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妻书林觉民1.通过阅读文章,探究“至爱汝”和“勇于就死”的关系2.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豪情;3.分析本课语言特点学习目标林觉民(1887年-1911年4月),福建闽侯人,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先烈,与林文、林尹民,并称黄花岗“三林”英烈少年,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代表作有与妻书。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春抵香港,在广州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不幸受伤被捕,后被杀害,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指1911年4月27日在中国广州起义(即黄花岗
2、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广州市东北郊(现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革命党人。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七十二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现黄花岗一地安葬。后来这里便成为了纪念三二九黄花岗起义的黄花岗公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听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天下人(祖国)吾与汝:3.3.阅读阅读(2-62-6段段)按顺序完成下面表格)按顺序完成下面表格(自主思考
3、自主思考4min,4min,小组讨论小组讨论3min)3min)至爱汝至爱汝追忆生死之论三忆回忆新婚燕尔回忆远行欲告又止(后事)三叮抚养孩子(后事)三愿子承父志清贫度日一愿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是实天下人天下人(祖国)(祖国)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忆往事,述爱妻之至情(寄情于事)殷殷嘱咐,切切期望愿生死相依,再述“吾至爱汝”之深情当时的国情如何?再分析归纳“至爱汝”和“勇于就死”的关系 不忍你我死别(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更不忍你我生离(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尤不忍天下人
4、生离死别(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层层递进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文脉梳理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还是一首正气歌?试着赏析。这是这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
5、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爱国主义色彩,把,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合起来。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浅近平易,多用典故。这封信使用的是杂有白话成分的通俗文言。如“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心不忍”“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等,都同白话很接近。信中用了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但都融入通俗的语言之中,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
6、力,又没有冗繁之感。真挚感人,巧用修辞。作者语言修养很高,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了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来比喻,又如在“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一部分中分析黑暗现状,接连使用了排比、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1.翻译文中的句子当堂达标(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译文:_(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_可是遍地都笼罩着血腥阴云,满街都是(横行)狼狗,有几家能够称心如意快乐舒畅(地过
7、日子)呢?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从而推及到敬爱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孩子。2.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作为林觉民对妻子解释自己参加起义的原因原因的一项是()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亦以天下人为念A BC D当堂达标D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後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者,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虐我汉人,无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
8、满洲政府犹不愿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炫惑内 外之观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於外人,然後始大快於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於危亡。故欲保全国土,必自驱满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机未至,故隐忍末发。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 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於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廿有六岁矣,对於家庭
9、本禀父书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为身家计,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儿今日竭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 瞑目於地下矣。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於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後,切不可过於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 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於地下。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报仇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至。敬请万福钧安 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於广州。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姊妹、诸嫂、诸侄儿女、诸亲戚统此告别。针对爱国情怀,给革命烈士写一封200字左右信注意称呼与格式课堂随笔练习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