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4 ,大小:298.11KB ,
文档编号:4697240      下载积分:2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469724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课件.ppt

1、第三章第三章 老子、莊子及道家文論老子、莊子及道家文論一一、老子的文學思想;、老子的文學思想;二二、莊子的文學思想;、莊子的文學思想;三三、先秦道家文學思想及其影響、先秦道家文學思想及其影響v 道家文論包括老子的文藝思想和莊子的文道家文論包括老子的文藝思想和莊子的文藝思想,以莊子為代表。老、莊著作中直接談藝思想,以莊子為代表。老、莊著作中直接談論文藝特別是文學之處很少,但他們的文藝美論文藝特別是文學之處很少,但他們的文藝美學思想是確乎存在的,而且相當深刻、精闢,學思想是確乎存在的,而且相當深刻、精闢,對後世中國的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啟迪甚巨。對後世中國的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啟迪甚巨。v 道家文論的

2、主要內容是關注文藝的美學特道家文論的主要內容是關注文藝的美學特徵、文藝的審美標準、文藝創作的主體心態和徵、文藝的審美標準、文藝創作的主體心態和思維規律等等有關文藝的內部規律問題。思維規律等等有關文藝的內部規律問題。一、老子的文學思想一、老子的文學思想v1、宇宙觀、宇宙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v2、價值觀、價值觀 無、道、德無、道、德 守柔守柔 居後不爭居後不爭 寡欲老子哲學寡欲老子哲學v3、政治觀、政治觀 無為無為 善為下善為下v4、知識論、知識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

3、所者久,死而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不亡者壽。”“自然之道自然之道”為中心的哲學本體論為中心的哲學本體論v老子對文藝和美學的主要貢獻有二:老子對文藝和美學的主要貢獻有二:v一是對一是對“象象”的論述的論述 從審美的角度對藝術創造的客體所要達到的從審美的角度對藝術創造的客體所要達到的標準的描述標準的描述v二是對二是對“虛靜虛靜”的論述的論述 從心理的角度對審美主體所提出的要求從心理的角度對審美主體所提出的要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論論v 老子認為無和有、虛和實之間存在一種辯證關係。老子認為無和有、虛和實之間存在一種辯證關係。“有有無相生無相生”,以,以

4、“無無”為本。為本。v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境界,總是要有某種具體的境界,總是要有某種具體的的“聲聲”和和“形形”來暗示、引導、象徵,方能使人聯想和體來暗示、引導、象徵,方能使人聯想和體會到的。會到的。v例如琵琶行例如琵琶行v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v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v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v水泉冷澀弦疑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水泉冷澀弦疑絕,凝絕不通聲暫歇。v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v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

5、出刀槍鳴。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v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v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影響影響v 老子把這種理想的老子把這種理想的“大音大音”、“大象大象”看作是體現看作是體現 了絕棄人工、委任自然的審美特了絕棄人工、委任自然的審美特徵,是一個有無相生、虛實相成的完美境界,徵,是一個有無相生、虛實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無窮妙趣,使人體會不盡,給人以豐它含有無窮妙趣,使人體會不盡,給人以豐富的想像餘地,這實際上也就是中國古代藝富的想像餘地,這實際上也就是中國古代藝術意境

6、的主要特徵。可以說,老子的術意境的主要特徵。可以說,老子的“大音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希聲,大象無形”論已成為中國古代藝術意論已成為中國古代藝術意境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哲學和美學基礎。境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哲學和美學基礎。老子的文學批評理念老子的文學批評理念v(一一)辯證趨反辯證趨反v 辯證思想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辯證思想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的辯證思想導老子的辯證思想導 源于源于周易周易,但比,但比周易周易更加明朗更加明朗化和系統化。老子深刻洞悉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狀化和系統化。老子深刻洞悉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狀況,提出了許多兩兩相對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

7、的矛盾對立況,提出了許多兩兩相對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矛盾對立面,如面,如“無無”與與“有有”、“難難”與與“易易”、“長長”與與“短短”、“高高”與與“下下”,老子認為這些對立的雙方既是矛盾的,同,老子認為這些對立的雙方既是矛盾的,同時又是相互聯繫的,時又是相互聯繫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下相傾”。沒有。沒有“無無”也就沒有也就沒有“有有”,沒有,沒有“難難”也就沒也就沒有有“易易”,相互之間都是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互之間都是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不僅如此,老子還認為矛盾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不僅如此,老子還認為矛盾的

8、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禍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複為奇,善複為正複為奇,善複為妖妖”(五十八章五十八章)。在老子的辯證思想中,老子十分注重相成在老子的辯證思想中,老子十分注重相成必相反的現象,並認為這種現象是趨向道的最高境界,必相反的現象,並認為這種現象是趨向道的最高境界,“反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四十一章四十一章),因而,他十分強調從,因而,他十分強調從相反的方向努力,來達到目的相反的方向努力,來達到目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外其身而身存。”v 老子辯證趨反的哲學思想體現在文學批評中,老子辯證

9、趨反的哲學思想體現在文學批評中,則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則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v 一是從批評物件雙方對立統一的角度提出其批一是從批評物件雙方對立統一的角度提出其批評理論。評理論。比如老子對美和惡、善與不善的看法,就比如老子對美和惡、善與不善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老子認為世間美的東西和惡的東西是很有代表性。老子認為世間美的東西和惡的東西是共存的,善和不善的東西也是共存的,沒有美,也共存的,善和不善的東西也是共存的,沒有美,也就無所謂惡,沒有善,也就無所謂不善。就無所謂惡,沒有善,也就無所謂不善。“天下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也。”

10、(二章二章)正因為有美的東西,才顯露出惡的東西正因為有美的東西,才顯露出惡的東西來,正因為有善的東西才顯露出不善的東西來,美來,正因為有善的東西才顯露出不善的東西來,美和惡、善與不善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和惡、善與不善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判,對文學作品的評價,因此,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判,對文學作品的評價,不應該偏重一方而輕視另一方,在稱美之時要看到不應該偏重一方而輕視另一方,在稱美之時要看到其還有不足的一面,同樣,稱惡之時也要看到其美其還有不足的一面,同樣,稱惡之時也要看到其美的一面,一切的批評都應該是辯證的,而不應該有的一面,一切的批評都應該是辯證的

11、,而不應該有所偏頗。所偏頗。v 二是從批評物件對立雙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二是從批評物件對立雙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其批評理論。其批評理論。一方面,老子認為,事物達到極致,一方面,老子認為,事物達到極致,就會以相反的形態表現出事物發展的更高境界。就會以相反的形態表現出事物發展的更高境界。“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揄,質直若渝,大方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揄,質直若渝,大方無隅。無隅。”(四十一章四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辯若納大巧若拙,大辯若納”(四十四十五章五章),事物發展的最高境界,都從其相反的方面表,事物發

12、展的最高境界,都從其相反的方面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現出來。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達成最佳的批評目的,老子認為達成最佳的批評目的,老子認為“曲則全,枉則直,曲則全,枉則直,窿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窿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二十二章),那麼,我們在進行文學批評時,就應多從其相反的那麼,我們在進行文學批評時,就應多從其相反的方面人手,以反馭正,方不失其正。方面人手,以反馭正,方不失其正。(二二)自然無為自然無為v 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範疇之一。老子哲學思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範疇之一。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想的核心是“道道”,

13、在老子的宇宙觀裏,把,在老子的宇宙觀裏,把“道道”看做是宇看做是宇宙生成的本原,宙生成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二十五章),“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四十二章),一切都是,一切都是由由“道道”派生出來的,派生出來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天下母”(二十五章二十五章)。可見,在老子看來,。可見,在老子看來,“道道”是宇宙生是宇宙生成的本原,是宇宙運行的動因。而這一切都是自然生成的,成的本原,是宇宙運行的動因。而這一切都是自然生成的,非人力所及,非人力所及,“人法地,地

14、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二十五章十五章),一切都要按自然法則去做,不要加上任何人為的,一切都要按自然法則去做,不要加上任何人為的因素,因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三十七章),“無不為無不為”則體則體現在現在“無為無為”之中,只有之中,只有“無為無為”,才能,才能“無不為無不為”,而且,而且,老子還引用聖人的話說:老子還引用聖人的話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七章五十七章)進一進一步說明步說明“無為無不為無為無不為”的道理。

15、在老子看來,的道理。在老子看來,“無為無為”是達是達到到“道道”的最佳途徑,的最佳途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四十八章),只有,只有“損損”到到“無為無為”的境地,才能達到的境地,才能達到“道道”的境界。的境界。v 老子自然無為哲學思想體現在文學批評上,就是強調一種老子自然無為哲學思想體現在文學批評上,就是強調一種完全順應自然的批評理念。在老子看來,客觀事物,包括文完全順應自然的批評理念。在老子看來,客觀事物,包括文學作品,以一種自然狀態呈現出來則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一學作品,以一種自然狀態呈現出

16、來則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一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會損害其自然狀態,破壞其內在的美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會損害其自然狀態,破壞其內在的美質。所以他主張質。所以他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二章),他說,他說:“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之。”(四十三章四十三章)又說:又說:“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為而成。”(四十七章四十七章)那麼,老子是不是不要批評呢那麼,老子是不是不要批評呢?不是的,不是的,老子強調老子強調“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無不為

17、”在在“無為無為”之中,之中,“無為無為”體現著體現著“無不為無不為”,也就是說不要人為地觀察事物,也就是說不要人為地觀察事物,進行批評,要把個人的欲念、欲望都拋舍掉,才能認識到事進行批評,要把個人的欲念、欲望都拋舍掉,才能認識到事物的真諦,物的真諦,“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無欲,以觀其妙”(一章一章),河上公日:,河上公日:“妙,妙,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也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也”,可見,要認識,可見,要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就要取一種純客觀的態度,不要有任何的個到事物的本質,就要取一種純客觀的態度,不要有任何的個人欲念。同時,老子也認為,批評要有群眾性,不要以自己人欲念。

18、同時,老子也認為,批評要有群眾性,不要以自己的欲念為出發點,的欲念為出發點,“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四十九章),文學批評如果失去了群眾性,那麼,它的存在價值也就很值文學批評如果失去了群眾性,那麼,它的存在價值也就很值得懷疑了。得懷疑了。v(三三)大音希聲大音希聲v 老子哲學的最高境界是老子哲學的最高境界是“無無”。在老子看來,。在老子看來,“無無”可以可以看做是天地萬物的原始,看做是天地萬物的原始,“無名天地之始無名天地之始”(一章一章),“天地萬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四十章)。這裏的。這裏的“無無”並不如某些哲並不如某些哲學

19、家所說的那樣是指虛無,在老子看來,學家所說的那樣是指虛無,在老子看來,“無無”是是“道道”的表的表現形式,因為老子同時認為現形式,因為老子同時認為“道道”也是天地萬物之原始,也是天地萬物之原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老子對,而老子對“道道”的描述的描述也蘊含著也蘊含著“無無”的意象,的意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日道。”(二十五章二十五章)既然既然“無無”是是“道道”的表現形式,那麼,的表現形

20、式,那麼,“無無”自然不是虛無,它本身是一種我們看不見的事物的存在自然不是虛無,它本身是一種我們看不見的事物的存在狀態或形式,因此,老子把它看作是其哲學的最高境界,人類狀態或形式,因此,老子把它看作是其哲學的最高境界,人類發展的最終歸宿,發展的最終歸宿,“反者道之動反者道之動”(四十章四十章),要探求,要探求“道道”的的真諦必須向真諦必須向“道道”的相反方向進發,也就是從的相反方向進發,也就是從“有有”向向“無無”的方向探討,這樣才真正揭示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達到的方向探討,這樣才真正揭示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達到其最高境界,其最高境界,“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善行無轍

21、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二十七章二十七章),無論,無論做任何事情,做任何事情,“無無”都是其最高的追求和最高的境界。都是其最高的追求和最高的境界。v 老子老子“大音希聲大音希聲”的文學批評理念,正是在這的文學批評理念,正是在這樣的哲學思想前提下提出來的。樣的哲學思想前提下提出來的。“大音大音”乃高妙之乃高妙之音,音,“就是最大或最完美的聲音就是最大或最完美的聲音”,“希聲希聲”則是則是聽了但聽不見的聲音,聽了但聽不見的聲音,老子老子說說“聽之不聞名日聽之不聞名日希希”(十四章十四章)。但但“希聲希聲”並不是無聲

22、,聲音是有並不是無聲,聲音是有的,只是常人聽不到,或日體味不到,也就是屬於的,只是常人聽不到,或日體味不到,也就是屬於“無無”的範疇,的範疇,“無無”為事物的最高境界,那麼為事物的最高境界,那麼“希聲希聲”也就是聲音的最高境界了。老子自己也把也就是聲音的最高境界了。老子自己也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這種現象稱之為“道隱無名道隱無名”,也就是說,事物的,也就是說,事物的最高境界常隱于最高境界常隱于“無名無名”之中。其實,不僅老子這之中。其實,不僅老子這樣評價樣評價“大音大音”,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有類似的觀,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有類似的觀點。點。v 禮記禮記孔子閒居孔子閒居中記載了孔子對中記載了孔子對“五至

23、五至”、“三無三無”的看法。孔子說:的看法。孔子說:“志之所至,詩亦至焉;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至,哀亦至焉。”對這對這“五至五至”,孔子認為,孔子認為“明目而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這和老子的這和老子的“大音希聲大音希聲”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孔子關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孔子關於於“三無三無”的看法,更反映了古代學者認識客觀事物的看法,更反映了古代學者認識客觀事物的一致性,在孔子看來,的一致性,在孔子看來,“無聲之樂,無體之

24、禮,無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服之喪”都體現了其各自的最高境界。因此,老子的都體現了其各自的最高境界。因此,老子的“大音希聲大音希聲”的思想,實際上並不是如某些學者所說的思想,實際上並不是如某些學者所說的是的是“把嬰兒的自然的聲音,看成了音樂的最高標把嬰兒的自然的聲音,看成了音樂的最高標準準”,而是將順應自然,體味藝術的最高境界視為文,而是將順應自然,體味藝術的最高境界視為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因為這種藝批評的最高標準,因為這種“大音大音”,只有在順應,只有在順應自然的情況下才能體味得到,只有體味到這種自然的情況下才能體味得到,只有體味到這種“大音大音”的的“無聲無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批評

25、與鑒賞,才是真,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批評與鑒賞,才是真正的正的“知音知音”。v(四四)信言不美信言不美v v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老子的另一個代,是老子的另一個代表性哲學理念,亦是其文學批評理念。老子哲學中表性哲學理念,亦是其文學批評理念。老子哲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重視內質,反對外飾。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重視內質,反對外飾。在老子看來,事物本身的內質是決定一切的,內質在老子看來,事物本身的內質是決定一切的,內質不行,外在自然少功,不行,外在自然少功,“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長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長”,相反

26、,內質,相反,內質充盈,外在能力自然強盛充盈,外在能力自然強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三十三章三十三章)。所以老子主所以老子主張張“處其實,不處其華處其實,不處其華”(三十八章三十八章),反對任何外反對任何外飾的東西,認為這些東西無益而有害飾的東西,認為這些東西無益而有害,“五色令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十二章)而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文學批評理念正是在這的文學批評理念正是在這樣的哲學思想基礎上提出來的。樣的哲學思想基礎上提出來的。v 同孔子的同孔子

27、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思想相反,的思想相反,老子堅決反對對言辭的美化,他認為真實的語言是不老子堅決反對對言辭的美化,他認為真實的語言是不美的,而華麗的語言自然也是不真實的,真實的語言美的,而華麗的語言自然也是不真實的,真實的語言是不需要裝飾的,經過裝飾的語言則是不真實的。老是不需要裝飾的,經過裝飾的語言則是不真實的。老子此處雖就一般言辭而言,但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子此處雖就一般言辭而言,但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他實際上提出了文學批評的標準,那就是去掉雕飾,他實際上提出了文學批評的標準,那就是去掉雕飾,返樸歸真,返樸歸真,“複歸於樸複歸於樸”則是其最高的目標則是其最高的目標“

28、複歸於複歸於樸樸”就是要求文學批評要重視文學作品的內容品質,就是要求文學批評要重視文學作品的內容品質,內容的真實是不需要形式的美的,甚至形式的美會妨內容的真實是不需要形式的美的,甚至形式的美會妨害內容的真實。這種思想對後世的文學批評理論有著害內容的真實。這種思想對後世的文學批評理論有著較大的影響,如劉勰在較大的影響,如劉勰在文心雕龍文心雕龍情采情采中提出的中提出的“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飾言而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於情性辯麗本於情性”的觀點就明顯受到了老子的觀點就明顯受到了老子“複歸於複歸於樸樸”思想的影響。當然,老子的思想的影響。當然,老子的“信言

29、不美,美言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的主張強調得過於絕對了,但老子此言是針對當的主張強調得過於絕對了,但老子此言是針對當時社會的弊端而發的,矯枉過正,情有可原。時社會的弊端而發的,矯枉過正,情有可原。v(一一)虛極靜篤虛極靜篤v 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道道”,“道道”是其最高是其最高的哲學精神。但的哲學精神。但“道道”是處於潛藏隱蔽狀態的,很難是處於潛藏隱蔽狀態的,很難被命名,被命名,“道隱無名道隱無名”,因此要體味,因此要體味“道道”的境界,的境界,虛極靜篤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他說虛極靜篤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他說|:至虛極,守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靜篤,萬物並作,

30、吾以觀其複”(十六章十六章)。河上公注。河上公注日:日:“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人當念重本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人當念重本也。也。”這裏的這裏的“本本”實際上就是實際上就是“道道”,老子認為,老子認為,只有在只有在“虛極虛極”、“靜篤靜篤”的狀態下,才能觀察到萬的狀態下,才能觀察到萬物歸其本的情形,也就是萬物歸於物歸其本的情形,也就是萬物歸於“道道”的情形的情形。“虛虛”是一種虛空的心理狀態,是一種虛空的心理狀態,即即“竭力去掉主觀偏竭力去掉主觀偏見,使作家以客觀的態度處理進入大腦的各種各樣的見,使作家以客觀的態度處理進入大腦的各種各樣的物象,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先人為主的心理

31、方物象,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先人為主的心理方式,從而可以深入地探尋物象的真諦,做到式,從而可以深入地探尋物象的真諦,做到“虛其虛其心心”,方可以觀,方可以觀“道道”。老子的文學批評方法老子的文學批評方法v “靜靜”是一種清靜、靜止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清靜、靜止的心理狀態,人心受人心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而容易浮躁,從而影響人的判斷力客觀環境的影響而容易浮躁,從而影響人的判斷力和思維力,只有清靜下來,方可以觀察到客觀事物和思維力,只有清靜下來,方可以觀察到客觀事物的真實面貌,所以老子說的真實面貌,所以老子說“靜為躁君靜為躁君”(二十六章二十六章),“躁勝寒,靜則熱,清靜為天下正躁勝寒,靜則熱,清靜為

32、天下正”(四十五章四十五章)。這種虛極靜篤的觀物方法用在文學鑒賞和批評上,這種虛極靜篤的觀物方法用在文學鑒賞和批評上,則毫無疑問要求批評家在觀照文學作品時必須以虛則毫無疑問要求批評家在觀照文學作品時必須以虛極靜篤的方法才能達到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才能極靜篤的方法才能達到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才能準確而完整地鑒賞和評價文學作品。老子的虛極靜準確而完整地鑒賞和評價文學作品。老子的虛極靜篤的觀物方法對後代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影響至大,篤的觀物方法對後代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影響至大,劉勰在劉勰在文心雕龍文心雕龍神思神思中就汲取了老子的思想,中就汲取了老子的思想,指出:指出:“陶鈞文思,貴在虛靜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33、”,這裏的,這裏的“虛靜虛靜”,就是老子的虛極靜篤的觀物方法。就是老子的虛極靜篤的觀物方法。v(二二)抱一守中抱一守中v 老子在談及自然無為的哲學理念時,提出了抱一、守老子在談及自然無為的哲學理念時,提出了抱一、守中的思想方法。在老子看來,中的思想方法。在老子看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狗”(五章五章),天地和聖人並不認為自,天地和聖人並不認為自己所為是向萬物和百姓施仁德,因此也並不希望萬物和百己所為是向萬物和百姓施仁德,因此也並不希望萬物和百姓予以回報,一切都順其自然。人應該象天地那樣,姓予以回報,一切都順其自然。人應該象天地那樣

34、,“虛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而不屈,動而愈出”,內中空虛,和氣流行,使萬物自生,內中空虛,和氣流行,使萬物自生,這樣,守中就十分重要了。守中,就是要去除欲念,忘卻這樣,守中就十分重要了。守中,就是要去除欲念,忘卻滋味,清理五藏,守德於中,謹言養氣,頤養精神。守中滋味,清理五藏,守德於中,謹言養氣,頤養精神。守中和抱一是有著緊密聯繫的,老子認為:和抱一是有著緊密聯繫的,老子認為:“抱一,能無抱一,能無離離”(十章十章),河上公注日:,河上公注日:“言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言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身長存。則身長存。”“”“一一”是什麼呢是什麼呢?按老子的解釋,按老子的解釋,“一一”為道為道之所生,之

35、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可見“一一”是離道最近的派生物,其作用也最大是離道最近的派生物,其作用也最大,“天得一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三十九章三十九章)。v 那麼,那麼,“一一”到底是什麼呢到底是什麼呢?按照老子所說,按照老子所說,“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因而,這裏的,因而,這裏的“一一”應為應為“無無”,實際是就是,實際是就是“損之又損損之又損”的的“無為無為”。如何達到抱一呢。如

36、何達到抱一呢?老子認為老子認為“專氣致柔專氣致柔”和和“滁除玄覽滁除玄覽”是十分重要的。是十分重要的。“專氣致柔,能嬰專氣致柔,能嬰兒兒”,如果能專一守氣,達到柔弱的程度,則必如,如果能專一守氣,達到柔弱的程度,則必如嬰兒一般,無思無慮,精神守中嬰兒一般,無思無慮,精神守中。“滁除玄覽,能滁除玄覽,能無疵無疵”,“滁除玄覽滁除玄覽”則要求去除內心中的一切雜則要求去除內心中的一切雜念,這樣才能在評價客觀事物時不會產生失誤。老念,這樣才能在評價客觀事物時不會產生失誤。老子的子的“抱一抱一”“”“守中守中”思想用在文學批評上,則要思想用在文學批評上,則要求在進行批評時,應努力去除內心的一切私欲和雜求

37、在進行批評時,應努力去除內心的一切私欲和雜念,在一種心清氣朗的思想狀態下,才能體現批評念,在一種心清氣朗的思想狀態下,才能體現批評的真實性和徹底性。的真實性和徹底性。v(三三)德善德信德善德信v “德善德善”“”“德信德信”亦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亦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這裏講的要方面。這裏講的“德善德善”,即,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者吾亦善之”,“德信德信”,則是,則是“信者吾信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四十九章四十九章)。表面上看,老子在。表面上看,老子在這裏主張的是無原則的善和無原則的信,實際上並這裏主張的是無原則的善和無原則的信,實

38、際上並不是這樣。前一個不是這樣。前一個“善之善之”是指對於善者要善待,是指對於善者要善待,後一個後一個“善之善之”也是善待,但善待的目的是使其向也是善待,但善待的目的是使其向善,也就是要看到其優點和長處,並善待其優點和善,也就是要看到其優點和長處,並善待其優點和長處,使其漸漸變善,這才叫長處,使其漸漸變善,這才叫“德善德善”,即以德善,即以德善之。同理,前一個之。同理,前一個“信之信之”和後一個和後一個“信之信之”也不也不同,後一個同,後一個“信之信之”也是要相信百姓心中有誠信,也是要相信百姓心中有誠信,並使其不誠信的東西漸漸變為誠信,這才叫並使其不誠信的東西漸漸變為誠信,這才叫“德德信信”,

39、即以德信之。,即以德信之。v 無論是無論是“德善德善”還是還是“德信德信”,老子所要告訴,老子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的是“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四十九章章),也就是不要以自己的一己之心去分析和評價客,也就是不要以自己的一己之心去分析和評價客觀事物,應該摒棄先人為主的批評方式,而應以百觀事物,應該摒棄先人為主的批評方式,而應以百姓的心為批評的出發點。這在文學批評中是十分重姓的心為批評的出發點。這在文學批評中是十分重要的方法。我們進行文學批評的目的是要發展文藝要的方法。我們進行文學批評的目的是要發展文藝事業繁榮文藝創作,那麼,我們在批評時就不應該事業繁榮文藝創作,

40、那麼,我們在批評時就不應該採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方式,而是要運用採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方式,而是要運用“德德善善”“”“德信德信”的方法,鼓勵創作,推動繁榮。老子的方法,鼓勵創作,推動繁榮。老子的的“德善德善”“”“德信德信”思想雖未直言文藝批評,但其思想雖未直言文藝批評,但其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對文藝批評則具有十分重要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對文藝批評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的指導意義。v(四四)正言若反正言若反v 與辯證趨反的哲學思想相聯繫,老子提出了與辯證趨反的哲學思想相聯繫,老子提出了“正言若反正言若反”(七十八章七十八章)的批評方法。所謂的批評方法。所謂“正言正言若反若反”,即從事物的相反

41、方面去評價其高下優劣。,即從事物的相反方面去評價其高下優劣。老子認為老子認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四十章),事物相反的方面體現道的運動,事物柔弱的一面表事物相反的方面體現道的運動,事物柔弱的一面表現道的運用,就是說,從事物相反的方面進行批評,現道的運用,就是說,從事物相反的方面進行批評,則可以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性,可以達於事物的本則可以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性,可以達於事物的本質。因此,老子說質。因此,老子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上德明道若昧,進道若退,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四十一章四十一章)上述上述這些現象實際上都達到

42、了各自的極至狀態,但卻從這些現象實際上都達到了各自的極至狀態,但卻從其相反的方面表現出來,抓住其相反方面的特徵,其相反的方面表現出來,抓住其相反方面的特徵,或可抓住其實質。這種情況在文學批評中是經常見或可抓住其實質。這種情況在文學批評中是經常見到的,我們常說最高的技巧往往表現為無技巧,正到的,我們常說最高的技巧往往表現為無技巧,正是老子是老子“正言若反正言若反”批評方法的應用。批評方法的應用。v 老子的文學批評思想與其哲學思想體系老子的文學批評思想與其哲學思想體系緊密相連,博大精深,影響廣遠,並且自成緊密相連,博大精深,影響廣遠,並且自成體系,與中國古代其他學派的文學批評思想體系,與中國古代其

43、他學派的文學批評思想有著極大的差異。以老子文學批評思想為基有著極大的差異。以老子文學批評思想為基礎的道家文學理論與批評體系在中國文學批礎的道家文學理論與批評體系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討和研究老子及道家的文學理論與批評體系,討和研究老子及道家的文學理論與批評體系,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與批評的研究意義十分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與批評的研究意義十分重大,應下大氣力開展。重大,應下大氣力開展。二、莊子的文學思想二、莊子的文學思想v(1)“大美大美”、“天籟天籟”、“天樂天樂”說說 首先,從大的美學思想上說,莊子主張質樸混首先,從大的美學思想上

44、說,莊子主張質樸混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為完善的,具有至高無上的美: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為完善的,具有至高無上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有成理而不說。莊子莊子知北游知北游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莊子天道天道v “大美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樸樸素素”即尚未經過人工雕琢修飾的自然美。這種美學即尚未經過人工雕琢修飾的自然美。這種美學思想具體運用到文藝批評上,莊子則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具體運用到文藝批評上,莊子則提出了著名的“天籟天籟”、“天樂天樂”說:說:v 汝聞

45、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夫!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天籟?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莊子莊子齊物論齊物論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莊子天道天道v 所謂所謂“人籟人籟”,是指人工演奏、演唱的音樂,是指人工演奏、演唱的音樂,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所謂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所謂“地籟地籟”,是指自然,是指自然界風吹萬物之孔隙而發出的音響,它比界風吹萬物之

46、孔隙而發出的音響,它比“人籟人籟”高級一些,但也還是要有所憑藉;而高級一些,但也還是要有所憑藉;而“天籟天籟”則則是在是在“無待無待”即沒有任何外在條件作用下,天所即沒有任何外在條件作用下,天所發出的發出的“自鳴自鳴”之音。這是檔次最高的文藝,也之音。這是檔次最高的文藝,也即即“與天和者與天和者”的的“天樂天樂”。v 這種說法聽起來過於玄虛,實際上包含的美這種說法聽起來過於玄虛,實際上包含的美學理論非常深刻,它明顯是從老子的學理論非常深刻,它明顯是從老子的“大音希聲,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象無形”理論命題引發出來,但作了精彩的發理論命題引發出來,但作了精彩的發揮,從而形成為道家文論的核心思想。揮

47、,從而形成為道家文論的核心思想。v(2)“言不盡意言不盡意”和和“得意忘言得意忘言”說:說:“言言”和和“意意”的關係,即人的語言和心意之的關係,即人的語言和心意之間的關係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莊間的關係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莊子在這兩段話中都談到兩層意思:子在這兩段話中都談到兩層意思:v 第一層是第一層是“言言”和和“意意”的關係;的關係;v 第二層是第二層是“意意”和和“道道”的關係(的關係(“意之所隨意之所隨者者”、“意之所不能察致者意之所不能察致者”都是深賾玄虛之都是深賾玄虛之“道道”)。v 莊子認為,認識主體的人在體認和把握莊子認為,認識主體的人在體認和把握深

48、微之深微之“道道”時,語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別時,語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別的,心意雖然也不能完全的,心意雖然也不能完全“察致察致”玄虛之玄虛之“道道”,但畢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細微之處,但畢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細微之處,即其即其“精精”者;而者;而“言言”和記錄言的和記錄言的“書書”,則充其量也只能得其則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粗”者,因此雖聖賢者,因此雖聖賢之文章著作(之文章著作(“書書”)也只能是)也只能是“糟粕糟粕”而而已,理應鄙棄之。已,理應鄙棄之。v 莊子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論,其實蘊涵莊子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論,其實蘊涵著非常精闢的合理內核,即人的言論和書籍著非常精闢的合理內核,即人的言論和書籍(當然

49、也包括文學作品)在表達豐富複雜的(當然也包括文學作品)在表達豐富複雜的心意時是並不稱職的,只不過是蹩腳的工具心意時是並不稱職的,只不過是蹩腳的工具罷了。這就是後世文論中著名的罷了。這就是後世文論中著名的“言不盡意言不盡意”理論的源頭。評中的熱門話題。具體到藝術理論的源頭。評中的熱門話題。具體到藝術和審美上來,作者、鑒賞者的語言究竟能否和審美上來,作者、鑒賞者的語言究竟能否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意?古今多數派文論家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意?古今多數派文論家的觀點是:言不盡意。這一文學思想的源頭,的觀點是:言不盡意。這一文學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莊子:可以追溯到莊子:v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

50、貴也。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以言傳也。莊子莊子天道天道v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也。莊子莊子秋水秋水v 莊子還提出一個與莊子還提出一個與“言不盡意言不盡意”論密切論密切相關的相關的“得意忘言得意忘言”說:說:v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