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概述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概述 综合布线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而逐步完善并趋向成熟。我们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期间,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可以采取“总体现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设计原则。但是,我们也要强调,在设计综合布线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过高的标准,造成浪费。因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很难预料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过,只要管道、线槽设计合理,更换线缆就比较容易。一、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流程一、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流程(1)分
2、析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2)获取建筑物平面图;)获取建筑物平面图;(3)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4)布线路由设计;)布线路由设计;(5)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6)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7)编制综台布线用料清单。)编制综台布线用料清单。综合布线的设计过程,可用图综合布线的设计过程,可用图3.1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图3.1 综合布线设计流程图二、综合布线设计内容和要求二、综合布线设计内容和要求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阶段内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阶段内容 (1)充分了解和掌握用户的主要意图和工程建设项目任务的基本概况以及主要依据。(2)认真研究,制
3、定切实可行的系统集成技术方案,编制和做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总体方案和各个子系统以及其它部分的设计。制定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制定综合布线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分别进行各个布线子系统的设计 其它方面的设计2工程设计阶段的要求工程设计阶段的要求 (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应纳入建筑物的总体设计之中,尽量做到同时设计和同步施工建设。(2)智能建筑如果工程范围较大,且需与公用通信网相连时,其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除按规定要考虑与公用通信网的连接方案外,还要求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必须与建设规划互相协调,并应纳入其街区规划的有关部分(如主干线线路由和位置的确定等),以便衔接相连成为整体。(3)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4、计时,应根据智能建筑的建设规模、用户性质、使用功能、客观环境和信息需要等因素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又称系统设计),使之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程建设准则,产品选型和设备配置必须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具体技术措施应该切实可行、有效,要保证整个布线系统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同时要求便于安装施工和维护使用。(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自动化(BA)和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密切结合,由主体设计单位全面负责,统一规划和综合集成,各个系统的具体建设应服从整体要求分别实施。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一定要从工程的整体出发,按照各种信息的特点和传输要求,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采取统筹兼顾、因时制宜、逐步到位、分期形成
5、的方法,也可根据只体情况一次形成。(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必须遵循国际标难或我国现行的通信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三、综合布线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单栋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方案单栋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方案(1)单栋中小型智能化建筑:)单栋中小型智能化建筑:如图3.2(a)所示(2)单栋大型智能化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2多栋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方案多栋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方案(1)单个建筑群体的总体方案)单个建筑群体的总体方案图3.4 多栋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单个建筑群体)(2)多个建筑群体的总体方案)多个建筑群体的总体方案四、综合布线系统的管槽系统设计 1管槽
6、系统设计要求管槽系统设计要求 在新建或扩建的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缆线的敷设应采用暗敷管路或槽道(又称桥梁或走线架)的方式,一般不宜采用明敷管路或槽道的方式,以免影响房屋建筑内部环境的美观。在对原有房屋建筑进行改造成为智能化建筑而需要增设综合布线系统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暗敷管路和槽道系统 2暗敷管路系统暗敷管路系统 暗敷管路系统在建筑竣工后不能改变管路路由和位置,因此,系统应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多条路由和一定的备用管路,以便需要时穿放缆线,适应建筑内部信息需求(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在暗敷管路系统总体布局中,对于某些管路段落应考虑增设相应的管路或备用管路。在选用
7、引入管路的管材时,必须要求管材本身质量确有保证,同时还需注意管材对穿放缆线的质量有无影响,以确保今后通信传输质量安全可靠。暗敷管路的敷设路由应以直线敷设为主,尽量不选弯曲路由。直线敷设段落的最大长度以不越过30m为宜。如必须超过上述长度时,应内根据实际需要,在管路中间适当位置加装接头箱接头盒或过渡盒),以便在穿放缆线时在中间协助牵引施工。3桥架和槽道系统桥架和槽道系统 桥架和槽道一般用于线路路由集中、且缆线条数较多的段落,例如,电缆竖井或上升房(又称干线通道)以及设备间内,这些桥架和槽道均采取明装方式。其装设的路由和位置应以设计文件要求为依据,尽量做到隐蔽安全和便于线线敷设或连接,尽量将其布置
8、在设备间内和电缆竖井或上升房中的合理部位,并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如果设计中所定的装设位置和相关布置不合理需要改变时,在安装施工中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后再定。3.2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一、工作区子系统设计规范与要求 确定系统的规模性,即确定在该系统中应该需要多少信息插座,同时还要为将来扩充留出一定的富裕量;信息插座必须具有开放性,即与应用无关;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必须符合相关指标的相关标准;工作区子系统布线长度有一定的要求以及要选用符合要求的适配器等。工作区设备连接图:图3.6 工作区终端设备的连接二、工作区连接硬件二、工作区连接硬件 1适配器适配器工作区选用的适配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工作区选
9、用的适配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捅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接插电缆或适配器;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应用“Y”型适配器;在配线子系统中选用的电缆类别(介质)不同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介质)时,应采用适配器;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对于网络的兼容件,可用适配器;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气终端设备(例如ISDN终端),可配备相应的终端匹配器。2信息插座信息插座(1)定义:信息插座在工作区子系统内是配线子系统电缆的终节点,也是终端设备与配线子系统连接的接口。(2)信息插座类型:)信息插座类型:3类信息插座模块 5类信息插座模
10、块 超5类信息插座模块 千兆位插座模块 光纤插座模块 多媒体信息插座(3)信息插座接线方式)信息插座接线方式 按照按照T568B标准接线方式,信息插座引针与线对的分标准接线方式,信息插座引针与线对的分配如图配如图3.7(a)所示。)所示。按照按照T568A标准接线方式,信息插座引针与线对的分标准接线方式,信息插座引针与线对的分配如图配如图3.7(b)所示。)所示。T568B标准接线方式 T568A标准接线方式 图3.7 信息插座引针与线对分配三、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步骤 1确定工作区大小确定工作区大小2确定进点构成确定进点构成3确定插座数量确定插座数量插座数量 M可按下式估算:MSPN4确定插座类
11、型确定插座类型5确定相应设备数量确定相应设备数量3.3 水平子系统设计水平子系统设计一、设计规范一、设计规范 一般来说,进行配线子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如下要求:用户对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终端设备可能将来要移动、增加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力求做到灵活性大、适应能力变化强,以满足今后通信业务的需要;一次性建设和分期建设方案的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方案。二、水平子系统布线拓扑结构 水平布线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如图3.8所示。图3.8 水平子系统布线的拓扑结构 典型的水平子系统布线和工作区终端设备的连接如图3.9(a)所示。配线间的有源设备与配线架上的
12、连接以及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信息插座的连接关系如图3.9(b)所示。图3.9 终端设备与水平于系统连接三、水平子系统布线距离 双绞电缆水平布线模型如图3.10(a)所示 光缆水平布线模型如图3.10(b)所示 图3.10 双绞电缆与光缆的水平布线模型四、四、线缆的选择线缆的选择在配线子系统中常用的线缆有在配线子系统中常用的线缆有4种:种:1.100W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2.100W屏蔽双绞线(STP)电缆;3.50W同轴电缆;4.62.5/125m光纤电缆。线缆选择的一般原则为:线缆选择的一般原则为:产品选型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选用的产品应符合我国国情和有关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
13、准、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期和远期相结合 符合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相统一的原则。五、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1直接埋管方式直接埋管方式图3.11 直接埋管布线方式2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方式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方式图3.12 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布线方式3地面线槽方式地面线槽方式六、旧建筑物布线方法 1护壁板管道布线法护壁板管道布线法图3.13 护壁板电缆管道布线法2地板导管布线法地板导管布线法图3.14 地板导管布线法3模制管道布线法模制管道布线法图3.14 模制电缆管道布线法表表3.2 旧建筑物布线法比较旧建筑物布线法比较 方法优点缺点护壁板管道布线法 容易检修较适合于小楼层区 不适
14、合大楼层区,因为通信设备在这里分布面很广 地板导管布线法 安装既迅速又方便适合于通行量不大的区域,如各个办公室和靠墙的工作区 不适合通行量很大的区域,如主要的过道 模制管道布线法 能保持外观完好使用模压件 灵活性较差 七、大开间办公室环境水平布线方法 1多用户信息插座设计方案多用户信息插座设计方案图3.15 多用户信息插座设计方案2转接点设计方案转接点设计方案图3.16 转接点连接方式八、水平子系统设计步骤 1确定路由确定路由2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3确定缆线的类型和长度确定缆线的类型和长度(1)确定缆线类型)确定缆线类型(2)确定电缆长度)确定电缆长度 每个楼层用线
15、量C可下式计算:C=0.55(FN)6n(m)整幢楼的用线量W可按下式计算:4订购电缆订购电缆MCW3.4 干线子系统设计 一、一、干线子系统的概念干线子系统的概念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 的干线电缆组成。二、二、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的一般原则: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话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
16、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话音和数据的需要。三、干线子系统布线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的主要优点如下:维护管理容易。由于星型拓扑结构的所有信息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来支配,以维护管理比较容易。重新配置灵活。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可以移动、增加或拆除一个信息插座所连接的终端(设备),且仅涉及所连接的那台终端(设备)。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容易,适应性强。故障隔离和监测容易。由于各信息点都直接连接到楼层配线架,容易监测和隔离故障,可方便地将有故障的信息点从系统中删除。星型拓扑结构的主要缺点有:安装工作量大,缆线长。依赖于中心节点。如果连接中心的信息处
17、理设备出现故障,则全系统瘫痪,故对中心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很高。FD1FD2FDnBD图3.17 干线星型拓扑结构2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图3-18 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布线容易。因为所有的楼层配线间的设备接到条主干线上,因此,只需很短的电线,可减少安装费用,易于布线和维护。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从硬件的观点看,比较可靠。易于扩展。增加新的节点,只需把楼层配线间接到总线上。如需要增加楼层配线间的有源设备,只要增加一段楼层间线缆。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缺点是:故障诊断困难。虽然总线拓扑结构简单,可靠性商,但故障检测却不容易。因为总线型拓扑结构采取分布式控制,故障检
18、测需在系统的各个节点进行。故障隔离困难。由于所有节点共享一条传输链路,任何一处出现故障都无法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故障发生在节点,只需将该节点从总线上拆除;若传输介质故障,则这段总线要切断。重新配置有源设备。在总线的干线基础上进行扩充,可采用有源设备。但需要重新配置,包括增加电缆长度、调整终端等。楼层配线间的设备必须是智能的。因为接在总线上的节点要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因此必须具有智能性,从而增加了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费用。3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图图3-19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环型拓扑所需电缆的长度与总线拓扑相似,但比星型拓扑要短得多。光纤延迟小。点到点的光
19、纤传输技术较为成熟,因此,这种结构最适用于光纤环型结构,如FDDI网。采用双环结构,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s。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是:节点故障引起全系统故障。单环上信息传输是通过接在环上的每一个节点的设备进行的,环中某一节点故障会引起全系统放障(若采用双环结构,当主环出现故障时,次环可用来构成通路以实现保护)。诊断故障困难。因为某一节点的设备故障会使全系统不工作,团此难于诊断故障,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测。不易重新配置。扩充环的配置比较困难;同样,关掉一部分已接入系统的节点的设备也不容易。拓扑结构影响访问协议。环上每个节点接到信息后,要负责将它发送到环上,这意味着要同时考虑访问控制协议。在节点
20、发送信息前必须事先知道传输介质对它是可用的。4树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图3-20 树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树型结构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节点,因此新的节点和分支节点易于加入布线系统内。易于故障隔离。如果某一分支节点或链路发生故障,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一分支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树型拓扑结构的缺点是对根的依赖性较大,如果根节点发生故障,则整个布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团此,这种结构的可靠件与星型结构相似。般来说,选择拓扑结构时应注意下列基本原则:可靠性。拓扑结构的选择要使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较为方便。灵活性。应用系统的终端分布在各工作区,要考虑到在增加、移动或拆除一些终端(设备)时,
21、很容易重新配置成不同的拓扑结构,不致使整个应用系统停止工作。可扩充性。新建的建筑物要预留弱电间作为楼层配线间,并留有一定的扩展空间。链路要选择路由最短、最安全,且易于安装和扩充。四、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建筑群配线架(CD)到楼层配线架(FD)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000m,建筑物配线架(BD)到楼层配线架(FD)的距离不应超过500m。采用单模光缆时,建筑群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的最大距离可以延伸到3000m。采用5类双绞电缆时,对传输速率超过100Mbps的高速应用系统,布线距离不宜超过90m。否则宜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五、干线子系统线缆类型 100双绞电缆;150双绞电缆;8.3/125um单模
22、光缆;62.5/125um多模光缆 六、干线子系统设计步骤 1确定干线子系统规模确定干线子系统规模2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确定每层楼的干线3确定整座建筑物的干线确定整座建筑物的干线4确定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法确定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法(1)垂直干线线缆的布线)垂直干线线缆的布线 电缆孔方法电缆孔方法 电缆井方法电缆井方法(2)水平干线线缆的布线)水平干线线缆的布线 金属管道方法金属管道方法 电缆托架方法电缆托架方法5确定线缆的接合方法确定线缆的接合方法(1)点对点端接法)点对点端接法(2)分支接合方法)分支接合方法 单楼层接合方法单楼层接合方法 多楼层接合方法多楼层接合方法(3)端接与连接电缆)端接与连
23、接电缆6根据选定的接合方法确定干线电缆尺寸根据选定的接合方法确定干线电缆尺寸7确定干线通道结构确定干线通道结构3.5 管理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设计一、设计规范设计规范 管理子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通常情况下,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所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标记。配线间及二级交接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和配线区。二、线路管理设计方案二、线路管理设计方案 1管理
24、交接方案管理交接方案(1)单点管理单交连)单点管理单交连(2)单点管理双交连)单点管理双交连专用小交换机设备间紫蓝水平电缆图3.21单点管理单交连专用小交换机设备间紫干线电缆白白 蓝 配线间水平电缆图3.22单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在 配线间用接插软线实现(3)双点管理双交连)双点管理双交连专用小交换机干线电缆紫 白白蓝设备间配线间水平电缆图3.23 双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用做二级交接间的管理点2线路管理色标标记线路管理色标标记(1)在设备间)在设备间 绿色绿色网络接口的进线侧,即电话局线路。网络接口的进线侧,即电话局线路。绿色绿色网络接口的设备侧,即中继网络接口的设备侧,即中继/辅助场
25、的总机中辅助场的总机中继线。继线。紫色紫色系统公用设备端接点(端口线路、中继线系统公用设备端接点(端口线路、中继线等)。等)。黄色黄色交换机和其它各种引山线。交换机和其它各种引山线。白色白色干线电缆和建筑群电缆。干线电缆和建筑群电缆。蓝色蓝色设备间至的工作区或用户终端的线路。设备间至的工作区或用户终端的线路。橙色橙色网络接口,多路复用器的线路。网络接口,多路复用器的线路。灰色灰色连接到计算机房或其他设备间的电缆连接到计算机房或其他设备间的电缆 红色红色关键电话系统。关键电话系统。棕色棕色建筑群干线电缆。建筑群干线电缆。(2)在配线间)在配线间 白色返回设备间的干线电缆端接点。蓝色到干线接线间T
26、O服务的工作区线路。灰色至二级交接间的连接电缆。橙色来配线间各区的连接电缆。紫色来自系统公用设备(如分组交换型集线器)的线路。(3)在二级交接间)在二级交接间 白色来自设备间的干线电缆的点对点端接。灰色来自干线接线间的连接电缆端接。蓝色到干线接线间TO服务的站线路。橙色/紫色与配线间所述线路类型相同。三、管理子系统部件三、管理子系统部件 1模块化配线架模块化配线架图3.24 超5类模块化可翻转配线架2110配线架配线架(1)110配线架的选择配线架的选择1)110型硬件有两类:型硬件有两类:110A夹(跳)接线管理类;夹(跳)接线管理类;110P插接线管理类。插接线管理类。2)所有的接线块每行
27、均最多端接)所有的接线块每行均最多端接25对线。对线。3)3、4或或5对线的连接决定了线路的模块对线的连接决定了线路的模块系数。系数。4)连接块与连接插件配合使用。)连接块与连接插件配合使用。(2)110型连接硬件的组成型连接硬件的组成(3)110型接线块型接线块(4)110C连接块连接块(5)110 A用的底板用的底板图3.25 110A100对线和300对线的接线块组装件110C连接块图3.26 110C连接块四、管理子系统设计步骤 1配线间及二级交接间管理区设计配线间及二级交接间管理区设计 首先选择110型硬件,再确定其规模。对于干线电缆,应根据端接电缆所需要的接线块数目来决定场的规模。
28、(1)决定配线线间/二级交接间要使用的硬件类型。(2)决定待端接线路的模块化系数。(3)决定在蓝场上每个接线块端接的线路数(工作站数)。(4)决定蓝场所需的接线块的规格和数目。(5)决定目前在橙场或紫场上的配线间/二级交接间电子设备进行端接所需的300对线接线块的块数。(6)决定在配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端接干线电缆所需的300对线接线块的数量。(7)决定二级交接间连接电缆进行端接所需的接线块数目。(8)决定在配线间端接电缆所需的接线块数目(9)写出墙场的全部材料清单,并画出详细的墙场结构图。(10)利用每个配线间地点的墙场尺寸,画出每个配线间的等比例图(11)画出详细施工图之前,利用为每个配线场和
29、配线间准备的等比例图,从最上楼层和最远接线区位置开始核查以下项目:设备间、楼层配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的底板区实际尺寸能否容纳配线场硬件,为此,应对比一下连接块的总面积和可用墙板的总面积。电缆孔的数目和电缆井的大小是否足以让那么多的电缆穿过楼层配线间,如果现成电缆孔数目不够,应安排楼板钻孔工作。墙空间是否足以给穿过配线间的电缆提供路由和提供分支接合空间。2设备间管理区设计设备间管理区设计(1)确认线路模块化系数是2对线还是3对线。每个线路模块当做一条线路处理,线路模块化系数视具体系统而定。(2)确定话音和数据线路要端接的电缆对总数,并分配好话音或数据数线路所需的墙场或终端条带。(3)决定采用何种11
30、0交连硬件(4)决定每个接线块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主布线交连硬件的白场接线块数目取决于3个因素:硬件类型,每个接线块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和需要端接的线对总数。(5)决定白场的接线块数目。为此,首先把每种应用(话音或数据)所需的输入线对总数除以每个接线块的可用线对总数,然后取更高的整数作为白场接线块数目。(6)选择和确定交连硬件的规模:确定中继线/辅助交连场的接线块总数和类型。(7)确定设备间交连硬件的位置,便于适应于所选用的线路管理方法(接插线方法或交连跨接线方法)。(8)绘制整个布线系统即所有子系统的详细施工图,编写施工工艺,列出材料清单 五、管理标记(1)电缆标记(2)场标记(3)插入标记
31、插入标记含义:蓝色:对工作区的信息插座(TO)实现连接白色:实现干线和建筑群电缆的连接 灰色:配线间与二级交接间之间的连接电缆或各二级交接之间的连接电缆 绿色:来自电信局的输入中继线 紫色:来自PBX或数据交换机之类的公用系统设备连线 黄色:来自控制台或调制解调器之类的辅助设备的连线橙色:多路复用输出 3.6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子系统设计一、一、设计规范设计规范 设计设备间子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综合布线规模和管理方式以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等进行综合考虑。(2)设备间装修要求较高,要求达到以下几点:温度应保持在027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
32、0%;应符合同家有关消防规定;应满足照明等通信机房的标准要求;应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侵入等。(3)设备间的主要设备,如电话主机即程控用户交换机、数据处理机即计算机主机,可放在一起,也可分别设置。一般在较大型的综合布线中,可将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楼宇自动化控制设备分别设置机房,把与综合布线密切相关的硬件或设备放在设备间。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互连设备,如路由器、交换饥等,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4)设备间内的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5)在进行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一些标准二、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方法 1设备间的位置设备间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应遵守下列条
33、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应遵守下列条件:(1)考虑到配线架等大型设备的搬运和室内外各种通信设备网络接口的连接,设备间常选择在一楼或二楼,并使其尽量靠近通信电缆的建筑物引入处,同时应考虑电梯内面积和高度以及载荷等限制因素。(2)当计算机主机和程控用户交换机机房不与设备间共用时,机房与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传输质量。(3)设备间位置应选在周围环境好、安全、易于维护的地方。设备间应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腐蚀、易燃、易爆炸物 2设备间使用面积设备间使用面积第一种计算方法:第一种计算方法:bSS)75(第二种计算方法第二种计算方法:KAS 设备间的使用面积
34、 为与综合布线系统有关的并在设备间平面布置图中占有位置的设备面积 设备间的所有设备台(架)的总数 系数 3建筑结构建筑结构4设备间的环境条件设备间的环境条件(1)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2)尘埃)尘埃(3)空调系统的选用)空调系统的选用(4)照明)照明(5)躁声)躁声(6)电磁场干扰)电磁场干扰5供配电供配电(1)设备间供电电源的要求)设备间供电电源的要求(2)常用的几种供配电方式)常用的几种供配电方式1)直接供电方式)直接供电方式2)不间断电源和自备发电供电方式)不间断电源和自备发电供电方式A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B自备发电设备自备发电设备3)直接供电与不间断电源相结合的方式)直接
35、供电与不间断电源相结合的方式6电源插座的设置电源插座的设置(1)设备间或机房)设备间或机房:新建筑物可预埋管道和地插电源盒新建筑物可预埋管道和地插电源盒 旧建筑物可破墙重新布线,或走明线旧建筑物可破墙重新布线,或走明线 插座数量可按(插座数量可按(2040)个)个/100m2以上设计以上设计(2)配线间(交接间):按每平方米一个或按应用设备)配线间(交接间):按每平方米一个或按应用设备多少来定多少来定(3)办公室(工作区)按)办公室(工作区)按20个个/100m2以上设计以上设计 7安全分类安全分类 A类:对设备间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设备类:对设备间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设备间安
36、全措施。间安全措施。B类:对设备间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设类:对设备间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设备间安全措施。备间安全措施。C类:对设备间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设备间安全类:对设备间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设备间安全措施。措施。8结构防火及灭火设施结构防火及灭火设施 A类设备间内设置二氧化碳(类设备间内设置二氧化碳(C02)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并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并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C02)灭火器。)灭火器。B类设备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设置二氧化碳类设备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设置二氧化碳(C02)自动灭火系统,并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并备有手提
37、式二氧化碳(C02)灭火器。灭火器。C类设备间应备置手提式二氧化碳(类设备间应备置手提式二氧化碳(C02)灭火器,)灭火器,9内部装饰内部装饰(1)地面: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地面: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2)墙面:选择不易产生也不易吸附尘埃)墙面:选择不易产生也不易吸附尘埃的材料的材料(3)顶棚:在设备间天花板下加一层吊顶,)顶棚:在设备间天花板下加一层吊顶,满足防火要求满足防火要求(4)隔断:用玻璃板将设备间隔成若干个)隔断:用玻璃板将设备间隔成若干个房间房间 二、配线间(交接间)设计方法 注意以下两点:(1)在设置二级交接间后,干线缆线和水平缆线连接方式有两种情况,二级交接间是水平缆线转接的地
38、方。干缆线线端接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水平缆线一端接在楼层配线的配线架上,另一端还要通过和二级交接间配线架连接后,再端接到信息插座上。二级交接间也可以是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转接的地方。干缆线线直接接到二级交接间的配线架上,这时的水平缆线一端接在交接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2)每座大楼交接间的数量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线规模及管理方式而定,并不是每一层楼都有配线间。但每座建筑物至少要有一个设备间。3.7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建筑群子系统设计一、设计规范 在进行建筑子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建筑群之间数据和图像的连接应才用光缆。应根据距离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2)光
39、缆传输系统应使用标准单元光缆连接器,连接器可端接于光缆交接单元。(3)建筑群之间话音连接可采用五类铜质双绞电缆,必须设保护系统。(4)来自电话局的电缆应进入一个阻燃接头箱,再接至保护装置。二、建筑群子系统布线方法 1架空布线法架空布线法2直埋布线法直埋布线法3管道布线法管道布线法方法 优 点 缺 点架空 如果本来就有电线杆,则工程造价最低 不能提供机械保护,安全性差,影响建筑物美观 直埋 提供某种程度的机械保护,保持道路和建筑物外貌整齐,初次投资较低 扩容或更换电缆,会破坏道路和建筑物外貌 管道内 提供最佳的机械保护,任何时候都可敷设电缆,电缆的敷设、扩充和加固都比较容易,能保持建筑物外貌整齐
40、 挖沟、开道和建人孔的初次投资较高 三、线缆入口方法(1)地下室入口用管道(2)直埋式入口不用管道(3)架空式入口提供架空用户线 四、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步骤四、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步骤 1了解现场2确定电缆系统的般性参数3确定建筑物的电缆入口4确定障碍物的位置5确定主电缆路由和备用电缆路由6选择所需电缆类型和线规7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费用8确定每种选择方案的材料成本9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3.8 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及防火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及防火一、电气保护 1概述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线路均处在危险的环境之中,都应对其进行保护。雷击所引起的干扰;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力线碰地
41、;感应电压上升到250V以上而引起的电源故障等 满足下述的任何一个条件,可认为电缆遭到雷击的危险满足下述的任何一个条件,可认为电缆遭到雷击的危险性可忽赂不计性可忽赂不计:该地区年雷暴日不超过15天,而且土壤电阻率小于1000m;建筑物之间的直埋电缆小于42m,而且电缆的连续屏蔽层在电缆的两端处接地;电缆处于已接地的保护伞之内,而此保护伞是由邻近的高层建筑物成其它的高层结构所提 2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过电压保护采用气体放电管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过电压保护采用气体放电管或固态保护器或固态保护器 3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器串接在线路中,当发生过电流时,过电流保护器串接在线路中
42、,当发生过电流时,就切断线路就切断线路。使用热线圈和熔丝。使用热线圈和熔丝。二、系统接地二、系统接地 1接地要求接地要求 综合布线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接地是提高应用系统可靠性、抑制噪声、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和设备的接地,按不同作用分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及屏蔽接地等。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2接地系统的结构接地系统的结构(1)接地线)接地线(2)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3)接地干线)接地干线(4)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5)接地引入线
43、)接地引入线(6)接地体)接地体 三、抗电磁干扰三、抗电磁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为最大程度降低干扰,除保持屏蔽层的完整,对屏蔽层可靠接地外,还应注意传输通道的工作环境,远离电力线路、变压器或电动机房等各种干扰源。当综合布线环境极为恶劣,电磁干扰强,信息传输率又高时,可直接采用光缆,以满足电磁兼容性的需求。四、线缆与其它管线的间距四、线缆与其它管线的间距 双绞线电缆与电磁干扰源之间的最小分隔距离序号 管线种类 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1避雷引下线 10003002保护地线 50203热力管 5005004热力管(包封)3003005给水管 150206煤气管 300207压缩空气管 15020双绞电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双绞电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 光缆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光缆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 五、防火措施 由于综合布线的线缆大量使用PVC材料,PVC材料的燃烧值与其它材料相比较高,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易燃的区域和大楼竖井内应采用阻燃的线缆;在大型公共场所宜采用阻燃、低燃、低毒的线缆;相应的设备间或交换间应采用阻燃型配线设备。当采用非防火型(非阻燃型)电缆或光缆时,必须将其敷设安装在带有安全可靠的防火措施的金属管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