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自论语译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2.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3.3.体会孔子仁、义、礼等学说的基本内涵,并思体会孔子仁、义、礼等学说的基本内涵,并思考其现代意义。考其现代意义。孔子孔子(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年年9 9月月2828日日公元前公元前479479年年4 4月月1111日)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uzu邑(今山东曲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阜)人,儒家学派。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儒家学派创始人、创始人、“至圣先师至圣先师”。,实行,实行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收,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倡导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信信。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十四年,十四年,晚年修订晚年修订六经六经。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孔子通晓通晓六艺六艺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礼礼”仁仁-伦理道德范畴伦理道德范畴(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对个人而言对个人而言)孔
3、子的孔子的“仁仁”就是就是“爱人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它是统摄“义、礼、忠、恕义、礼、忠、恕”等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礼礼-实现实现“仁仁”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手段(政治秩序政治秩序,对国家而言对国家而言)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titi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等。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
4、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君君,臣臣臣臣,父父,子子父父,子子”这种合乎这种合乎“礼礼”的等级制度。的等级制度。注意注意:儒家不等于儒教等级制度不等于愚忠愚孝儒家不等于儒教等级制度不等于愚忠愚孝论语 孔子孔子去世后,其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论语论语是记录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的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思想的,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言行、思想的,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编撰编撰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工作是
5、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共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20篇篇,每篇又分若干章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不相连属。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
6、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仁”为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记录在论语之中。1.1.子曰:子曰:“君子君子食食无无求求饱,饱,居居无求无求安安,敏敏于事于事而而慎于言慎于言,就就有道有道而正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焉,可谓好学也已已。”(学而)(学而)有道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指有道德的人。孔子说: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对工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
7、;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对工作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作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好学了。”食食:动词,吃饭:动词,吃饭 求求:追求:追求 居居:居住:居住 安安:安逸:安逸 敏敏:勤勉:勤勉而而:表并列:表并列 就就:接近、靠近:接近、靠近已已:通:通“矣矣”而而:表顺承:表顺承 正正:匡正,端正:匡正,端正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第一章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第一章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什么是好学什么是好学 君子应安贫乐道,君子应安贫乐道,重精神轻物质;重精神轻物质;勤勉做事,谨慎勤勉做事,谨慎说话
8、;见贤思齐,改正自己。这样才能算是好学。说话;见贤思齐,改正自己。这样才能算是好学。第一条第一条在在物质条件上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不追求安逸和享受第二条是在第二条是在言行上言行上做事做事勤勉勤勉、说话谨慎、说话谨慎第三条是第三条是行动上行动上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并并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于我如浮云。论语论语述而述而2.2.子曰:子曰:“人人而而不仁,不仁,如如礼礼何何?人?人而而不仁,不仁,如如乐乐何何?”(八佾八佾y
9、y)孔子说: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而而:表假设,如果:表假设,如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如何何:怎么对待:怎么对待呢?把呢?把怎么样、对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办 其如土石何?佾:佾: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诸侯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用六佾,三十六人。“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君子应,
10、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第二章讲了什么内容?第二章讲了什么内容?“仁仁”与与“礼礼”“”“乐乐”的关系的关系礼礼,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乐,即抒发情感,使,即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由此可见,由此可见,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
11、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割,认为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仁是礼和乐的基仁是礼和乐的基,没有仁,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子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诗所以言志,礼所以立身,乐所以养性诗所以言志,礼所以立身,乐所以养性3.3.子曰:子曰:“朝朝闻道闻道,夕夕死可矣。死可矣。”(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早晨能够懂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可以了。早晨能够懂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
12、可以了。”朝闻夕死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闻道闻道:得知道理、得知真理。:得知道理、得知真理。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第三章强调什么内容?第三章强调什么内容?强调强调“道道”的重要性以及孔子执着追求真理以及为追求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孔子执着追求真理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而献身的精神。3.3.子曰:子曰:“朝朝闻道闻道,夕夕死可矣。死可矣。”(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早晨能够懂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可以了。早晨能够懂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可以了。”朝闻夕死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
13、追求的迫切。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闻道闻道:得知道理、得知真理。:得知道理、得知真理。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第三章强调什么内容?第三章强调什么内容?强调强调“道道”的重要性以及孔子执着追求真理以及为追求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孔子执着追求真理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而献身的精神。4.4.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喻喻于义,小人于义,小人喻喻于利。于利。”(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喻:懂得,明白。:懂得,明白。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
14、有什么不同?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的不同,“利利”要服从要服从“义义”,要要重重义轻利。义轻利。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运用对对偶、对比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5.5.子曰:子曰:“见见贤贤思思齐焉齐焉,见不贤,见不贤而内而内自自省省也。也。”(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
15、说:“看见贤人就想着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看见贤人就想着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己。”第五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而思齐的重要性。第五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而思齐的重要性。贤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齐齐:动词,看齐:动词,看齐 内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省省:反省,检查。:反省,检查。6.6.子曰:子曰:“质质胜胜文文则则野野,文文胜质则胜质则史。史。文质文质彬彬彬彬,然后君子。,然后君子。”(雍也)(雍也)彬彬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孔
16、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质质:质朴、朴实:质朴、朴实 文文:华美、文采:华美、文采 野野:粗野、鄙俗:粗野、鄙俗 史史:虚饰,浮夸:虚饰,浮夸 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如何理解文和质如何理解文和质?启发启发: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质就是文章的内容质就是文章的内容;文就是文章的文采。文就是文章的文采。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第六章讲了什么内容?第六章讲了什么内容?“文文”
17、与与“质质”的关系的关系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配合适当,达到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配合适当,达到“质质”与与“文文”的平衡。的平衡。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 孔子这里说的孔子这里说的“文文”,指合乎礼的,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质质”,指,指内在的内在的仁德仁德。只有具备只有具备“仁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礼”并表现出来,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方能成为“君子君子”。“文文”与与“质质”的关系,亦即的关系,亦即“礼礼”与与“仁仁”的关的关系。系。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
18、,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文”则是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就是典型的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文质彬彬”
19、,既要有文化修养,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7.7.曾子曰:曾子曰:“士士不可以不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任重而道远。仁以为以为己任,己任,不亦不亦重重乎?死而后乎?死而后已已,不亦远乎?,不亦远乎?”(泰伯)(泰伯)已已:停止:停止曾子说: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直到死才停止,不
20、是很遥远吗?”弘弘:广、大,志向远大:广、大,志向远大 毅毅:坚强,意志坚强:坚强,意志坚强以为以为:把:把作为作为士士:读书人:读书人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第七章讲了什么内容?第七章讲了什么内容?曾子对读书人的要求曾子对读书人的要求曾子强调,读书人曾子强调,读书人要立志高远,意志坚强,有主动承担社会责要立志高远,意志坚强,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的勇气。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的勇气。宋代张载:为天地立心宋代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大意为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
21、命的意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的基业。2016 2016年年5 5月月17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
22、命。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社会责任与担当社会责任与担当(作文素材)8.8.子曰子曰:“:“譬如譬如为山,未成一为山,未成一篑篑kuku,止止,吾止也。譬如,吾止也。譬如平地平地,虽覆虽覆一篑,一篑,进进,吾,吾往往也。也。”(子罕(子罕hnhn)孔子说: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止的停止的(其咎在己)(其咎在己)。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可以前进一步了,。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可以前进一步了,也是我自己前进的也是我自己前进的(进益在己)(进益在己)。”孔子用 的手法阐释
23、两个深刻道理:譬如譬如:比如、好比:比如、好比 篑篑:盛土的竹筐:盛土的竹筐 止止:停止:停止 平地平地:填平洼地:填平洼地虽虽:虽然。:虽然。覆覆:倾倒。:倾倒。进进:前进。指继续堆土。:前进。指继续堆土。比喻1 1、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事要持之以恒2 2、功与失败的根源都在于自己,做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功与失败的根源都在于自己,做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8.8.子曰子曰:“:“譬如譬如为山,未成一为山,未成一篑篑kuku,止止,吾止也。譬如,吾止也。譬如平地平地,虽覆虽覆一篑,一篑,进进,吾,吾往往也。也。”(子罕(子罕hnhn)孔子说: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
24、自己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止的停止的(其咎在己)(其咎在己)。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可以前进一步了,。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可以前进一步了,也是我自己前进的也是我自己前进的(进益在己)(进益在己)。”孔子用 的手法阐释两个深刻道理:譬如譬如:比如、好比:比如、好比 篑篑:盛土的竹筐:盛土的竹筐 止止:停止:停止 平地平地:填平洼地:填平洼地虽虽:虽然。:虽然。覆覆:倾倒。:倾倒。进进:前进。指继续堆土。:前进。指继续堆土。比喻1 1、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事要持之以恒2 2、功与失败的根源都在于自己,做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功与失败的根源都在于自己,
25、做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9.9.子曰:子曰:“知知者不惑,仁者不惑,仁者者不忧,勇者不惧。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子罕)子曰:子曰:“有智慧的人不疑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有智慧的人不疑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第九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具备智、仁、勇的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知知:通:通“智智”,智慧。,智慧。者者:的的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子曰:子曰:“知者乐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寿”礼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10.10.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
26、子曰:“克己克己复复礼礼为仁。为仁。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天下天下归归仁焉。仁焉。为仁为仁由由己,而由人乎哉?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曰:子曰:“非非礼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回虽不敏敏,请,请事事斯斯语矣。语矣。”斯斯:这:这 克克:克制、约束:克制、约束复复:恢复:恢复克己复礼克己复礼:通过克制欲望,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通过克制欲望,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一日一日:一旦:一旦 天下天下:天下人:天下人 归归:称赞:称赞 由:依靠由:依靠目目:条目,细则:条目,细则 敏敏:聪
27、敏:聪敏 事事:实践,从事:实践,从事 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了。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了。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细则实行仁德的具体细则”孔子说: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
28、去做。”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第十章阐释了什么是“仁”,以及实现“仁”的途径。强调“仁”的核心是“礼”11.11.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有一言言而可以终身而可以终身行行之者乎?之者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于人。人。”(卫灵公)(卫灵公)于于:介词,可以翻译成:介词,可以翻译成“给给”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孔子说:“大概是大概是恕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言言:字:字 行行:奉行
29、,实践:奉行,实践 其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大概,表示推测、估计。第十一章阐释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忠恕之道”。“忠恕之道”的核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12.子曰:子曰:“小子小子何莫学何莫学夫夫诗?诗可以诗?诗可以兴兴,可以,可以观观,可以可以群群,可以,可以怨怨。迩迩r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名。”(阳货)(阳货)小子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夫夫:那:那兴兴:激发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感情观观:观察政治的得失、: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风俗的盛衰群群:提高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际交往能力怨怨:讽刺时政:讽刺时政
30、迩:近迩:近孔子说: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那诗呢同学们,为什么不学那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近则可以用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诗可以兴诗可以兴,所谓,所谓兴兴,是指,是指激发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感情,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饥者歌其
31、食,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关关雎鸠,在河之州”“辗转反侧辗转反侧”诗可以观诗可以观,观,是指,观,是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王风王风君子于役(战争徭役)下武(称赞君主)君子于役(战争徭役)下武(称赞君主)小雅小雅甫田(农耕祭祀习俗)周颂甫田(农耕祭祀习俗)周颂有客(礼仪习俗)有客(礼仪习俗)诗可以群诗可以群,群,是指,群,是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柢(礼尚往来)鸤鸠(仪表得体,内外兼修)采苓(
32、不轻信谣言,传柢(礼尚往来)鸤鸠(仪表得体,内外兼修)采苓(不轻信谣言,传言,对友人要信任)蓼莪(孝顺父母)言,对友人要信任)蓼莪(孝顺父母)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怨,是指,怨,是指讽刺时政讽刺时政 硕鼠表达对统治者剥削人民的不满采薇表达的是人民遭受战争痛苦后的不满,氓表达的是弃妇的不满 陈亢问于伯鱼曰: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子亦有异闻乎?”对曰:对曰:“未也。尝独未也。尝独立,立,鲤鲤趋而过庭,曰: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学诗乎?对曰:对曰:未未也。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学礼乎?对曰
33、:对曰:未未也。也。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者。”陈亢退而喜曰: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君子之远其子也。”第十二章讲了什么内容?第十二章讲了什么内容?论述了论述了诗经诗经的价值,呼吁大家学习的价值,呼吁大家学习诗经诗经。文本探究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
34、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功亏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文本探究第一章:君子如何做到好学(3)第二章:谈论礼乐与仁的关系第三章:君子之道: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第四章:君子与小人的义利观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第五章:君子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自我反省第六章: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第七章:第九章:君子的三种品质:仁、智、勇第十章:何为仁以及实行仁的途径:克己复礼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第十一章:君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十二章:诗经的重要价值文本探究文本探究论语论语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日
35、常行为规范,尝试加以概括,尝试加以概括君子的品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喻于义;见贤思齐;不惑不忧不惧;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拓展提升论语的当代价值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确实需要论语的智慧。论语中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借鉴意义。但是论语的理论体系必须加入必须加入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论内核之中去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论内核之中去,才能与健全的商品时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谐,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一言以蔽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
36、高尚者只需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2.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_,_”。3.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兴”“”“观观”“”“群群”“”“怨怨”,还可以,还可以“_“_,_。_”_”。4.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
37、是:“_“_,_,_。”5.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是:“_“_,_。”6.6.在论语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在 论
38、语 十 二 章 中,孔 子 强 调 诗 的 重 要 性,认 为 诗 可 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6.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7.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自勉。8.在论语十二章中,_,_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
39、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9.论语十二章中“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_”。7.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8.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9.论语十二章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吾往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