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1-1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o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八纲各证的特点和临床表现o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2023-1-14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l 了解辨证、八纲及八纲辨证的含义l 熟悉八纲辨证的内容和方法l 熟悉八纲各证的定义、成因l 掌握八纲各证的特点和临床表现l 掌握八纲证候间的关系2023-1-15概 述2023-1-16o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的当前病理本质作病理本质作出判断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过程。o 辨证的依据即四诊等各种诊察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起因、病史资料、症状、体征、社会及自然环境因素等临床
2、资料。辨证的概念辨证的概念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2023-1-17证、病、症的区别证: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提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为论治提供依据。如:肺炎的热邪壅肺、肺阴虚证病:病:是病因作用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过程。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如:肺炎、脑炎、胃溃疡、高血压2023-1-18症:症即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是疾病证候本质的外在表现。自觉症状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 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腹胀、耳鸣 他觉症状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特征 如:面红目赤、下肢
3、浮肿、舌苔黄、脉数证、病、症的区别2023-1-19辨证的方法辨证的方法 八纲辨证 病因辨证 经络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2023-1-110八纲定义生理、脏腑、病因、辩证、治疗、辩证法2023-1-111八纲辨证定义o 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病变中正邪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2023-1-112o 表里辨证(病位、病势)o 寒热辨证(病性)o 虚实辨证(邪正力量对比)o 阴阳辨证(前三者的综合)八纲辨证定义2023-1-113八纲辨证意义八纲辨证意义 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疾
4、病的临床表现尽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但不外乎八纲辨证的八类证候。运用八纲辨证可起到执简驭繁、高屋建瓴的作用。2023-1-114八纲辨证源流八纲辨证源流 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名词,但其内容已有论述。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2023-1-115o东汉年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具体运用八纲进行辨证论治。2023-1-116o 明代医家张景岳张景岳称八纲为“二纲六变”,并以二纲统六变:“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明代2023-1-117o 清末清末祝味菊祝味菊正式提出正式提出了八纲辨证的名称。了八纲
5、辨证的名称。o 在其伤寒质疑一在其伤寒质疑一书中写道:书中写道:“所谓八所谓八纲者,阴、阳、表、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里、寒、热、虚、实是也是也归纳于八种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应无穷之变”。2023-1-118o 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o 编写的中医院校二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o 正式将八纲辨证列为专章讨论。o 八纲辨证的内容得以完善并在全国普及。2023-1-119一、表里辨证一、表里辨证o 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o 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感病证,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感病证,o 可以判断病情的轻
6、重浅深、病理变化趋势。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浅深、病理变化趋势。Differentiation of Exterior an Interior Syndromes2023-1-120 躯壳与脏腑 躯壳为表,脏腑为里 脏与腑腑为表,脏为里 脏腑与经络 经络为表,脏腑为里 三阳经与三阴经 阳经为表,阴经为里表里概念具有相对性:2023-1-121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皮毛、肌腠、经络 为外,为表脏腑、骨髓、气血 为内,为里2023-1-122表里辨证的作用表里辨证的作用o 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证;o 尤适于伤寒、温病初期。o 表里辨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辨轻重,表证浅而轻,里证深而重;二是辨进退,表邪入
7、里为病进,里邪出 表为病退。2023-1-123(一)表证(一)表证(Exterior)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临床特点:发病急(病势)病情轻(病情)病位浅(病位)病程短(初期)感受外邪(途径)2023-1-124表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发热恶寒(或恶风)主症主症 鼻塞流涕或喷嚏鼻塞流涕或喷嚏 脉浮脉浮 头身疼痛头身疼痛次症次症 舌苔薄白舌苔薄白 咳嗽气喘咳嗽气喘 (寒、热、痛、塞、咳)(寒、热、痛、塞、咳)有一份有一份恶寒恶寒 有一份表证有一份表证2023-1-125表证的病因病机 病因是感受了外来的邪气。外邪侵袭,正气抗邪,正邪相争发热
8、 卫气受遏,不能温煦肌肤恶寒 邪气在表,未伤及于里舌苔薄白 正气抗邪,脉鼓动于外脉浮2023-1-126表证辨证要点:(1)感受外邪,为外感初起。2023-1-127表证的治疗表证的治疗表证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法。(即八法中的汗法)o 风寒表证疏风散寒麻黄汤o 风热表证疏风清热桑菊饮o 表虚表证调和营卫桂枝汤o 益气解表玉屏风散 2023-1-128(二)里证(二)里证 Interior Syndromeso 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病变所反应的证候。多见于内伤杂病,或外感病中后期。o 临床特点:病位深 病情重 病程长2023-1-129里证的临床表现里证的临床表现o 病因复杂、病位
9、广泛、症状繁多。常见:壮热、大汗、口渴、心烦、脉洪大 或痰稀色白、肢冷乏力o 寒热单见,病程长,脉象不浮、舌异常2023-1-130里证的病因病机里证的病因病机 (1 1)病邪由表入里,邪气渐次入内,)病邪由表入里,邪气渐次入内,侵犯脏腑侵犯脏腑 (2 2)外邪直接侵犯内里而发)外邪直接侵犯内里而发 (外邪直中)(外邪直中)(3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 直接损伤脏腑气血直接损伤脏腑气血2023-1-131里证的辨证要点:里证的辨证要点:(1)病位在里,邪已深入于内。(2)出现如以上所举例类似的里证 的一些症状。2023-1-132里证的里证的治疗治疗根据里证的寒热虚实,
10、根据里证的寒热虚实,分别以温清补攻治疗。分别以温清补攻治疗。n 里实证里实证攻攻n 里虚证里虚证补补n 里寒证里寒证温温n 里热证里热证清清2023-1-133(三)半表半里证(三)半表半里证 病邪既不在病邪既不在表,又非完表,又非完全入里,介全入里,介于表里之间于表里之间的证候。的证候。2023-1-134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寒热往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脉弦。2023-1-135半表半里证病因病机:半表半里证病因病机:(1 1)外邪由表传内,尚未入于里;)外邪由表传内,尚未入于里;(2 2)里邪透表
11、,尚未透于表,邪气居于)里邪透表,尚未透于表,邪气居于 半表半里之间;半表半里之间;2023-1-136半表半里证病因病机半表半里证病因病机*邪客少阳,正邪分争寒热往来寒热往来;*邪客少阳,经气不利胸胁苦满;*胆火内郁,脾胃失运不欲饮食;*胆火上扰,心神不宁心烦;*胆火内扰,胃失和降喜呕;*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口苦咽干;*可见脉弦。2023-1-137半表半里证辨证要点半表半里证辨证要点(1)必见寒热往来之症(2)兼见胸胁苦满、口苦、咽 干、目眩、脉弦等症状。2023-1-138半表半里证的治疗半表半里证的治疗o 和解表里法和解表里法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柴胡、黄芩、参、夏、姜、参、夏
12、、姜、枣、草枣、草2023-1-139(四)表里证的鉴别(四)表里证的鉴别 表证表证里里病史病史 新病,病程短新病,病程短 久病,病程长久病,病程长寒热寒热 发热恶寒同见发热恶寒同见 只热不寒只热不寒 或只寒不热或只寒不热舌象舌象 舌象变化不大舌象变化不大 舌象多见异常舌象多见异常脉象脉象 脉浮脉浮 脉沉或其他脉脉沉或其他脉 表证是寒热并作而无间,里证是寒热间作而不齐2023-1-140 小小 结结一、表里辨证o 表里的概念o 表证的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o 里证的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o 半表半里证的定义、特点及临床表现o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2023-1-141一、何谓表证?一、何谓表证?二、
13、表证有何临床特点?二、表证有何临床特点?三、里证各有哪些临床表现?三、里证各有哪些临床表现?四、何谓半表半里证?四、何谓半表半里证?其特征表现是什么?其特征表现是什么?2023-1-142二、寒热辨证二、寒热辨证2023-1-143二、寒热辨证二、寒热辨证阴阳的偏盛偏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 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2023-1-144寒热辨证的意义寒热辨证的意义了解肌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了解肌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判断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性质2023-1-145(一)寒证寒证1 1、定义:、定义:阴盛阴盛 实寒证实寒证 阳虚阳虚 虚寒证虚寒证2 2、成因:、成因:(3 3)内伤久病,阳气耗
14、伤。)内伤久病,阳气耗伤。2023-1-1463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冷白迟痛踡冷白迟痛踡恶寒、畏冷、冷痛恶寒、畏冷、冷痛 喜暖、肢凉、蜷卧喜暖、肢凉、蜷卧 口淡不渴口淡不渴 痰涎涕清稀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小便清长 寒不消水寒不消水 大便清稀大便清稀 苔白而润苔白而润 面色白、舌淡面色白、舌淡 阳不运血阳不运血 脉紧或迟脉紧或迟 寒主收引寒主收引 2023-1-147寒证的辨证要点寒证的辨证要点 2、脏腑功能低下,肌体失去温煦为主 要临床表现。2023-1-1484 4、寒证的治疗原则、寒证的治疗原则寒证的治疗原则是:寒证的治疗原则是:虚寒虚寒宜温之宜温之(附子、肉桂等)(附子、肉桂等)
15、实寒实寒宜散之宜散之(生姜、桂枝等)(生姜、桂枝等)2023-1-149(二)热证(二)热证1 1、定义:、定义:阳盛 实热证 阴虚 虚热证2 2、成因、成因 (1)外感火热之邪 (2)寒邪入里化热 (3)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4)饮食不节,积久化热 (5)房室劳伤,劫夺阴津 2023-1-1503 3、临床表现:热红干数乱、临床表现:热红干数乱o 发热恶热喜冷发热恶热喜冷 阳热亢盛阳热亢盛o 面红目赤面红目赤 火性炎上火性炎上o 口渴欲饮口渴欲饮o 痰涕黄稠痰涕黄稠o 小便短黄小便短黄 热灼津伤热灼津伤 o 大便干结大便干结o 苔黄干燥苔黄干燥o 舌红脉数舌红脉数 热迫血疾热迫血疾 2023
16、-1-151热证的辨证要点热证的辨证要点(1)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 为主要病机。(2)以脏腑功能亢奋,热盛津伤 为主要临床表现。2023-1-1523 3、热证的治疗原则、热证的治疗原则o 热证的治疗原则是:热证的治疗原则是:n 实热实热宜清宜清(白虎汤等)(白虎汤等)n 虚热虚热宜补宜补(六味地黄丸等)(六味地黄丸等)2023-1-153寒热证鉴别要点寒热证鉴别要点寒 证 热 证寒热喜恶 恶寒喜暖 恶热喜冷 口渴与否 口淡不渴 口渴喜饮 面色赤白 面白或青黑 颜面红赤 四肢温凉 手足厥冷 手足烦热 二 便 小便清长大便溏 小便短赤大便结 舌象 舌淡苔白而润滑 舌红苔黄而干燥 脉象 脉迟或紧
17、脉数 2023-1-154三、虚实辨证三、虚实辨证 虚实的含义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2023-1-155虚实辨证的意义 马王堆汉墓帛书: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2023-1-156(一)实证(一)实证1、定义(1)邪气亢盛(有余),正气不虚,邪正斗争剧烈。(2)病理产物停聚2、成因(1)感受外邪 (2)内脏功能失调,痰饮、水湿、瘀血、脓液、宿食、虫积等新起、暴病、病情剧烈、体质壮实新起、暴病、病情剧烈、体质壮实2023-1-157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o 由于感邪性质、病理产物及病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n 壮热,腹胀痛拒按n 胸闷烦躁,甚则神昏谵语
18、n 呼吸气粗,痰涎壅盛n 大便秘结,小便不利n 舌质苍老,舌苔厚腻n 脉实有力。2023-1-158(二)虚证(二)虚证1、定义:正气虚弱(矛盾主要方面),邪气不盛,邪正交争不剧烈 正气:阴、阳、气、血、精、津液、营卫 不足-亏虚-虚弱-虚衰-亡脱2、成因(1)先天不足 (2)后天失调和疾病耗损特点:病程较久,病势较缓,体质素虚特点:病程较久,病势较缓,体质素虚 2023-1-159气气 虚虚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气怯,动则气急,纳少不化,舌质淡胖,脉虚无力。乏力气短自汗出,乏力气短自汗出,纳少声低脉无力。纳少声低脉无力。2023-1-160阳阳 虚虚气虚气虚 +虚寒虚寒(畏寒,形寒肢冷,小
19、便清长,下利清谷,(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等)脉迟等)畏寒肢冷二便清,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神疲脉迟舌淡胖。2023-1-161血血 虚虚头晕目眩,失眠心悸,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眩晕心悸面黄白,眩晕心悸面黄白,肢麻舌淡脉细弱。肢麻舌淡脉细弱。2023-1-162阴阴 虚虚o 头晕目眩,失眠心悸 +虚热o 颧红,微热或潮热,五心烦热;o 口干咽燥,盗汗,o 舌质红绛瘦薄、或有裂纹,苔剥或无苔;o 脉细数 眩晕失眠舌面红,眩晕失眠舌面红,身热盗汗脉细数。身热盗汗脉细数。2023-1-163(三)虚实证鉴别要点(三)虚实证鉴别要
20、点 虚证虚证 实证实证寒热寒热 形寒肢冷、五心烦热形寒肢冷、五心烦热 寒战、壮热寒战、壮热面色面色 淡白、颧红淡白、颧红 红润满面通红红润满面通红形体形体 形体消瘦形体消瘦 形体壮实形体壮实精神精神 声低息微声低息微 声高气粗声高气粗疼痛疼痛 痛处喜按痛处喜按 痛处拒按痛处拒按舌象舌象 舌质娇嫩舌淡少苔舌质娇嫩舌淡少苔 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象脉象 脉无力脉无力 脉有力脉有力病程病程 长长 短短2023-1-164四、阴阳辨证四、阴阳辨证o 阴阳的基本含义阴阳的基本含义o 阴阳是对事物相互对立阴阳是对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高度概括,的两个方面的高度概括,是证候分类的纲领。是证候分
21、类的纲领。o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别阴阳”。2023-1-165阴阳的基本属性:阴阳的基本属性:阳阳-兴奋、躁动、亢进、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特征;明亮等特征;外在的、外在的、向上的、向上的、容易发生的;容易发生的;阳邪致病阳邪致病,病变较快病变较快:表证、热证、实证。表证、热证、实证。2023-1-166阴阴-抑制、沉静、衰抑制、沉静、衰 退、晦暗等特征退、晦暗等特征 内在的、内在的、向下的、向下的、不易发生的;不易发生的;阴邪致病,病变较慢阴邪致病,病变较慢:里证、寒证、虚证。里证、寒证、虚证。阴阳的基本属性:阴阳的基本属性:2023
22、-1-167*任何疾病和证候都可阴阳从整体任何疾病和证候都可阴阳从整体 上加以最基本的概括。上加以最基本的概括。阴阳辨证的意义阴阳辨证的意义2023-1-1681 1.阴证阴证 里证、寒证、虚证里证、寒证、虚证的综合的综合2 2.阳证阳证 表证、热证、实证表证、热证、实证的综合的综合3.3.具体辨证内容具体辨证内容 阳虚证(虚寒证)阳虚证(虚寒证)阴虚证(虚热证)阴虚证(虚热证)阳盛证(实热证)阳盛证(实热证)阴盛证(实寒证)阴盛证(实寒证)亡阳证亡阳证 亡阴证亡阴证 阳亢证阳亢证阴证、阳证的临床表现阴证、阳证的临床表现2023-1-1691 1、亡阳证、亡阳证1.1.含义含义:指体内阳气极度
23、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危重证候2.2.成因成因:一般在阳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般在阳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阴寒极盛,暴伤阳气阴寒极盛,暴伤阳气 大汗、大出血、吐泻大汗、大出血、吐泻,失精(阳随阴脱)失精(阳随阴脱)中毒、严重外伤中毒、严重外伤 痰瘀蒙闭心窍痰瘀蒙闭心窍2023-1-170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温煦、固摄温煦、固摄推动失司推动失司脉微欲绝脉微欲绝2023-1-1712 2、亡阴证、亡阴证o 含义: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欲竭所表现出来的危重证候。o 成因:在阴液亏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n 壮热不退、大汗不止壮热不退、大汗不止n 大吐大泻
24、大吐大泻 n 严重烧伤严重烧伤2023-1-17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o 脉细数疾脉细数疾 滋润、潜阳失司滋润、潜阳失司2023-1-173亡阴、亡阳证的鉴别亡阴、亡阳证的鉴别o 汗之冷热及稀粘;o 四肢(皮肤)温凉;o 口渴喜恶;o 舌象;o 脉象;o 其他。2023-1-174小小 结结o 寒热辨证 n 寒证、热证的定义、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n 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要点o 虚实辨证 n 虚证、实证的定义、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n 虚证和实证的鉴别要点o 阴阳辨证n 亡阴、亡阳证的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n 亡阴、亡阳证的鉴别要点2023-1-175一、寒证有何特点及临床表现?一、寒证有何特点及临床表
25、现?二、何谓热证?其特征表现是什么?二、何谓热证?其特征表现是什么?三、三、寒证与热证的主要从哪几个方面鉴别?寒证与热证的主要从哪几个方面鉴别?四、何谓实证?其特征表现是什么?四、何谓实证?其特征表现是什么?五、虚证的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五、虚证的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六、六、实证与虚证的从哪几个方面加以鉴别?实证与虚证的从哪几个方面加以鉴别?2023-1-176o 李某,女,71岁,2002年4月24日就诊。o 三年来,大便稀溏,日行3-4次,常伴有下腹冷痛,喜温喜按,平素怕冷,四肢不温,自汗,纳谷不香;o 症见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舌淡胖,脉迟无力。o 请用八纲辨证分析此为何证。病例分析2
26、023-1-177o 病人年事已高,阳气不足,虚寒内生。o 脾肾阳虚,水湿不化,则大便稀溏。o 阳虚,温煦机体的功能失常,故见腹冷痛、怕冷等症。o 脾阳虚,运化无力,则纳谷不香。o 卫阳虚,固摄无力,则自汗,神疲懒言,o 舌淡脉迟无力,均为阳气虚的表现。里虚寒证(阳虚证)2023-1-178o 奚某,男,41岁,2001年1月8日诊。o 三月前,运动后汗出受风,当夜发热恶寒,头痛,口干,有汗,轻微咳嗽,舌边尖红苔白,脉浮数。自行煎服生姜汤发汗。次日上午病势反重,发热T39不退,大汗,口渴咽痛,舌绛苔黄干,脉洪数有力,给与清热解毒中药,三天后病势减。但低热不退,夜间尤甚,盗汗,干咳少痰,头晕心悸
27、,失眠,舌红绛而干,无苔,脉细数。o 请用八纲辨证分析此为何证。病例分析2023-1-179o 病因为汗后当风。o 开始为风热表证,误用生姜汤发汗,表邪入里化热,转为里实热证。o 用清热解毒,药证相符,病情减轻。o 但由于热势较重,已伤阴津,故低热不退,转为里虚热证(阴虚证)。里虚热证(阴虚证)里虚热证(阴虚证)2023-1-180o 韦某,女,3岁,2001年8月15日诊。o 患儿腹泻三天,泻下无度,质稀如水,色黄混浊,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目眶凹陷,啼哭无泪,无尿,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红无津。o 请用八纲辨证分析此为何证。病例分析2023-1-181o 由于泻下无度,暴泻伤阴,阴津极度枯竭
28、而为本证,病情危重。o 腹泻过多,津伤液脱,故见皮肤干燥、目眶凹陷、无泪等症。o 阴虚火旺,则口渴、齿干唇红,舌红无津等。亡阴证亡阴证2023-1-182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o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这八个方面的病理本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o 疾病的变化纷繁复杂,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情况。o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在疾病危重阶段还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2023-1-183一、证候相兼 o 广义指各种证候相兼存在。o 狭义指在疾病某一阶段,出现八纲两个以上的证候,但其病位无论在表在里,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证候的存在。
29、如实热证、虚热证等。2023-1-184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候o 表实寒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气喘、舌苔薄白、脉浮紧o 表实热证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o 里实寒证恶寒、肢冷、腹部冷痛拒按、舌苔白厚、脉沉弦紧2023-1-185o 里实热证壮热、大汗、口渴、心烦、脉洪大o 里虚寒证痰稀色白、肢冷乏力、脉弱或迟o 里虚热证颧红,微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质红绛瘦薄、或有裂纹、苔剥或无苔,脉细数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候2023-1-186二、证候错杂 o 指疾病在某一阶段,表里、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同时表现于同一病人。o 临床上常见的证候错杂:表
30、里同病 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2023-1-187表里同病1.表里同病而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 如:表里实寒证 表里实热证2.表里同病且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相反 如:表实寒 里虚寒证 表实热 里虚热证2023-1-1883.表里同病且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相反 如:表实寒里实热证 “寒包火”证等。4.表里同病且寒热、虚实相反证候同时存在 如:表实寒里虚热证。表里同病2023-1-189寒热错杂寒热错杂o 心肺实热、兼脾肾虚寒 (上热下寒证)o 脾胃虚寒、兼膀胱湿热 (上寒下热证)2023-1-190虚实夹杂虚实夹杂o 实证夹虚(邪实为主,正虚为次)实证夹虚(邪实为主,正虚为次)o 虚证夹实(正虚为主,
31、邪实为次)虚证夹实(正虚为主,邪实为次)o 虚实并重(正虚与邪实处于势均力敌之时)虚实并重(正虚与邪实处于势均力敌之时)2023-1-1 关关 系系含含 义义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特特 点点临临 床床 意意 义义表表里里同同病病同一患者在同同一患者在同一时期内既有一时期内既有表证,又有里表证,又有里证。证。表证与里证同时并见表证与里证同时并见表里俱寒表里俱寒 表里俱热表里俱热 表表里俱虚里俱虚 表里俱实表里俱实 表寒表寒里热里热 表热里寒表热里寒 表虚里表虚里实实 表实里虚表实里虚为表里同治提供依据为表里同治提供依据形成:或表里两感;形成:或表里两感;或久病新感;或久病新感;或表证或表证及里
32、,表证未解,里及里,表证未解,里证已显。证已显。寒寒热热错错杂杂寒证与热证同寒证与热证同时出现在同一时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个患者身上,寒热交错。寒热交错。上寒下热、上热下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 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分清寒热孰轻孰重,分清寒热孰轻孰重,为治疗提供依据。为治疗提供依据。虚虚实实夹夹杂杂正虚与邪实同正虚与邪实同时存在于同一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身上。个患者身上。实证夹虚(邪实为主,正实证夹虚(邪实为主,正虚为次)虚为次)虚证夹实(正虚为主,邪虚证夹实(正虚为主,邪实为次);实为次);虚实并重(正虚与邪实处虚实并重(正虚与邪实处于势均力敌之时)。于势均力敌之时)。实证夹虚实
33、证夹虚祛邪扶正祛邪扶正虚证夹实虚证夹实扶正祛邪扶正祛邪虚实并重虚实并重攻补兼施攻补兼施2023-1-192三、证候转化 o 八纲中相互对立的证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o 常见的证候转化类型:n 表里出入n 寒热转化n 虚实转化2023-1-193表里出入 o 表证入里n 先有表证,然后出现里证,表证随之消失。先有表证,然后出现里证,表证随之消失。如外感风热之邪,形成表热证,若表邪不解,入里化热而成为里热证。o 里邪出表n 指在里之邪,向外透达而出。指在里之邪,向外透达而出。如高热烦渴之里热证,随汗出而热退身凉。2023-1-194寒热转化o 寒证化热n 指原有寒证,后出现热证,
34、寒证随之消失。指原有寒证,后出现热证,寒证随之消失。如外感寒邪未及时发散,而机体阳气偏盛,寒邪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o 热证转寒n 指原有热证,后出现寒证,热证随之消失。指原有热证,后出现寒证,热证随之消失。如里热证大汗,阳随津脱,可形成虚寒证,甚至亡阳证。2023-1-195虚实转化o 实证转虚n 先为实证,病久邪气伤正,而转为虚证。如邪热亢盛之实证,由于病久耗伤气津而致气阴两伤之虚证。2023-1-196o 虚证转实n 先为虚证,后正气渐复,与邪气相争,驱邪外出而表现属实的证候;n 素有虚证,因新感外邪、外伤、伤食等,以致当前以实证为主,虚证暂不明显;n 本为虚证,因正气不足,气化失常,病
35、理产物停积体内而表现以实证为主。o 后两种情况实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后两种情况实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虚实转化虚实转化2023-1-197四、证候真假 o 某些疾病在病情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以掩盖病情的真象。o 所谓“真真”是指与疾病的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o 所谓“假假”是指与疾病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符的某些表现。2023-1-198临床常见的证候真假 真热假寒(“热极似寒”)o寒热真假 真寒假热(“寒极似热”)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o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2023-1-199o 机理:久病阳气虚极,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虚
36、阳浮越、戴阳、阴盛格阳证)。o 临床表现:n 假热自觉发热,或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神志躁扰不宁(但疲乏无力),口渴(不欲饮),咽痛(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等。n 真寒胸腹无灼热,下肢必厥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下利清谷,舌淡等。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见假热2023-1-1100o 机理: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又称“阳盛格阴证”)。o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假寒假寒四肢凉甚至厥冷,恶寒寒战,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或细数n 真热真热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搏有力等 真热假寒证-内有真热,外见假寒内有真热,外见假寒
37、2023-1-1101真实假虚证-本质为实证,反见虚羸o 机理:因热结胃肠,痰食壅积,湿热内蕴,瘀血停蓄等大积大聚阻滞经脉,而致气血不能畅达。o 临床表现:n 神情默默但语时声高息粗n 倦怠懒言但动之觉舒n 身体羸瘦但胸腹硬满拒按n 脉象沉细但按之有力2023-1-1102o 机理:机理:因久病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因久病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 无力而致气机不畅。无力而致气机不畅。o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腹部胀满腹部胀满时有缓解,内无肿块而喜按时有缓解,内无肿块而喜按n 呼吸喘促呼吸喘促但但气短息弱气短息弱n 二便闭涩二便闭涩但但腹部不甚硬满腹部不甚硬满真虚假实证-本质为虚证,反见实盛
38、2023-1-1103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o 脉象:有力无力;有神无神;沉取之象。o 舌象:胖嫩与苍老o 言语呼吸: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o 体质强弱:病程新久;治疗经过。2023-1-1104第四节 八纲辨证的意义 o 八纲辨证是中医临床辨证的基础临床辨证的基础,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o 通过八纲可以找出疾病的关键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2023-1-1105o 八纲是对疾病属性抽象概括出来的八个证候,是辨证的基础,o 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其它辨证方法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深化。o 所以疾病全面了解,要四诊合参;分析疾
39、病,掌握要领,必须应用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意义2023-1-1106o 疾病本质是复杂的,疾病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八纲也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简单的八个证候,而是具有相兼、错杂、真假、转化所形成的复杂的关系,这是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突出表现。o 临床必须认真考察这些关系,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出正确的诊断。八纲辨证的意义2023-1-1107o 表证和里证各有何特点及临床表现?o 何谓半表半里证?其特征表现是什么?o 寒证与热证的主要从哪几个方面鉴别?o 实证和虚证的成因、特点及临床表现。o 实证与虚证的从哪几个方面加以鉴别?o 何谓寒热错杂?何谓虚实真假?o 何谓虚实转化?何谓寒热转化?o 亡阴、
40、亡阳证如何鉴别?2023-1-1108 病案分析 2023-1-1109o 吴某,女,37岁,2001年12月19日就诊。o 患者以咳嗽,口舌生疮而来诊。o 症见咳嗽痰粘,胸中烦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腹痛绵绵,大便溏泻,舌质红苔黄,脉滑数。o 请按八纲辨证分析。病案分析病案分析12023-1-1110o 咳嗽,口舌生疮,胸中烦热等为上焦有火,o 又兼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大便溏泻等为下焦有寒,o 故总体为上热下寒证o(上实下虚、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案分析12023-1-1111病案分析2o 李某,女,49岁,2002年11月8日就诊。o 胃脘部隐痛伴头晕乏力年余.因饥饱失宜,渐感胃脘部隐隐作痛
41、,伴见口淡无味,不欲纳食,大便稀溏,头晕乏力,倦怠懒言,自汗,易感冒。o 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香砂六君子丸”等药后症状可减轻,但时有反复。o 近日因过食肥腻之品而出现胃脘部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吐酸,便溏臭秽,舌苔厚腻,脉沉,重按无力。o 请用八纲辨证分析。2023-1-1112病案分析2o 病因为饥饱失宜,损伤脾胃,日久伤正,脾胃气虚(里证虚证气虚证)。o 近日再因过食肥腻之品而致宿食内停,此为因虚致实。o 最后诊断为虚实错杂证o(虚中夹实:虚为脾胃气虚、实为宿食不化)。2023-1-1113病案分析3o 杨某,男,57岁,2003年2月19日就诊。o 肺痨病史年,近半年来,经常低热,夜间尤甚,五心烦热,干咳少痰,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盗汗。o 症见患者形体消瘦,两颧发红,舌光红少津,脉细数。o 请用八纲辨证分析之。2023-1-1114病案分析3o 阴虚内热证。o 肺痨日久,痨病伤阴,阴不制阳,虚火内生,故低热夜甚,五心烦热、颧红盗汗;o 阴虚失去滋润作用,故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干咳少痰,形体消瘦;o 舌光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2023-1-1115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