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义和证实德莫里茨石里克第第2章章 可证实性可证实性 21 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2 22 “2 “可证实性可证实性”的含义的含义 2 23 3 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证实”观及其根源观及其根源 Clarence Irving Lewis(1883-1964)nA major American pragmatist educated at Harvard,Lewis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rom 1911 to 1919 and at Harvard from 1920 until
2、his retirement in 1953.Known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modal logic and as a proponent of the given in epistemology,he also was an influential figure in value theory and ethics.n-The interna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翻译问题:(1)第1、3自然段:“经验意义的要求”。英“the empirical-meaning requirment”: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要求。(2)第3自然段:“这
3、就是:可以把规定概念应用范围的构成命题的证实的那些经验项目一一指出”。英p.343-3:“that one can specify those empirical items which woul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ept or constitute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roposition”。能够详细列出那些决定概念应用范围或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3)第4自然段:“检验办法”;“可以证实”。英“method of testing”检验方法;“verifiability”可证实性 test:v.n.
4、检验 testability:n.可检验性 verify:v.证实 verification:n.证实 verifiability:n.可证实性 verificationism:n.证实主义21 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 n刘易斯把经验主义意义观表述为两层意思:刘易斯把经验主义意义观表述为两层意思:n第一,所提出的任何概念或命题都有明确的所指,这个所指“在语词上和逻辑上是可以理解的”。这涉及“可证实性”问题。n第二,“进一步的意思”是:能详细列举出那些概念的应用范围的经验项目,或者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这涉及检验方法的问题。n所以,刘易斯要求澄清“可证实性”和
5、“检验方法”这两个用语的意义。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一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一个误解:个误解:n石里克澄清到:n“语词上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这些词在实际上是怎样使用的”,也就是知道这些词的定义,知道它们最终通过实指定义实际上指称什么。n“命题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一个命题怎样得到证实,就是在语词上和逻辑上理解该命题,而不是什么在它之外和之上的事情”,并不是超出命题本身的意义提出什么要求。22 “可证实性可证实性”的含义的含义 n刘易斯把维也纳学派的“可证实性”理解为:(第78段)n(1)只有能够得到明确的证实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n(2)而证实只能出现在主体当下的经
6、验中。n由此推论,这将导致“意义的归谬法”:如果只有被此时此地的经验证实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陈述,那么绝大多数科学陈述都是不能证实的,都是无意义的陈述。石里克的辩解:(第6、9、10段)n“可证实并不意味着在此时此地可以证实,更不意味着现在得到证实”,因此,证实“能在将来出现,或是只能在当下出现,是无关紧要的”。n也就是说,“可证实性”是证实的可能性,它可以是一个命题的断定出现在当下的经验中,也可以是它的断定出现在将来的经验中,经验并不限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东西。维也纳学派是以“可证实性”作为意义标准,而不是以“证实”作为意义标准,石里克认为这是不会陷于“意义的归谬法”的。23 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
7、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证实”观及其根源观及其根源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本书是在19221925年期间酝酿写成的,在维也纳学派内部经过讨论后,于1928年出版。这本书旨在“提出一个关于对象或概念的认识论的逻辑系统,提出一个构造系统”。他把自我心理经验和性质概念作为最低层次的概念,用重新定义的方法,在这些最低层次之上构造出物理对象,由此又构造成他人心理对象,最后构造出社会科学的对象,这样把一切知识领域的对象或概念都从某种基本对象或基本概念中构造出来,反过来,一切知识领域关于旧概念或对象命题都是通过分析被还原到作为系统基础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对象的命题,由此构造统一科学的知识体系。卡尔纳普称此为“
8、理性重构”。n卡尔纳普在这本书中确实暗含有这样一种强证实的观点:一个语句的真正被证实,意味着,它只有在主体当下的、直接的经验中出现,即在此时此地得到证实。因为一个关于未来事件的命题其实只是断定现时存在着的某种期望,谈论过去的事件实际上意味着谈论现在的回忆,这些都不是当下经验上有意义的真正的证实。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n因为卡尔纳普的那本书是在罗素的感召下写的,他在“思想自传”中说谈到,他深受罗素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和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两本书的影响,特别是后一本书号召未来的哲学家运用从数理逻辑中提升为一种哲学方法的“逻辑分析”去探究和澄清哲学问
9、题,卡尔纳普说:我觉得这个呼吁仿佛是向我个人发出的。从今 以后我的任务就是以这种精神去工作!此后我 的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应用这种新的逻辑 工具去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思想自传”,载卡尔纳普哲学,希尔普编,1968年,第12页。n罗素把知识分为两类:“感知知识”(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亲知知识)和“描述知识”(knowledge by description)(间接知识)。亲知的知识是当下、直接经验的知识,只有亲知才涉及真实的实体,因而只有根据亲知对事物作出断言的命题才是真命题,没有亲知对事物作出断言的命题,也许是真的,但我们无法了解它所涉及的真实实体
10、。这样罗素就把经验知识仅限于我们当下实际观察到的东西。第第3章章 经验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可能性 31 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 32 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 33 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 34 “可证实可证实”概念的困境概念的困境 35 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3 36 6 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 31 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n经验的可能性是指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相经验的可能性是指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相容,或者说与自然规律不矛盾。容,或者说
11、与自然规律不矛盾。n为什么不说“与自然规律一致”呢?n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一致,这种说法意味着,命题断定的情况与实际已经发生的状况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经验的可能性是由此时此刻的状况决定的,这就陷于了强证实的观点。为了避免强证实,“所以,经验可能性应该指同自然规律相容”。n从完全可能可能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只有程度上的区别,而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n许多拒绝证实主义意义观的人把“命题的意义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理解为:(第4段)n为了找出一个命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实验各种证实或否证它的方法,如果这些方法中有一种是有效的,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命题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就说这个命题没有意义。n
12、石里克指出,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句子的意义是本来就存在于句子中,我们所要做的是去发现藏在句子中的意义吗?不是。“与意义相联系的证实的可能性不能是经验的可能性”:(第5、6段)n第一,要证实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在着手证实之前,必须对其中的概念通过定义赋予意义,还有用语言和逻辑的句法规则来判定这个命题是否有意义。这些证实的条件是事先给出的,而不是事后由经验给予的。n第二,经验上的证实对一个命题的证实是非常必要的,但经验证实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在给定的条件下科学家才能知道哪些经验事实是支持命题的,能证实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哪些经验事实是反驳命题的,能否证这个命题。经验证实的工作只能由科学家来
13、完成。32 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 n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是指表述事实或过程的句子符合逻辑语法。逻辑上的不可能性是指在命题中我们所使用的词的定义和使用那些词的方式之间存在矛盾,句子的表述方式违反了逻辑句法规则。n我的朋友后天死了。(1)违反词的用法规则n这位太太穿着一件浅绿的深红衣裳。(2)违反词的用法规则n这座钟楼高100英尺和150英尺。(3)违反逻辑句法规则n这个小孩赤身裸体又穿着一件白的长睡衣。(4)违反逻辑句法规则n由此可见,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句子成真的逻辑句法规则(包括句子中按逻辑规则给语词的定义)。逻辑的可能性的与经验的可能性的不
14、同特点:逻辑的可能性的与经验的可能性的不同特点:n第一,经验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人们只是去发现它,所以经验可能性依赖于“经验真理”。逻辑的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不由自然规律决定,而由约定的定义和逻辑规则决定。“句法规则并不是在自然界某处发现的,而是人造的,原则上是任意的。”n第二,如上所述,逻辑的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是在检验过程开始时的判定,经验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是在检验过程完成后的判定。n第三,逻辑可能的命题逻辑可能的命题是不矛盾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是矛盾命题,不矛盾命题包括两类:重言命题和偶然(综合)命题,它们都是逻辑上可能证实的。而矛盾命题是
15、逻辑上不可能证实。这说明“逻辑上可能证实和逻辑上不可能证实之间的分界是绝对清楚明确的”。经验可能的命题经验可能的命题与自然规律相容,是有意义的命题;经验不可能的命题与自然规律不相容,但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是通过经验检验后得出的结论,在经验上是可判定的。这说明经验上可能证实与经验上不可能证实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逻辑可证实性与经验可证实性的关系:逻辑可证实性与经验可证实性的关系:n如前所述,逻辑可证实性最终统统还原为实指定义,这样,通过实指定义,可证实性最终与经验联系起来了。所以,石里克强调(第15段):n 逻辑和经验之间不存在任何对抗。逻辑 学家不仅能干同时是一个经验主义者;而且,他如果想要理
16、解他自己从事的事 业,他也必须是一个经验主义者。3.3 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 (第9段)n石里克:我们考虑的结果是:可证实性是有意 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种逻辑上的 可能性,是在按照那些给句子中语词 下定义的规则构造句子时创造出来的。只有一种场合,证实是逻辑上不可能 的,那就是你不提出任何使句子得以 证实的规则,从而使证实成为不可能。n这就是说,可证实的句子是有意义的句子,不可证实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句子。而只要给出证实的规则,在原则上就是可证实的,证实的规则也就是给出句子的真值条件。n 真值条件可证实性有意义n“意义和无意义之间没有什么逐步的过渡。因为,你要么为证实给出了
17、语法规则,要么没有。第三情况是没有的。第三情况是没有的。”(第12段)疑问: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n按以上说法,矛盾命题是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应该是无意义的命题。而按照石里克关于可证实性与有意义关系的表述,只要给出句子的证实规则,这个句子就是有意义的,那么矛盾命题也应该是有意义的。这就导致了“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34 “可证实可证实”概念的困境概念的困境n根据石里克的观点,逻辑上可能的句子,是可证实的,是有意义的;而逻辑上不可能的句子是矛盾句,是不可证实的,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逻辑上可能的句子包括重言命题和偶然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句子是矛盾命题。n(1)A A 有意义n(2)A A 无
18、意义n(3)所有人都是本科生。有意义n(4)并非所有人都是本科生。有意义n根据逻辑句法规则中合式(有意义)公式的形成规根据逻辑句法规则中合式(有意义)公式的形成规则:则:n如符号序列X是合式公式,则X是合式公式。n如X和Y是合式公式,则(X Y)是合式公式。n如X和Y是合式公式,则(X Y)是合式公式。麻烦的后果:麻烦的后果:n命题(1)有意义,其否定式(A A)无意义;n命题(2)无意义,其否定式(A A)有意义;n命题(3)和(4)有意义,其合取式无意义。n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固定有限度方法来区别有意义与无意义,即无法区分一个表达式是句子的表达式,还是不是句子的表达式。35 用可确证性、
19、可检验性代替可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证实性 n卡尔纳普:卡尔纳普:证实证实是对真理的完全的和确定的公认。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个表达规律的全称语句,如物理学或生物学的一个所谓规律,就绝不能被证实。而且即使用可证实性来说一个未来观察预测的特称句子,其结果也与说一个全称句子没有根本的区别。n如“这张桌子上有一张白纸”,为了查明这个东西是不是白纸,我们可以做一套简单的观察,如果有怀疑,我们可以再做一些物理和化学实验。这样做实际上是与在普遍规律的情况下一样,我们都试图检查我们从该语句推论出来的各个语句。这些推出的语句是关于未来观察的预测。而我们能够从该语句推演出来的这种预测的数量是无穷的。所以这
20、个语句绝不能完全证实。n确证(确证(comfirmation):一个语句肯定或:一个语句肯定或一个语句的否定逐渐得到确实检验的过程。一个语句的否定逐渐得到确实检验的过程。这意味着:这意味着:n(1)一个语句的真或假是概率的,而不是)一个语句的真或假是概率的,而不是绝对的真或假。绝对的真或假。n(2)我们对一个语句的接受和拒绝是一定)我们对一个语句的接受和拒绝是一定程度的,而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的。程度的,而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的。n可确证的可确证的(confirmable):如果我们知道在:如果我们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这个语句可以得到确证,什么条件下这个语句可以得到确证,我们我们就把它叫做可确证的就把
21、它叫做可确证的。也就是说,对于一对于一个有意义的经验陈述而言,可确证性实际个有意义的经验陈述而言,可确证性实际上意味着至少上意味着至少潜在地潜在地能够用经验证据来检能够用经验证据来检验。验。n可检验的(可检验的(testable):如果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种检验这个语句的方法,我就把一个语句称作可检验的。n可见,“可检验的”比“可确证的”要求强,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程序的观察就能确证(或否证)一个语句,但不知道安排这种观察的方法,即使这个语句还没有得到证实,这个语句也许是可确证的,却不是可检验的。只有我们知道特定的观察方法或实验方法能给予这个语句(或它的否定)以检验,这个语句才是可检验的。36 有
22、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 (第10、11段)n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就是逻辑上可能回答的问题。不可能找到回答的问题有两类:n第一,由于人类实践或技术上的局限暂时不能回答,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总可以作出回答的。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n第二,逻辑上永远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如哲学家希望搞清楚的形而上学问题,这类问题是无意义问题。石里克得出结论:(第10段)n一个真正的问题就是逻辑上可能回答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经验主义的最典型的结论之一。它表明我们的知识在原则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我们必须承认的界限是属于经验性质的,因此决不是最终的,而是能够不断地向后推的;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奥秘。进一步的阅读资料:进一步的阅读资料:n1、卡尔纳普:、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可检验性和意义”,载洪,载洪谦主编: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上卷,商务印书馆,印书馆,1982年。年。n2、亨佩尔:、亨佩尔:“经验主义的认识意义标准:经验主义的认识意义标准:问题与变化问题与变化”,(,(1)载同上。()载同上。(2)载陈)载陈波、韩林合主编:波、韩林合主编:逻辑语言分析哲学逻辑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5年。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