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脑颅脑CT、MRI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李坚一、颅脑一、颅脑CT、MRI概论概论CT、MRI的发展概况vCT即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v1969年由Housefield首先设计而成CT机,Housefield获1979年诺贝尔生物学奖。vCT检查早期应用于头部,后应用于全身。vCT第1-4代 螺旋CT 多层螺旋CT320排CTv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1946年美国Purcell和Blotch发现核磁共振现象,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v1978年Mallard,Hutchiso
2、n,Lauterbur等用MR装备取得第一幅人体图像。v2.0T超高场机CT、MRI的工作原理vCT是以X线束从多个方向选定断层层面进行照射,测定该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象的一种成象技术。vCT装置1.扫描装置(X线管、探测器、准直仪)2.计算机系统3.图象显示与记录系统vCT值的单位为Hu(Housefield unit)。v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v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5个系统:1.磁体系统2.梯度系统3.射频系统4.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5.辅助设备系统CT、MRI检查的优势CTv费用相对MR为低。v检查时间较短。v重建的断层图像。
3、v密度分辨率高v对钙化的显示有优势MRIv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干扰。v多参数成像。v多方位直接成像不使用对比剂即可完成血管成像。v脱氧血红蛋白和正铁血红蛋白于MRI上易被发现。v增强效果好,副反应少。v无电离辐射,对人体无明显损害。CT、MRI检查的缺点CTv存在X线辐射v高密度物质,如金属、钡剂可造成伪影v原始图像仅为横断面v后颅窝病变因颅骨伪影显示欠佳MRIv检查费用相对较高v检查时间较长,不利于烦燥、危重病人检查v对钙化显示不敏感v对骨的显示不清晰v体内金属异物可造成检查部位的伪影颅脑颅脑CT、MRI检查适应症检查适应症v颅脑外伤颅脑外伤v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疾病,脑梗
4、死,脑出血。v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发育异常。v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v颅内感染。颅内感染。v脑白质病。脑白质病。v颅骨骨源性疾病。颅骨骨源性疾病。v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v中毒,代谢性疾病等。中毒,代谢性疾病等。CT、MRI检查禁忌证 MRIv装有心电起搏器者、电子耳蜗植入术后。v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v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v早期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应避免磁共振扫描。v终末期肾衰,可致系统性肾系统性肾源性硬化。源性硬化。CTv妊娠妇女原则上应避免CT扫描。v对碘剂过敏者v肾功能衰竭。CT、
5、MRI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CTv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v去除检查部位金属、钡剂等高密度影v检查时应保持头位静止MRIv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v去除检查部位金属。v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v检查时不得随意运动,应长时间保持头位静止v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移动伪影金属伪影伪影:颅脑CT、MRI检查方法CTv平扫:不用对比剂v增强vCTAMRIv平扫v增强vMRA:唯一的非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v弥散加权成像DWIv磁共振波谱分析MRSv弥散张量成像DTI二、颅脑二、颅脑CT、MRI正常表现正常表现颅脑CTv部分容积效应:部分容
6、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在同一扫描层面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横行面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横行走行而又互相重叠的物质时,走行而又互相重叠的物质时,则所测得的则所测得的CT值不能如实反映值不能如实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值。值。颅中窝:颅中窝:前界前界蝶骨;蝶骨;后界后界颞骨岩部颞骨岩部(岩骨);(岩骨);内界内界海绵窦及海绵窦及垂体窝;垂体窝;外界外界颞骨。颞骨。为颞叶所在;内为颞叶所在;内侧海马回构成侧海马回构成鞍上池外侧缘鞍上池外侧缘。v颅后窝:颅后窝:前缘前缘岩骨岩骨后缘后缘枕骨枕骨正常CT表现(头颅增强扫描)增强:增强:v脑实质:正常脑实质轻度强化,脑皮质较髓质稍微增高,主要
7、是脑实质有正常血脑屏障。v血管:脑内血管明显强化。v颅内其它结构:硬脑膜明显强化,大脑镰呈线状高密度影,蛛网膜不强化。侧脑室脉络丛强化后呈不规则带状致密影。松果体和垂体因无血脑屏障常明显强化。正常颅脑CTA颅脑MRI:正常表现v正常脑MRI上,脑髓质比皮质氢质子数目少,其T1和T2值较短,故T1WI上脑髓质信号稍高于脑皮质,T2WI上则稍低于脑皮质。v骨皮质、钙化和脑膜组织的含水量及氢质子很少,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v流动的血液因其流空效应,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当血流缓慢或异常时,其信号增高且不均匀。脑灰质脑灰质 脑白质脑白质 脑脊液脑脊液 脂肪脂肪 骨皮质骨皮质 血管血管
8、T1WI 稍低稍低 稍高稍高 低低 高高 低低 低低 T2WI 稍高稍高 稍低稍低 高高 较高较高 低低 低低 T1WI:T1加权成像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2WI:T2加权成像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脑脊液(长T1长T2)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0T:T1WI-TRAv矢状面也是头颅MRI的常用检查层面,可显示中线结构的形态及其毗邻关系,明确幕上和幕下结构。v在正中矢状面上,可见中间的胼胝体,由前向后分为膝部、体部和压部,v脑干从上向下依次为中脑、脑桥和延髓。v头颅的冠状面常用于鞍区病变的显示。v在垂体层面中线区由上向下可见大
9、脑镰、胼胝体、两侧侧脑室、视交叉、垂体柄和垂体,下为蝶窦和后鼻孔。丘脑外侧可见内囊和豆状核等。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正常颅脑横断面FLAIR正常颅脑弥散加权像(DWI)D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FIESTA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稳态采集快速成像正常颅脑MRAMRA无需注射对比剂,而CTA必需注射对比剂CT高密度:钙化、出血血肿血肿钙化钙化CT低密度:脑肿瘤、脑梗死、脑水肿等脑胶质瘤伴脑水肿
10、脑胶质瘤伴脑水肿脑梗死脑梗死CT混杂密度:挫裂伤、颅咽管瘤、畸胎瘤等挫裂伤挫裂伤颅咽管瘤颅咽管瘤对比增强改变环形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脑萎缩脑积水脑室形态扩大:脑积水、脑萎缩脑动脉硬化占位效应基本病变表现左额顶骨粉碎性骨折左额顶骨粉碎性骨折听神经瘤引起内听道扩大听神经瘤引起内听道扩大MRI上上T1WI低信号,低信号,T2WI高信号(长高信号(长T1长长T2):):脑肿瘤、囊肿、脑梗死、脱髓鞘、水肿MRI上上T2WI低信号低信号血肿,短T2信号海绵状血管瘤,短T2信号MRI上上T1WI高信号高信号脂肪瘤脂肪瘤亚急性血肿亚急性血肿三、三、CT、MRI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在脑
11、血管病变的应用(一)脑梗死1、缺血性脑梗死v了解正常大脑前、中及后动脉的血管分布,熟悉大面积缺血性脑梗死的征象。v认识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征象。v认识脑梗时血管栓塞的MRI、MRA征象.2、出血性脑梗死3、腔隙性脑梗死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T1WIT2WIDWIDWI能更清晰显示急性期脑梗死女,41岁,头痛10天,言语含糊4天2011-2-7,T2FLAIR2011-3-5,DWI左侧小脑半球脑梗死后颅窝病变的显示MR明显优于CT(无骨伪影)T2WI未见明显病灶弥散加权像清晰显示病变随访T2WI证实DWI所见延髓右侧腔隙性脑梗死延髓右侧腔隙性脑梗死MRI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
12、CT,对于脑干及小脑梗死灶的显示更敏感,MRI应作为脑梗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CT征像:征像:v动脉致密征v岛带征v皮髓质分界模糊或消失提高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提高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T诊断注意事项:诊断注意事项:v窗技术(低窗宽,高对比)v双侧对照v早期征象的识别。v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v动脉致密征动脉致密征:指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WW31,WL40WW80,WL40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v岛带征岛带征: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可表现岛带区(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MRI-T2
13、WIWW3,WL40WW80,WL40WW80,WL40WW31,WL40女,45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1小时检查:右侧肢体肌力0-2级。右下肢病理征阳性。皮髓质分界模糊或消失皮髓质分界模糊或消失3天后复查男,73,发病当天脑梗死24小时内,CT检查可不被发现T1WI正常发病1.5小时后常规MRI检查正常DWI清晰显示病灶DWI对于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显示最为敏感常规MRI检查正常男,45,突发右肢无力5小时。检查:神清,言语含糊,右侧偏瘫,肌力1-2级,巴氏征阳性。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T2WI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WW80 WL35WW30 WL35低窗宽高对比更易显示病灶
14、DWI清晰显示病灶男,57,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0天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周围间隙缺血灶软化灶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T2WI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二)脑出血1、高血压性脑出血v高血压性脑出血CT征象v与肿瘤合并出血的鉴别v高血压性脑出血MR征象2、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内血肿CT容易诊断:脑内高密度团块影,CT值为60-80Hu,边界清,一般密度均匀,周边见窄带状低密度水肿带。男,75岁,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0小时。发病当天CT片治疗11天后复查片血肿的吸收从周边开始,吸收期血肿周围低密度包括吸收的血肿及周边水肿带。男,82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1天,临床怀疑脑梗死
15、。CT片示右侧肺癌2011-1-1CT片2011-1-42011-1-62011-1-72011-1-13CT平扫片高度提示肿瘤合并出血。女,38岁,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特别提醒v血肿吸收过程CT表现不断变化。v应熟悉不同时期血肿的典型CT表现。v诊断时应了解发病至CT检查的准确时间,避免可能误诊。v急性期血肿周围水肿为窄带状,若为爪样水肿应怀疑肿瘤合并出血。亚急性早期血肿亚急性早期血肿亚急性晚期血肿亚急性晚期血肿男,56,突发右侧肢体无力4天.左丘脑亚急性血肿CT平扫男,66岁,右侧外囊血肿6月后复查右侧外囊区裂隙状长T1长T2信号,周边见环形低信号,系血肿残腔MRI可识别陈旧血肿
16、与单纯软化灶蛛网膜下腔出血v动脉瘤CTA征象v动脉瘤MRI征象(三)颅内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合并出血CTADSA(四)颅内血管畸形v脑动静脉畸形v海绵状血管瘤v静脉性血管畸形左顶叶动静脉畸形MRA示左侧中动脉分支增粗并见畸形血管团及明显扩张的引流静脉右侧额叶动静脉畸形右小脑,左丘脑,左颞叶及右顶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T2WI病灶呈周边环形低信号的混杂信号(五)脑基底异常血管网女,岁同前病例,(六)静脉窦血栓(CVST)平扫CT直接征象:v静脉窦高密度影。平扫CT间接征象v静脉性水肿v静脉性脑梗死v静脉性脑出血。静脉窦血栓高密度三角征高密度三角征束带征(索条征)束带征(索条征)静脉性脑梗死8mm层
17、厚2mm层厚薄层有助于显示静脉窦血栓四、四、CT、MRI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一)脑脓肿脑脓肿,DWI呈明显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环形强化壁厚薄欠规则,不能除外肿瘤,DWI呈明显高信号则支持脓肿诊断T2WIT1WI增强DWI男,17,脑内多发结核性脓肿(二)病毒性脑炎女,6岁,乙脑2011-2-242010-7-272010-7-27(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脑(四)真菌性脑膜炎脑膜炎五、五、CT、MRI在脑脱髓鞘疾病的应用在脑脱髓鞘疾病的应用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六、六、CT、MRI在脑变性、中毒性疾病中的应用在脑变性、中毒性疾病中的应用肝豆状核变性女,45岁,反应
18、迟钝,记忆力下降12天。CO中毒迟发性脑病酮症酸中毒脑表现DWI呈弥漫性高信号七、七、CT、MRI在颅内肿瘤的应用在颅内肿瘤的应用脑肿瘤诊断的思路v定位:脑内、脑外v定性:影像征象、临床信息(年龄,性别,症状,必要的实验检查等)、其它影像资料.v鉴别诊断:原发性、继发性、非肿瘤性病变大脑凸面脑膜瘤女,37岁,肢端肥大症5年,垂体生长激素瘤MRI可清晰显示鞍区占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尤其是与颈内动脉的关系。垂体微腺瘤垂体病变的诊断首选MR检查,怀疑垂体微腺瘤应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听神经瘤引起内听道扩大女,60岁,听力下降7年,面部感觉减退5个月。FIESTAAX 3D-MIP重建薄层MRI图像示左侧增粗的听神经与肿块实性部分相连同前病例男,55岁,头痛10天。左肺癌脑转移多发脑转移癌T1WI平扫T1WI增强T2WI男,67岁,记忆力减退1个月。左侧颞叶单发脑转移癌肺窗横断面图像。纵隔窗增强冠状面重建图像。同前病例,左上肺癌伴脑转移。脑部发现转移癌必需行肺部CT检查。同一病人的CT图片与MR增强图片对比。MR增强扫描是发现颅内多发转移癌最好的影像方法。女,46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