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3五代史即新五代史记五代史即新五代史记是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史书,是是史论史论。因有因有薛居正薛居正编纂的编纂的旧旧五代史在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前,故称之为新新五代史。欧阳五代史。欧阳修认为修认为旧史旧史“繁猥失实繁猥失实”,不宜,不宜“垂劝诫,示后世垂劝诫,示后世”,重新编写了,重新编写了五代史。五代史。分析后唐的盛衰过程,分析后唐的盛衰过程,告诫当朝告诫当朝。伶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伶官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伶官传伶官传:选自欧阳修: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伶官传
2、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忌,祸乱不息。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序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前言言”或者编者的或者编者的“按语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3、挈领,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文是新五代史本文是新五代史 伶官传开头的短序。伶官传开头的短序。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等地的十几个了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为期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为期五十四五十四年年,有,有八姓称帝八姓称帝,共,共十四君十四君。期间篡位、期间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弑君现象屡见不鲜。后梁和后周的君主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
4、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沙陀族人。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历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历史珍贵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史珍贵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退。退。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xx)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使、
5、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同光元年(923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但他
6、沉湎于声。但他沉湎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卒离心,同光四年(926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军事天才毛泽东:“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少年即随父作战,11岁与父亲一同到长安报功;24岁袭晋王位,灭了试
7、图造反的亲叔父李克宁;其父李克用去世前,曾留给他三支箭,李存勖供奉在家中,每次出征都要随身携带,激励自己。911年,李存勖击败朱温50万大军,向北攻破幽州,活捉刘守光;921年,击败契丹,使得契丹不敢南顾;923年灭后梁,李存勖登机称帝,国号唐。;925年灭前蜀,疆域达到顶峰,“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军事天才 李存勖是真正的军事奇才,他擅长谋略,胆力过人。对后梁决定性的汴梁之战,他力排众议,发挥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9天之内灭2城,长途奔袭600余里兵临汴梁城下,一战灭亡后梁,成为军事史上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经典战例。李存勖还身
8、先士卒,冲锋陷阵,敢于冒险,常常以少胜多,比起“浑身是胆”的赵子龙亦不遑多让。政治白痴 灭梁称帝后,李存勖他却不思进取,开始享乐,尤其对伶人、宦官极度宠幸,对功臣却十分蔑视。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刚刚带兵灭亡前蜀,立下第一战功的郭崇韬;另一位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被他猜忌,派人监视,险遭杀害,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终于导致魏州兵变,李存勖死于乱兵之中。欧阳修欧阳修:_时期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字字_,号,号_,晚年号,晚年号_。四。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晚年历任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_。
9、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是北宋中叶有所不满。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诗文革新运动的倡的倡导者,并培养了大批的古文作家,如导者,并培养了大批的古文作家,如“_等都是出其门下。等都是出其门下。北宋北宋永叔永叔醉翁醉翁六一居士六一居士文忠文忠北宋三苏父子、王安石北宋三苏父子、王安石客有问曰: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壶。”客曰: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是为五一尔
10、,奈何?”居士居士曰: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为六一乎?”欧阳修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传理:道理,规律人事:人的作为原:推其根本,推究,考查所以:的原因/用来(办法)其:第三人称代词,他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明白了。将终:临死。矢:箭。与:赐给。其:语
11、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乃:你的。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请:敬辞,用以代替某些动词表示恭敬、慎重。凯:军队胜利后的奏歌;旋:归来。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梁国
12、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等打了
13、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太庙太庙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祖庙。太庙在夏朝称“世室”,在殷商称“重屋”,周朝称“明堂”,秦汉时起名“太庙”。太庙最初时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批准下也可以供奉其中,称为“配享太庙”。告庙指天子或诸侯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时祭告祖庙。系:缚,捆绑。组:绳索。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用匣子装。先王:指晋王李克用。仇雠(chu):仇敌。一夫:指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誓天断发:截断头发,向天发誓。至于:相当于现在的“以至于”岂:难道。欤(y):表疑问的语气助词。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
14、”。本:考究。迹:事迹,道理。书:尚书。兴:和后面的“亡”都是使动用法。逸豫:安逸舒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
15、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举:全、所有。忽微:形容细小之事。忽是寸的十万分之一,微是寸的百万分之一。溺:溺爱,对人或事物爱好过分。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
16、哉!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会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和特殊句式,丰富文言文语言积累。2.了解史论的一般写法,把握作者的观点,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3.理解史论的劝诫意义,学习作者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壹1、找出观点句(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论据是什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者,可以知之矣。3、
17、用自己的话概括庄宗怎样得到天下和失去天下的。梳理课文内容时间年龄经历855年出生1.完成后唐庄宗李存勖人物年表908年913年923年926年23岁28岁38岁41岁丧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系燕父子以组”(灭燕)“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亡梁)“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得天下得天下 -1515年年-盛盛失天下失天下 -3 3年年-衰衰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恪守父命恭敬忧劳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
18、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沉溺声色逸豫亡身对比论证。作者以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其败时“士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对比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显示出成败由人的道理,显得令人信服,发人深省。举例论证。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
19、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引用论证。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证明后唐庄宗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增强说服力。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忽微”沉溺声色犬马,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灭的下场。本来行文到第三段课文的论点已经得到了证明,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那
20、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引出教训,借古讽今含蓄批评朝政,含蓄批评朝政,讽谏北宋当权者要力讽谏北宋当权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贰面对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危机,欧阳修作此序是希面对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危机,欧阳修作此序是希望宋朝统治者望宋朝统治者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告诫执政者,告诫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不应满足表面的虚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荣,以期引起统治者的警惕。,以期引起统治者的警惕。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
21、少数民族的不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写作目的不拘文本,延伸拓展 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岂独伶人也哉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
22、些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楚怀王贪婪成性,闭目塞听,楚怀王贪婪成性,闭目塞听,弃屈子的净言于不顾,最后弃屈子的净言于不顾,最后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齐威王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兴利除弊,换来了评意见,兴利除弊,换来了诸侯诸侯“皆朝于齐皆朝于齐”的盛世局的盛世局面。面。商纣王商纣王“好酒淫乐,嬖(好酒淫乐,嬖(b,b,宠爱)于妇人,爱妲己宠爱)于妇人,爱妲己”,荒淫残暴,荒淫残暴,最终落得个最终落得个“众众叛亲离,引火自焚叛亲离,引火自焚”的下场,的下场,并留下千古骂名。并留下千古骂名。唐太宗李世民,吸
23、取前人教唐太宗李世民,吸取前人教训,虚心纳谏,励精图治,训,虚心纳谏,励精图治,换来了换来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名垂,名垂青史。青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吴 ;吴王夫差纵情声色犬;吴王夫差纵情声色犬马,不思国事,最终只能是马,不思国事,最终只能是自刎而死的下场。自刎而死的下场。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来了“开元盛世开元盛世”;逸豫时,;逸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在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取得多大的成
24、就,都不该放纵自己,要做到居安思危!归纳文本,总结提升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伶官而是庄宗呢?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叁史论文评价角度(异同)表现手法(同)论证形式(异)语言风格(异同)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评述历史的角度 同:两篇史论都是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评说前朝得失,鉴古观今,从“人事”出发,思考帝王应如何治国。例如:贾谊身处汉初,为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教训,进而采取新的
25、统治政策,以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写了过秦论;欧阳修生当弱宋之际,为总结前朝的兴盛衰亡,以为当朝之诫,警示和提醒统治阶级,革除弊政,使国家走上复兴之路,写了五代史伶官传序。异:过秦论通过宏大的历史事件去分析影响王朝更替的因素。五代史伶官传序从极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天下大事。史论文评价角度(异同)表现手法(同)论证形式(异)语言风格(异同)过秦论秦崛起强盛统一灭亡宏大叙事王朝更替鉴古观今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复仇建国身死细微角度切入 对比:行文上的先扬后抑。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层层递进的论证方法。过秦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结局:秦朝陈涉 五代史
26、伶官传序:伶人燕梁庄宗 结局:伶人庄宗 运用对称词语形成对比 过秦论:“约从”与“离散”,“成”与“败”,“攻”与“守”五代史伶官传序“人事”与“天命”,“盛”与“衰”,“得”与“失”等对称词语,形成更强烈的反差。文章的表现手法史论文评价角度(异同)表现手法(同)论证形式(异)语言风格(异同)过秦论秦崛起强盛统一灭亡宏大叙事王朝更替鉴古观今善用对比先扬后抑层层递进用词对称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复仇建国身死细微角度切入过秦论先叙后议。核心观点隐而不发,叙而不论,直至文末提出观点。五代史伶官传序,叙议结合。全文围绕主题,时叙时议,叙议结合,反复照应,强化文章的结论。文章的论证形式史论文评价角度(异同)
27、表现手法(同)论证形式(异)语言风格(异同)过秦论秦崛起强盛统一灭亡宏大叙事王朝更替鉴古观今善用对比先扬后抑层层递进用词对称先叙后议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复仇建国身死细微角度切入叙议结合异:过秦论文采斐然,辞藻相对华丽。“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一句里,“席卷”“包举”“囊括”“并吞”语意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内容一致,采用精彩的同义词铺陈,循环往复地从多个层面立体再现了秦孝公带领秦国逐渐强大的过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相对更为平易,没有诘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卖弄文采,体现了欧阳修文章文从字顺,明白晓畅的特色。文章的语言风格同:1.句式灵动多变
28、,长短交错、整散结合。2.在叙述前代衰亡之时,使用的语言极为相近。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文章的语言风格史论文评价角度(异同)表现手法(同)论证形式(异)语言风格(异同)过秦论秦崛起强盛统一灭亡宏大叙事王朝更替鉴古观今善
29、用对比先扬后抑层层递进用词对称先叙后议以赋体写史论文采斐然辞藻华丽灵动多变长短交错整散结合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复仇建国身死细微角度切入叙议结合以散体写史论平易自然简约凝练肆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用匣子装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向东向东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使兴盛兴盛/灭亡灭亡祸患常积于忽微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极小的事极小的事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考察,探究乱者四应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作乱作乱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请其矢,盛以锦囊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
30、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兴盛)(装)(骄盛)(强盛)(围困)(困扰)(困厄)(困难)祸患常积于忽微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烟涛微茫信难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稍微)(隐蔽,不清晰)(如果没有)(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应当,一定)(语气词)(代词,他)(大概,表揣测语气)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