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亭子教学设计 一、授课内容:一、授课内容: 浙美版浙美版 四(下)四(下) 第第 12 课课 “造型表现”“造型表现” 领域。领域。 二、教材分析 亭子是浙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第 12 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美术领域。亭子或小巧玲珑, 或古朴壮观,它不仅一自身独特的建筑造型点缀在园林风光中,还给人们提供了休憩观景的好地 方。本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亭子的建筑造型特色,尝试创作表现一个优美的亭子小景。了解亭子的建筑造型特色,尝试创作表现一个优美的亭子小景。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建筑已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自然景观都有一定的积累,对亭子也有一定 的感悟。亭子是看起来简单,真正表现好亭子却
2、比较难的题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让学 生了解著名的亭子及特点。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亭子的建筑造型特色,尝试创作表现一个优美的亭子小景。 2.方法与过程:通过对亭子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中去理解亭子的人文美学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亭子的建筑之美,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家乡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画出一幅有优美亭子的作品。 难点:亭子的造型掌握,线条的表现。 六、教法学法 教法:师生互动型的教学,包括对话法、情境法、演示法。 学法: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法、讨论法、尝试法。 七、教学课时 1 课时
3、八、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黑色勾线笔、水彩颜料、宣纸、范作、课件等 (学生)黑色勾线笔、水彩颜料、宣纸 (一)练习导入(一)练习导入 1.勾线笔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在纸上进行线条的表现。 教师在纸上引导学生绘画基础的线条,后面鼓励学生自主创意表现线条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2.展示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不同造型的线条与排列方式。(粗细、长短、曲直) 3.课件出示亭子轮廓,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建筑? 教师出示亭子轮廓,说今天跟大家一起认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学生猜出亭子。 4、这节课就来学习亭子(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简单的线条练习,为铺垫学生在后面的亭子造型表现线条的运用能多样丰富。 (二
4、)认亭识亭(二)认亭识亭型美型美 2 认亭认亭 1.出示亭子,了解亭子的造型与特色。 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 用的建筑物。 2.出示亭子,说一说亭子的建筑结构特点。 组成:顶、柱子、基座。有顶无墙的建筑。 识亭识亭 3.教师引导学生用概括的方法找到亭子造型上的主线条。 亭子的造型上有没有线?在亭子身上找找线条,有什么线条?(曲线、直线) 4. 教师请学生伸出手指,一起比划亭子的造型。 从亭顶开始,先左上,再右上,到亭柱,到基础,有各种造型的线条。 【设计意图】先找线,再找形,有利于学生概括出亭子的轮廓造型。 5.了解四大名亭,探究亭
5、子造型的多样性。 (1)亭子的造型看起来都很相似,但却各有各的不同。出示亭子模型,同时观察造型的不同之处。 说一说造型有什么差异? 造型的差异:尖顶、平顶、单檐、复檐、飞檐翘角。 (2)观察概括出来的线条组合起来又像什么几何图形? 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教师示范用几何图形的方法设计亭子外轮廓) (3)学生完成学习单,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概括出亭子的主要结构。 【设计意图】打破学生对亭子造型的固化,创造出多样的亭子。 6.分析构图通过名亭的认识与以往生活中的亭子,描绘亭子初步感观。 教师提出要求:在画之前,需要同学们考虑亭子在画面中的位置,我们叫构图。构图怎么来?我 们可以从我们观察的位置角度出发,
6、离的近,亭子在画面中就显得大,站的远,亭子就小。(大、 小)或者站的更近,我们只能看到亭子的局部。(整体、局部) 【设计意图】以创作者站立的位置来引导学生构图,便于理解也解决了画面构图单一的问题。 7.创作亭子。结合四大名亭的造型与平时生活中见过的亭子,设计一个优美的亭子。 (三)研亭究亭(三)研亭究亭精美精美 研亭研亭 1.我们了解了四大名亭,嘉兴又有哪些有名的亭子呢? 视频介绍嘉兴的亭子。视频里近看亭子,你发现了那些细节? 2.有各类细节:牌匾,题联,斗拱,彩绘。 究亭究亭 3. 出示细节照片,一起研究亭子细节的线条表现方式。(重复、交错长短、疏密、粗细) 4.视频演示亭子细节的添加。 5
7、.学生根据细节照片,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添画亭子细节。 【设计意图】选择嘉兴的亭子,探究亭子细节的线条表现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观景赏色(四)观景赏色景美景美 观景观景 1.亭子是有顶无墙的,古人为什么这样设计?(观景) 2.欣赏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亭子周围有什么? 在山间、水边、林中,亭子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亭子的美与周围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3.欣赏画家笔下的景色。(造型、审美引导) 4.完善画面,添加背景环境。 3 【设计意图】亭子的位置选择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古代的建筑情怀传授给学生。欣赏画家的风景, 也为学生的审美做引导。 赏色赏色 1.你画的是什么环境?可能是什么样的色彩
8、? 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我们叫色调。如霜叶红于二月花,那就一片红 色,如果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就是大片绿色。 2. 添加淡彩。(教师示范) 我们给亭子和周围的风景画一个淡妆,要求同学们上色时候要是主需要淡淡的,多加水。不要太 浓了把勾线笔的线条挡住了。 3.欣赏同龄人作品,根据自己的画面,添加色彩。注意色调的统一和谐。 【设计意图】从画面的大块颜色的确定,有助于整个画面色调的和谐统一。 (五)评画论意(五)评画论意意美意美 评画评画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互评 说说你最喜欢的亭子造型是哪一个?他的线条表现是怎样的?(评亭形与线的运用)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副画的色调?他的
9、景色与色彩搭配的如何?(评色调之美) 论意论意 3.教师小结:亭子,一直在那里安静的坐落着,或是精致小巧,或是古朴大方,千姿百态。亭 停,它的存在是说人生路程中遇到美好的风景的时候,不要急着往前走,试着停下来,坐一坐, 想一想,在继续旅程,也许这样你会走的更远,遇到更美好的风景。希望每一位同学,在心里画 一座亭,坐看人生美丽的风景。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亭子造型、细化亭子细节、添加亭子风景,到最后评论亭子存在的意义。 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思考与对亭子的存在意义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 课后尝试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亭子:泥塑、纸立体造型。 九、板书设计 亭子 意美 (意境)
10、感悟美 形美 景美 (造型、构图): (色调): 远近 大小 统一 曲直 和谐 长短 整体 粗细 疏密 十、课后反思十、课后反思 创造美创造美 欣赏美欣赏美 4 这次我执教公开课亭子,通过一次次的磨课修改,使我有了深刻的感受。公 开课不仅仅是对自我教学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为以后的教学调整状态的一次良机。 我也将自己的反思与大家一同分享下。 1.1.找准主题、领悟核心找准主题、领悟核心 这一次公开课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下,美术语言在课堂的有效运用。其实美术语 言就是我们区分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点、线、面、黑、白、灰等等这些词 汇是只有在美术课堂上才会出现的。但是我在第一次设计教学的时候,却
11、没有把握住 这一特点,感觉把亭子上成了一堂语文课。那是我提炼的出来的板书是: 造型:尖顶、平顶、单檐、复檐、向上翘 细节:牌匾、石碑、对联、浮雕 环境:水边、山间、湖边。 这里的关键词没有一个是美术的语言。 经过傅老师的提醒, 我才一下子领悟过来, 我不是语文老师, 我上的是一趟美术课, 但是我的课堂上却没有出现任何的美术语言。 我感觉很失落,因为我没有找准主题、领悟核心。好在师傅和同事的宽慰和引导下, 换了一下语言,整理的思路,终于明确了课堂内容中需要讲解的美术语言。板书也回 归了正路: 型美:构图整体(大小)、局部 精美:线条长短、疏密、粗细、曲直 景美:色调和谐、统一。 磨课也使我的板书
12、不断升华,不断精炼。直到大家今天看到的样子。对于我自己来说 也感受到了质的飞跃,这里很感谢师傅和同事们的帮助与指点。 2.2.乡土建筑、拉近情感乡土建筑、拉近情感 书本上展示的亭子很多,但是学生了解的可能不多,除了中国的四大名亭之外, 我选择嘉兴本土的亭子。嘉兴的亭子,或许很多同学们自己亲自去过,这样的内容也 更加贴近我们的学生。同学们似乎一下子感觉到了亲切,拉近了和亭子的距离。 3.3.多位思考、深入感受多位思考、深入感受 我在和师傅小组讨论亭子的时候,我的内容点讲到飞檐翘角。师傅随即问了我为 什么这样比较好看?我停顿了一下,似乎重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我想了想可 能是有利于光线吧。师傅
13、说这是从实用功能上去考虑的,其实还有美学方面的考虑。 师傅马上画了一个对比草图。一个亭子角是垂直向下的,一个亭子角是弯弯翘起的, 这样看起来亭顶的重量似乎轻盈了许多,也减少了头重脚轻的感觉。这也是从美术视 觉上的感受升华到人的内心感受上去。 亭子这一课我修改了多次,但是却没有领悟到亭子存在的意义。亭和停是同音, 亭子也似乎带了点停止的意思。人们做到亭子的那一刻也是停下了脚步。师傅的点拨 又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亭子存在的意义,但这一个层面的意义却是我自己没有思考过 的。人生的旅途中,偶尔停下脚步,坐下来、休息一下、在继续旅程,也许能走的更 远,遇见更美好的风景。就像这一次磨课一样,我停止了以往的教学惯性,重新整理, 再出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