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智慧二、生态变迁与生态危机三、生态文化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智慧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智慧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广泛空间、充裕资源和必要条件,因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1、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创造的,显示出不同民族和族群的生存智慧。人类不仅可以适应各种生态环境,还可以根据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改造生态环境。因而可以
2、说,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它不仅包括了自然环境因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更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生态环境总是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广西的自然地理类型具有小规模多样并存的特色,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类型与生态集合相互穿插、密集分布,而且很少相互干扰、相互排斥。这就使得来源各不相同的民族及其文化在广西都能找到理想的生存环境,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迁徙到广西地区定居的民族及其文化都能顺利地成长、壮大,并实现稳态延续。广西地区境内四周边缘多山,谷地平原散见其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
3、的古代社会,山岭连绵、山路险阻、山高林深,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成为阻碍人类向外扩展、寻求交流的主要障碍。广西境内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结构,对文化间的相互传播发挥了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在现代科技大规模推广之前,不论哪个民族要扩大生存与发展空间都要面临难以克服的交通制约因素,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代价。这就使得早已生息在这里的各世居民族拥有充分的调试时间和空间,最终能够做到对外来的文化影响做出较为理想的消化和吸收,而不会在突发的文化冲击面前丧失自身的文化特性,从而确保了已有的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不容易被打乱,实现和谐并存。2、壮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壮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土地资源的有限,再加上长期
4、以来相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相对简单的生产方式,导致壮族的生存方式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促使壮族人民逐渐形成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价值目标追求壮族传统文化中通常以神灵作为中介。通过习惯法和禁忌设定一定的是非善恶标准,规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这些规范在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行为选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些壮族地区在村寨后普遍设有“龙山”,为保持其神圣尊严,一般都禁止上山挖地、砍伐、狩猎或者从事其他活动。据考察,很多壮族村寨的“龙山”常常是树木葱郁。野生动物繁多,生态环境良好。与其他大多
5、数少数民族一样,壮族的传统文化中体现了极其鲜明的自然崇拜思想。譬如壮族有树木崇拜传统,几乎每个壮族地区都有所谓的“神树”,人们对其顶礼膜拜,禁止乱砍滥伐,甚至不允许对其不敬。再如,壮族有动物崇拜传统,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如鱼、蛙、牛等被壮族文化赋予了特殊的角色,甚至有些动物被上升到了神灵的层面。在广西一些地方,壮族还保留着严谨捕捉青蛙的传统,捕捉青蛙者必须将其放回,如不慎将其杀死,必须对其进行埋葬并祈求上天原谅。3、壮、瑶等民族的梯田、壮、瑶等民族的梯田 梯田是一种分层的丘陵种植区。梯田采用某种措施保障土地保持,防治灌溉用水造成快速地面径流。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
6、、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沿等高线把田面修成水平的阶梯农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保水、保土、增产效果较好的一种梯田。在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它是农民长期的劳动成果,是智慧的结晶。其中以云南哀牢山和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较为出名。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从广义说叫做龙胜梯田,从狭义上称为龙脊梯田。龙胜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区103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
7、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梯田处处有,可像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属罕见。龙脊梯田包括平安北壮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两个景区。两处梯田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入扣的精雕细啄;既显得气势磅礴,又含着清秀的艺术情调。由于山行各异,呈现两种互不雷同的诗域画境。两者一南一北如双壁辉映,分别构成北壮和红瑶两个文化空间,可谓组合巧妙,相互辉映。她是壮族、瑶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她是大地的乐章。4、侗族的稻鱼共生农业经营模式、侗族的稻鱼共生农业经营模式 “九山半水、半分田,半分水面加庄园。”是侗族生息区自然背景的真实写照。侗寨通常位于低山丘陵和河谷坝子间,地表起伏太大,因而无法
8、建构连片的稻田。即便有小块零星的河滩平地,也由于森林茂密,加上山岭遮蔽而常感日照不足。在侗族地区要建构稻田必须与山争水争地才行,并且只能建成小片带状稻田,而且每块稻田的水、土、光、热各不相同。为了补救自然背景的不足,他们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整措施,合理地配置林、田、房舍、水域、草地。靠人力去建构一个适合水稻生长的人造河网、“平原”小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河流湍急的地段,他们采用人工分流改道,依据地势建构河、塘、田、寨交错分布的格局。稻田通常位于塘、河下方,村寨则建在塘河之间,这样就有利于保证稻田养鱼的水源供应。其间的农田、鱼塘、水井、河流作为侗族社会的基本生存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
9、用。因此能在不利的自然生态背景下,保持“饭稻羹鱼”的传统生活方式常盛不衰。侗族稻鱼共生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价值是多方面的:第一,全方位的循环,无废物污染。人及家禽家畜的粪便排入稻田中作为糯稻生长的肥源,或被田中的微生物分解后成了水生动物的饵料,这些水生动物又成为鱼类的最好的饵料。鱼食用后又以粪便回田,成为糯稻生长所需的肥料,不会污染环境。所以在侗族社区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第二,生物多样性能按稳定比例存在。在侗族稻田养鱼的经营中,对于稻田中产出的其他动植物,他们也采用均衡利用的办法去对待。稻田中自然长出的广菜、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若干种昆虫、软体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是他们加以取食的对象。侗族
10、社区对生物产品的取用很有节制,他们并不依赖囤积和储藏去抵御歉收风险,而是依靠从多种生物产品中,分季节均衡获取去实现食品供求的平衡 收获禾花鱼收获禾花鱼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克。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廷贡品。第三,投工少而收益大。在侗族稻鱼共生的经营范式中,由于常年蓄水,田地根本不需要深耕,有时直接插种禾苗即可,这样可以省去深耕这一环节,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稻田中耕除草在其他地方已用化学除草
11、剂代替人工除草,但化学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比一般农药更厉害,并且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只能单纯收到灭草的效果,不能起到中耕松土的作用。稻田养鱼后,鱼类摄食杂草代替了人的中耕除草,效果比人工中耕除草更具经常性和彻底性,还可以起松土作用。稻田养鱼不仅省去了中耕除草这一项艰苦的劳作,还可以避免在劳作中伤害水稻秧根,水稻生长会更健壮。第四,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无水土流失之害。在侗族地区,稻田的水位由人工开设的池塘和改道后的河流控制,整个社区的水域互通连成一体。进入社区的水资源均在被利用后才流出社区,这样使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并且透过鱼塘和稻田后,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饵料被充分利用后通过自然净化才往下游排放。
12、因此,每个侗族社区都发挥了水体净化厂的功能。在侗族社区,为避免山上的流水冲击稻田,在林地与稻田的交界区,人工培育宽窄不同的浅草带,这样的草带不仅可以缓冲地表径流,抵御流水对稻田的侵蚀,还可以将稻田与林区隔离开来,既便于在失火时也可以防止火势的漫延;更为有利的是,这些浅草带还可以作为牧场放养耕牛和家禽。这样的土地资源领有与使用办法,既有利于整体的规划利用,又能将利用与维护融为一体,从而起到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第五,无化肥、农药污染之祸。在侗族稻鱼共生的经营范式里,鱼在四处觅食的过程中,将稻田中的杂草作为饵料食用,其中30%左右能被鱼消化吸收,其余70%左右成为鱼粪回田,这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13、,起到了肥田作用。鱼的翻土,扰动了土壤的胶泥层的覆盖和封固,增大了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氧气渗入土壤深层,起到了熟化土壤提高肥效的作用,侗族村民都说:“稻田里的鱼是肥料的制造机”。同时,稻田中的微生物将鱼粪充分分解,激活了整个田地中的生物资源。微生物、菌类的生存与繁殖使稻田时刻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下,能量与物质交换速度加快,土壤肥力大为提高。因而,侗族稻田养鱼生产下的农田根本不需要村民投劳施化肥,就可以维持稻谷的连年稳产高产,土壤永葆活力。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因使用化肥而带来的土壤板结、引发可耕性下降等方面的困扰,从而实现了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生态价值。实行稻田养鱼,使得很多害虫,尤其是其幼
14、虫必须在水体中生活的害虫,如二化螟、稻螟蛉、象鼻虫及食根金花虫等等无法滋生蔓延成灾。原因在于这些害虫的幼体正好是鱼类最好的饵料,使这些害虫的幼体还未发展到危害稻谷时就已经被有效控制。5、水族的山地稻作方式、水族的山地稻作方式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区就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在农业生产中,水族农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俗。从今天绿色农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积肥与施肥积肥与施肥 水族农民虽然也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显的弊端。为了增加和多使用农家肥,水族农民仍普遍采取牛踩肥的办法来积肥。他们在耕牛休闲的时候,将其圈养,把牛
15、吃剩下的青草垫在圈内,适时加入垫圈土,让牛把粪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沤成肥料。灌溉。灌溉。水族地区灌溉得自然之利。在高于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坝蓄水,然后开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头灌溉。田高水低处,也使用筒车、翻车(龙骨车)等古老的提水装置。耙田工具耙田工具 耙田是为了耙碎田中的泥块,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松的生长土壤,且能均匀受水。特殊的是,水族农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长1米左右的木制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装有木齿或竹齿。若用人拉耙,“船”内装土或石块来镇压;若牛拉耙,人则站在“船”内驾驭。石耙就是一块长方形石条,条石两头钻孔穿绳牵引,条石底面有粗的刻纹。石
16、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传统的靶田方式传统的靶田方式“活路头活路头”水族地区广泛流行生产习俗。“活路头”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水族村寨里的重要农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头”开始干了,才能开始干。农时到来,“活路头”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一垄地,插几蔸秧,或割几把稻子,其他人再开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干这项农活。这种习俗起码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二是“活路头”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们根据气候掌握农时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跟着他们干可获好收成。“女不犁田,男不插秧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水族在农业生产中
17、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过去,曾有缺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的。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一天下来,几乎都有“快要累断了”的感觉。6、彝族的混合式生产方式、彝族的混合式生产方式 彝族地区海拔较高,从坝区到山顶海拨差距在1500以上,由于温度、降水的不同,山地不同海拨上有着植物生长的不同。彝族人农业生产活动表现出了对树木和植物的依赖性,但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中,彝族人并不单纯从自然中获取利益,农作生产也对自然植物和动物
18、的繁衍发挥着作用,在这一相互作用中,彝族采集狩猎、作物生产、畜牧养殖形成了与自然的协同统一,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互利共赢。采摘采摘 彝族采摘的多是山地中与农地共生的灌木或草本,白刺花、棠梨花、石榴花、树寿菜、花椒叶等均为软阔叶树种,都是适宜在高海拔向阳红土生长的树种,多分布在之通方便,人们活动较频繁的地区。这些树种大部分为速生树种,成熟早,开花多,落花也多,但其生长持续期短,衰退也早。采摘其花叶不仅是适应其生长特点的活动,还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夏秋季是彝族采摘食用菌的最佳时期,每年五月第一场雨水过后,就进入了野生菌萌发生长的时候,在相似的自然温度雨水条件下,野生菌常年会在同一地方出现。为了每年
19、都能在同一地方找到野生菌,彝族通常会采取一些办法对野生菌种给予保护。捕猎捕猎 由于野物众多,彝族一年四季均可捕猎,但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狩猎季节却是在夏秋雨季时节,一方面因为雨季导致山地泥泞,猎人很容易发现野物的踪迹,另一方面还因为冬春季大多为野生动物交配繁殖的季节,而到了夏秋季节,大部分野物交配时节已过,小兽也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打猎对动物的生存影响不大。此外,秋季也是作物成熟收获的季节,狩猎活动可以减少野物对作物生产造成的损失。季节性轮牧季节性轮牧 通常彝族在坡陡、高中型禾草多、质地粗糙、纤维发达的地区,以放牧山羊为主,同时养黄牛;在坡缓、高中型禾草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豆科牧草地带,以放牧牛
20、、山羊为主,兼牧绵羊;在高山草甸类草场为主的高原地区,中矮型禾草多,质地软,营养丰富,则放绵羊为主,黄牛和山羊次之;在低山、半山的宽谷地区,粮食和农副产品多,主要发展猪和水牛的养殖。由于草类资源丰富,彝族饲养家畜的种类也较多,但由于山羊利用牧草的种类比其他家畜多且环境适应性较强,山羊的饲养量较其他家畜为多。在羊及其它家畜利用各类自然草类资源的同时,彝族通过在山地中实行季节性轮牧促进这些草类资源的恢复性生长。冬春季节,平坝和矮山地带气候温暖,草木萌发较快,而到夏秋时节,高山上气候凉爽且牧草丰盛。因此彝族有冬春放牧和夏秋放牧的不同,冬春季节牛羊多在矮山平坝放牧,夏秋季节又将牛羊赶至高山、中山放牧。
21、通过矮山与高山的轮牧,不仅解决了矮山与高山植被的恢复性生长,还有助于解决家畜生长所需的食物和饲养环境问题。种植种植 虽然彝族通过放牧地点的轮换来恢复草场,但随着时间推移同样也会出现草场退化的问题。为更新草场,彝人会在草场轮休前实行火焚,火焚后立即播种农作物,同时在农作物中混进牧草,这种将草场的更新与农作物的种植一并实施的办法,对草场恢复收到的效果更为明显。由于这样的火焚只会烧去地表干枯的植株,不会伤及地下宿根和落地种子,因而对植被覆盖率不会造成长期影响。火焚后直到雨季来临前,地表覆盖度己经超过了70%以上。通过这一办法,不仅可以恢复牧草的生长,还可以消除有害杂草。而那些农作物生长更有利于牧草数
22、量的保证,因此,彝族牧人说:“养羊全靠火烧”。7、苗、侗、彝等民族对树林的保护、苗、侗、彝等民族对树林的保护 苗族、侗族、彝族人在木材采伐中都要有意识地将最高大、结籽最多的母树保留下来,其用意各民族各有区别。苗族和彝族认为这样的树有神力,侗族则将其作为种树保留下来。但在实践中,这样的母树是采伐期森林重新恢复的依托,只要这样的母树存在,被采伐的宜林地森林就可以自然恢复。在彝族地区,高山栎不仅是用材树,其落叶和幼树还是羊的饲料。为宗教信仰而留下的母树在植被恢复中却发挥了使用价值:一株保留下来的高山栎母树所结的种子,可以在一年内自然长出上千株幼树来。只需有意识地移植,恢复森林的成本极低,恢复到幼林期
23、仅需要35年。就在以往我们为了支持国家建设采伐长江上游水源储养林的同时,彝族伐木工人一直坚持本民族的传统,尽量保留母树。他们的这种做法得到了林业工作者和林业管理部门的认同和赞誉而见诸有关记载。遗憾的是,很多伐木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认为保留母树不利于施工而强行实施“剃光头”,致使这种有价值的传统不能得到推广,给今天的植被恢复留下了众多不利的因素。“剃光头剃光头”式的砍伐式的砍伐二、生态变迁与生态危机二、生态变迁与生态危机 1、生态变迁、生态变迁 生态变迁就是指一定区域生态环境的历史面貌及现状的客观演变过程。导致生态变迁的原因既有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人为因素。生态失衡生态失衡
24、生态失衡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其干预程度超过生态系统的阈值范围,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状态,而对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例如:乱砍滥伐森林或毁林开荒,采伐速度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则会使资源衰竭,生态失衡,后果是气候变劣,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的报复。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严重的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称为生态危机,即由于人类盲目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导致的局部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调。生态危机一旦形成,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生态危机的后果是毁灭性的生态危机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历史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但
25、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我们现在只要翻开一下世界地图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荒凉、最贫苦、最穷困的地方,在古代都曾经是最繁荣、最昌盛的地方;现在世界上那些生活最穷苦、最艰难的人民,在古代,他们的祖先在某一段时期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由兴而衰、由富而贫哩?我们再看一看世界文明发展史:从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从古印度文化;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到中国的楼兰,我们研究一下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事实,就是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数量、质量和植被的分布有关系。2、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是
26、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速生桉是典型的外来物种速生桉是典型的外来物种 桉树有184种原种,速生桉是指巨叶桉与尾叶桉、巨叶桉与赤桉、柳叶桉与隆缘桉和、尾叶桉与细叶桉等的杂交种,品系较多,以系列代号命名。各品系特点不同:长得快的一年高达十米;抗寒的比原种多抗二度低温;还有抗病的。立地条件好的,种五年可采伐,亩
27、产量有八个立方米木,经济回报(经济成熟)率超过20%/年。木材主要做胶合板材,次级木材用于造高级铜板纸或复印纸。桉树成材快,对林浆纸一体化很有帮助。速生桉是日本培育出来的,但日本已全面控制甚至禁止种植这种又称作致命“抽水机、抽肥机”的速生桉。被称作被称作“抽水机、抽肥机抽水机、抽肥机”的速生桉的速生桉速生桉的危害速生桉的危害 第一、速生桉是速生丰产林,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
28、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第二、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
29、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第三、有研究表明,速生桉所生长的地方都会造成水质严重的污染,人类或动物摄入这种水源,就会破坏免疫系统和生殖能力。因此速生桉在中国臭名远扬,农民们都称它为“畜生桉”。速生桉,有人斥之为“亡国树”、“霸王树”,有人称之为“绿色黄金”。近十年来,桉树一直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面临着“叫停”与“大力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作为外来树种,桉树对原生物种的生态抑制性和对水、肥的依赖是我们不能绕开的生态特性。因此发展桉树林营
30、造,更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营造,在促进生态平衡中有序发展。否则只会营造出一个又一个“绿色荒漠”,付出地区生态失衡的长远代价。3、“石漠化石漠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石漠化已经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看不见一块土地,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
31、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石漠化地区景象石漠化地区景象 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加上地下岩溶发育,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几乎连年旱涝相伴;同时,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缺土,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工程性缺水现象。石漠化与水土严重流失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给当地人们的生存亮起了红灯。石漠化地区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在石漠化地区种植作物是很困难的在石漠化地区种植作物是很困难的
32、 石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西南岩溶山区以贵州为中心,包括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区居住着1亿多人口,且以农业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的石漠化面积已接近或超过所在地区总面积的1O%,如贵州六盘水(27.9%)、安顺(24.6%)、黔西南(23.4%)、毕节(16.1%)、黔南(14.6%)、铜仁(9.4%)及广西的百色与河池(12
33、%)、云南滇东、川渝的涪陵(12.77%)、泸州(9.5%)、万州(9)等。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主要表现为:1、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50%。2、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0%。3、过
34、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4、乱砍滥伐。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5、乱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5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 国家发改委在20
35、04年8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五大工程措施,即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及生态移民工程。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确立了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六大任务等未来发展方向,此后三年累计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22亿元,农业、林业、扶贫等相关方面筹措资金166亿元,作为整治的试点资金。贵州、云南和广西共有100个县纳入到第一批试点县中。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下大力气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
36、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弄拉模式弄拉模式 在治理石漠化的过程当中,广西马山县成功的探索出即可以解决荒漠化问题、又可以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新型立体农业模式,又称“弄拉模式”。过去,弄拉和很多大石山区一样,“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自然条件十分
37、恶劣,是石漠化十分严重的地方。这里海拔600多米,全屯25户人家散居在大小不同的10多个山头上,全屯可耕地面积仅58亩。而今,弄拉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0年,弄拉屯村民的人均收入达5000元,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现在的弄拉,山清水秀,有林果面积1862亩,占总面积的70%以上。远眺弄拉屯远眺弄拉屯 马山县在弄拉模式成功的基础上,以点为面,在全县全面推广该模式,并成功地在石漠化严重地区探索出了“封山育林+造林、种果、种药”和“封山育林+种竹+沼气”等治理模式,如今,该县很多曾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山上林、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马山县封山育林9万公顷,占岩溶地
38、区土地面积的55%,新增森林面积5万多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6.33%提高到现在的60.3%。三、生态文化三、生态文化 1、生态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生态文化起于生态意识的觉醒。其主旨强调,人类只不过是复杂的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能动性,但是不可能超脱自然生态关系的制约。世纪年代以后,在生态科学的带动下,在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促使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化开始逐渐形成。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2、生态文化的根本意义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
39、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就是资源的永续利用。没有资源的永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包涵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宏观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点在于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社会内部危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表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一个新文明的路标,具有深刻的哲学根基。它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共同体,自然作为人发展的自身要素纳入人类发展的内涵,自然不
40、再是一个被征服的对象或客体,不再仅仅是供使用的工具或手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化的基石和理论基础,也是目前正在形成的新型生态文明观的理性内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按生态学的原则,文化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这样一来,人类文明的进程即成为人类文化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协同进化的进程。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这种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在改造自然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即生态文明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把现代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是实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充满了生态智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观念、习俗、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深刻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它们是前人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的生态文化建设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深入挖掘并在现代条件下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生态智慧,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