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天子朝天子咏喇叭咏喇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诗词大意,赏析诗歌。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疏通诗词大意,赏析诗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诵读古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王磐(约 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考试,故而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他的作品多以山水和闲
2、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是其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二、二、背景简介背景简介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尤其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就以此为题,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和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三、三、读音停顿读音停顿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
3、,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四、四、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声音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走了。五、五、诗歌赏析诗歌赏析1.赏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一语双关,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虽地位低下,但仗势欺人。作者借物抒怀,刻画出一副丑恶的奴才嘴脸,饱含蔑视之意。2.赏析“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写“吹”之功用。此一个“抬”字出神入化
4、,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3.赏析“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吹”之恶果。写出了人民的痛恨之深。4.赏析“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点明了全文主旨。水尽鹅飞,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官吏们把老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一无所有的情形。点出“吹”的恶果,百姓家破人亡,表达对“吹”的憎恨。不难看出,通篇对喇叭、唢呐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不难看出,通篇对喇叭、唢呐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5.说说这首散曲可分为几层理解。第一层(13 句),明写喇叭、唢呐的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第二层(48 句),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
5、,则民遭殃。第三层(最后三句),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6.这首散曲以什么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吹。吹之声;吹之功用;吹之恶果。7.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你能作简要分析吗?这首散曲借物咏怀,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儿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水尽鹅飞”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8.主旨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9.写作特色(1)运用象征,借物咏怀。表面上写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宦官,揭露他们的罪行。(2)语言轻俏诙谐,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诵读古诗词,我们可以走进祖国的高山大川,徜徉于故乡的小桥流水;我们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我们可以倾心人际的交往,领略丰富的生活;我们欣赏,我们体验,我们思考。古诗词犹如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提高了我们的修养。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古诗词,欣赏古诗词。七、作业布置七、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朝天子咏喇叭。2.阅读其他元曲,体会元曲和唐诗宋词的不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