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其特的规律。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正真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7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目录CONTENTS8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10 问题解决与小学生创造性的培养1小学生感觉、知觉和注意2小学生的记忆4小学生的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1小学生的品德5个性及小学生个性倾向12小学生的人际关系9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3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6小学的自我意识绪论9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一节 小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第二节 小学的注意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俄
2、托尔斯泰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中茅以升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ABC1.知识的含义:说到知识,我们首先会想到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通常以书本等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并为人类所共同拥有。一、知识学习的概述知识的学习ABC2.知识的分类:认知心理学家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知识的学习ABC3.知识学习的分类 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代表
3、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的学习文字文字文字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列结合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也叫总括学习,是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水平更高的概念和命题,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指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不属于上下位关系,而是处于同一层次上,并具有某种类比关系。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知识的学习文字文字文字接受
4、学习发现学习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3.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二、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
5、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有以下几个: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的过程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概括:概括是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思维加工,将获得的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使之普遍化的认识活动过程。知识的学习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知识直观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有以下几种方法:知识的学习2.知识的
6、保持 精加工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组织策略:组织就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为了有效地促进陈述性知识的保持,学生常常要用到以下几种学习策略:知识的学习画图表就是用图表来描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先提炼知识点,然后通过图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就是把所要记忆材料图示化以增强其直观性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特征时,就可以用来帮助记忆理解。动物概念示意图动物概念示意图知识的学习 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复述是保证所学材料处于活跃状态
7、并转入长时记忆的基本条件,如学生为了记住某些材料,一遍遍地念、背、写。过度学习:是指所学材料达到刚刚成诵之后,再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过度学习有利于保持,心理学中很多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合理复习策略:为了防止遗忘,在学习之后,我们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有效的复习方法有:及时复习、分散复习、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部分与整体相结合、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知识的学习3.知识的提取和应用是指把所需的知识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并运用其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是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检验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加深理解和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方法。知识的应用还能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
8、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一、技能的概述1.什么是技能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技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2.技能的分类 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系列动作方式系统。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技能的形成3.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第一,活动的对象不同。第二,活动的结构不同。第三,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
9、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技能的形成1.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认知定向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开始阶段。分解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学生则初步尝试,逐个学习这些动作。二、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 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也是由动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联系定位阶段:这一阶段重点是把习得的局部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能利用细微的线索。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技能的形成2.智力技能的形成 智力
10、技能形成的过程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技能的形成 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智力技能形成的初期,学习者必须借助具体、形象、直观和明显的支持物进行操作,而在最后阶段,内部言语成为智力技能活动的工具,运用科学的概念和规则,成功解决问题。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智力技能形成的初期,智力活动的展开是全面、完整和详尽的。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智力技能学习是将一种“如何做”的规则程序系统地移植、内化,从而形成智力操作程序,即产生式系统。技能的形成 三、小学生技能的培养1.正确地组织练习 练习进
11、程的规律: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练习的进程及其效果可以用“练习曲线”表示出来。练习曲线亦称学习曲线。技能的形成如果以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为纵坐标,练习时间为如果以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为纵坐标,练习时间为横坐标,练习曲线有五种类型(如下图)横坐标,练习曲线有五种类型(如下图)技能的形成(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一般可概括为下列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第二,练习进步先慢后快。第三,练习成绩进步的速度先后比较均匀。(2)练习成绩的不均匀起伏。学生在各种技能的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存在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种波浪式的起伏现象。技能的形成(3)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的过程
12、中,练习达到一定的程度,练习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技能的形成(3)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达到一定的程度,练习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技能的形成4.合理分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5.及时反馈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1.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2.掌握练习的方法和有关的基本知识3.练习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 指导学生练习的基本要求技能的形成为了促使这种结合和转化,要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获得每个动作在空间上正确的视觉形象。在正确视觉形象的基础上,使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觉表象结合。培养学生从依靠视觉控制动作过渡到依靠动觉控制动作。引导学生逐步完善所掌握的动作技能。2.促使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的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迁移3.加强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THANK YOU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以爱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