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2.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查阅有关纳兰性德的资料及代表作品。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出身显赫,是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
2、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为清代“词家三绝”。在他生前,产生过“家家争唱饮水词”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王国维称“纳兰小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晚清词人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天生多愁善感,具有非常典型的纯真、敏感、多情、忧郁的诗人气质。他生性孤傲,淡泊名利,不愿受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但又无力反抗。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仕途生涯顺畅无阻,没有一丝一毫被挤压被贬谪的经历。他作为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驾陪皇上狩猎、去各地巡察。见多了官场的阿谀逢承,见多了虚伪、龌龊
3、和尔欺虞诈,官场的许多暗道机关和潜规则为他所不齿,故而他从厌倦到为无法摆脱官场的捧场作戏而苦恼,他将这些视为精神枷锁,欲罢不能。2.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赴觇(chn)梭(su)龙打虎山巡查边境,十二月返京。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3.诗词吟诵浣溪沙 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4.描绘的画面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
4、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二、赏析探究1.赏析词句(1)“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词句。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2)“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
5、而关城依旧。词中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古今幽恨几时平!”写出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2.主旨探究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融。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三、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诗词。2.自主选择一首纳兰词背诵,尝试着诵出感情,通过经典吟诵的方式读给全班同学听。板书设计浣溪沙 纳兰性德云山 北风 马嘶 晚烟 斜日 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