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迁移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人口的密度和经济密度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人口迁移的经济模式第五节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第六节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迁移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一、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又称为人口地理分布或人口地域空间分布(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人口分布状态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人口的静态分布是人口过程在一定历史时间中相对
2、静止状态的现象,它反映特定时间内的人口分布特征。人口的动态分布是人口分布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动状况,它反映长期时间中人口分布特征的变化。无论从静态还是从动态来考察,人口分布意味着人口在一定地域的聚集与扩散,因此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是区域性。在不同的区域,人口发展过程不同。人口分布的区域性表现在地带性上。一般来说,人口分布的变动总是聚集在生活比较优越的地带,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带。从水平地带来看,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大约有90%的世界人口集中在北纬2060度之间,即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而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此外,人口随着距海岸距离的延长而逐渐减少,有
3、偏集在沿海、近海地带的趋势。人口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全世界人口分布状况来看,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的面积还不到世界土地总面积10%。各大洲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亚洲人口最多,1999年为36.3428亿人,占世界总人口量的60.8%,土地面积也最大,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9.4%;大洋洲的人口只有3001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土地面积占世界的5.7%;而南极洲的人口数量几乎为零,但其土地面积约占世界的10.6%。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来看,主要聚集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以黑龙江省爱辉到云南省幐冲的一条东南非常密集、西北异常稀疏的分界线为区分,东南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
4、的42.9%,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2%,而西北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57.1%,人口仅占全国的5.8%,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尤为明显。衡量人口分布的状况通常采用的指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这是人口分布中最基本的指标。除此之外,还采用人口的地域别比率、人口集中指数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100iiiPPp 式中,表示人口的地域别比率,为部分地域的人口数,为全部地域的总人口数。人口的地域别比率反映了各个领域人口在全部地域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使用这一指标对人口分布进行分析,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计算不同时期人口的地域别比率,可以比较人口地域别比率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从
5、而反映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程度;另一种是在计算人口的地域别比率的同时,也计算地域面积分布比率,将两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人口分布的均匀程度。ipiPiP 人口的地域别比率是部分地域的人口数对全部地域总人口数的比例,它是对总人口的部分地域的人口地域构造系数。计算公式为:iiiSPC21 (9-2)考察人口分布是集中在某些地域内,还是均匀地分布在全部地域上,即人口在地域上集中程度,可以用人口集中系数来反映。其公式为:式中,为人口集中系数,为地域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为相应地域土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值越小,则人口相对于土地分布越均匀;值越大,则越不均匀,人口分布向局部区域集中的程度越高。应用人
6、口集中系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动态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总体变化趋势。CiPiSCC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早在19世纪末期就被经济学家们所重视,有些经济学家曾试图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确立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会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如1883年,法国学者瓦列塞尔提出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式: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020.03人时,人类的生产属于渔猎时期;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52.7人时,为畜牧业时期;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40人时,为耕作业时期;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60人时,为工业时期;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大于
7、160人时,为商业时期。应当指出,瓦列塞尔通过观察和统计看出了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但并没有揭示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质关系。历史经验表明,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生产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使各地区的人口增大,提高了人口密度。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各个时期的演变,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人口分布密度增加的结果。应该看到,经济发展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人口分布的发展趋势是分散还是集中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分布的变化。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体制下,人口分布主要分散于农村,而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体制下,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大量的农
8、村人口逐渐聚集到城市,人口集中和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同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发展过程相一致的。而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生产力分布的伸延和扩展方向,基本上决定了人口分布的伸延和扩展。人口分布对经济发展也有密切关系,一个地区人口分布密度适度与否,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一般来说,人口过密或过疏都对经济发展不利,人口过密会出现人口和劳动力过剩,从而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和待业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低,生活资料供不应求,对经济发展造成压力;人口过疏则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市场狭小,从而影响生产的发展。从中国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分布的差异,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引起了人口和劳动
9、力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劳动力和资本;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尽管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充分开发利用,人口分布过疏使劳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合理调整人口和劳动力分布,使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分布基本协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衡量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使用人口密度为指标,它是指一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一定土地面积上人口的稠密程度。当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点上的人口分布时,只要取得该时间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即可求得,其计算公式为:(11-3)式中,表示人口密
10、度,为人口数,为土地面积。人口密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和比例。APD DPA 通过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的状况。但人口分布的稀疏和密集是相对的,并没有一个绝对量的分级指标来区分各国家或各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质量存在和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往往差异悬殊。例如,土地富饶适于发展农业的平原地区与土地贫瘠的山区和沙漠、半沙漠地区的农业利用价值有很大的不同。从世界主要国家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迅速的日本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40人,经济发展缓慢的印度的人口密度也很高,而经济发达国家的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却相对很低(见表11
11、-1)。因此,从人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口密度虽然被广泛使用,但缺乏可比性,不能真实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了弥补这一指标的不足,通常可以采用人口经济密度指标,以便比较各国或各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人口经济密度是指一定时点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所拥有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和某种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可用如下公式计算:(11-4)式中,表示人口经济密度,为人口数,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包括许多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常用的综合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和能源消耗总量等。常用的单项指标有工业总产值、工业总收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
12、收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要农产品产量、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以及农业中拥有机械动力数量等。aPPED PEDPaa 一般来说,在综合研究比较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时,以采用综合指标为宜,如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其计算公式为:(11-5)如果比较各个不同工业国或农业国的人口经济密度,可分别采用工业指标或农业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等,按上述公式(11-2)进行计算。)(orGNIGNPPDg表表11-1 11-1 主要国家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经济密度主要国家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经济密度(1999年)国 别 土 地 面 积(万平方公里)总 人 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国
13、民生产总值(百万美元)人口经济密度(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人数)美 国 日 本 德 国 英 国 法 国 意 大 利 加 拿 大 中 国 印 度 印度尼西亚 巴 西 俄 罗 斯 936.4 37.8 35.7 24.3 55.2 30.1 997.1 959.7 328.7 190.5 854.71707.5 27313.1 12664.9 8208.7 5874.4 5909.9 5734.3 3049.1126683.8 98661.1 20743.7 16537.1 14594.329340230242107190 3132300109 19 9 8879500 4054545 210380
14、4 1403843 1453211 1162910 614003 979894 441834 125043 510212 -0.3 0.3 0.4 0.4 0.4 0.5 0.5 12.9 22.3 16.6 3.2 -从表11-1中可看出,使用人口经济密度这一概念比人口密度更能反映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地区差异。从人口经济水平密度来看,密度越小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越高,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口经济密度均在0.5以下,其经济规模总量在世界经济中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经济发展潜力较小;而密度大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不利于实现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15、。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经济阶层间的移动性(economicalmobility)和人口地域移动(specialmobility)的二重性。人口迁移是指人们由于经济因素或社会因素离开居住地转移到其它地区,通过地域的移动行为改变人口规模和结构。对于迁出地而言是人口迁出,对于迁入地而言是人口迁入。人口迁移是人们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其中,经济性迁移作为典型的类型在人口迁移现象中具有重要位置。人口迁移有许多种不同的动因和表现形式,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它分为许多种不同的类型。人口迁移按迁移的原因可分为经济性迁移和非经济性迁移。经济性迁移是为了谋求生
16、路或寻求较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而发生的迁移,一般是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这类移民创业精神强,劳动生产性高,重视移民经济效益的比较,多从事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部门。非经济性迁移又可分为自然环境、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种动因的迁移。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愿迁移和非自愿迁移。自愿迁移是指迁移者的意志是迁移的主要动力,不受外界压力而进行的迁移,迁移者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可以根据各种可能的去向之间做出选择,它是一种“创新”的迁移,构成了迁移人口的主体,不但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流动量大,在迁移的过程中,往往困难和障碍较多。个人因素的自愿迁移有婚姻迁移、离职迁移和退
17、休迁移等类型。这种迁移的迁移者一般表现为年轻、敢于冒险、个人素质较好等。非自愿迁移是指违反迁移者的意愿,受外力干涉的迁移,它主要来自国家或相当于国家的社会机构的压力,如人口迁移的政策等。人口迁移按迁移的范围可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国内迁移又可以根据行政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划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和县内迁移等。国际迁移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迁移。各国对国内迁移的具体时间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规定异地居住5年以上属于迁移,有的国家规定异地居住1年为迁移,还有半年或三个月的规定。国际迁移分为永久性迁移和非永久性迁移。永久性迁移是指从一个国家迁居另一个国家,或者改变
18、国籍,或者成为定居者。非永久性迁移通常指从一国迁入他国居留一定时间再返回本国,主要是国际劳动力输出和出国留学。人口迁移按其流向还可分为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城市之间的迁移、城市向农村的迁移和农村之间的迁移。值得注意的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是人口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在上述人口迁移的四种类型中,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而某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加上交通便利和农村居住环境舒适,近年来出现了人口由城市向临近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趋势。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引起迁移的具体原因也很复杂,但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因素。希克
19、斯约翰里查德(Hicks,JohnRichard)在工资理论中以劳动力的地域间迁移作为理由指出:“工资的地域差别是不容忽视的”。馆捻在日本的人口移动中指出:“一般来说人口具有由生活水平低的地域向生活水较高的地域迁移的倾向”。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由于收入或工资的差别对于人口的吸引力,成为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应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由于经济因素引起的,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够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例如19世纪以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出现了严重的失业现象,而美洲由于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大量闲置土地的开垦,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就
20、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从而使欧洲人口源源不断流向美洲。据统计,19世纪初期以来欧洲人口大约有5700万迁往美洲,其中约3000多万人迁入美国。另外,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欧洲人口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迁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移民政策,从而控制了大规模的经济性国际人口迁移,但分散的经济性国际人口迁移仍然进行,而许多国家内部从农村迁往城市等经济性迁移十分突出,其迁移量很大。除经济因素以外,文化、社会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主要有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和净迁移率等。迁入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
21、了人口由该地区迁入的强度。其计算公式为:(11-6)式中,为该地区人口迁入率,为该地区年内迁入人数,为该地区平均人口数。迁入率高低取决于迁入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率。1000PMmiiimiMP 迁出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出该地区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人口由该地区迁出的强度。其计算公式为:(11-7)其中 为该地区人口迁出率,为该地区年内迁出人口数,为该地区平均人口数。迁出率高低取决于迁入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率。1000PMmeeemeMP 总迁移率表示某地区一定时间内人口迁入迁出数量,主要反映了人口移动的频度,由此可以看出人口迁移的总规模。计算公式为:其中 为该地区人口总迁移率,和 分
22、别为当年迁入和迁出数该地区的人口数,为该地区平均人口数。1000PMMmeiTTmiMeMP 净迁移率表示某地区一定时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主要反映因迁移而带来的人口数量增减程度。当迁入大于迁出时,净迁移率为正值;当迁出大于迁入时,净迁移率为负值。计算公式为:其中 为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和 分别为当年迁入和迁出数该地区的人口数,为该地区平均人口数。迁移率高低取决于迁移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迁移规模不仅取决于人口地区间迁移的数量,还取决于地区划分的范围。区域划分的越细,迁移规模就越大。在比较不同的国家、地区或不同时间的迁移率指标时应考虑这一因素。1000PMMmeinnmi
23、MeMP第四节第四节 人口迁移的经济模式人口迁移的经济模式经济学家对人口迁移的经济模式进行研究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问题进行了考察。随后,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Fel and Gustav Ranis)、西奥多威廉舒尔茨(Theodore William Schultz)、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以及约翰里斯哈里斯(JohnReesHarris)和迈克尔P托达罗(MichaelP.Todaro)等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了深入
24、的研究,使人口迁移的经济模式理论逐步趋向完善。20世纪50年代中期,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也称为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型,其目的是论证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的两部门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不可再生性的土地是生产的基础,耕地面积的扩展是有限的,生产技术简单而变化缓慢。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持续增长,劳动力遵照“共同体原则”(Communality Principle),参加劳动
25、产品分配。其结果,使得相对于土地资源,劳动力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蔽性失业状态。在其他要素不增加的条件下,一部分劳动产值和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或负增长。正因为如此,刘易斯认为,将这些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来不会减少农业生产。在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工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速度的提高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使劳动就业人口的边际效益递增,人口平均收入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口过剩的农业部门和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工业部门在经济结构和收入上的差异,导致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转向现代工业部门,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农村中隐蔽性失业的过剩
26、劳动力完全吸收干净为止,才能使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由停滞转变为稳定增长,随着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就发生了经济结构的转变。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是适用的,对于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用。但这个模式的基本假设条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不完全相符,“零”值劳动力只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并不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而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既需要有大量资本和科学技术的投入,还需要有解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这些条件在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不具
27、备的,但该模式提出的工农业两个部门或二元经济结构性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见解是较为精辟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则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是农业劳动力转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为此,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两部门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揭示了每个阶段上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不同特点。按照费景汉-拉尼斯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时,农业部门
28、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的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是无限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退出农业部门进入现代工业部门,不会减少农业生产量,而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使农业部门形成的农业产品剩余,正好可以提供流入工业部门的劳动者。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变为大于零,但仍然低于制度工资。这时不存在显性劳动力失业,但依然存在着隐性失业的过剩农业剩余劳动力。这部分隐性失业的劳动力会继续流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由于这一阶段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正数,因此,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引起农产品价格相对上涨,从而使工业部门不得不提高工资。第三阶段:
29、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逐渐高于制度工资水平,这种现象说明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不在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由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值决定,也意味着传统农业转化为商业化农业。费景汉和拉尼斯把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点称之为商业化点,由此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费景汉-拉尼斯模式简明地描述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三个阶段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的条件,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模式是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模拟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费景汉-拉尼斯模式是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和工业部门增加的就业机会均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率成比例为前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事实上,许
30、多发展中国家中存在大量的失业者,而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十分有限,有时甚至出现工业部门资本投入及生产量都增加而劳动就业量反而减少的现象。由此可见,这个模式还不能完全概括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的过程。尽管费景汉-拉尼斯模式尚存在不周全之处,但这个模式中提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部门的前提条件等论点无疑是正确的。西奥多威廉舒尔茨(Theodore William Schultz)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时,把“直接用于教育保健以及为了取得良好机会而用于迁移的费用”都看作是人力资本的直接投资,也就是说,用于迁移的花费与用于教育的费用一样,
31、都是为了获更大效益的投资。迁移发生与否,取决于迁移成本与效益的比较。迁移的效益是指迁移者在迁移以后因为拥有更好的机会而增加的收入。迁移的成本是指为了实现人口迁移而花费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费用,包括现金成本和非现金成本。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差距必须大于迁移的成本,迁移的发生在经济上才有效益。斯达科将舒尔茨的“成本-效益”模型用于解释迁移的动因,并进一步定量化。他指出,人口迁移的花费是人口迁移的投资资本,迁移后的所得是效益利润,因此人口迁移行为取决于迁入地的平均收入是否超过迁出地的平均收入加上用于迁移过程的花费。迁移者实现的净收益可用下列公式表示:(11-10)式中,表示迁移者实现的净收益,为迁移者
32、在迁出地的实际收入,为迁移者在迁入地的实际收入,表示迁移者迁移后收益表现为迁出地现实收入的贴现率,表示从 地到 地迁移所花费的迁移费用。ijiijGrdLLPV)(PVjLiLirdijGij 如果迁移者在迁移后除去折扣率和实际收入值,超过迁出地的实际收入和迁移成本之和,则人口就会选择迁移,否则这种投资是不经济的,人们就不会迁移。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认为,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相互紧密关联的。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人口增长会刺激人口从过度密集地区流向相对稀疏地区,从而进一步引起人口迁移;另一方面,现代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形式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33、技术进步往往是具体的,它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这种变化对人口过程会产生影响,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而直接适应这种变化的是通过人口迁移形成的人口再分布,这样,人口迁移成为适应技术进步变化而导致经济机会变化主要机制。库兹涅茨认为,如果人口迁移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地位等方面是具有选择性的,相比之下,以寻找就业机会为背景的迁移人口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能促进经济发展。他还认为,在短期内,人口迁移的成本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就长期发展而言,人口迁移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约翰里斯哈里斯(JohnReesHarris)和迈克尔P托达罗(MichaelP.Todaro)针对
34、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率水平居高不下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现象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并做出了较好的理论解释。这个模型对从来的二重经济论不能说明的大量城市失业现象而言,根据城市部门的工资和农村部门的工资差别以及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作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结果进行了说明。在哈里斯和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中,假定农民根据城市部门的预期工资与农村收入的经济相比较,决定迁移趋向。城市部门的工资以及农村部门收入的变化分别是、,假如作为迁移费用的话,在迁移中经济的纯得利。农民由城市的预期工资和农村收入的差别到0为止持续地向城市部门迁移。在这里,存在城市的失业以及低生产性、低工资、不完全就业为特征的城
35、市非正式部门。城市非正式部门是雇用城市现代部门不能雇用残余城市劳动的部门。其主要特征是参入障碍、当地资源的利用、家庭经营、小规模经济单位、劳动集约低的技术水平、公共机关以外的技能学习、没有公共规章制度的竞争市场等,因而这个部门的参入与其他部门相比较容易。该部门的实体是小商人、行商、露天商、修理工、商店的帮工、出租司机、家务杂事以及劳务者等杂工种。另一方面,农村移民的大部分不能加入城市正式部门。以上的假定城市的预期工资等于城市正式部门的工资乘上其工作机会的概率,即。它成为与农村部门比较的对象。mWaWCCWWVamuWmWpmuWW如果考虑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迁移等于获得工作机会的话,城市工作机会
36、的概率根据以下公式算出。(11-11)但是,和分别是城市正式部门的雇用数和失业数。由城市的预期工资和就职确率的2式得出经济的纯得利()。(11-12)上记关系如图9-1所示,现代城市正式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分别是 、。假如城市正式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工资没有僵硬性,通过迁移进行工资平衡的话,两部门边际生产力的交点 达成均衡。这时,农业部门的收入 与城市部门的工资相等。然而,实际上城市正式部门的高工资是人为设计的。如果不考虑城市部门的失业,城市正式部门不能吸收所有的雇用量是的低工资 ,只能在农村雇用。pnmmLLLpmLuLuWPV)(CWWLLLVamummMMAAEaWmWaW
37、根据哈里斯和托达罗模型的假定,如果城市的预期工资超过农图图11-1 哈里斯和托达罗模型哈里斯和托达罗模型OaN2N2N2N1N1OmWa*LaLuLmZfWmWaqqEWm*qZZfqqWm*fqM1M2村收入,劳动力呈现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在那里不完全就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城市部门的失业或者城市非正式部门的规模是怎样决定的呢?假定城市正式部门的工资是城市正式部门和农村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别是,由于这种差别发生了农村向城市正式部门的劳动力迁移。但是,如果考虑城市正式部门的雇用是固定不变的话,随着人口迁移的增长,城市失业增加,就业概率下降,导致城市的预期工资降低。迁移人口持续到工资差别到0点为止。这
38、就是预期工资的下降曲线的轨迹。新均衡点表示为城市正式部门的雇用量和农村部门的雇用量,而城市失业以及城市非正式部门是。这时,城市正式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由向移动。工资由上升到*时,曲线向曲线移动,如果雇用变的话,工资差别扩大到。这时曲线和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交点比向左上方移动,只是城市部门的失业的增加。另一 方 面,工 资 不 变 而 雇 用 扩 大 的 情 况 下,工 资 差 别 缩 小到,而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点与曲线相交。这样,城市正式部门的雇用机会扩大(),如果没有超过城市失业的增加(),其结果城市失业的绝对量增大。mWhfqqZmLaLuL11MM22MMmWmWqqqqhf
39、qqAAZZ22NNhfqqZAA11NN22NN当然哈里斯和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导入了若干单纯的假定。这种经验的假定在现实中是否适合呢?这种疑问是必要的。这里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现状有关系,只提出一个问题。该模型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以后,非正式部门的雇用者期望加入城市正式部门,是正在等待时机的预备军。因而,对城市期待工资而言,没有考虑城市非正式部门的工资。该假说与中国的实际状况是不符合的。在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大部分,是考虑以非正式部门的就业和工资作为其目的,因而进一步考虑劳动力行动样式模型的精致化是有必要的。然而,笔者认为:哈里斯和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论证了工资水平、就业机会
40、的概率以及迁移费用等经济因素是决定城乡间人口迁移的主要诱因。而且表明只要城市部门的预期水平高于农村的预期收入水平,劳动力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由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迁移,这一理论表述被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人口迁移的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并经受了不少发展中国家实际人口迁移资料的验证,从而证明哈里斯和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是有一定适用性的。第五节第五节 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 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而人口迁移会引起多种经济后果,最直接的是导致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既有正面的经济效益,又有负面的经济效益,其影响往往都是双重的。因
41、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并对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分析。首先值得注目的是人口的国际迁移。国际移民无论对迁出国和迁入国均各有利弊。对迁出国来说,一方面,迁出者往往富有进取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技术,这种人才流失,即损失人才资源,又损失培育费用。据统计,在1960年至1976年期间,从发展中国家迁往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约40万人,仅19611972年发展中国家由于人才外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达460亿美元。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人才流失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损失,是一种难以替代的、最为宝贵的生产性资源的丧失。它不同于其他生产资料的流动,专门人才的流失使
4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丧失动力,还会使发展中国家损失对这些专门人才的培训和教育费用。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将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称为“技术逆转移”。不仅如此,由于人才大量外流,使迁出国产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减少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影响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限制措施,防止这种现象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对上面提到的经济效益进行具体分析也不一定是无利的。一般来说,人口大规模迁出的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人口相对过剩,失业率偏高的问题,由于人才和劳动力外流,国内就业机会相对增加,使人力和资本关系得以调整和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总
43、产出,从而缓解由于人口相对过剩给经济带来的困境。而迁出国外的移民,每年以工资的形式,给国内的亲属寄外汇,提高迁出者家庭的生活水平,增加迁出国的外汇收入。此外,从发展中国家流出的人才,由于自身素质较高,经过国外学习、培训后提高了专业技能,一部分人回国后,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贡献给国内,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一定促进作用。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是以短期的损失得到资金和先进技术回流的长期补偿,其经济效益是不能低估的。人口国际迁移对迁入国来说,人才流入几乎是无本万利的交易。从经济效益上看,人才流入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缓和劳动力不足,增加对商品的需求,由此产生了更有效率的经济效益;可以收到“智能
44、效益”,节省培养人才的费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昂贵,而流入人口的素质越高收益越大。据统计,19501975年,美国从发展中国家吸引的高级人才中所获得的价值为年平均值86亿美元,比同时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所给的外援总和还多,而联邦德国在19571973年期间,仅就这方面的收益高达330亿美元。此外,迁入者流动性大,可以从事本国人不愿干的低级工种,有利于迁入国的资源开发和新地区建设。另一方面,人才流入影响了迁入国的国民收入再分配,降低当地居民工资水平提高的速度,使生活水平趋于下降趋势。国际人口迁移通常引起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的注目,但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远非国际人口迁移所比拟的。因此,研究
45、国内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是人口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移民的经济效益,一般主要从宏观角度来建立评价体系,其核心是国内移民的投入产出关系分析。国内移民的经济效益是指全国性和一定范围内的大量移民的综合经济效益,通常用年平均移民投资收益率来衡量,其公式为:(11-13)式中,表示年平均移民投资收益率,为移民在计划期的年综合收入量,为年技术投资收益量,为移民投资总额,为技术投资额。其中,移民在计划期的年综合收入量要考虑同期新移民从事的具体生产活动或其他经济活动新创造的纯收入,以及移民的各种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经济效果和负经济效果等。TIMTITIRMGIMIRMIRMGITIRMTITI国内人
46、口迁移的原因很多,比国际人口迁移更复杂,有经济性迁移、非经济性迁移等,但最普遍的是经济性人口迁移。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中,最典型的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类迁移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大规模的迁移往往带来负经济效益,例如农村大量有技术的青年劳动力的外迁,降低地域的边际生产力,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内人口迁移不仅是改变人口分布的状态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条件,还带来经济发达地域的人口过密和经济落后地域的人口稀少、城市部门雇用吸收力的相对减退等负人口经济效益。因此,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人口国内的合理迁移是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较为重视
47、的工作,这种举措减轻人口迁移对城市部门的压力,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人口迁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伴 随 着 工 业 化 1 而 出 现 的 是 人 口 城 市 化(Urbanization)2。一般来说,伴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产品的来源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过程。由于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水平的工资,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来自农村的人口迁移成为城市发展的源泉。同时人口城市化还具有消费市场这样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条件,因而促进了城市附近的工业积聚,这样在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城市化的成长,而人口城市化又加速了工业的积聚,从而形
48、成了积极的循环过程。第六节第六节 工业化和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城市人口的集聚和增长所形成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它是现代人口动态分布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人口城市化往往同工业化1密切相关的。随着农业人口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人口转变,农村人口呈现向城市人口转化的倾向。尽管各国的经济条件不同,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口布局,工业化引起人口城市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这种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人口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开始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工业化从英国开始,逐步向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家推进,后来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也走上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城市化
49、的进程。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一批规模巨大的城市。最早实现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口城市化最为迅速。19世纪初英国有106个城市,它们的居住人口均在5000人以上,而英国的城市化率3仅为20.0%,其中只有大城市伦敦,它约容纳了英国总人口的10.0%左右。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城市数增加到265个,大城市增加到9个,伦敦超过北京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见表11-2),人口增至232万人。1851年,英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升至50%以上,成为世界上城市人口比重第一个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到19世纪末,其城市化比重进一步升至75.0%左右。表表11-2 11-2
50、近代世界的大城市人口(近代世界的大城市人口(180018001950年)年)(单位:千人)年份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城市(国家)人口城市(国家)人口城市(国家)人口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北京(中国)北京(中国)伦敦(英国)伦敦(英国)伦敦(英国)纽约(美国)纽约(美国)1100 1350 2320 4241 6480 777412300伦敦(英国)伦敦(英国)北京(中国)巴黎(法国)纽约(美国)伦敦(英国)伦敦(英国)861 1335 1648 2250 4242 7742 8860广东(中国)广东(中国)巴黎(法国)纽约(美国)巴黎(法国)东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