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内内 容容n 狂犬病的基本概念狂犬病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病原病原 自然界存在的方式自然界存在的方式 侵袭人类侵袭人类 防治策略防治策略n 狂犬病的监测狂犬病的监测 全省监测:监测任务全省监测:监测任务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2概概 念念 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为乙类传染病。3概念概念 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感染狂犬病毒的犬、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的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感染。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主要
2、为急性急性、进行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脑脊髓炎,因其有恐水的临床特征,又称恐水恐水症症,一旦发病100死亡。野生动物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犬、猫和家畜既是储存宿主又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主要传染来源。4狂犬病的病原狂犬病的病原 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生物分类学位置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生物分类学位置 病原结构与病原基因组结构病原结构与病原基因组结构 致病决定因素或致病决定基因致病决定因素或致病决定基因 致病机理与致病过程致病机理与致病过程 5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生物分类学位置(生物分类学位置(1)古称“疯狗病”18世纪,狂犬病曾一度在欧洲流行猖獗。1881年法国巴斯德认
3、为本病的病原体是极小的生物,他将从自然界病兽中直接分离的病毒命名为街毒。为了制造疫苗,他把街毒稀释后在兔、猴等动物身上进行研究,在兔脑内传代,把感染的兔脑脊髓干燥,以氢氧化钾处理减毒,把这样改变了的病毒称作固定毒 6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生物分类学位置(生物分类学位置(2)1885年首次给一个被狂犬咬成重伤的儿童治疗,使这个儿童痊愈康复 1888年由Roux首次分离出狂犬病毒。1903年,Negri在狂犬病人尸体的脑部发现了包涵体,并在实验接种的动物中也观察到在神经细胞胞浆内的包涵体包涵体 7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病原的发现经过与生物分类学位置(生物分类学位置(3)发现狂犬病毒的历史已有1
4、00多年,但其结构和形态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被弄清 1962年狂犬病毒狂犬病毒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 在鸡胚组织、神经组织中增殖成功了狂犬病毒 8病原结构病原结构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分两个属:本科病毒中能感染人类、构成对人类威胁的只有狂犬病毒,狂犬病毒是狂犬病毒属的典型种。-水泡性口炎病毒属(Vesiculo virus)-狂犬病毒属(Lyssa virus)9狂犬病毒狂犬病毒 街毒:从感染动物或病人中发现的狂犬病毒称野毒或街毒(street virus)固定毒:街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称固定毒(fixed virus)10病原结构与病原病原结构与病原基因
5、组结构基因组结构 病原结构病原结构 狂犬病毒外形似一颗子弹,长约180nm,直径75nm,一端为半球形,另一端扁平 病原基因组结构病原基因组结构 狂犬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 11致病决定因素致病决定因素或致病决定基因或致病决定基因 狂犬病毒具有严格的嗜神经特性,动物实验显示,不同动物对狂犬病毒的易感性与动物机体的乙酰胆碱受体含量呈正相关。狂犬病毒在组织培养的细胞上增殖,一般都需要一段适应阶段,经过细胞连续传代,除了发生对细胞适应性的改变,提高病毒增生滴度,还经常伴有其他一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如病毒毒力的减弱、病毒表面糖蛋白发生改变等等。自然界中,不同地域、不同生物种系中狂犬病毒的
6、致病性不完全相同,病毒接种动物后引起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已经有实验证明,人工合成的与狂犬病毒基因组负链RNA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在细胞培养中有很强的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 12致病机理与致病过程致病机理与致病过程 1804年Zinke首次用实验证明狂犬病可由唾液唾液传播,他将染色后的狂犬唾液接种到健康犬的前腿手术切口中而传播。巴斯德将感染动物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与脑脊液注射到动物身上成功地诱导了实验性狂犬病。Roux等从兔、豚鼠和犬的实验中发现了狂犬病的致病机理,描述了接种在周围神经的病毒可以诱发狂犬病。如果在周围神经接种狂犬病毒后,将坐骨神经切断或烧灼,病毒就不能扩散到机体的其他组织和唾液腺了。病
7、毒从注射部位沿着周围神经进入中枢神经这一事实,已由许多学者予以有说服力的证明。13狂犬病毒在体内移行狂犬病毒在体内移行 病毒从咬伤部位侵入病毒从咬伤部位侵入 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 从中枢神经向各器官扩散从中枢神经向各器官扩散 14病毒从咬伤部位侵入病毒从咬伤部位侵入 先在伤口附近的横纹肌细胞内小量增值,病毒病毒在组织中存在的时期较短,在组织中存在的时期较短,可12周或更长。通过对实验性狂犬病毒感染的鼠后脚肌肉接种一定量狂犬病毒,发现病毒抗原在横纹肌中沉积,而其他组织未受到影响,对病毒扩散也未起任何作用。连续收集接种部位组织的电镜检查发现,病毒渗入周围细胞间隙,证实了这些
8、肌纤维中发生增殖性感染。在感染野毒株的臭鼬和犬中也观察到这种肌肉内感染的征象。这些研究说明了狂犬病毒在入侵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之前,能感染肌肉细胞并在其中增殖。从横纹肌细胞再侵入邻近的末梢神经 15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 动物实验中,病毒在周围神经的轴索浆以每小病毒在周围神经的轴索浆以每小时时3mm3mm的速度的速度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至脊髓前的脊根神经再大量繁殖,之后再侵入脊髓并很快波及中枢神经。在中枢神经主要侵入部位有脑干、小脑等部位的神经元,一般不侵入血流。抵达大脑的狂犬病毒必须进入神经细胞内复制,这一过程在大脑的各个部分是同时进行的,包括与行为或情绪最有关系的区
9、域,这就可以说明发生狂躁的原因。病毒到达脑后,对动物和人来说,感染是不可逆转的,其结局大多为死亡。到达脑后,病毒仍继续迅速扩散,除脑的支持细胞,最终感染涉及脑的所有神经元 16从中枢神经向各器官扩散从中枢神经向各器官扩散 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分播各器官、组织,其中尤以唾液腺、舌味蕾、嗅神经、眼角膜等处病毒含量较多。病毒向外扩散和向内神经传播一样通过轴索浆液的途径。唾液腺受累在病毒从中枢神经系统向外扩散中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有效的传播疾病的感染部位。由于迷走神经核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临床上可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17狂犬病毒分型(狂犬病毒分型
10、(1)血清血清型型:为典型的狂犬病毒标准攻击毒株。包括全球各地主要的原型株和实验株,以及新认识的中欧的啮齿动物分离株。血清血清型型:首先从尼日利亚蝙蝠脑中分离得到,后从中非共和国的蝙蝠中分离得到。此型包括有6个亚型。血清血清型型:首先从尼日利亚鼩鼱中分离,以后在非洲一些国家的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中分离出,包括5个亚型。血清血清型型:首先从南非狂犬病患者中分离到,以后从南非和中欧的蝙蝠中分离得到,有8个亚型。血清血清型型:从乌克兰蝙蝠分离出2株狂犬病毒,定名为uB1和uB2,经单克隆抗体分析,其抗原结构与从俄罗斯分离到的其它狂犬病毒相似,归属于最初分离于非洲的血清4型,但是,因为二者之间又有差
11、别,从而促进了定名为EBL1和EBL2的另一种新的血清型血清型(欧洲蝙蝠狂犬病毒)的建立。18狂犬病毒分型(狂犬病毒分型(2)遗传学分型 四种基因分型与四种血清分型相对应;此外后来从欧洲蝙蝠分离得到的狂犬病毒EBL1和EBL2分类为基因型和基因型 基因型狂犬病毒呈世界范围分布,基因、型狂犬病毒分布于非洲,而基因、型狂犬病毒仅在欧洲发现。除基因型狂犬病毒以外,所有基因型狂犬病毒均可引起人类疾病。19不同型别病原在致病不同型别病原在致病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1 1)Jean等用抗狂犬病毒RNP单抗(MAb-RNPs)对来自不同地区的427株狂犬病毒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类型不同将其分组,这种分组与宿
12、主动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有关,并且这种反应类型的不同长时期保持稳定。进一步比较发现无论是主要宿主动物或少数其它动物分离的毒株,或将毒株经细胞或动物传代,其反应类型仍然保持不变 20不同型别病原在致病不同型别病原在致病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2 2)狂犬病毒株的遗传信息以及对人和家养动物潜在的暴露来源,这对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21在自然界存在方式在自然界存在方式 宿主和传染源宿主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支持疫源地存在的自然条件支持疫源地存在的自然条件 疾病的自然循环疾病的自然循环 地理分布地理分布 22宿主和传染源宿主和传染源狂犬病的储存宿主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食肉动物,如
13、:郊狼、红狐、北极狐和灰狐、胡狼、猫鼬、浣熊、臭鼬和郊狼;家养、无主或未驯服的犬是发展中国家人狂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播宿主,因此更为重要许多其它种类动物动物对狂犬病易感易感,但并不进一步传播狂犬病,它们是狂犬病的受害者并常常为流行的终端。许多受害的动物是经济动物,如:牛、骆驼和马,这些动物的死亡增加了狂犬病的经济损失。许多种类的蝙蝠蝙蝠是狂犬病的宿主、传播者和受害者。蝙蝠狂犬病是北美一个新的问题。许多蝙蝠狂犬病感染病例没有明显的咬伤或暴露史。而且蝙蝠狂犬病毒株与其它狂犬病毒相比,可以更快地侵入脑组织,并且较少病毒就可导致脑的感染 2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感染狂犬病
14、毒的犬、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的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感染。牛、马、鹿和其他食草动物可以感染狂犬病,并且可以传播病毒给其它动物和人,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狂犬病毒也可以经气溶胶传播,因此,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狂犬病患者或进行狂犬病毒有关操作时,均应进行呼吸道隔离。此外,还有接受器官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报告 24支持疫源地存在的支持疫源地存在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在大多数国家里,只有一种野生动物在自然界维系着狂犬病,如西欧的红狐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犬。一些国家只报道过犬狂犬病,当犬狂犬病明显减少或消除时,野生动物狂犬病、包括蝙蝠狂犬病有可能出现。我国动物狂犬病毒感染
15、状况的调查研究非常有限,因此实际情况目前不清楚,但人间狂犬病的主要感染来源是犬,其次是猫,偶有发生因其它动物咬伤导致狂犬病的报告 25疾病的自然循环疾病的自然循环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均对狂犬病毒易感。野生动物为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野生动物中狐、狼、豺、浣熊、臭鼬、蝙蝠(吸血、食虫、食果等)及一些啮齿动物等均为传染源,可以直接传播给家畜和人。此外,狗在流行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猫次之。狗因被野生动物咬伤而被传染并将该病病毒传播给其他狗、家畜和人,有时回传给野生动物。虽然狂犬病主要在野生动物中流行,但狗仍然是人类感染的最主要来源狗仍然是人类感染的最主要来源 26地理分布地
16、理分布 全球分布全球分布 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几乎存在于所有大陆。根据1999年世界狂犬病调查报告,14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5个没有狂犬病报告 没有狂犬病的国家和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岛屿(如:日本、新西兰)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贝多、斐济、马尔代夫和塞舌尔);此外,欧洲大陆的北部和南部(希腊、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麦、冰岛和芬兰),拉丁美洲(智利和乌拉圭)也没有狂犬病的报告。在北美和欧洲,人狂犬病多为输入病例或在异地感染后入境发病 27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 包括季节消长,年际起伏,以及更包括季节消长,年际起伏,以及更长周期的变化规律长周期的变化规律 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在
17、我国夏秋季报告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夏秋季人畜外出活动增多,人与发病动物的接触机会多有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具有普遍的易感性 28侵袭人类侵袭人类 侵袭人类的方式侵袭人类的方式 人类疾病特征人类疾病特征 诊断诊断 狂犬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狂犬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治疗治疗 29侵袭人类的方式侵袭人类的方式 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是被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这些动物包括犬、猫、野生食肉动物、食虫和吸血蝙蝠。牛、马、鹿和其它草食动物也可以感染狂犬病,虽然这些动物可以传播病毒给其他动物和人,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大多数国家,犬仍然是
18、人间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动物。而在北美,有记载的人狂犬病死亡发生在感染蝙蝠狂犬病毒变异株,在澳大利亚至少两例人狂犬病死亡是由于暴露于尚未被认识的狂犬病毒。约98的人狂犬病死亡病例都是因犬伤所致;暴露后治疗者中的绝大多数(非洲有87%,亚洲有97%)也是因犬咬伤而接受治疗;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狂犬病死亡的病例有35,00050,000人。在犬作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地区,暴露于犬的人中有40%为515岁年龄范围的儿童,被咬伤儿童的大多数没有报告或者没有被父母和医护人员发现,因此,暴露儿童常常没有及时接受全程治疗,实际上可能有更多的低龄儿童感染狂犬病并且死于未经诊断的狂犬病 30人类疾病特征人类疾病特征 狂犬病
19、毒的易感性是无种族、遗传和营养差异的。但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发展中的热带地区的人们对狂犬病的感染有较多的危险。根据狂犬病临床表现特点,结合病程演变和病理改变,将狂犬病分为狂躁型(脑炎型)、麻痹型(静型,亦称哑狂犬病)两型。31狂躁型狂躁型 病理损伤主要在脑干、颈神经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临床经过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瘫痪期 32前驱期前驱期 在潜伏期终了,兴奋状态出现前,症状多样而复杂。大部分患者有全身不适,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和或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早期临床表现。继之对疼痛、声音、光亮和风开始敏感,而有咽喉部紧缩感等具有狂犬病重
20、要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约有40%80%的病人在己愈合的伤口及伤口附近或神经通路上出现烧灼感,麻木感,间歇性或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搔痒、或似小虫爬行等感觉,并可从肢体远端呈向心性波及到躯体各部位,甚至全身。此时尚能吞咽,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本期约持续13天,很少超过4天 33兴奋期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情极其恐怖、烦躁不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受损,引起呼吸肌、吞咽肌痉挛,而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恐水是绝大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症状之一(个别患者恐水症状并不典型,亦不一定在早期出现)。怕风亦是狂躁型狂犬病患
21、者特异性症状,即使是微风,也能激惹患者咽肌痉挛。患者对声音、光亮等任何刺激都特别敏感。病人可能在发作中死于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的混合型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约持续13天 34瘫痪期瘫痪期 兴奋期持续13天后,痉挛抽搐逐渐停止,患者似乎逐渐趋于安静,少数病人有短暂的一过性理智状态表现。但很快出现各种迟缓性瘫痪症状,尤以肢体软瘫较多见。患者迅速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呼吸逐渐减弱,血压逐步下降,迅速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本期仅持续618小时 35麻痹型麻痹型 病理损害主要在脊髓和延髓,而不涉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前驱期多为高热、头痛、呕吐及咬伤处疼痛等,无兴奋期和恐水症状,亦无咽喉痉孪
22、,无吞咽困难等表现。前驱期后即出现四肢无力,麻痹症状,麻痹多始自肢体被咬处,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讲不出话,故称“哑狂犬病”。病程可达1020天或更长,由于病程相对延长,可争取更多抢救时机,病死率相对低于狂躁型,直接致死原因多由于严重呼吸肌麻痹和呼吸衰竭 36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狂犬病发作,即临床上已出现典型临床症候群者,如: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以及对声音、光亮、刺激过敏、咬伤处出现麻木、感觉异常等,结合流行病学上有被疯狗或其它疯动物咬伤,或被犬、猫舔吮史等即可做出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37相关实验室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象及脑脊液常规:为了将狂犬
23、病与其它脑脊髓炎相鉴别,很有必要对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查。狂犬病血中白细胞总数轻度或中度升高,12,00030,000/立方毫米不等,80%以上为中性粒细胞,大单核细胞百分比亦可明显升高。脑脊液压力在正常范围内或稍有增高,细胞数轻度升高,约200个/立方毫米,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糖及氢化物多正常。蛋白质也轻度增高。尿常规检查常可发现轻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 38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方法 狂犬病毒及其抗原的检测和鉴定狂犬病毒及其抗原的检测和鉴定 病毒的培养和分离病毒的培养和分离 狂犬病毒核酸的检测(狂犬病毒核酸的检测(RT-PCR)狂犬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狂犬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39实
24、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 操作所有潜在狂犬病感染的材料均应在P2或P3(固定毒在P2,街毒在P3)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当实验室对接收到的动物标本进行操作时,必须在P3以上条件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前要作好技术上的准备,要穿戴好防护服装、眼镜、手套,实验后要作好善后消毒处理。由于空气传播狂犬病毒已经得到证实,因此高速混悬或离心操作应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狂犬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醚、氯仿、丙酮),4570%乙醇,碘制剂和四铵化合物敏感,操作完毕对操作台、实验材料等要用相应的消毒剂或高压蒸汽进行消毒处理。从事狂犬病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暴露前免疫,并定期做中和抗体测定,所有意外暴露于狂犬病毒
25、时必需立即报告负责人 40治疗治疗 到目前为止,狂犬病仍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致死性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41隔离隔离 患者必须收入监护病房进行严密隔离。患者的排泄物均要消毒并要进行定期的全身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医护操作一律戴胶皮手套,说话要轻声,严格贯彻医疗保护制度。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解痉等 42监护监护 监护室必须保持安静,应避免风、光、声等,病室配备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气管切开包、吸痰器等抢救设备。监护和抢救设备应尽量让病人看到,并尽可能去除单调的声音,专人监护,做好记录和抢救准备 43特殊并发症的治疗特殊并发症的治疗 采取一切措施维护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有心
26、动过速、心率失常、血压升高等可应用-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用巴比妥类或安定解除患者的高度兴奋状态。咽肌及呼吸肌痉挛不能为镇静剂控制时,可考虑气管切开、采用肌肉松弛剂,间歇正压给氧等。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鼻饲给予营养和水分,宜静脉输液 44特殊药物治疗特殊药物治疗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注射脑室或从颈椎侧方注入脊髓腔治疗狂犬病脑炎。鉴于狂犬病毒对干扰素敏感,对早期患者使用值得推荐 45防制策略防制策略 主导控制策略主导控制策略 主要的人类预防措施主要的人类预防措施 动物狂犬病控制措施动物狂犬病控制措施 46主导控制策略主导控制策略 狂犬病不属于再肆虐疾病,但属于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则100死
27、亡,因此国家有关权利机关应给予狂犬病更多的关注,将狂犬病列为公共健康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使狂犬病预防控制得到公众和社会的支持和协助,在此基础上保证良好的暴露后预防性治疗和暴露前免疫体系的实施,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47人类预防措施人类预防措施 狂犬病预防控制的行政干预狂犬病预防控制的行政干预 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暴露前免疫建议暴露前免疫建议 48狂犬病预防控制的狂犬病预防控制的行政干预行政干预 加强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对狂犬病的意识:狂犬病预防的最重要一点是医务和防疫工作者以及公众对狂犬病的意识程度 加强犬狂犬病的控制:减少流浪犬;在可行情况下进行犬预防性接种;在某些情况下,建议
28、研究和应用口服疫苗进行保护性免疫 对于负责疫苗贮藏和发放的工作人员:给予培训和监督,使用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疫苗 对于狂犬病预防接种的医护人员:给予培训和考核,建立资格认证制度。只有具备从医资格者才可进行狂犬病预防性治疗工作,保证狂犬病预防治疗的有效性 49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因机体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至少在暴露后第715天或更长,而且抗体中和伤口内的狂犬病毒必须在病毒侵入神经组织之前。因此,当机体暴露后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机体暴露后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抗血清是十分重要犬病抗血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阻止病毒感染最有利的时机。对于暴露后预防建议对于暴露后预防建议:采用WH
29、O认可并有效的免疫程序,疫苗每一剂量的效价均要符合标准;由于在亚洲,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尚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于暴露给疑似或已经证明是狂犬病动物的人、咬伤身体高危险部位(颈、头、面、手指,等部位)者、深度或多处咬伤者,应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50暴露前免疫建议暴露前免疫建议 建议狂犬病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实行暴露前免疫。暴露前免疫可以避免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减少免疫针次,简化了预防性治疗程序,尤其是在狂犬病流行地区并且免疫制剂难以得到的高危险人群;暴露前免疫还可以对暴露后有可能延误治疗的人、或没有明显(可以识别的)狂犬病暴露伤口的人、或被动物咬伤后未告诉家长的儿童,提供免疫保护;暴露前免疫还可以获
30、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51考虑进行暴露前免疫考虑进行暴露前免疫 人群人群 在狂犬病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如果有足够的细胞培养疫苗供给,建议儿童接受暴露前免疫 有狂犬病暴露危险的人群,如:与动物接触密切的职业(兽医、林业工作者、宠物店工作人员等)和与狂犬病有关的医务工作者(急诊室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暴露前免疫 接受暴露后治疗者在未完成暴露后治疗程序中,如果所暴露的动物(犬或猫)在观察结束时已经证明是健康的,暴露后治疗可以改为暴露前免疫 52动物狂犬病控制措施动物狂犬病控制措施(1)全世界范围内许多犬接受疫苗注射,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五亿只犬接受抗狂犬病免疫。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区,犬的疫苗覆盖率约为30
31、%50%,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传统的犬免疫途径是控制犬狂犬病的主要障碍,WHO鼓励犬的口服免疫和发展更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诱饵用于犬的口服免疫。犬口服免疫将提供一个新的犬免疫途径,与传统的免疫途径共同使用会明显增加犬的免疫覆盖范围 53动物狂犬病控制措施动物狂犬病控制措施(2)一些野生动物通过含有疫苗的诱饵接受口服免疫。随着广范围的野生动物口服免疫,许多欧洲国家动物狂犬病呈现减少的趋势,一些国家(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和瑞士)目前已经消除了狂犬病,加拿大和美国德州地区的野生动物狂犬病明显减少。5455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5657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