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毁 韩愈 2 韩愈韩愈(768768824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 文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 韩文公韩文公:死后谥“文”。:死后谥“文”。学学.科科.网网 韩吏部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25岁中进士,岁中进士,2929 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国子监 祭酒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
2、间曾几度被贬。,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著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四十卷。其散文题材 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 气势雄壮。气势雄壮。 3 古文运动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文风改革运动。 和柳宗元一起提出“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 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 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重内
3、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把文体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 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苏轼因此称他“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之首。 4 韩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愈、柳宗元、欧阳修、 王安石王安石、苏苏 洵、苏洵、苏 轼、轼、 苏苏 辙辙、曾曾 巩巩 5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
4、袭贵族与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 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 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 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 (jie)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士之处此世,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韩愈站在中 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小
5、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 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 ,于是写下了原毁。,于是写下了原毁。 6 左 迁 至 蓝 关 示 侄 孙 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7 “五原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 解题:解题:原原毁毁 专用以推论事理根专用以推论事理根 源的一种文体。源的一种文体。 原:推求根源,推究原:推求根源,推究 毁:诋毁、诽谤毁:诋毁、诽谤 原毁原毁探求在士大
6、夫中间产生毁谤的根源探求在士大夫中间产生毁谤的根源 认为是认为是“怠怠”和和“忌忌”在起作用。在起作用。 怠者不能修怠者不能修其待己也廉其待己也廉 忌者畏人修忌者畏人修其责人也详其责人也详 8 疏通课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9 第一段第一段 古之君子,其古之君子,其责责己也己也重重以以周周,其,其待待人也人也 轻轻以以约约。 责:责备,要求。 重:严格。 周:周密、全面。 待:对待,要求 轻:宽容 约:简少。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 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10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
7、故人乐为善。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 以别人就愿意做好事。以别人就愿意做好事。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求 其其所以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 予,人也;彼能予,人也;彼能是是,而我乃不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求:寻求。 所以:的原因,的道理。 是:这样。 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 &nb
8、sp;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 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 11 早夜早夜以以思,去其不如舜者,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就其如舜者。其如舜者。 以:而,连词,表修饰。 就:追求,仿效。 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舜的行为,发扬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舜的行为,发扬 那些与舜相似之处。那些与舜相似之处。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也多才与艺也 (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
9、他的(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 做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做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12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 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 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 其如周公者。其如周公者。 探究他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就要求探究他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就要求 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 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 考,去掉那不如周公的地方
10、,发扬那些考,去掉那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 与周公相似的地方。与周公相似的地方。 13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焉;周公,大圣人;周公,大圣人 也,后世无及焉;也,后世无及焉;是人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也,乃曰:“不如舜 ,不如周公,吾之,不如周公,吾之病病也。”也。” 焉:代词,他。 是人:这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 病:弊病,缺点。 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 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 些君子却说:“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就些君子却
11、说:“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就 是我的缺点。”是我的缺点。”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这不就是要求自身既严格又全面吗?这不就是要求自身既严格又全面吗? 14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是,是足足为良人为良人 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是:这。 足:足够,足以。 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足够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足够 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够算是个有才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
12、足够算是个有才 技的人了。”技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即:就看。 (他们)(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处,而不苛求他,而不苛求他 的其它方面;就他现在的(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的其它方面;就他现在的(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 去,提心吊胆只害怕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益去,提心吊胆只害怕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益处处。 15 一善一善易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
13、曰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 “能有是,是亦足矣“能有是,是亦足矣。”曰”曰:“:“能善是能善是,是亦足矣是亦足矣。”。” 易:容易。 修:学习,求进步。 能:学会,掌握。 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 他对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就够他对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就够 了。”又说:“能够擅长这个,这就够了。”了。”又说:“能够擅长这个,这就够了。”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这不也就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少吗?这不
14、也就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少吗? 16 第一段段意 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 与人为善学.科.网 17 第二段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详,其待己也,其待己也廉廉。 详:详尽、全面。 廉:少。 现在的君子可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现在的君子可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 要求自己很少。要求自己很少。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自取也少。也少。 自取:自己取得(进步或收
15、获)。 (对别人要求)周详,所以别人难以做好事;(对别人要求)周详,所以别人难以做好事; (对自己要求)很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对自己要求)很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18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擅长这个,这就足 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说:“我掌握了这 个 本领,这就够了。” 外外以欺于人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内以欺于心,未少少有得而止矣,不有得而止矣,不 亦待其身者亦待其
16、身者已已廉乎?廉乎? 以:来,表目的的连词。 欺于人:欺骗别人。 少:稍 已:太、甚,表程度的副词。 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 就停止下来,这不就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就停止下来,这不就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 19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不足称也;也; 彼虽善是,其彼虽善是,其用用不足称也。”不足称也。” 不足称:不值得称赞。 用:功用,本领。 他们要求别人,说他们要求别人,说:“他虽然能做这个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但他的人品不值 得赞
17、美得赞美;他虽然擅长这个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 举其一不举其一不计计其十,究其旧不其十,究其旧不图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 有有闻闻也。也。 计:考虑。 图:考虑。 闻:名誉、声望。 抓住他一方面的欠缺而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只追究抓住他一方面的欠缺而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只追究 他的过去而不考虑他的今天,提心吊胆只怕别人有声望。他的过去而不考虑他的今天,提心吊胆只怕别人有声望。 20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这不是要求别人太周全了吗?这不是要求别人
18、太周全了吗? 夫是之夫是之谓谓不以众人待其不以众人待其身身,而以圣人望,而以圣人望 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谓:称做,叫做。 身:自身,自己。 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 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苛求)别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苛求)别 人,我没有看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人,我没有看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21 第二段段意 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待己廉:低标准、无要求 责人详:高标准、苛责人、惧人闻达 (同第一段形成古今鲜明对比,揭示出当 时毁谤成风的情
19、况。) 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 对人求全压制人才 责己太宽骄横自是 22 第三段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虽然这样,这样做是有根有源的,这根源就是所说虽然这样,这样做是有根有源的,这根源就是所说 的怠惰和忌妒啊。的怠惰和忌妒啊。 怠者不能怠者不能修修,而忌者畏人修。,而忌者畏人修。 修:学习,求进步。 怠惰的人不能有进步怠惰的人不能有进步,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有进步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有进步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吾尝试之矣,尝
20、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某良士某良士。” 我曾经试验过了。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我曾经试验过了。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人是好某人是好 人,某人是好人。人,某人是好人。” 23 其其应应者,必其人之者,必其人之与与也;不也;不然然,则其所疏远,不,则其所疏远,不 与同其利者也;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 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应:附和 与:党与,朋友。 然:这,指代“其人之与”。 然:这,指代“其所疏远”。 是:这,指代以上三种情况。 那随声附和的,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就是和那随声附和的,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就是和
21、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不,就是害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不,就是害 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那么强硬的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那么强硬的 人一定从嘴里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人一定从嘴里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 脸色上露出愤怒。脸色上露出愤怒。 24 又尝语于众曰: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我又曾经对大家说:我又曾经对大家说:“某人不是好人,某人不某人不是好人,某人不 是好人。是好人。”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 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远,不与同
22、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 是,强者必悦于言,懦者必悦于色矣。是,强者必悦于言,懦者必悦于色矣。 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 就是和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就是和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 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 况,强硬的人一定会连声赞同,懦弱的人一定况,强硬的人一定会连声赞同,懦弱的人一定 会喜形于色。会喜形于色。 25 是故是故事事修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是故:这个缘故,因此。 修:治理。 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便随之产生;因此,事情办好了,
23、诽谤便随之产生; 品德高尚了,诋毁也就随之而来。品德高尚了,诋毁也就随之而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 行,难行,难已已。 已:矣。 唉!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却希求名誉唉!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却希求名誉 昭著,道德畅行,真是难啊!昭著,道德畅行,真是难啊! 26 第三段分析 1 1、本段(本文)的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本段(本文)的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 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2 2、说出怠与忌的具体所指?、说出怠与忌的具体所指? 怠怠
24、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 忌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 3 3、本段所运用的论据有哪些?、本段所运用的论据有哪些? 理论论据: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理论论据: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事实论据:举例事实论据:举例称赞某人称赞某人 、批评某人、批评某人 27 4 4、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 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危害)是什么?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危害)是什么? 当
25、你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当你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 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某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某 一个人的关系而定。应者(要好的人、无利害一个人的关系而定。应者(要好的人、无利害 冲突的人、畏惧他的人)不应者表演不一样。冲突的人、畏惧他的人)不应者表演不一样。 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事修而谤兴,德 高而毁来高而毁来 5 5、本段段意是什么?、本段段意是什么? 揭示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及危害揭示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及危害 28 第四段 将将有作有作于上者
26、,得吾说而于上者,得吾说而存存之,其国家可之,其国家可 几几而而理理欤。欤。 有作:有作为。 存:留心、牢记。 几:差不多。 理:治,平定。 居于上位而居于上位而将将要有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说要有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说 法而记在心中,那国家就可以差不多治理法而记在心中,那国家就可以差不多治理 好了。好了。 29 第四段段意 作论的缘由作论的缘由 韩愈把希望寄托在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将有作于上者”,即,即 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 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表达了韩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表达了韩 愈个人的愿望,也表达了
27、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愈个人的愿望,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 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 30 原毁原毁脉络脉络 第一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一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第二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二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第三段:揭示“毁”的社会根源及危害第三段:揭示“毁”的社会根源及危害 根源根源怠与忌怠与忌 危害危害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第四段: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
28、的殷切愿望第四段: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愿望 (论“毁”与“国治”)(论“毁”与“国治”)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 31 本文的中心论文是在第三段,那么,文章为什么本文的中心论文是在第三段,那么,文章为什么 要从要从“古之君子古之君子”说起,它与中心论点又有什么说起,它与中心论点又有什么 内在关联?内在关联? 先从“古之君子”谈起,远远写来,却又处处 暗扣“毁”不兴的缘由。“今之君子则不然 ”仍未涉及“毁”,但在对他们言论的描摹 上,字字句句扣在“原毁”的轨迹上。 前两段准备好了箭与靶,第三段水到渠成,引 矢破的,点明了“毁”字。先提出中心论点 ,“毁
29、”根源在于“怠”与“忌”,又从众 人对“良士”“非良士”的反映来透视世风 ,证明当时毁风猖獗。 32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恶。小人反是。”(恶。小人反是。”(论语论语) “古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君子” “今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小人” “今之君子则不然”,不然者,就是孔子 所说的“小人反是”。 33 主题 本文探寻在士大夫中间产 生毁谤的根源,谴责了“今之 君子”习于毁谤的恶劣风气, 目的在于想扭转这股歪风,有 助于国家的治理。 34 写作特点 (1 1)内容上的对比与形式上的排比紧密结合)内容上的对比与形式上的排比紧密结合 遥对遥排中有近对近排,互对互排中有自对自排遥对遥排中有近对近排,互对互排中有自对自排 以古之君子,今之君子各为一段, 然后按待己、待人的态度、后果、具体行为遥相对比与 排比; 而在每一段内,古、今君子“责己”与“待人”,又 各自形成对比与排比。 (2 2)语言上采用并列双行的对称排比句式)语言上采用并列双行的对称排比句式 取其一不责其二,恐恐然 举其一不计其十,恐恐然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 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