确到个人名账户明确到个人名下,即属于挂账未分配的股息、红利等,应认定为所得的
41、支付,下,即属于挂账未分配的股息、红利等,应认定为所得的支付,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6.公益捐赠公益捐赠(1)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的扣除。)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的扣除。在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在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即所得(即“分类所得分类所得”)、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在当期)、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在当期一个所得项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可在其他所得项目中一个所得项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可在其他所得项目中继续扣除。继续扣除。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42、6.公益捐赠公益捐赠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在分类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为当月分类;在分类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为当月分类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纳税人自行决定在综合所得、分类所得、经营所纳税人自行决定在综合所得、分类所得、经营所得中的扣除顺序。得中的扣除顺序。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6.公益捐赠公益捐赠(2)公益捐赠在经营所得中的扣除。)公益捐赠在经营所得中的扣除。个体工商户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
43、经营所得中个体工商户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经营所得中扣除。扣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个人投资者应按捐赠年度合伙企业的分配比例(个个人投资者应按捐赠年度合伙企业的分配比例(个人独资企业为人独资企业为100%),计算归属于每一个人投资者),计算归属于每一个人投资者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经营所得中扣除。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经营所得中扣除。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6.公益捐赠公益捐赠(2)公益捐赠在经营所得中的扣除。)公益捐赠在经营所得中的扣除。可以选择在预缴税款时扣除,也可选择在汇算清可以选择在预缴税款时扣除,也可选
44、择在汇算清缴时扣除。缴时扣除。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不得扣除公益捐赠支出。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不得扣除公益捐赠支出。(3)非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未超过发生)非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未超过发生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扣除不完的,可在经营所得中继续扣除。额中扣除。扣除不完的,可在经营所得中继续扣除。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7.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应当分别
45、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地区,下同)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地区,下同)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额。的所得税税额。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外某国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按规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外某国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按规定计算的来源于该国所得抵免限额的,应在中国缴纳差额部分的税款;定计算的来源于该国所得抵免限额的,应在中国缴
46、纳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来源于该国所得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应纳税超过来源于该国所得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应纳税额中抵免,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来源于该国所得抵免限额的余额中补扣,额中抵免,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来源于该国所得抵免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年。二、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应税收入额工资薪金应税收入额-专项扣除额专项扣除额-免征额免征额-专项附加扣除额专项附加扣除额-依法确定的其他
47、扣除额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额1 1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按累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另计预扣法预扣预缴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另有规定的除外)。有规定的除外)。二、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1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 累计预扣法是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截累计预扣法是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截至当前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去纳税人申报的
48、累计基本减除费用(免征至当前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去纳税人申报的累计基本减除费用(免征额)、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缴应纳额)、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工薪所得预扣率表(见表税所得额,根据工薪所得预扣率表(见表8-28-2)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去已预扣预缴税额,以确定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的一种计算方法。去已预扣预缴税额,以确定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本期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
49、率(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速算扣除数)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累计免征额累计免征额=5 000=5 000元元/月当期月份数月当期月份数二、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1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 【例例8-18-1】(】(1 1)A A公司职工张
50、强公司职工张强1 1月份工资收入额月份工资收入额18 00018 000元,当月专项扣除额(元,当月专项扣除额(“三险一金三险一金”)相当于职工工薪收入)相当于职工工薪收入的的22%22%,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和赡养老人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和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额共计专项附加扣除额共计4 4004 400元,无其他扣除额。计算应预扣元,无其他扣除额。计算应预扣预缴张强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预缴张强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应纳税所得额 =18 000-5 000-18 000 =18 000-5 000-18 00022%-4 400=4 64022%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