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批准书园区各部门、企业及人员: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园区及各部门、各企业、各人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工业园按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的要求和规范,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应急预案,现正式发布,要求各部门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执行。 批准人:日 期:目录1 总则51.1 编制目的51.2 编制依据51.3 适用范围81.4 应急救援的方针91
2、.5 工作原则91.6 本预案的事件分类和分级101.7 应急预案体系112 工业园基本情况132.1 自然环境概况132.2 社会环境概况222.3 区域总体规划232.4 周边环境状况252.5 入园企业基本情况292.6 污水处理中心建设及污染防治措施情况分析383 环境风险分析443.1 重点风险源识别与分布443.2 园区区域风险识别、513.3 最大可信事故预测593.4 园区应急能力评估624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职责684.1 园区应急救援组织体系684.2 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705 预防与预警815.1 环境风险源监控815.2 预测工作845.3 预警
3、856 信息报告、上报、发布886.1 信息报告886.2 报告方式与内容906.3 信息发布907 应急响应与救援措施927.1 分级响应机制927.2 园区响应程序937.3 应急救援措施957.4 经济监测1067.5 应急终止1088 后期处置1118.1 善后处置1118.2 保险1119 应急保障1129.1 装备保障1129.2 通信保障1129.3 应急队伍保障1139.4 技术保障1139.5 应急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1149.6 交通运输保障1149.7 医疗保障11410 应急宣传、培训与演练11510.1 应急宣传11510.2 应急培训11510.3 应急演练11610
4、.4 园区应急预案与地方应急预案衔接11911 奖惩12011.1 奖励12011.2 惩罚12012 附则12112.1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2112.2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2112.3 术语和定义122附件:1、工业园环境风险评估报告2、工业园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3、市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4、徐圩新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5、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初步协议6、关于推进工业园重点企业污水专管建设的通知附图:附图1 地理位置图附图2 工业园与周边生态红线位置关系图附图3 周边敏感目标图附图4 项目周边水系图附图5 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6 工业园雨水管网图附图7 工业园污水
5、管网图附图8 工业园风险源及应急物资分布图附图9 工业园疏散路线及交通管制网图附图10 工业园企业分布图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使工业园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在强化工业园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业园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规定环境应急响应措施,明确相关部门及企业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职责,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工业园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出有序响应,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外环境的影响,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维护工业园内外企业(或事业)单位及周边居民的安全和稳定,编制本预案。
6、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5、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2014年12月29日);6、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2号,2014年12月19日);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年4月16日);8、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9日);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1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1、突发环
8、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2010年9月28日);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008年8月1日,已于2016年3月30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1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5、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1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18、危险废物鉴
9、别技术规范(HJ/T298);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5.1);2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2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5085.4);2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5085.5);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2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0、;2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3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35、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环发201298号,2012.8.17);36、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37、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38、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39、关于深入推进环境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
11、知(苏环发2012221号);40、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连政发20062号);41、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连政办发201547号);42、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版)(2016年);43、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第一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工业园一期、二期范围。工业园一期规划范围为:北至烧香河,西至烧香河支流,东至驳盐河,南至张跳村,呈长条形分布。总用地面积约为9.54平方公里。工业园二期规划范围为:东至海堤路,西至驳盐河,北到烧香河,南以刘圩河为界,规划总面积约22.95平方公里。本预案主要关注的内容如下:1、原发性环境污染事
12、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或其它的环境污染事件等;因人为或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生物化学等环境污染事件。2、次生、衍生性环境污染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因发生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有毒有害物质,或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1.4 应急救援的方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体现以人为本、求实求严的思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
13、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维护工业园内外企业(或事业)单位及周边居民的安全和稳定。1.5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切实履行连云经济开发区、市政府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把保障工业园全体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调用所需资源,采取必要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重、特大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努力减少未遂事件的发生,长抓不懈,防患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重、特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工业园管委会和上级政府
14、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落实应急职责,实行应急分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机构的作用。(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业园管理制度,在应急工作中,本着对国家、社会、员工和公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6)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
15、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7)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综合素质。1.6 本预案的事件分类和分级1.6.1 事件分类本预案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工业园区域内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
16、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根据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性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五类:(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严重污染事件;(4)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5)其它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1.6.2 事件分级分级标准是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17、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较大(III)和一般(IV)突发性环境事件,对应预警等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工业园根据园区特点,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单位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将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三级。(1)三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经基本判断可控制在企业范围内,后果亦不严重;(2)二级:突发环境事件源强较强,其影响超出事件起因单位,波及园区范围,后果较为严重时;(3)一级:突发环境事件持续发展,
18、其影响超出园区范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污染及人员伤亡。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根据园区三级分级标准进行预判,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级别和响应救援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进行事件等级评定。1.7 应急预案体系工业园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 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 园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 园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同时,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在执行应急预案的同时,须注意与上位应急预案和下位应急预案想衔接,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2 工业园基本情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工业园
19、位于市徐圩新区。市位于省东北部,东经1182410948、北纬343507,是我国沿海第一批14个开放城市之一。连云区作为市东部港口海滨城区,辖12个乡镇(街道)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处于位于云台山麓、烧香河畔、黄海之滨,处于港和燕尾港之间,距离港口约10km,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约9km,连徐高速公路、242省道、226省道、沿海铁路穿行其中,水路交通便利。2.1.2 地形、地质、地貌市从地貌上看,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结合部,整个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受地质构造和海陆分布影响,地形是多种多样,全境以平原为主,依次分布为低山丘陵、残丘陇岗、山前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石质
20、低山等。大致可分为西部岗岭区、中部平原区、东部沿海滩涂区、云台山区四大部分。云台山由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等组成,山体走向呈北东向,向东伸至黄海之滨,为一组互相联系的断块山,山体标高一般在200m以下,其中前云台山范围最大,地势最高,山中有166座高峰,景区内就有大小秀丽的山头134座,主峰玉女峰高程为624.4米,为省最高的山峰。云台山自太古代以来一直处于隆起、上升为主过程中,经受长期剥蚀、侵蚀和历次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一系列地垒、断块。山体东南坡较为平缓,西北坡陡峭,具有以侵蚀、剥蚀作用为主的单面山构造的地貌景观。工业园用地属于盐田用地,地形平坦,以盐渍土为主,大部分用地高程为2.9-
21、3.5m之间,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区域土质为软弱场土,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纪的海相沉积为主要,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属于海积平原。区域内无大的断裂带通过,场地稳定,淤泥层厚,均无大的不良地质作用。云台山区系由云母片岩、片麻状片岩和近代洪积、冲积及海积层。云台山及其冲积台地地表属山地棕壤,厚度小,变化大,较贫瘠。该区北部是海积平原,表层属冲积相粘土、亚粘土,以盐渍土为主,沿海海岸为滨海盐渍土。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2.1.3 气候气象市处于暖温带南缘,海洋性气候明显,属季风型气候。冬季受北方高压南下的季风侵袭,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控制,天气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处于南北季风交替时期
22、,形成四季分明、差异明显、干、湿、冷、暖天气多变的气候特征。降雨的季节性变化较明显,多集中于夏秋两季的6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70%左右,冬季降雨量仅占5%左右。全年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4m/s,年平均降水量971.6mm,相对湿度75.4%。市受大陆气候影响较大,冬夏季较长,春秋季相对短。年平均温度为14.5,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3.9。该地区主要的气象特征见表2.1-1。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4 表2.1-1 主要气象气候特征编号项目数值及单位1气温年平均气温14.5年最高温度39.9年最低温度-13.92风速年平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40m/s3气压年平均
23、大气压1010.7hPa4空气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5.4%最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6%5降雨量多年平均降水量971.6mm日最大降水量264.4mm6积雪最大积雪深度120mm7风向全年主导风向SE夏季主导风向SE2.1.4 地表水水文特征市地表水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水系和盐场生产水系,主要河流包括驳盐河、烧香河及排淡河。驳盐河为盐场原盐外运的通航运输河道,河长约25.7km,现状河口宽20m30m,河底宽约10m12m,设计河底高程0.00m,正常保持通航水位2.40m左右。海堤内侧的复堆河为海堤复堤留下的河道,具有将东西向排水河道的涝水沿复堆河向挡潮闸汇集的排水功能,河道全长约25km
24、,河口宽20m80m不等。烧香河是该片区的主要泄洪通道,起于盐河,终于烧香河新闸,由烧香河新闸流入黄海,长度为30.7km,总流域面积约450km2,堤顶高程4.5m,河底高程-1.0m-2.5m,河面宽度为40m160m,河底宽度25m140m,边坡1:4。东西向的河道众多,河长较短,一般在6km9km左右,河口宽一般在20m左右,主要有方洋河、方南河、严港河、马二份河、纳潮河、西港河、深港河等河道。主要相关河流具体情况:(1)烧香河烧香河位于灌云县北部,是沂北地区的主要排涝河道之一,烧香河上游接盐河,流经南城、等镇,在镇分为两段,一段经烧香北闸控制入海,此为市区段,全长26km,为干流;另
25、一段流经台南盐场、海军农场、东辛农场等,由东陬山的烧香南闸入海,为支流。干流长度从盐河口至烧香河北闸30.7km,流域内西高东低,流域上游地面高程约为3.2m,流域下游地面高程约为2.3m。主要支流有云善河和妇联河,烧香河流域总面积为450km2,其中规划城区面积20.2km2,山丘区面积49.5km2,平原区面积380.3km2,中云台山以南地区的主要排水河道。烧香河主要功能为农业用水及泄洪,流域的水资源量相对贫乏,由于降雨的年内分配及多年变化不均,导致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多年变化不均,流域汛期径流集中度比降雨的汛期集中度要大得多,汛期径流多为弃水,无法利用,而枯水期缺水严重,主要靠调引江淮水来
26、满足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用水需求。由于调水能力不足,在当地56月农业用水高峰期,如遇当地降水不足,往往会造成河水位急剧下降。但随着省水利厅确定利用通榆河北段航道向市供水,将疏港航道开辟为市第二水源通道,设计供水流量30m3/s,通榆运河工程将与疏港航道工程(三级航道)基本同步建设,工程运行后,疏港航道工程最低通航水位更有保证。烧香河北支入海口处有烧香河北闸控制,阻止了海水进入。烧香河北闸位于镇东北4公里烧香河入海口处。老闸建于1973年,设计标准偏低,经30年运行,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危及枢纽正常运行,省水利厅2003年批准拆除重建。新闸建于老闸上游110m,烧香河北闸(新闸)属于中型水
27、闸,主体工程于2005年12月15日实施完成,设计排涝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按级水工建筑物进行设计,全闸共5孔,每孔净宽10m,总净宽50m,设计排涝流量580m3/s,上、下游引河按10年一遇标准开挖,挡潮标准按100年一遇高潮位4.51m设计,300年一遇高潮位4.76m校核,闸顶及堤顶挡水高程均为7.50m,是市重要防洪工程之一。烧香河北闸年平均流量为42784.20万m3/a,全年开闸放水54次,开闸放水时间约1000h,开闸放水期平均流量为119m3/s,平均流速0.6m/s;滞流期平均流量0.15m3/s,年平均流量13.57m3/s。沿线目前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烧香河南止于埒子口
28、由烧香河南闸控制入海。由于埒子口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流域泄洪主要从北支入海。沿线主要为工农业用水,在埒子口附近的徐圩镇有少量生活用水,沿线目前无万吨以上的大中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取口。现状为不通航河道,为了支持港口发展,进行了疏港航道的建设,目前尚在建设之中。航道建成后河口宽80100m,水深2.03.5m,其中烧香河北闸至烧香河桥段水深为2.53.5m,烧香河桥上游至杨圩大桥水深为2.02.5m。本港附近目前有跨河桥梁1座(云门路烧香河桥),碍航;跨河渡槽一座,渡槽为盐场驳盐通道,上游杨圩大桥以西大岛山处有多处民营码头。(2)驳盐河驳盐河起点在徐圩东山闸,终点在猴嘴,全长38 公里,驳盐河属金桥
29、盐业公司管辖,为盐场内部专用航道,原主要功能为通航驳盐,主要用于场区内驳盐以及向碱厂输送生产用盐,全年货运量30 万吨左右。驳盐河贯穿台北、台南、徐圩三大盐场,除了航运功能外还有向盐田输送海水、保障盐业生产的功能,为金桥盐业公司三大盐场生产专用河道和大动脉。同时驳盐河还承担排涝的功能,是一条咸淡水混合的河流。根据市连政函20077号文关于港疏港航道工程起点东移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函,该航运渡槽予以拆除,驳盐河航运功能同时废止。同时此外考虑到驳盐河贯穿台北、台南、徐圩三大盐场,系金桥盐业公司盐业生产专用河道和大动脉,除了航运功能外还有向盐田输送海水、保障盐业生产的功能。在疏港航道建设过程中拟对驳盐
30、河渡槽进行改造,拟建贯穿烧香河的地涵来替代驳盐河的输送海水的功能。驳盐河地涵位于烧香河与驳盐河的交汇处,设计流量为7.29m3/s,过涵落差定为0.15m,采用单孔钢筋混凝土结构,孔口尺寸为2.0m(净宽)3.0m(净高)。地涵顺水流方向总长151m(水平投影长度),其中直管段45m,斜管段82m,上、下游涵首长均为12m。(3)排淡河排淡河起自市区的西盐大浦河,流经云台区,由大板跳闸控制入海,全长21km。流经新浦区东部时,接纳附近生活污水,下游接纳猴嘴镇、开发区排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该河受排污影响,水质不能完全满足规划功能要求。排淡河口外海域属排淡河排污区、核电站温排水区,规划为四类海
31、水;烧香河入海口至1海里范围内海域功能为工业用水区,规划为三类海水,均非养殖用海。工业园内其它水体多为盐场生产所用的人工开挖海水引渠。2.1.5 海水水文特征(1)潮流地区受南黄海驻波潮流系统控制,无潮点位于本海区东南部外海34N、122E附近。北部的海州湾湾顶为潮波波腹,地区距海州湾顶较近,潮差较大,潮流流速偏小。徐圩新区东临黄海,河道受潮汐影响较大,潮型属非正规半日潮型。根据燕尾港潮水位站资料,年最高潮位为4.05m(1992年8月31日),年最低潮位为-2.61m(1987年11月26日),多年平均高潮位为3.32m。根据报潮所多年潮位资料统计,本海域属正规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不明显。(
32、2)波浪根据大西山海洋站(地理位置3447N;11926E)多年实测波浪资料、旗台作业区南侧羊山岛测波站(地理位置3442N;11929E)短期实测波浪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两站的常、强浪向基本一致,均为NNE NE向,实测波型多为风浪、风浪与涌浪组成的混合浪。冬、春季以W、NNE向为主,夏、秋季以EESE向居多。本海区测得的最大波高Hmax为4.6.m的大浪(波向NNE)是由寒潮大风造成的风涌混合浪。(3)海流本海区的潮流特征属正规半日潮流,海域海流以潮流为主,余流一般较小。由于受到东、西连岛及周边海岸轮廓线和水下地形的影响,外海区潮流以旋转流为主,近岸多为往复流。西大堤建成后海峡变成人工海湾
33、,湾外海域仍受外海潮流控制,-6米等深线以外为旋转流,湾内水域涨落潮流均从单一东口门进出,涨潮向西流,落潮向东流。湾内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实测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落潮最大流速均出现在中潮位附近,反映了由海峡向海湾转变后潮流特性由前进波向驻波型转变。(4)余流本海区余流流速较小,一般在320cm/s之间,港区内余流方向偏西向,外海区为偏北及偏东北向,表层余流流向有时受风向影响较大。(5)海岸地貌及淤积趋势徐圩新区大部分岸段为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排淡河口以南海岸主要受NEE向波浪和南向来沙(新沂河泄洪和海岸侵蚀供沙)影响,海岸位于废黄河口以北侵蚀堆积型海岸尾段,且海岸侵蚀趋缓,侵蚀供沙减少
34、,基本处于侵蚀为主的动态平衡状态,靠海湾防护控制了岸线蚀退,但浅滩区侵蚀依然存在。目前,侵蚀堆积型海岸泥沙来源在减少,但本海区底质较细,易于起动和落淤,一般在25m高波浪作用下,15m等深线以里范围内是泥沙活动带。“波浪掀沙、潮流输沙”是泥沙转移主要方式,在波浪和潮流作用下宽缓的浅滩区就地供沙不可忽视,选择海头、柘汪和徐圩附近建深水港须解决好挡浪防沙问题。2.1.6 地下水水文特征区域地下水中,总硬度、氯化物等指标值较高,与该地区临近大海,受海水渗入地下水相关。根据调查,该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含盐量高,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2.1.7 生态环境(1)陆地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为农业型生态环境,植被以农
35、作物为主;树木全系人工栽植,品种主要为桑、槐、柳、榆、椿、泡桐和杨等,主要分布于道路和河道两边以及村民宅前屋后。由于区域大部分现状为盐田,人类活动较多,天然植被已基本没有,野生动物如盐蒿、兰花草和茅草等较少见。项目所在地区已无大型野生动物存在,尚存的野生动物仅为鸟类、鼠类、蛙类和蛇类等,境内主要的动物为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项目所在区域为由盐田开发的工业用地区,大部分还为空地。除道路两侧部分人工绿化外,其它天然植被稀少,无珍稀濒危野生植物。(2)海洋生态环境市近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根据有关资料,共有浮游植物39种,包括甲藻门9种,硅藻门30种,优势种是甲藻门
36、中的叉状角藻、夜光藻、扁形原多甲藻、梭角藻和硅藻门中的中肋骨条藻、螺旋扭鞘藻、中心圆筛藻等;浮游动物共发现34种,包括桡足类、原生动物、毛颚动物、浮游幼虫以及糠虾类等;底栖生物种类共发现有23种,包括虹光樱蛤、绒毛细足蟹、棘刺锚等;附近海域有多种鱼类、虾、蟹等生物。经调查海域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发现的有150种鱼类,35种虾类,44种蟹类,142种软体动物,4种棘皮动物,7种腔肠动物。主要经济鱼类有:小黄鱼、黄姑雨、马鲛鱼、鲐鱼、对虾、金乌贼、日本枪乌贼等。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市位于中国沿海中部,省东北部,处于北纬33593507、东经1182411948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
37、、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徐州市毗邻,南连宿迁市、淮安市和盐城市。东西最大横距约12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2千米。土地总面积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759.4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千米。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行政区: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灌南县、东海县、灌云县。除上述正式行政区外,市还设置城市功能区:新海新区、徐圩新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截至2016年末,市户籍人口533.99万人,其中,市区222.69万人。2.2.2 连云区连云区是市“三个主城区之一”,位于对外开放的最东段,新亚欧大陆桥
38、东端起点,是港口所在地国家主枢纽港,连云区总面积766.44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连云区辖11个街道、1个镇、:墟沟街道、海州湾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连岛街道、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朝阳镇、宿城街道、高公岛街道、前三岛街道。其中,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朝阳镇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连云区是省唯一具有美丽海滨的城区,有国家4A级景区海上云台山、国家级云台山森林公园、4A级连岛海滨浴场旅游度假区、全省最大的海岛连岛、以及海州湾中的“鸟岛”前三岛。森林覆盖面积达80%,海岛自然风光秀丽迷人。连云区整个城区背倚巍巍云台,涧深林幽,面向浩浩黄海,天蓝水碧。区内有北云台山、北崮山的大小70多座山峰
39、,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暖温带植被生态系统,同时具有亚热带特色,区内有58.4公里的海岸线,是省唯的礁岩海岸,沿海共有7座岛屿、9座岛礁总面积83平方公里,拥有3万亩滩涂和15万亩可养殖海域,水产资源丰富,盛产带鱼、对虾、梭子蟹等。2.3 区域总体规划2.3.1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1)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3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55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87700元(1225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收入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30年产业结构调整为3:56:41。社会发展目标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限值期
40、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7万和2万元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志宏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步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2030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规划重点在产业发展、港口建设、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与临近区域将强统筹协调,发挥产业的比较
41、优势,协商制定相关产业空间整体布局,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协作发展区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城乡统筹规划市域规划“两轴一心”的城镇空间布局。其中“两轴”为沿海城镇发展轴,“一心”为中心城区。构建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即中心城区,是全市的行政、文化、商贸及流通中心内和中心城区南、北两侧的产业发展及综合配套区,形成“一心三极”城市结构。“一心”即连云新城,“三极”分别为新海城区、南冀新城和赣榆城区。通过“一心三极”的打造,引领市域发展。都市发展区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滨海大都市区,成为全市及区域发展的核心和龙头。确定市域空间管制区域
42、,主要包括生态敏感保护区、文物估计保护区、矿产开发控制区以及核电安全防护区,根据空间管制区划,提出土地利用调控目标和针对性管制措施。加强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的力度,循序渐进促进工业反哺农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优先发展重点镇。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划分,体现分区差异化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划和规划建设引导标准。2.3.2 市徐圩新区区域发展规划徐圩新区位于市城区东南部,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沿海开发战略重要载体,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成为“路桥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徐圩新区成立于200
43、9年6月,2010年1月19日经市政府批准为市级开发区(连政复20101号,),批复面积:293km2,规划区范围由三部分构成:北起烧香河河道中心线,西至烧香支河西岸,南至善后河、埒子口北岸,东至海堤;方洋港至埒子口岸线,规划建设的双堤环抱式港湾;中云台国际物流园规划区域。市徐圩新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93km2)于2011年6月7日取得省环保厅批复(苏环201191号,)。2012年3月经省政府以苏政复201228号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批复面积:14.68km2,四至范围:东至226省道,南至疏港中通路,西至横一路,北至疏港北通道。2.4 周边环境状况2.4.1 环境功能区划(1)大气环境功
44、能区划根据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本规划涉及的周边区域中花果山景区和大桅尖游览区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其中花果山景区包括相连的西游境界游览区、玉女峰游览区、东磊游览区和渔湾游览区,大桅尖游览区位于云台山景区的中部和东部,东区环山路,沿南北两侧山脊线向西与400米等高线共同围合的范围,包括大桅尖、二桅尖、狼窝顶等主要山峰。同时一类区域外侧300米范围内为缓冲带。其它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善后河徐圩新区段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农业用水及渔业用水区”,2010年的水质保护目标为类,2020年的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烧香河、烧香
45、支河执行地表水类,排淡河执行执行地表水类,其它河流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张圩港河、复堆河执行地表水类。驳盐河、纳潮河、张圩湖、刘圩湖、一号水库、二号水库、三号水库均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三类标准。根据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政府关于同意徐圩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491号),徐圩新区水厂取水口(善后河)已划分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为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两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见图2.4-1。图2.4-1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2.4.2 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以工业区核准范围为边界,考虑工业园重大风险源评价范围,向外延伸约5k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有:工业区、居民区、农业用地等。主要环境风险保护目标见表2.4-2所示。表2.4-2 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保护目标名称方位与工业园距离(m)规模联系方式环境功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