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第4讲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航教研室考纲要点考纲要点具体内容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应用运用一、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二、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四、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五、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六、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导航教研室考点1、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d)l(一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l1、聚落的概念、分类(a)l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l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l2、地形条
2、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C)l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比较多。l山地和丘陵: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比较少。导航教研室l(二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c)l1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l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生态因素。l2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l3 3、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地形平原山区布局受地
3、形限制很少沿山谷、河谷延伸形态网状分布“之”字型导航教研室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史的划分史的划分 时间范围时间范围 变化特点变化特点 探索依据探索依据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气温高低波动变化气温高低波动变化气温波动上升气温波动上升降水显著变化降水显著变化地质时期地质时期的气候的气候历史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的气候近现代气候近现代气候1万年以前万年以前近近1 1万年万年近近100100年年-200-200年年生物化石生物化石冰川遗址冰川遗址等等雪线高度雪线高度考古考古和古代和古代文字记载文字记载近现代气候近现代气候观测记录观测记录l(一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l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
4、化史划分为 地质时期、历史 时期和 近现代 时期三个阶段。考点考点2 2、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b)(b)导航教研室l1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l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震旦纪 大冰期,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第四纪 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 大间冰 期。l全球气候一直处于 波动变化 之中,冷暖干湿 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 较长,寒冷期 偏短;湿润期 与 干旱期 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 为主。震旦纪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石炭二叠二叠 纪大冰期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
5、侏罗纪侏罗纪导航教研室l2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l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 5000 5000 年年到前到前 1500 1500 年的年的 温暖温暖 期;另一次是期;另一次是 1515世纪世纪 以来的以来的 寒冷寒冷 期。期。l在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在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 冰盖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 75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加拿大和和英格兰英格兰。l在寒冷期,出现于在寒冷期,出现于 14-17 14-17 世纪
6、的小冰期,使世纪的小冰期,使 传统农作物传统农作物 歉收甚至绝收。歉收甚至绝收。导航教研室l3 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近现代的气候变化l自自1861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波动上升波动上升趋势,由此造趋势,由此造成了:成了:l近现代全球陆地近现代全球陆地 降水量降水量 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l 雪盖雪盖 和和冰川冰川面积减少,二十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面积减少,二十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普遍退缩退缩。l全球平均全球平均海平面海平面升高,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升高,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 0.10.10.2 0.2 米。
7、米。导航教研室l(二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l1、改变了全球的资源条件。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l2、加剧了自然灾害。l3、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l4、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其中对农业的影响更为显著。l5、影响人体健康。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 和 气候 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航教研室考点3、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b)l概念: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l分类:分类: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l按自
8、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导航教研室类型类型特点特点组成组成利用利用我国分布我国分布矿产资源矿产资源非可再生非可再生金属与非金金属与非金属,能源与属,能源与非能源非能源冶金燃烧化工原冶金燃烧化工原料工业矿物等料工业矿物等铁:辽冀川铜:赣滇磷:铁:辽冀川铜:赣滇磷:鄂黔滇湘川鄂黔滇湘川水资源水资源可再生但可再生但不可替代不可替代海洋水陆地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水大气水发电灌溉运输工发电灌溉运输工业及生活用水业及生活用水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春少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可再生动物植物微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食用药用工业原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燃烧改善和美料燃烧改善和美化环
9、境化环境森林草场森林草场气候资源气候资源可再生可再生太阳辐射热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等量降水风等农业交通运输商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旅游等业旅游等分布广泛但有明显的地分布广泛但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差异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可再生可再生耕地林地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地建筑用地等等农业工业交通用农业工业交通用地等地等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草地:西部原、盆地,草地:西部非季风区,林地:东北非季风区,林地:东北西南东南西南东南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可再生可再生自然人文景自然人文景观观满足人类需要、满足人类需要、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世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世界文化遗产界文化遗产导航
10、教研室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前煤炭时期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生产生产力水力水平平时间时间能源能源时代时代主体主体能源能源18世纪中世纪中期以前期以前20世纪世纪60年年代初期代初期 20世纪世纪60年年 代以后代以后木柴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石油时代生产力生产力不发达不发达以蒸汽机为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志的产业革命内燃机的使用内燃机的使用木柴、水力木柴、水力为主为主以煤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能源结构多样化考点4、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c)1、不同历史
11、阶段,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b)导航教研室l2 2、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c c)l特点:特点:当前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但是石油的消费比例增加很快。导航教研室l3 3、自然资源对人类适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适动的影响 (b)l农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l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对资
12、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石油工业;鞍山、本溪、攀枝花钢铁工业;金昌、铜陵、个旧有色金属。l后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导航教研室第第1 1课时结束课时结束,轻松轻松导航教研室考点5、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b)l(一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a)a)l概念:概念: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
13、事件。l分类:分类: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l(二二)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b)b)l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导航教研室影响我国的特殊气象和气候灾害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梅雨江淮地区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
14、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导航教研室春旱华北3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特点引水灌溉夏涝华北、南方地区68月夏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地膜覆盖等风沙天气三北地区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营
15、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导航教研室导航教研室导航教研室1.气象灾害。导航教研室2.地质灾害。导航教研室3.山区爆发泥石流的条件。(1)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2)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3)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地面缺乏保护。(4)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导航教研室考点6、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b)l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 气候 因素的影响较大。l1 1、气候原因:、气候原因:l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大,多暴雨,易酿成洪涝灾害;l气候异常,雨区停
16、滞少动;降水系统受阻或地形抬升;l2 2、其他原因:、其他原因:l 河流源区环境恶化: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l中下游调蓄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湖泊萎缩;围湖造田;l 地势低洼,排水不暢;导航教研室1.分析珠江三角洲出现“咸潮”的原因。2.简述“咸潮”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减轻其影响的主要措施。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突出区位优势。【答案】1.(1)此时珠江流域为少雨期,所以地表径流量小,珠江进入枯水期。如果水位低于海平面,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发生咸潮;(2)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处于河海交界地带,海潮容易倒灌;(3)当太阳、地球、月球排成一
17、条直线时,会出现天文大潮,而太阳、月球距离地球最近,将会加大引潮力作用,使大潮更大;(4)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加大了咸潮出现的几率和危害程度。考能提升导航教研室2.“咸潮”会造成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恶化,而珠江三角洲又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区、混合农业区、工业区,经济产值较高,灾害的损失更大。加强灾害的预报,建立预警机制;“咸潮”发生期间,加强节水的力度,从周边地区调水等。3.(1)工业部门齐全,轻重工业综合发展;(2)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形成综合的运输网络;(3)劳动力资源丰富;(4)技术力量强;(5)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6)改革开放的政策落实得好;(7)香港
18、、澳门具有发展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导航教研室l读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因。2.左图中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右图中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4.
19、左图中左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释其原因。考能提升导航教研室【答案】(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导航教研室第四讲结束了第四讲结束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