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1.1 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世界银行1995年9月公布了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确定国家发展战略时,不只是用“收入(income)”而是用“财富(wealth)”作为出发点。它对传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使财富的概念超越了货币和投资的范畴。该指标体系综合了四组要素判断各国和地区的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1)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森林以及地下资源的价值,如石油、煤炭、黄金和矿石等。(2)生产资源包括所使用的机器、工厂、基础设施(如供水系统、公路、铁路)等。(3)人力资源包括以人为主体(如教育、营养、医疗等)所反映的价值。(4
2、)社合资本以集体形式出现的家庭和社会之类的人员组织和机构生产的价值,也是财富计算的内容之一。该指标具有许多优点,表现在:(1)赋予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内涵。该体系将国民财富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解为四个基本方面:然资本(代表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产资本(代表了可转换为市场需求的能力)、人力资源(代表了对生产力发展的创造潜力)和社会资本(代表了国家和区域的组织能力和稳定程度)。这四类要素的综合,与以前的指标相比,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应用上都更加全面也更加合理。(2)动态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该体系的目的不仅仅是衡量国家的财富数量,更着重衡量财富的动态变化及其所显示出的“保存率”变化如果一个国家只靠剥夺自身的
3、自然资本去增加收入,并把收入用于消费而不是投资,指标体系就会显示出“负储蓄”的特征,它表明了一个国家的“财富净值”在减少,也表明了是在削弱自己的可持续能力并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正储蓄”去增加财富净值。“储蓄的定义是国家的生产减去其消费、生产资本折旧以及自然资本消耗后的总结果。负储蓄的结果使得用于人力资源投资的钱越来越少,人民脱贫更加因难”。这样该指标体系就成为衡量财富动态变化的监控器。(3)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付诸于可操作的实施。“出售某些自然资本既不是积极的,也不是消极的,完全取决于出售之后的钱做什么用,是用于购买进口豪华汽车还是用于发展儿童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4、保持,除了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本外,更重要地取决于所获得收入的使用方向和对财富的储蓄贡献,这是衡量财富或存量的主要结果之一。(4)那种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必须为后代人原封不动留下同等数量“自然资本”的简单化观点和机械的观点也遭到了驳斥。该指标体系不足表现在:(1)忽略了不同国家的基础条件。(2)该指标体系比较重视衡量时间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但对地理空间不均衡,却未得到很好的体现。1.2 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结构内涵和统计内涵,建立了有五大体系组成的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1)总体层表达可持续
5、发展的总体能力,代表着战略实施的总体态势和总体效果。(2)系统层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将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函数关系分别表达为生命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3)状态层在每一划分的系统内能够代表系统行为的关系结构。在某一时刻的起点,它们表现为静态的,随时间变化呈现动态的特征。(4)变量层共采用48个“指数“加以表示。它们从本质上反映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5)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的数量层的数经 济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采用208个“指标”,全面系统地对48个指标进行定量的描述。交通运
6、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值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与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活质量的能力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交通运输的发展、持续和协调。之所以强调发展,是因为只有发展,交通运输才能更好地服务干社会经济;认为可持续发展不强调经济(交通)增长和财富的积累,有时甚至把可持续发展视同停止向自然取得资源,以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之所以强调持续,是因为交通运输发展中消耗大量资源,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只有使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才有可能使交通运输长期发展下去;同时,交通运输是服务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只有其自身发展带有超前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
7、会经济。之所以强调协调,是因为交通运输本身的发展并不是最终目的,它必须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只有与社会经济的要求相协调,交通运输的发展才有价值。同时只有交通运输内部实现协调才能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因此,只有当交通运输实现发展、持续、协调才能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1发展 发展的描述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主要是表征交通运输的现实水平。数量指标主要把握交通运输量的概念,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具有的“机动性”。质量指标是对交通运输设施质量情况和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把握。希望通过这些指标客观描述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这些指标的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便能够体现出动态的概念。2持续 持续性的描述主
8、要强调的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自身的超前性。交通运输利用各种资源,这里只选择了能源消耗、清洁能源的比重及报废交通工具的回收利用进行表征;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选择了交通运输的排放物进行表征;对于交通运输的超前性,选择了交通运输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及用于交通运输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比例来表征。3协调 协调性指标主要是定性指标。对于交通运输内部的协调性,主要选择了结构优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进行表征;对于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主要选择了交通运输与会、经济、政府行为的协调进行表征的。这些指标主要是定性指标,其主要含义如下:(1)运输结构优化 运输结
9、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运输结构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考察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适应程度,以及为了建立适应性运输系统而应有的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和运输系统产出比例。中观层次的运输结构是从运输系统内部考察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以及为了实现合理分工所需的比例关系,如各种运输方式的路网规模与地区分布、运输能力比例、实际完成的客货运量按运输种类别、距离别的比例等。微观层次的运输结构是从每种运输方式内部的各个环节考察其构成比例,如运输线路与运载工具的比例、点(站、场、港)与线的能力的协调等。这里我们所说的运输结构主要指中观层次的运
10、输结构。运输结构的优化是指真正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发展运输业,使各种运输方式扬长避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配合,建立一个以节约运力为小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化,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的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市场机制的完善 运输企业的产品是劳务商品,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运输能力是一种社会资源,必须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提高效益。一个完善的运输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运输需求,调节运力,解决运输供求矛盾;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促进运输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改善服务质量;通过竞争,可以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在市场中应该占有的合理份额。(3)与社
11、会发展的协调 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交通运输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应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积极转变现念,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4)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交通运输系统是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系统与外部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能够增强经济系统对内外环境反应的灵敏程度,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将促进交通运输的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发展因其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一定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系统状况的改善将诱发经济系统发展状态的突变。一般说来,在经济起步阶段,交通先行将有助于打破区域经济的闭塞状态,促进区
12、域资源的开发,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转效率,加强区域内外的分工与协作,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在经济起飞阶段,交通经济带基本形成并完善,运输系统逐渐成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在信息化时代,运输系统的发展趋于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时间效益和完善路网规模,达到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目的。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系统为交通运输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经济的发展,不但能在能源利用、资金供给、土地征用等方面为交通发展提供便利,而且能带来其他的支持条件,如政策支持、技术人才支持以及运输市场支持等许多方面。此外,经济发展方向的演变、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生产布局的调整等诸多变化,也都将对交
13、通运输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交通运输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就必须考虑这些外在因素,并力求和它们形成一种持续的协调发展机制。(5)与政府行为的协调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受到政府行为的制约。合理的政府行为有利于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协调,促进运输系统的持续发展;反之、交通发展则易受到阻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是其发展蓝图。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交通运输系统在未来多年内的发展态势甚至于具体项目的具体布局,运输系统和政府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是十分关键的。运输系统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制定相应的文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合理的交通运
14、输发展规划也会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且对运输系统自身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将大大影响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选择。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及交通发展方向(经济增长方向、环保方向、节能方向、大交通容量方向等),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投资、价格等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来调整或控制运输系统发展的方向。对于协调的五个指标主要是定性指标,指标值的获得可以通过咨询专家获得或直接由专家研究给出。运输的发展要通过交通运输政策和交通运输项目的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对两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政策评价主要应该考虑所制定的政策对交通运输本身的影响,包括对各种运输方式间协调性的影响及政策产生
15、财务性的影响;还应该考虑政策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的影响和公众福利的影响。例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利用的政策,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政策。交通政策评价涉及的因素更主要的为定性指标,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主要介绍交通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的评价问题。3.1 交通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原则 交通运输项目主要包括线路(铁道、航道、公路、管道)、枢纽港口、车站、机场等、运输工具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通信设施、导航设施、保养维修设施、仓储设施等)。除运输工具外,其他基础设施都属于基本建设范畴。对交通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
16、、经济、环境、资源、技术等因素,对项目的各种方案包括同一种运输方式的内部替代方案和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外部替代方案进行全面考察比较,判别方案的综合效果,并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综合效果最佳的方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般而言,交通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侧重经济评价原则 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如果经济稿不上去,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也不可能实现。交通建设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大部分由利用设施的部门所获得,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括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交通运输的宏观效益远比其微观效益重要。因此,交通建设项目
17、的评价应佃重经济评价,特别是国民经济评价。2与环境、资源招协调,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特别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我们在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时,既要重视当前的效益,也要重视长远的效益。要特别注意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或破坏了生态环境,必然会损害社会的长远利益。3交通运输系统整体优化的原则 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五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共同完成运输网吸引范围内的运输任务。因此,交通建设项目的评价,必须从交通运输系统整体优化的原则出发,具体考虑下列要求:(1)树立大交通观念,使各种运输方式有
18、合理的布局、分工,相互协调,各扬其长,综合发展。(2)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在同一种运输方式内部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合理的交通建设项目。(3)交通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必须按整个交通运输网络和运输全过程来分析计算。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对一个交通建设项目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有的方面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而有的只能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的原则是能度量的一定要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能度量的,则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3.2 交通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交通建设项目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营运既对交通运输系统本身发生作用,
19、又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及其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影响,而社会、经济系统环境对这种影响的反馈又会对项目产生反作用。因此,项目评价要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给予充分的分析和说明,正确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以期使项目与其存在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实现动态协调发展,为项目决策者据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消除或减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使项目投产后的营运更具持续性,这样既能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能保护自然环境。交通建设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是其可持续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船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技术、资源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具体分解
20、为一些评价对象。1 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分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及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三个部分。(1)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是对项目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消耗社会资源的真实价值。国民经济评价是宏观上合理配置国家有限资源、真实反映项目对国家经济净贡献的需要,同时也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包括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和净现值率、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外汇净现值和净现值串、经济换汇成本和经济节汇成本。(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价格和财税制度条件下,以财务预测中各种财务报表所测得的数据为值据,从项目范围内的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计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据以判断项目在
21、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投资的盈利水平,评价指标有: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状况及偿值能力的指标,评价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借款(国内)偿还期、流动比率、建动比率。(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项目对宏观或中观经济影响的范围和强度及其潜在的效益,特别是长远效益。一般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描述交通建设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定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对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对国土开发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对全国或地区运输网络的影响,对上
22、、下游及相关产业的影响,对能源利用与节约的影响和对技术进步扩散的影响等。定量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运输项目的实施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运输项目的实施对地区就业的影响,运输项目的实施对地区政府税政总额的影响和运输项目的实施对个人平均收入水平的影响等。经济影响分析是说明项目建设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析手段。2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包括社会环境影响和国防政治影响两个方面。(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项目对有关社会组织、集团和个人的利益的影响。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对利益主体(社会组织、集团和个人)的影响及其对项目的态度的反馈影响;识别谁是收益者和受损者,受益受损
23、的程度以及利益主体对影响的重要性:对就业效果(建设期和营运期的就业人数,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的影响;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如项目引起居民搬迁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地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结构、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对地区居民生活条件(住房、卫生、医疗保健等)的影响;对地区科技、文化、教育的影响;对地区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对地区历史文化和古迹的影响。(2)国防政治影响 国际政治影响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项目对国家政治,安全防务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评价主要内容有 对促进开放和吸引外资,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对促进科技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对提高商品国际竞争能力的影响;对提高国
24、际威望的影响;对促进外贸发展的影响;对增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影响;对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社会公平酌影响;对国防建设的影响。3技术评价 为了实现技术和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技术开发、应用及转移时事前对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目的是使方案评价更具合理性,为优化和决策评价提供技术依据。评价项目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协调性等方面。(1)可靠性 指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手段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运输的经常性。技术抗干扰能力是指一旦发生事故、自然灾害及战争破坏等突发性事件,该技术手段是否勉强维持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可以用故障发生的频率来表示,如以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来衡量,铁路
25、具有全天候运输的特点,航空水运则难以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保持运输的经常性。对不同的方案要作出具体分析,给出定性说明。(2)先进性 指项目所包含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是否有利于新技术酌扩散。一般而言,运输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主要通过安全、信息、环保、高速、重载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3)适用性 指所采用的工艺和设备能适应生产要素的现有条件,符合国情、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的基本要求特性。也就是说,具有先进性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一定就能适用。因此,我们选择技术的标准,既不应是因循守旧、复制古董的保守标准,也不应是脱离国情,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冒进标准。适用的先进技术应该成为技术评价和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4)协调性
26、 指运输项目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连续、协调、相互衔接和合理组织的能力。4环境评价 交通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建设和施工阶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取土弃土改变地貌和破坏植被,地貌改变和植被破坏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桥涵设置可能改变水流状态,引起下游冲刷和上游积水淹没农田;线路穿越动植物分布及栖息地,影响动植物物种的分布与栖息;高填深挖处的坡面容易引起的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营运阶段,交通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噪声的影响;运输工具排污对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的影响;货物运输及装卸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旅客在旅行途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洗刷运输工具等对水环境和土壤的影响等等。交通建设项
27、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因素多面复杂,难以综合为一个定量指标进行比较,、只能针对方案的某些方面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比较。(1)温室效应评价 运输系统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是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温室效应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必要对运输项目的温室效应进行评价。运输系统是CO2的排放大户,而CO2正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因子。由于不同的运输方式在运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排放的CO2总量也不同。因此,我们选用单位运输量排放的CO2量这一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这是一个定量指标。其数值可以参照相关运输方式选定。(2)环境影响评价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噪声等方面
28、。采用环境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则可依据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果分别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噪声进行评价;先确定项目在所经过区域的允许污染负荷份额,再将项目的污染状况同这一允许污染负荷份额相比,以确定同环境承载力的协调程度。采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时,不同区域因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即使是同一项目,允许污染负荷份额也各不相同。而交通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项目,交通线路具有长条带状的地理形状,可能跨越几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使得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要难于其它项目。(3)对沿线生态影响分析 交通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分析主要包括: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影响;
29、对动植物生长分布及动物生活规律、栖息环境的影响;对植被覆盖率的影响;对沿线自然景观的影响等。对生态影响分析一般采用定性描述语言进行说明。5资源利用评价 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其价值一般已经反映在投资和营运费用中,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没有反映资源的全部价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资源的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还包括用户成本,即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能为后代人使用的效益损失。资源产品的销售价格则应是上述三部分成本加上利润及流通费用的总和,由生产者(最终由消费者)负担。但实
30、际上,资源的价格只反映了第一部分成本和少量第二部分成本,根本没有反映第三部分成本,因此,有必要对消耗的资源进行评价。(1)能源利用评价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温,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价虽然可以用能源消耗总量这一实物指标来表示,但考虑不同的运输方式在运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采用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这一指标则更为合理。能源是运输的基础,运输的发展只有与能源结构和能源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才能顺利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例如,对一个贫油富煤国家和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来说,大力发展以电力为动力的运输方式则显得较为合理。因此,我们选择了与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这一定性指标。(2)土地利用评
31、价 对土地利用的评价一般用实物指标计算,亦可用单位面积完成的运输量这一指标来衡量。(3)重要投入物(如三材)影响 对重要投入物的影响,一般用实物指标来衡量。4 交通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方法研究 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中,有些只能进行定性分折,有些虽然能定量,但指标间的量纲也不统一。另外,每一个评价指标只能反映运输方式在某一侧面的优劣,各种运输方式对不同指标的优劣排序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要决定各种运输方式在总体上的优劣,必须将评价指标及单目标的评价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尺度上,这包括权重的划分和指标的综合两个方面的内容。权重的划分是确定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根据各种运输方式针对某指标的分析结论给出各种运输方式对该指标的优劣排序(各种运输方式的单指标排序)。指标的综合指的是在前述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各种运输方式的总评分,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目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如基本打分法、模糊集合法、多目标规划方法、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方法(FHW)、层次分折法(AHP)。复习与思考题1评价交通运榆可持续发展应从哪几个方面考察?2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优化是什么含义?3交通运输项目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