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游第一节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陆游的生平和创作一、生平陆游(11251210)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当过尚书右丞;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路转运副使。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著名的翁。南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情。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日风雨大作、钗头钗头凤凤、示儿等。其中、示儿等。其中词
2、作钗头凤和诗作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生的际遇。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一)辗转任职和闲居时期。从绍兴十四年(1144)到乾道五年(1170)。45岁以前,他先后任福州宁德县主薄、枢密院编修、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二二)入蜀从军时期:乾道六年(入蜀从军时期:乾道六年(1171)到)到淳熙五年(淳熙五年(1178)。)。陆游于乾道六年底到达夔州,一年以后,入陆游于乾道六年底到达夔州,一年以后,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管理军务。后随着王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管理军务。后随着王炎调回临安,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担任安抚司参调回临安,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担
3、任安抚司参议官的闲职。议官的闲职。(三)辗转任职和在山阴农村闲居时期。从淳熙五年到去世(11781210)。五十四岁的陆游于淳熙五年离川东归后,曾在福建为官,但不久就遭到弹劾,罢职回乡。第二节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第二节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尤以表现自己爱国热情的诗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这类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1、抗敌复国主题。书愤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4、千载谁堪伯仲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二、闲适诗他也有不少诗歌是以细腻冲淡的笔法、闲适恬和的情调,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它们构成了另一种旋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二、陆游诗歌的特点(一)诗风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
5、壮阔。兼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为一炉,而又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二)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达在(二)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三)陆游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三)陆游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其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其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而不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长。第三节 陆游的词陆游词的内容一、寄寓了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二、表现一称清高孤傲、不肯与俗世合流的情怀。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
6、只有香如故。三、抒写他的抗金报国之志。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书书 愤愤 陆陆 游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间!创作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诗作
7、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书:愤:书写书写愤懑,悲愤愤懑,悲愤 书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山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沦陷的故土。“书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
8、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收复了大散关。“书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
9、、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书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的决心,他确实做到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比呢?“书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愿(回顾)诗人(回顾)诗人“书书”了哪些事?了哪些事?首联首联 “书书”颔联颔联 “书书”颈联颈联
10、“书书”尾联尾联 “书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事而“愤愤”?作者?作者“愤愤”的根源又是什的根源又是什么?么?(从诗中找)(从诗中找)A忧愤国家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情?作者借北望
11、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中透着悲怆。表现手法?表现手法?B、对比手法:、对比手法: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A、借古讽今(用典)、借古讽今(用典):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
12、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千载以下。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进一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这两首作品,并找出两首诗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的异同。相同点: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不同点:1.情感: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
13、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的愤懑。2.写作手法: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映阶碧草”;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手法对比手法(两个对比两个对比)3.作品风格:作品风格:杜甫杜甫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陆游陆游 沉郁豪雄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笔力雄浑。)总结总结: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14、,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歌的灵魂。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心情。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
15、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
16、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鉴赏要点:讽喻手法 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写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虽然是短期离家,却也动了羁旅之愁。“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叹”里,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真是绝妙的章法。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