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5年伦琴(Withelm Konrad Rontgen)发现X光 三十年代出现 X 线断层摄影 Tomography 1974年出现 CT(断层扫描)1983年电子束 CT(第五代CT机)1989年出现螺旋 Spiral CT(体积扫描)1998亚秒级 CT优点:真正的断面图像(横断面)、密度分辨率 高、可作定量分析局限性:极限分辨率未超过常规X线检查;定位:小于 1 cm 的病灶,易漏诊;定性:受病变部位、大小病程等影响;不是所有脏器适合CT检查,空腔性脏器(胃、肠);CT只能反映解剖方面信息,几乎无功能和生化信息。第一代第一代CTCT第二代第二代CTCT第三代第三代CT第四代第四代C
2、T成像时间短,适合动态心脏成像,其它器官图像与螺旋CT 相同扫描方式:EBT 采用电子束扫描方式 (传统 CT 机采用机械扫描方式)扫描时间:50100 ms特点:除了传统CT的成像特点外,EBT可用于对血流速度的测定结肠成像肺部低强度成像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钙化评估 X线强度,与图像质量、病人照射量、X管冷却时间和寿命有关。高mA率用于需要高吸收部位:大脑、大脑后窝、胸和腰脊椎骨、骨盆和成人。中mA率用于腹和中隔。低mA率用于高对比组织,内耳和肺。图为高mA与低mA对图像影响 当检查大量吸收(例如骨、肩部、胸和腰脊椎骨、骨盆)解剖区域时,可以使用高kV 或高mA。当选择高kV时,X光变硬,因
3、此X光能更容易穿透高吸收区,相应软X光成分减少(容易被组织吸收,对成像无用)。对幼儿或造影剂增扫时,使用低kV。由于运动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如呼吸和心脏动作,对腹、中隔和肺,扫描时间尽可能短。减少扫描时间,对图像重建,可减少运动伪影。增加扫描时间,在剂量一定时,可得到较好空间分辨率。有时为了降低mA率,延长X管寿命,也可增加扫描时间。层厚选择主要根据得到图像空间分辨或者组织对比度来决定。如:CT高对比:超过100 HU的组织差异。检查内耳时,通过空气与内耳骨的对比,得到最好的空间分辨,一般层厚小于2mm。肺CT成像是要求有好的空间分辨率,一般在层厚小于2毫米。在肝脏扫描中要求有好的组织对比度,
4、采用厚的层面来减少噪声的影响。但在扫描肝脏和胰时,一般将层厚度从10毫米变成3毫米,改进图像质量,导致噪声增加80%。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必然要提高mA率80%或更多,或者加长扫描时间。螺旋CT对腹部扫描示意图扫描区域为胃,仰卧,手置于头顶。采用滑环技术,CT能连续旋转采用螺旋扫描(体积扫描)图像重建采用图像数据内插法通过图像重建可以获得任意方向剖面像可进行虚拟CT扫描:虚拟肠镜、胃镜等减小部分容积效应的伪影单次屏住呼吸可完成整个部位扫描 螺距(Pitch)X管旋转一周,扫描床移动的距离 螺距因子(Pitch Factor)螺距与层厚相除所因子:1、1.25、1.5 和 2层厚(mm)螺旋度(100%)螺旋度(125%)螺旋度(150%)222.53556.257.5 螺距(Pitch)螺距=螺旋因子x层厚 每周成像数=螺距/成像间隔 29 结束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