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1)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当今社会条件下人类自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综合治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善人居环境等几个重要方面。一、人口综合治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只有妥善解决人口问题,才谈得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人口控制工作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不少农村地区生育水平仍然偏高。同时,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妇幼健康与妇女地位的改善程度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对于人口综合治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节 概 述(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
2、育 大量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受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人们具有强烈的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目前,仍有不少地区的部分农民为谋求一时的发家致富而不让子女上学或让小学、初中未毕业的子女休学去务农或打工。因此,为促进当代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转变,使今后几代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生育率不断降低,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不断繁荣。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二)扭转农村的重男轻女陋习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影响,许多人至今仍然是不生儿子不罢休,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生育率居高不下。漏报女婴与B超性别鉴定等原因已致使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申报出生婴儿性别比高达1138,比正常值106左右高出近8个百分点。
3、这一趋势若得不到扭转、其社会后果是很严重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地位,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风尚。(三)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是单位统包、条块分割的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这已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因此,若能对城乡全体劳动者从年轻时即实行社会养老保障,必能破除养儿防老旧观念,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变“政府要我少生优生”为“我要少生优生”。可见,社会养老保险直接关系到人口控制基本国策的落实。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工业、农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实现可持
4、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人们必须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有高度的理解,并且掌握相应的处理的工艺技术。人们必须掌握很高的自然科学知识,用以利用自然,了解这种“利用”活动对自然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并从技术上能使其危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或能使破坏的自然获得再生;同时人们必须有很高的道德观念,认识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及其未来的繁荣负有责任。(一)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教育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手段。这种教育不仅使人民获得科学知识,也使人们具备高度的道德水平。这种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这种主要形式,也包括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二)我国全民文化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入学率均远在发展中国家
5、的平均水平之上。但是基础教育也远不是没有问题:全国还存在约15000万的文盲,一些边缘山区地带儿童入学率还较低,如四川、青海等省毛入学率尚在80%以下;近年来人学儿童的流失率有所增加,虽然从全国看小学缀学率约为2%多一点,但初中的辍学率有所上升,有四个省超过7%。一些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如江苏省初中学生的流失率也在上升,个别地方达到30%。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则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陆在2024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而印度约为10%,泰国为16%,埃及超过20%,我国台湾地区为31%,韩国则为38%。这种巨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劳动力的平均素质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
6、将成为今后经济成长的巨大桎梏。(三)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全体国民,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中进行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其目标在于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认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经济行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提高人们对当今社会及人类后代的责任感,增加参与持续发展能力,并了解一般的防治环境破坏的途径和办法。可持续发展既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知识水平,明白人的活动对自然、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又要求人们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自觉地甘愿为社会的长远福祉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三、改善人居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因素 改善人居
7、环境,促进人类住区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因素。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号召全人类在人类住区的发展过程中,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通过综合规划和有效的措施,重视人类住区发展的质量和可持久性;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是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道德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问题的加剧,向伦理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对自然环境的行为怎样做才是公正的?自然环境到底有多大价值?人们要不要对生物和自然界讲道德?我们要不要对下代人讲道德?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
8、对环境伦理问题的思考的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这种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同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分不开的。因此,环境伦理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一、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同时还给人类提供各种资源,是可供人类使用和利用的对象。但自然环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其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决定人,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
9、类,地球的历史就既是自然史,同时又是人类的发展演化历史。人类是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作为自然物,构成其身体的物质同其他自然物质无异,都由原子和分子组成;人类作为生物体,也与其他生物体一样服从生物体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生物学规律。但另一方面,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物和生物体,而是有社会意识的存在物。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社会分工,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并有将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区分开来的强烈自我意识。在这一点上人与一般存在物有本质区别。因而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这种特殊位置,就使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对立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
10、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同时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又改变自身的自然,引起人本身的变化。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对立:第一,人的意识与自然界的对立。人产生了自我意识以后,就把自己与自然界对立起来。在人类眼中,自然界是可供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客体。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是消极地反映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第二,人的自然力(包括人控制的自然力)与自然界的对立。人类根据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条件,发明和制造出各种适合和符合人类愿望的产品和环境,将天然自然物转化为人工自然物,从而使人类在对自己有利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要求的是自然界对自己的服从。人
11、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也总是有其限度的。这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类对自然界和环境的利用,必须遵循自然界和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这点上说,人类利用和改变自然界的力量,到头来还是取决于它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人类不能无视客观的自然规律随意地变更和处理自然。第二,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利用还受到自然物质条件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总得利用自然物,并且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假若缺少了这些自然条件和环境,人类就无法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从这点上说,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无论如何脱离不了自然。从以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两重性:人依靠自然生活同时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既改造自然又依赖自然;人变
12、革自然又必须顺应自然;人控制自然条件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支配自然力又受自然力约束。这样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含适应,又包含冲突,是有冲突的和谐。(二)人类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 1、渔猎社会时期持续时间大约有3106年,人类靠采集野果和渔猎为生,使用的是简单的石器工具,经常处于猛兽的侵袭和大自然灾害的威胁之中。这时的人类只能现成地从自然界里获取食物,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仅仅是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还谈不上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人类虽有了自我意识,但在早期的人类意识里,人与自然往往混为一体;最典型的就是不同的部落形成了不同的图腾崇拜。2、农业社会
13、时期大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时代。由于农业的发展,人类也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并逐渐发展了水利灌溉技术,学会了用石头和木块建造房屋。在农业文明中,人类通过与自然的交往,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生态环境渐渐积累了规律性的知识。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区别,但也还琛深地体会到自己的生存活动必须依赖自然环境。因此,总体来说,农业文明中的人类强调的不是与自然的对立,而是如何与自然协调好关系以及适应自然。3、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石化能源代替人力、兽力能源。由于科学的运用和技术的发明,人类改变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开始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14、的关系。在人类心目中,自然界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只有被利用和使用的价值。认为自然世界和自然规律都是为人而立。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视人为万物的尺度,是从人的利益来判定一切事物的价值,就对自然的关系来说,它不仅主张和赞成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且主张人类有权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好恶来随意处置和变更自然。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4、当今社会时期人类现已认识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在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能正确地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而导致的。因此,首先必须从端正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做起。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分手和决裂,并创建一种适合
15、于21世纪人类生存的新的人类文明方式。这种新的人类文明方式,可以称之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也正是现代环境伦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三)环境伦理关系的进化 自然的进化带来了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又体现出观念的进化和社会关系的进化,这一切又蕴含着首先伦理关系的进化。在原始部落,道德对象只限于本部落的成员;中世纪时的道德对象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基督徒;近代初期,欧洲人认为道德对象的范围只限于欧洲白种人;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间,许多人都在观念上把黑人排除在伦理共同体之外。直到独立宣言发表87年后才出现了解放宣言,这时才把黑人从制度下解放出来;从古到今,大多数的人认为
16、大自然没有任何权利,非人类存在的物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自然界的价值是根据人的需要来确定的。自我前伦理观念的过去伦理观念的过去家庭部落地区国家伦理观的现在种族人类伦理观的未来动物植物生命岩石生态系统地球宇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尽管带有某种朴素的直观或顿悟的性质,但都是人类环境伦理智慧的一部分,具有“奇迹般深刻”,值得我们今天在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时认真分析和汲取。其中道、儒、佛三家是主要代表,它们的环境保护思想有关重要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一
17、)道家的生态智慧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老庄为代表,道家哲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提出“天”与“人”合而为一,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高扬了宇宙生命统一论,对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宇宙论 老子哲学把思考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宇宙。老子的宇宙论首先看到: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老子认为,从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都是由阴阳二气妙合而成的。正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天地万物发生的本源来看,它们都是来自同一个“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独一无偶的,由独一无偶的
18、“道”分化出“阴阳”二气,二气相互激荡而生出第三者即“和”,由它们再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这是老子建立的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宇宙观。2、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一致性 老子把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称之为“天道”或“天之道”,既然天与人是合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道”与“人道”也就是一致的,“道”既是自然万物所遵循的规律,也是人类行为应该遵守的法则。老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而为此则必须遵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其法则。老子提出的师法自然的思想,内在地包含了人类的道德行为、道德法则也应遵循自然法则的思想。
19、3、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道德法则老子哲学从自然自然和人道规律的一致性中,引申出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道德准则。“知止不殆”,“知足不辱”是道家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即:名誉与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亲近?生命与财产相比,哪一个更重要?获得与丧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所以,贪得无厌必然招致更大的破费,过多的贮藏必然招致更多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二)儒家的环境伦理意识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它也认为人是自
20、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标。但儒家也与道家有所不同,儒学主要关心的是人,在肯定人道本于天道,“赞天地之华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可以“知天命而用之”,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出了丰富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在这些思想中孕含着中国传统的环境道德观念。1、兼爱万物,尊重自然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也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荀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主张对自然万物施以“仁”。董仲舒则更明确地主张把儒家的
21、“仁”从“爱人”向爱物扩展。“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儒家这种“生生”、“利物”、“爱万物”的思想,是基于自身需要的,爱物是要人们爱惜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而“爱物”的终极原因是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爱物就是爱人类自己。2、以时禁发,以时养发儒家依据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利国富民,保证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持续性出发,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顺应生物的繁育生长规律,“以时禁发”,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恰当的固定的时限,要按照规定的时节进行。孟子
22、也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入林,林木不可胜用也”。3、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儒家注重经世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义”政治是一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要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儒家提出“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因为,节财就包括要节制利用自然资源,节制利用自然资源就会避免对自然的掠夺和浪费。(三)佛学的环境伦理意识 现代环境伦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调对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而这一思想在中国佛教的思想中可以寻找到理论支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
23、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的得最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如果剔除其中附加的宗教的神秘内容,可以看到,佛学理论中所阐发的生命观,包含了丰富和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1、万物平等的生命意识在佛学中,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谓“依正不二”,“依”是指“依报”(环境),“正”是指“正报”(生命主体),在佛的面前,人与其他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佛教中的众生一是指人,二是指生物。这样一来,所有生命都潜藏着“佛”性,都有可能达到“佛”这一生命的最高境界。人和其它生物的区别只是由在生灭轮回中的不同境遇所造成的。2、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佛教从非人类中心和
24、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在佛法上,“与乐”叫做慈,“拔苦”叫做悲。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3、不杀生的道德戒律在佛教中首恶是杀生。这里的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伤害,而且也包含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不杀和不伤害的戒律规定着人对动物的关系。佛教的“不杀生”是建立在以现实中所有的生命现象都遵循因果报应和转世再生的信仰基础之上的,因果报应和再生使得所有生命都具有“血缘关系”。某个动物前世曾经是并可能再次成为人类,因此,所有生物都互有关系。三、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一
25、)尊重与善待自然 自然界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能提供给人类的使用价值。它包括有:维生的价值;经济的价值;娱乐和美感上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科学研究与塑造性格的价值等。这些价值都是人类在与大自然交往中能够体验到的。大自然除了能够为人类提供不同用途的资源性使用之外,还具有它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可称之为“内在的价值”。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发现,要求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不从人类自己的利益和好恶出发,而从整个地球的进化来看待自然。这时候,我们发现自然界值得珍惜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它对生命的创造。二是它的生态区位的多样牲与丰富性。自然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仅创造出愈来愈多的生命物种,而且创造出多种多样适宜
26、生命物种居住和繁衍的生态环境。对自然生态价值的认识与承认导致了人类对它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物种都参与了生态进化的过程,并且具有它们适合环境的优越性和追求自己生存的目的性;它们在生态价值方面是平等的。因此,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的自然生存权利。人类作为自然进化中最为晚出现的成员,其优越性首先是建立在自然进化的生态系统之上的。其次,是建立在人类所具有的道德与文化上的。这种道德与文化能力,使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成为能力最强的生命形式。2、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互相依存的系统。在整个自然
27、界中,无论海洋、陆地和空中的动植物,乃至各种无机物,均为地球这一“整体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自组织系统,地球虽然有其遭受破坏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但它对外来破坏力的忍受终究是有极限的。对地球生态系统中任何部分的破坏一旦超出其忍受值,便会环环相扣,危及整个地球生态,并最终祸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生态价值的保存中首要的是必须维持它的稳定性、整合性和平衡性。3、顺应自然的生活所谓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要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将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进行协调。如下几条原则是一种顺 应 自 然 的 生 活 所 必 须 遵 循 的。(1)最小伤害性原则这一原则从保护生态价值
28、与生态资源出发,要求在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采取对自然生态的伤害减至最低限度的做法。(2)比例性原则:所有生物体的利益,包括人类利益在内,都可以区分为基本利益和非基本利益。前者关系到生物体的生存,而后者却不是生存所必需的。比例性原则要求人类利益与野生动植物利益发生冲突时,对基本利益的考虑应大于对非基本利益的考虑。从这一原则出发,人类的许多非基本利益应该让位于野生动植物的基本利益。(3)分配公正原则:在人类与自然生物的关系中,有时会遇到基本利益相冲突的情形。就是说,冲突的双方都是为着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而发生自然资源占有的争执。这时候,依据分配公正原则,双方都需要的自然适用资源必须共享。
29、(4)公正补偿原则:在人类谋求基本需要和发展经济的活动中,不可避免地给自然野地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很大危害。这时候,根据公正补偿原则,人类应当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进行补偿。(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 环境伦理最终确立了这样的行为原则: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从权利角度来看,环境权是个人的基本人权,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里约热内卢宣言中作了这样的规定:“人类拥有与自然协调的、健康的生产和活动的权利”。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又告诉我们:人类面对环境的行为往往不是个人的行为。就是说,对环境的治理或者环境的保护,需要群体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奏效;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对待环境的行为和做法,其环境后果都不限于个人,而会对
30、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遵照以下原则行事:1、正义原则按照环境伦理,任何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以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而任何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生态价值维护的行为都是正义的。人们为追求经济增长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从生态价值观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这种不顾及环境后果,仅仅追求生产率增长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不正义的。因为它直接侵犯了每个人平等享用自然环境的权利,而环境权是属于每个人的基本人权。2、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要求我们在治理环境和处理环境纠纷时维持公道。公正的做法是由污染环境的企业承担责任并赔偿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应该强调的是,环境伦理中的公正原则其实是“公益
31、原则”,因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属于全社会乃至全人类所有,对它的使用和消耗要兼顾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这才是公正的。3、权利平等原则平等是指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平等。由于地球上的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对于有限的资源,一些人消费多了,另一些人就消费少了。因此,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消耗上要讲究权利的平等。权利平等原则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而且适用于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4、合作原则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地域边界的;在环境问题上,全球是一个整体,命运相联,休戚与共。一旦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出现,任何地区和国家都将蒙受其害;而且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扩散性、持续性的特点,任何
32、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在这个问题上单独采取行动,其效果甚微,甚至无能为力。反过来,任何国家也无法因为其本国的生态技术和环境技术高超,就能避免其他地区的生态破坏给它带来的危害。总而言之,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与关系的调整。在环境问题上,如同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一样,也深刻地存在着不同群体之间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对立。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环境问题的能否真正解决,取决于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和合作,从这种意义上说,关心个人与关心全人类应成为环境伦理的共识。(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都具有繁衍和照顾后
33、代的本能。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之处在于:除了这种本能之外,他还意识到个体对后代承担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因此,如何对待子孙后代的问题,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个伦理和道德的问题。我们应该对未来的、子孙后代的利益和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并从后代人的立场上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作出道德判断。环境问题在涉及后代人的利益时,如下几条准则必须加以考虑。1、责任原则这里的责任专指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环境伦理强调:环境权不仅适用于当代人类,而且适用于子孙后代。因此,如何确保子孙后代有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与空间,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2、节约原则从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人类不仅要保护和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而且要节约地使
34、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从总体上看,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是有极限的,所以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要为后代人着想,这需要我们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奉行节约原则。3、慎行原则人类改变和利用自然行为的后果有时不是显然易见的,而且这些后果有时可能对当代人有利,给后代人却会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与自然打交道时采取慎行原则。即是说,当我们采取一项改变和改造自然的计划时,一定要顾及到它的长远的生态后果,防止给后代人造成损害。综上所述,环境伦理是要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责任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道义行为提出,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规范和指导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以有利于地球生态系
35、统,包括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的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因此,一种全面的环境伦理,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的价值、个人与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价值与利益。四、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 工业与环境道德 农业与环境道德 森林与环境道德 人口与环境道德 消费与环境道德 军事与环境道德 全球环境道德 生产生态化是解决工业环境道德问题的核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工业生产,已经给地球带来严重的生态影响,出现了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危害。从道德方面看主要是由于少数人和企业为了一已的私利无节制地滥用资源,对“三废”不负责任的任意排放造成的。因而出现了只顾企业营利,不考虑排污引起的生态后果;转嫁生产污
36、染;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错误的价值观念。基于这样的原因,根据环境伦理学的要求,建立工业环境道德规范就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以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防止污染、清洁生产 在生产中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把环境污染物封闭在工艺系统内部。3、主动治理环境污染,防止产品造成公害 在产品设计中就不仅应遵循经济原则,还应顾及生态效益,遵守环境公德。在农业环境道德中,善待土地是其核心。由于人类
37、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已经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面对着城市占用大量土地;人为浪费耕地;以地谋私,见利忘义;对农田实行掠夺式经营;过度放牧;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地破坏和污染;农药的过量使用等问题。要做到善待土地,遵守农业环境道德,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珍惜土地,保护耕地人类对土地的道德态度,取决于对土地价值的认识。无视土地对人类利益的巨大价值,就谈不上对土地的尊重和对耕地的保护。因此,我们要:(1)要树立惜地如金的道德观念;(2)节约用地;(3)坚决反对荒废破坏耕地的行为;(4)积极倡导开垦新耕地。2、合理利用耕地,防止土地生态失衡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质。如果农业生产只耗地,
38、不养地,久而久之,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农业生产也因能量和物质的逐年减少而耗竭,最终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因此,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按农业生态规律办事;(2)因地制宜,不搞掠夺式经营;(3)用地养地结合。3、开发绿色食品,防止农药污染人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增加农药的社会负效应。既要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突破这一局限性,同时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持续生存的道德原则,合理使用农药,努力防止农药污染,扬善抑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绿色食品,担负地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保障食物的安全和营养的道德责任。具体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2)积极采用自然防治,控制害虫发生(3
39、)开发绿色食品,满足人民需要。人类与森林环境的道德关系,是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中,森林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森林环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都与森林密切相关。如何看待森林和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生物,在一定意义上,集中体现了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1、关心森林价值,增强森林意森林与人类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作为森林环境道德规范,首先要求人们充分认识森林的价值,增强森林意识。2、植树爱林,绿化大地爱护森林,植树造林、绿化大地应是每一个公民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是全社会的一项公德。3、维护森林的整体性,禁止滥砍滥伐林木人类必须维护森林的整
40、体性,这应成为人们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道德准则。4、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乱捕滥猎珍稀野生动物森林道德要关注森林所养育的全部生物。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仅是保护一定的经济效益,更是保护生物圈的正常循环,保护自然环境和发展生物科研的重要方面。1、树立生育的社会责任意识,破除传统私有观念 人的生育行为,既是一种自然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既要受到各个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而且受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道德观念的支配。在生育问题上的道德价值取向,不仅要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更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要对全人类的命运负责,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
41、而且要面向未来,考虑长远利益。2、树立男女都一样的道德观点,破除传宗接代的意识 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随着家庭成员独立性的增强,男女都作为同等的分子参加社会工作,谁的地位高并不取决于性别的差异,而是取决于德行、才能的高低。我国的法律也明确规定,男女平等的各项权利。3、树立晚婚晚充少生意识,摒弃多子多福观念 在中国现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下,家庭规模的缩小和抚养子女人类的减少,可以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树立晚婚、晚育、优生少生的道德观,不仅从根本上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小家庭。4、优生优育,克服
42、只生不育的落后观念 优生优育是对保证人类自身生产质量的科学选择。新的生育道德观不仅倡导控制人口增长,而且强调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就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对孩子和社会负责的父母,应当根除那种只生不育或重生轻育的陈旧观念,在优生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后天的抚育、培养和教育工作。这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1、倡导适度消费,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 适度消费是合理消费的体现,适度消费不是低消费,而是与生产力水平、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消费方式。适度消费意味着既要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所必需,同时又有利于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这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环境道德的一项重要
43、内容。2、崇 尚 节 俭 生 活,反 对 奢 侈 浪 费 3、参与绿色消费,抵制有害生态环境产品 绿色消费是当代人类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从广义上讲,这是指对一切无害于生态环境的消费,这里主要是指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制止军备竞赛,促进核裁军,防止战争发生,作为军事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不仅具有直接的和平意义,而且具有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巨大间接意义。1、防止战争,维护和平2、制止军备竞赛升级,积极促进裁减军备 3、促进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防止核武器扩散 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与全人类前途、命运休戚与共的共同问题。它要求人类必须超越国界、超越
44、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长久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各国自身利益,倡导一种全球环境道德观念,唤起保护环境的全球意识,共同捍卫人类生存的家园,抵制各种形式的污染输出和危机转嫁,担负起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1、发展全球意识,培养地球家园情感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全球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求人类必须发展一种全球意识,不仅把自己的国家而且也要把整个地球看成是自己的家园,并以这个大家庭中一员的身份,关心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共同分享健全、美好、不受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权利。确立全球意识,关心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环境道德的基石。2、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合作防治环境污染 解决
4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名成员,在积极致力于保护本国环境的同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事务,努力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各自承担的国际道德义务。3、公平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 新的地球伙伴关系,必须是公正的,它应当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责任,并依此确定相应的道德义务。4、抵制公害输出和危机转嫁 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国际间的污染输出和危机转嫁这种不道德行为。公害输出和危机转嫁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的不道德行为。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股逆流。因此,抵制浸染输出和危机转嫁是世界各国人
46、民共同的使命。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一)基本定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三点含义: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通过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人类按照自然客观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产生的根源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调整对象是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
47、生态破坏的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是建立和维护环境法律秩序的主要依据。(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任务与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与任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条中对其目的有明确的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由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为:(1)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目的);(2)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根本任务);(3)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
48、展(相互制约与依存的关系)。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1)综合性 (2)技术性 (3)社会性 (4)共同性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高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组成。(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又称“权义主体”或“权利主体”。在我国,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 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环
49、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依照环境法的规定所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以及在不履行其法律义务时所应承担的强制性的环境法律责任。(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环境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一般而言,空气、水体、土壤、矿产、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环境要素,工程设施、机械设备等污染源,各种污染物质,各种环境保护装置、设施等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的“物质”客体,而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改善有关的行为等则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的“行为”客体。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与实施(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与分类 环境与资源保
50、护法体系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按国别分,包括中国环境法和外国环境法;按法律规范的主要功能分,包括环境预防祛、环境行政管制法和环境纠纷处理法;按传统法律部门来分,主要包括环境行政法、环境刑法(或称公害罪法)、环境民法(主要是环境侵权法和环境相邻关系法)等;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分,包括国家级环境法和地方性环境法等。2、我国国家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国家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组成部分:宪法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