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第二单元)长江中学 殷思文复习建议: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加强时空观突出时代特征、主干知识及事件间联系在阶段特征、阶段历史中,渗透古今中外大通史观12022山东烟台期末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D2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
2、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继承人的品德优良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3尚书汤誓中载,成汤伐夏桀时,对不愿在农忙季节去征讨夏桀的士兵们说:“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据此可知,当时()A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商取代夏是历史必然C社会转型速度加快D农业是重要经济部门D42022辽宁省辽阳市期末西周武王时,先后把重要功臣及王族分封到齐、鲁、燕三国,这些封国为西周在东方开拓了新领土,其国名寓有区域开发、足食足兵之意。周武王的这一举措意在()A维护社会稳定 B建立中央集权制 C发
3、展小农经济 D巩固周王的统治D52022浙江省衢州市考试考古工作者在战国七雄的疆域内普遍地挖掘到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河北石家庄一处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即占同一地点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南辉县固围村的五座魏国墓葬中就掘出了58件铁农具,河北兴隆及磁县都发现有用来制造锄、镰、镢等各种农具的铁制型范。这些发现表明,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进步推动社会分工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C铁农具在中原各国普遍使用D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C6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A华夏
4、认同观念逐步形成B霸主有“尊王”的义务C宗法分封制重新得到认可D齐桓公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A72022江苏省常州市期末考试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A8瞿同祖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指出:官僚系统越完备,对君主个人的品德、才能要求就越低,“君主”也就愈表现为一个纯粹的权力符号,只靠他一人的血缘身份便可以推动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瞿同祖意在说明,官僚制度()
5、A密切了君臣之间的关系B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治C加强了社会治理的力量D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B92022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C102022江苏省徐州市期中考试秦末形成了众多的反秦势力,其中有陈胜号为“张楚”,葛婴立襄强为楚王,秦嘉立景驹为楚王,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武臣自立为赵王,
6、韩广自立为燕王,田儋自立为齐王,陈胜立魏国旧王族咎为魏王。据此可知()A战国纷立局面复现B秦朝统治土崩瓦解C分封之制得以恢复D反秦力量趋向联合B11西汉初年,萧何死后,曹参为相,举事皆循旧例,无所变更。对于“文言刻深,欲务声名”的人,斥而不用;对于“谨厚长者”,给予提拔。当时老百姓歌颂道:“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一。”上述行举()A旨在解决王国割据危机B反映了与民休息的理念C体现了小国寡民的追求D被当权者长期奉为信条B12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由此推知,西汉推行这一措
7、施的主要作用是()A强化了中央集权 B突显了统治者恩德C使庶子获得封地 D瓦解了旧土地制度132022山东泰安期中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而天子大权一旦旁落,则极可能重蹈秦朝覆辙;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A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 B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C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 D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AC142022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西汉学者董仲舒一方面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
8、都要服从于天子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董仲舒的思想自相矛盾B董仲舒的思想是服务于加强君权的需要C董仲舒的思想有制约君权的成分,是民主思想D董仲舒希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自圆其说B152022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因此又掌握朝政。宦官专权的局面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没落B君主专制的强化C宦官与外戚相互争斗D豪强地主的发展B162022湖北省十堰市期末考试郭沫若曾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
9、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但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而且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这肯定了史记的()A史学价值 B开创性C伦理价值 D客观性A172022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史料记载:琅邪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C东晋高门士族把持政权D中央集权的加强C18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年皝“尚经学,善天文”,氐
10、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B192022天津市部分区期中考试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C制造鲜卑与汉族的矛盾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A202022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11、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D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D212022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期中考试隋唐以来,江南地区有“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称,加之江南门阀士族阶级与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隋朝中央政权之间矛盾尖锐,斗争日益激烈。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决南北粮运问题以及军事运输的需要,就成了统治阶级的当务之急。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北方地区长期动荡不安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D交通建设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D22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
12、衣胡服”。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民族交融推动社会变迁C唐人善于学习西洋文化D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B23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下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政权名称存亡时期开国国君国君原来身份后梁907923年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936947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951960年郭威邺都留守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 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C24下表所示是对贞观前期朝廷重臣住房条件的介绍
13、(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身体力行“戒奢从简”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这种风尚(A.源于当时的财政危机 B加剧了官吏的贪污腐败C体现了民贵君轻思想 D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中书令岑文本“居宅卑湿”户部尚书戴胄“居宅弊陋”尚书右仆射温彦博“家贫无正寝”D25下表为唐代前期宰相人数及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A.官员的入仕途径较单一 B.宰相制度的变化较大C.科举制的地位逐步上升 D.科举制的发展不完善时期宰相人数 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唐太宗 26 3唐高宗 41 13武则天40 20唐玄宗 27 18C262022广东省汕尾市期末考试唐太宗说:
1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各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据此可知,唐太宗努力构建的民族关系是()A民族和睦 B民族分等C民族对峙 D民族隔离A272022江门市调研考试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上表可知唐朝()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时期时期民族民族/地区地区方式方式具体情况具体情况唐太宗唐太宗东突厥东突厥战争战争东突厥汗国灭亡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吐蕃和亲和亲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西域设置机构设置机构设安西都护府设安
15、西都护府唐玄宗唐玄宗回纥回纥册封册封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粟末靺鞨粟末靺鞨册封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28.2022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颜真卿悼念因平叛史思明遇害的兄长(太守颜杲卿)一家,悲愤交加,纸笔作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权臣蔡京和明代权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作品,主要是因为()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A292022湖南省永州市期末考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
16、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D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30北魏时代的敦煌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敦煌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C北魏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D艺术家创造性劳动铸就敦煌艺术B312022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
17、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A 322021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8分)“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材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材料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
18、滔天。韩非子(1)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2分)(2)任选材料中的两个人物,谈谈其思想的现实价值。(6分解析:(1)老子思想流派,主张事物有正反两面且是相互转化的;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强调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法自然”韩非子思想流派,据材料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主张公正法治;“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强调要遏制贪欲,(2)首先确定选择的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然后再结合实际谈谈其思想对现今社会的作用。据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张为政以德可使民心安定,这对于现代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价值观的践行
19、有积极意义;据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要尊重他人,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据材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主张事物有正反两面且是相互转化的,启示我们要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对待事情的发展,保持机变和乐观的心态;据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强调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法自然”,告诫我们要关注自然,共建生态文明;据材料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主张公正法治,对于我们现在民主法制建设中坚持依法治国、公正司法具有重大启示;据材料三“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强调要遏制贪欲,警示我们勤俭务实,坚持
20、反腐倡廉。332022山东泰安期中(15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五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朝时期、西汉时期)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图5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解析:本题通过给出三副不同时期的形势图,考查西周、秦朝、西汉时期政治形势。图1中涉及信息有咸阳、大泽乡、长城、南海郡等信息,这与秦朝首都咸阳,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地方推行郡县制、大泽乡起义相符,据此判定图1为秦朝;图2中信息有镐京、燕、齐、卫、晋、宋以及图示中主要诸侯国,这与西周定都镐京、推行分封制相符,据此判定图2为西周;图3中信息有州级、郡国界、北海郡、胶州
21、国等信息,这与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相符,据此判定图3为西汉时期。图1:都城在咸阳,地方上设郡,这与秦朝定都咸阳,且在地方设立郡县的社会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秦朝。图2:都城在镐京,除了齐、鲁、晋、燕、宋等主要诸侯国外,还有众多的诸侯国,这与西周定都镐京,且在西周初年进行分封的社会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西周初期。图3:出现国的名称,同时也出现郡,这与西汉时期在地方郡国并行的制度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西汉时期。图4:春秋,迁都洛邑,周王室实力衰微,齐、晋、楚、吴、越“春秋五霸”与地图相吻合 图5:战国,三家分晋赵魏韩,周被秦国吞并,出现战国七雄342022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2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作者吴兢(670749),生活在高宗、武后、玄宗年代。贞观政要共有十卷,分为四十篇,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几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幅贞观年间政治上的清明上河图。以下是贞观政要目录摘编:(1)判断贞观政要对研究唐代贞观年间历史的史料价值。判断贞观政要对研究唐代贞观年间历史的史料价值。(3分分)(2)如果你是生活在贞观年间的唐朝大臣,请向唐太宗李世民就如果你是生活在贞观年间的唐朝大臣,
23、请向唐太宗李世民就“为为君之道君之道”提出至少四条合理建议。提出至少四条合理建议。(12分分)第一篇君道第一篇君道第三篇任贤第三篇任贤第四篇求谏第四篇求谏第五篇纳谏第五篇纳谏第七篇择官第七篇择官第十八篇俭第十八篇俭约约第二十五篇第二十五篇奢纵奢纵第三十篇务第三十篇务农农第三十一篇第三十一篇刑法刑法第三十三篇第三十三篇赏献赏献 解析:(1)判断史料的价值先从史料本身入手,再进行评价。据材料“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作者吴兢(670749),生活在高宗、武后、玄宗年代”可知贞观政要为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唐朝人吴兢留下的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但作者生活时代与贞观年间相去无几,对研
24、究唐朝贞观之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贞观政要是一部治国施政的方案集合,可结合材料目录中的篇目内容进行思考探讨。据材料,贞观政要篇目内容包括“君道”强调君主的个人修养;“择贤”“择官”主张君主应任人唯贤,加强吏治;“求谏”“纳谏”强调君主应广开言路,采纳各方建议;“俭约”“奢纵”可知为政要戒奢纵,提倡俭约;“务农”说明政府应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以民为本;“刑法”可知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公正法治;“赏献”说明治国理政要赏罚分明,强调公平。一、突出了对一、突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彰显人文关怀。的考查,彰显人文关怀。二、偏重通过二、偏重通过创设创设文
25、化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文化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情境情境来考查对政治经济来考查对政治经济史知识的掌握。史知识的掌握。三、进一步增加三、进一步增加图片史料题图片史料题分量的趋势。分量的趋势。四、综合开放、四、综合开放、中西比较中西比较的大题命题趋势。的大题命题趋势。五、注重从社会五、注重从社会时政热点时政热点切入创建情境的趋势。切入创建情境的趋势。六、突出六、突出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史的重要地位。的重要地位。七、拓宽七、拓宽发现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空间,加强空间,加强理解理解和掌握的考查和掌握的考查。八八、注重注重史学史学思想和思想和史学方法史学方法的的考查考查。九九、加强学科加
26、强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能力测试。的能力测试。高考命题的呈现趋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哲学层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层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规律层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阶级社会层面社会的基本矛盾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层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二)落实落实“必备知识必备知识”,实现主干知识网络有效建构实现主干知识网络有效建构 特点:特点:途径途径:历史概念理解、历史概念理解、阶段特征把握、阶段特征把握、主干知识整理主干知识整理 关关 键键 能能 力力 (三)发展(三)发展
27、“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实现学科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实现学科思维能力有效提升 理解与辨识理解与辨识 概括与提炼概括与提炼 组织与运用组织与运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历史探究能力历史探究能力1 突破一个难点2 实现两大转变3 突出三大主线4 强化四个意识 注重注重历史知识点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科内知识的整合能力提升学科内知识的整合能力 学习理念学习理念:从:从“模块知识模块知识”到到“通史知通史知识识”,从,从“区域历史区域历史”到到“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运用能力运用能力: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获取解读信息、调
28、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 经济、政治、思想文明经济、政治、思想文明 通史、世界、近代、阶段意识通史、世界、近代、阶段意识 通史意识通史意识:从历史的:从历史的整体整体、完整全貌完整全貌来解读历史来解读历史 世界意识: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置于世界意识: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置于世界角度世界角度分析分析 近代意识:从近代意识:从近代化近代化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 阶段意识:从阶段意识:从阶段特征阶段特征的角度准确把握历史的角度准确把握历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通史为线通史为线 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引领引领 突出突出 通史为线通史为线 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引领引领 突出突出 通史为线 全球史观引领 强调文明并存12345 内容重组,形成专题+通史体例 建立必修教材纵横联系,兼顾选修 整合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全球史观引领,用世界眼光学习历史 近代化史观主线,突出文明发展进程突出主干知识、阶段特征 总结错题,查漏补缺,区分易错易混点1 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加强时空观2 突出时代特征、主干知识及事件间联系3 能够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4 增强比较意识,在对比中区分知识,增强辨别能力5 在阶段特征、阶段历史中,渗透古今中外大通史观6 能灵活建立大主题小专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