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养浩张养浩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张养浩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自幼好学,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自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上自儒家经典,下自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为人刚强正直,仗义执能,尤长于散曲。他为人刚强正直,仗义执言,同情劳苦人民,写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言,同情劳苦人民,写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散曲小令作品,流传下来的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首,各类文近
2、百篇。峦(峦()踌(踌()躇(躇()阙(阙()兴(兴()lun chu ch qu xngxng 山坡羊山坡羊 潼关怀古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苦。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上任,适逢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上任,适逢陕西大旱,目睹人民苦难而写下的。作陕西大旱,目睹人民苦难而写下的。作者从潼关地势的险要,联想到他所管理者从潼关地势的险要,联想到他所管理的地方,正是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的
3、地方,正是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作者在这首小令里,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作者在这首小令里,借潼关形势的险要,抒发对历代兴衰的借潼关形势的险要,抒发对历代兴衰的感叹,他深刻的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感叹,他深刻的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诗意散译诗意散译 大大小小的山峰,重重叠叠地密大大小小的山峰,重重叠叠地密聚聚;黄河波涛汹涌好像发怒一样黄河波涛汹涌好像发怒一样,潼潼关一带外临黄河,内依高山,地势关一带外临黄河,内依高山,地势险要。眺望长安,心中犹豫不定。险要。眺望长
4、安,心中犹豫不定。行经秦汉古都,见历史遗迹,备觉行经秦汉古都,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万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封伤心,万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灭亡,给百姓同样带来苦难。建王朝灭亡,给百姓同样带来苦难。诗句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作者以开始就用作者以开始就用“如聚如聚”“”“如怒如怒”的的生动生动比喻比喻,描绘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感情描绘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感情悲壮沉郁,风格豪放雄浑。悲壮沉郁,风格豪放雄浑。那连绵起伏的那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的河水,不就是
5、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吗?巍巍群峰,滚滚波涛,该凝聚着怒吼吗?巍巍群峰,滚滚波涛,该凝聚着作者多少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们对历作者多少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多少联想!史和现实的多少联想!“山河表里潼关路。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一句,写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潼关,据山临河,潼关,据山临河,虎踞龙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虎踞龙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路,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在这条路路,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
6、,这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在这里化为尘土!走在这样的路上,作在这里化为尘土!走在这样的路上,作者 的 心 情 因 该 是 怎 样 的 呢?者 的 心 情 因 该 是 怎 样 的 呢?“望西都,意踌躇。望西都,意踌躇。”两句两句 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长安,历史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
7、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淫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长安,在这威,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就是作者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就是作者“意踟蹰意踟蹰”的原因和内容吧!的原因和
8、内容吧!“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了土。”两句,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为历史的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曾经盛极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犹如中,都已灭亡,犹如“宫阙万间都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作者多少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指出一个朝代
9、的兴也好,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亡亡也好,受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的。锐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这一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的一个十分精辟的总结。是对全曲的一个十分精辟的总结。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1 给这首曲划分层次,
10、概括大意。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层(前三句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2 “如聚如聚”“”“如怒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如聚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3 “望西都,意踌躇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的辉煌,写作
11、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阅读理解阅读理解4 怎样理解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5 为什么说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苦。中心思想分析!中心思想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小令,虽是怀古,其实是为了写这首
12、小令,虽是怀古,其实是为了写今。今。以古喻今,这是许多有见地而又不能直接抒发的以古喻今,这是许多有见地而又不能直接抒发的古代作家所惯用的手法。作者站在这漫漫潼关路上所古代作家所惯用的手法。作者站在这漫漫潼关路上所概括的人民受苦的历史事实,其实就是元代社会现实概括的人民受苦的历史事实,其实就是元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作者面对历史事实所发出的深沉感慨,生活的写照;作者面对历史事实所发出的深沉感慨,其实就是对元代社会现实黑暗的愤慨,对元代人民群其实就是对元代社会现实黑暗的愤慨,对元代人民群众苦难的同情。作者以饱含着血泪的语言,揭示了在众苦难的同情。作者以饱含着血泪的语言,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
13、永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永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这不但是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厉谴责,而且命运,这不但是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厉谴责,而且更是对元代人民奋起反抗的一种激励。曲中没有一句更是对元代人民奋起反抗的一种激励。曲中没有一句提到元代的社会现实,担又句句包含着元代的社会现提到元代的社会现实,担又句句包含着元代的社会现实。这就是作者用意高妙之处,也是这首曲的现实意实。这就是作者用意高妙之处,也是这首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义之所在。结构分析!结构分析!这首小令,篇幅小,容量大。从结构上看,全曲可分为这首小令,篇幅小,容量大。从结构上看,全曲可分为三层。开头三句是第一层,
14、写潼关的地势;中间四句是三层。开头三句是第一层,写潼关的地势;中间四句是第二层,写潼关怀古;末两句是第三层,写潼关怀古所第二层,写潼关怀古;末两句是第三层,写潼关怀古所得出的结论。三层意思,象是一条锁链上的三个环节,得出的结论。三层意思,象是一条锁链上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写法上看,全曲有描写,有抒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写法上看,全曲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而其中又以议史为中心,情,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而其中又以议史为中心,描写生动,抒情沉郁,议论深刻。作者写潼关怀古,起描写生动,抒情沉郁,议论深刻。作者写潼关怀古,起笔在潼关的景象上,落笔却在怀古上,收笔更在由怀古
15、笔在潼关的景象上,落笔却在怀古上,收笔更在由怀古引出的历史结论上。作者写山、河、关、路、西都、秦引出的历史结论上。作者写山、河、关、路、西都、秦宫汉阙,最后才点出宫汉阙,最后才点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这个主题。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篇末点题的描写方法。这种主题。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篇末点题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在于:它的主题不是外加的,架空的,描写方法的好处在于:它的主题不是外加的,架空的,而是从写景抒情中自然得出的,是真实可信的,前面的而是从写景抒情中自然得出的,是真实可信的,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主题则是从前面描写为后面的主题提供了坚实的
16、基础,主题则是从前面的描写中得出的必然结论。的描写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峰峦如聚波涛如波涛如怒怒山河表里漳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积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范成大)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崔道融)(崔道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