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 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 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入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重点 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 感。 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同学们,我国人民正迈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农村,不少家庭 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
2、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 家庭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如留守 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 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 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 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1.背景知识背景知识。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 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一切与 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 感情淡漠
3、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 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2.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话剧释义:话剧艺术话剧释义:话剧艺术,一般是指以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表现一般是指以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表现 手段的戏剧手段的戏剧。 在欧洲各国在欧洲各国,话剧被通称为戏剧话剧被通称为戏剧。 戏剧的英文为戏剧的英文为drama、theatre,这源于希腊剧的剧场这源于希腊剧的剧场 theatron,意即意即“观看的场所观看的场所”。 戏剧艺术最初是由古代人的祭典和巫术仪式等活动演化而来戏剧艺术最初是由古代人的祭典和巫术仪式等活动演化而来。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由文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由
4、文学、表演表演、导演导演、音乐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美术等多种艺术 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一般通过人物戏剧一般通过人物、情节情节、场面场面、冲突等表现一定的立意或冲突等表现一定的立意或 主题主题,展现艺术魅力展现艺术魅力。 中国的早期话剧于中国的早期话剧于1907年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 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 1928年年,这种新剧由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洪深定名为话剧这种新剧由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洪深定名为话剧。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 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
5、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 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 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 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 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 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 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 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 孩吃“枣儿” ;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 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 枣儿落到鬼子
6、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 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 回家,留给父亲吃;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结尾,与开 场相呼应。结构图如下: 枣 儿 (线索) 一、童谣开场 枣儿来历 老人念儿子 枣儿尿脖子 二、男孩与老人邂逅 枣儿尿树 藏枣留父亲 男孩思念父亲 吃巧克力 三、童谣收场 呼感 唤动 亲亲 人情 1.怎样认识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用文中体现人物性 格精神的词概括 老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长者的形象:满怀真情、富有爱心、关 爱下一代;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好奇而懂事、思念父亲 、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 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以枣树
7、为背景,“枣儿”还 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 行对话,展开情节。 2.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 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 孩,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男孩对 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地呼唤自己的亲人回归故乡。 3.说一说你感知了哪些内容。 (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尿了老人一脖 子;儿子在枣树下尿尿。(2)老人十分疼爱男孩。(3)老人思念 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4)作者是借“枣儿”传 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
8、思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 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4.老人共几次回忆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持什么 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 借“枣儿”表达了什么? 5.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 法?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既有希望 也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塑造老人、男孩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 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城里, 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
9、了社会的变 化。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 社会现实?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剧中的人物语言 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 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 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的朴 实自豪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 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 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 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 尝。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老人的
10、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 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 越 7.剧本是怎样生动地表现人物感情的? 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脸一样 ,皱巴巴的”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 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 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现了男孩 有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 内心情感。 (2)剧中的舞台提示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 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 ,写老人“威严地”“
11、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 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 ”、“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 程中的感情变化。 (3)剧本中的情节,如老人向男孩讲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 子小时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并在“枣树”下尿尿的情形;给男孩讲 “枣树”的来历、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靠“枣儿”活 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与男孩拉勾发 誓,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4)枣儿一剧以情感人。全剧重在写情,写老人对儿子、男 孩对父亲的亲情,写老人与
12、男孩之间的感情,写老人的故乡之情和 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 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 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 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 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 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 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 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 亲等人物之间的
13、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 们 8.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 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 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 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 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 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既表现出 男孩的纯真,也喻指情感的迷
14、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 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 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 力 ”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 还有很多。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 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 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 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 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 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 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
15、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 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 “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 结尾,与开场相呼应。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 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 亲的深切感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 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 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 征意味。 枣儿 孙鸿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 亲情 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
16、满怀亲情、有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 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 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 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 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的基本理解能力。从表演的角度 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 分角色朗读,因为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 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 另一个方面就是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 有重要意义,也符合话剧的感知要求。 总之剧本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 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