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和儒家的思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这么说,谈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涉及孔子和儒家思想,等于没谈中国传统文化。孔子陵墓本讲主要谈五个问题:1.孔子介绍;2.儒家的创立与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3.儒家思想的发展概况;4.儒家学说的核心伦理思想;5.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1 1 1 1 1 1)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 479 年,享年72岁。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防叔因避祸逃到鲁国。父名纥,字叔梁,做过鲁国陬邑的地方长官。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孔子画像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以礼乐之邦著称,春秋末
2、期,西周王朝的礼乐仍保存完好。鲁 襄 公 二 十 九 年(前544),吴国公子季札来聘,请求观赏西周音乐,听后赞叹不已说:周礼尽在鲁矣。周公旦 他早期的学生子路、冉有、子贡等跟他奔走四方,为拯救乱世而呼号。他晚期的学生子游、子夏、子张、曾参等接过他讲学的衣钵,为传播文化而奋斗。仲由(字子路)(2 2 2 2 2 2)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源于殷商、西周、东周的社会思想潮流,接受了郑国子产、齐国晏婴等思想家、政治家的言行。孔子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论语残页(唐抄本)春秋时礼崩乐坏,孔子留恋旧秩序,也向往新事物。其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
3、义因素,是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孔丘画像 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孔庙大成殿雕龙柱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 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冉求(字子有)虽然他设想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却又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他虽然宣称天生德於予,却又说我非生而知
4、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澹台灭明(字子羽)四等人中,生而知之者是孔子虚设的理想境界。困而不学者是孔子最厌恶的人。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才是孔子认为获取知识的可靠途径。言偃(字子游)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 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 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 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反对学而不思,提倡九思。孔子退修诗书(明圣迹图)孔子主张学以致用,认为君子学习的目的是从政和实践道德: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塑像
5、 孔子还说: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主张把了解到的道理用于道德实践,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卜商(字子夏)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 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 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 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 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於庭,孔子对此极为愤慨,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公冶长(字子长)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仁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
6、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樊须(字子迟)孔子的仁,包含爱惜劳动者的观点。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又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冉雍(字仲弓)子张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又解释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颛孙师(字子张)孔子主张实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孔庙成化碑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德政和举贤才的主张,突破了宗法制度的礼不下庶人和用人上的亲亲原则,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孔子塑像中庸 之为德也,其
7、至矣乎!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他认为过和不及都不好,都偏离中道。端木赐(字子贡)论语先进载,子路、冉有问孔子:听到应做的好事可立即行动吗?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回答冉有说:闻斯行之。公西华感到困惑,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公西赤(字子华)对道德根源,孔子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信仰天命论,认为人的智愚善恶是先天规定的,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又肯定道德受后天条件和个人努力的影响,强调为仁由己、求仁得仁,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庙先师手植桧孔子很重视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
8、游於艺,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府重光门 孔子强调发挥个人在道德修养中的自觉能动作用,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他提出自讼等修养方法,主张在博学多闻的基础上进行反省,学与思结合,言与行一致。孔庙奎文阁 他总结自己修养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指出道德修养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到自由循序发展过程。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仁人。孔子问礼老子图(明圣迹图)孔子是中国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主张有教无类,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其弟子不少人出身贱人、鄙家。吴彬(明)孔子杏坛讲学
9、图 孔子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干禄。论语为政记载,子张学干禄,孔子回答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四川资中文庙孔子像(3 3 3 3 3 3)孔子的历史地位孔子的历史地位孔子的历史地位论语雍也里孔子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说明儒的本义与儒家学说无关。孔子铜像 许慎说文人部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可见儒的本义是指术士。许慎(东汉)据周礼天官冢宰大宰:四曰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唐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郑玄(东汉)孔子本以儒为业。论语子罕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
10、酒困,何有於我哉!他通晓礼仪,还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庙璧水桥 34岁时,鲁国人孟懿子以及南宫敬叔来向他学礼。此后学生逐年增多。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孔子塑像孔子的教育活动,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形成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儒家。台湾高雄孔庙 古代学派命名有两类情况:1.以学派思想或理论命名,如法家;2.以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如墨家。孔庙大成殿内景 儒的本义训柔,柔是温和的意思。例如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柔声就是声音温和。柔不是冷,也不是热,而是适中,这正是儒家提倡的中庸思想。曾参(字子舆)西汉人刘
11、歆在七略说,儒家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颜回(字子渊)儒学就是封建宗法主义。它体现儒家独有的社会理想,希望把封建制社会建设成像原始社会父氏家长制那样的宗法共同体。在共同体内,人们既可以别异,又可以合同。孔子石刻像(1 1 1 1 1 1)儒家的分化儒家的分化儒家的分化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儒学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即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正强调宗法思想。孟子曾概括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塑像 儒家不仅同其他学派进行斗争,内部各派也相互争论,其激烈程度不亚于儒家与其他各学派之间的斗争。海南文昌孔庙孔子行教像荀子斥子张之儒为贱儒,认为子思
12、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村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荀况(战国)万物皆备于我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 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制天命而用之(2 2 2 2 2 2)儒家的变化儒家的变化儒家的变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法家的思想。汉朝前几代统治者都不好儒术,喜欢道家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在经过消沉之后,又兴盛起来。曾点(字皙)中国思想界从此发生变化,道、法、阴阳家的思想也与儒术融合,成为以孔孟思想为主,融汇其他学说的思想综合体。儒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有若(字子有)汉代儒家以读经、注经为主要任务。
13、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置五经博士,后又分为十四,于是经学大盛。两汉经学的今古之争,是儒家内部爆发的大规模的学术斗争。宰予(字子我)今文经学提倡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主宰自然和人世的人格神,阴阳五行的变化是天的德刑赏罚,把儒家的天命观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结合一起。汉儒还把伦理思想系统为三纲五常。董仲舒(西汉)两汉时期另外一些儒家学者如扬雄、桓谭、王充、仲长统等,对董仲舒等人的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迷信进行了批判。扬雄(西汉)(3 3 3 3 3 3)儒家的衰落儒家的衰落儒家的衰落 两汉经学形式烦琐,内容驳杂,魏晋时日趋衰落,玄学代之而起。玄学本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学中的重要地位。闵损
14、(字子骞)玄学家关于名教与自然的争论,无论是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还是郭象的名教就是自然,都对儒家的名教持肯定的态度。王弼(三国魏)郭象(西晋)嵇康等提出越名教任自然,只是批判统治者亵渎名教的行为,与老庄否定名教迥异。玄学实际是援道入儒。嵇康(三国魏)(4 4 4 4 4 4)儒家的复兴儒家的复兴儒家的复兴 柳宗元虽然自幼好佛,认为浮国之言不与孔子异道,他也以兴尧舜孔子之道为务。柳宗元雕像(5 5 5 5 5 5)儒家的升华儒家的升华儒家的升华 理学是儒学发展新阶段,源于北宋周敦颐、张载,经二程发展,完成于南宋朱熹。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批评佛老,把中国古典哲学推到新的高峰。程颢(北宋)程颐(北
15、宋)唯物主义学派以张载为代表,主张太虚即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坚持气一元论。其人性论思想含有唯心主义成分。张载(北宋)客观唯心主义学派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他们是理本论者,认为万物生成有理有气,理在气先,理是根本。程朱学派思想严密完整,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朱熹(南宋)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是陆王学派。陆九渊主心即理,王守仁(号阳明)主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陆王学派强调主观意志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曾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在明中叶以后的一段时期达到鼎盛。陆九渊(南宋)理学特点是依据孔孟基本观点,对佛道两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方面解答,为孔孟伦理学说补充了本体论
16、的基础,从而建立儒家哲学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守仁(明)(6 6 6 6 6 6)儒家的终结儒家的终结儒家的终结 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最初是在儒家内部展开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陈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腐儒进行了严厉批判。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戴震不只对儒家传统思想进行一系列严厉抨击,甚至直斥理学的伦理纲常是以理杀人。戴震(清)1840年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以原始基督教平等思想为武器,反对儒家思想。中国向列强割地赔款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证明儒家思想无用。洪秀全雕像严复、康有为等引进西方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即所谓新学。章太炎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把对儒家思
17、想的批判推进一步。1919年五四运动终于结束了儒学作为独尊的统治地位。严復 康有为 章太炎(1 1 1 1 1 1)重视探讨道德本源重视探讨道德本源重视探讨道德本源 孔子强调天命是道德本源,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承认后天的习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的作用。司马耕(字子牛)孟子也讲天命,他把道德的本源看作人性本来具有的善,企图从人的心理和生理寻找道德的本质和起源。南宫括(字子容)荀子排斥天命作用,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认为道德是人性恶的结果,礼义道德是养人之欲,给予人以求,把道德与人们物质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原宪(字子思)(2 2 2 2 2 2)重义轻利重义轻利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和见得思义人之两有保利弃义谓之至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3 3 3 3 3 3)强调道德的强调道德的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社会作用社会作用 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人们懂得羞耻,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子路问津(南京夫子庙壁画)孟子提出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认为把人心中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就能实行仁政。星檀礼乐(南京夫子庙壁画)荀子虽肯定经济、政治的重要,也认为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职司委史(南京夫子庙壁画)(4 4 4 4 4 4)重视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和道德修养和道德修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