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第十章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文学第二节第二节罗曼罗曼罗罗兰兰第三节第三节 托马托马斯斯曼曼第五节第五节高尔基高尔基第四节第四节 德莱塞德莱塞第六节第六节 肖洛霍肖洛霍夫夫第七节第七节 布莱希布莱希特特第一第一节节 概述概述一、历史与文学概况一、历史与文学概况历史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之内,人类就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社会历史的飞速发展,使各种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文学上也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格局。对西方来说,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以来,世界就不再是完整有序、不言自明的了,单一的社
2、会思潮和单因决定论也已不复存在。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优生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与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都对20世纪的文学和文化影响巨大。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在20世纪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文学概况文学概况20世纪诡异多变、扑朔迷离的现实,使作家产生了许多怀疑、困顿乃至迷惘,也使当代读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代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要求能动的探索,不喜欢作家为他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使他们产生“必然如此”的阅读期待。19世纪读者与作品之间的那种和睦信任关系已被打破。
3、当代读者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认识和鉴赏当代人无限丰富的生活和无比复杂的处境和命运,因而只有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文学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认识需求和审美需求,探索新的方法来表现这个世界就成了当代作家包括现实主义作家的共同课题,各种文艺思潮、流派的出现和更迭也就是一种历史必然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发展中的两大潮流。现实主义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普遍的艺术倾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模式。它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绝对理念,而是一种历史地发展着的认识方法。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主要的一个变化特点是“向内转”: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从描绘形成人物性格、行为的客观世界走向描绘人物
4、“内宇宙”的主观精神世界;思辨倾向越来越加强,见证意识日趋淡薄;世界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独立存在,而是“我”感受到和体验到的东西。二、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二、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的反法西斯主义浪潮中,以反战和反压迫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了一次高潮,史称“红色三十年代”。法国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欣悦的灵魂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安德烈纪德:背德者、窄门、德国德国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亨利四世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黑尔曼海塞:在轮下、玻璃珠游戏埃里希保尔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凯旋门施蒂芬茨威格:最初的经历、象棋的故事英国英国美国美国美国现实主义文
5、学在20世纪上半叶获得了丰收。属于这一行列的杰出作家有德莱塞、杰克伦敦、辛克莱、斯坦贝克等。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尤普顿辛克莱屠场、世界的终点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月落俄国俄国俄国文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已是派别林立、20年代最杰出的诗人是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他曾是未来派的代表诗人,未来派激进的大胆诗风,在他后来的风格中仍留下了印迹。穿裤子的云(1915)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他的诗作题材多样,感情炽热,构思独特,诗句铿锵,尤以社会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见长。他的政治抒情长诗列宁(1925)、好!(1924)和放声歌唱(1930),堪称苏联诗歌史上的丰
6、碑。他独创的阶梯诗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他的人生起伏,以及自杀的悲剧,也折射出苏联政治文化生活的复杂。勃洛克(18801921)和叶赛宁(18951925)也以其独具一格的诗风,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第二第二节节 罗曼罗曼罗兰罗兰 一、生平与一、生平与创作创作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者。罗兰出生于克拉美西城的一个中产者家庭。罗兰五六岁时,就从家庭方面受到音乐的熏陶,认识到贝多芬的伟大,这对于他日后思想的形成与才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882年全家移居巴黎,是年罗兰考入大路易中学,于1886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
7、学文学,后攻历史。罗兰在青年时代曾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他对巴黎公社表示出崇敬的感情。他还接受了法国民主主义文化的优秀传统,对社会的丑恶现实深恶痛绝。22岁时,罗兰在彷徨和动摇的苦痛中给列夫托尔斯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自己内心的矛盾。后来得到了一封长达几十页的回信,对他提出的问题予以诚恳剀切的解答。托尔斯泰鼓励他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但托尔斯泰使他过分重视道德精神的力量。托尔斯泰在信中还申述了民众艺术的概念,指出“艺术不应为某一特殊阶级之所有物。艺术而不转向民众,则绝无生存之理”。这对罗兰艺术观的形成有
8、一定的影响。1889年8月,罗兰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11月被学校派往罗马考察,并采集历史资料。在罗马,他结识了72岁的德国理想主义思想家玛尔维达冯梅森柏女士,他们长期通信,探讨问题,罗兰的思想受她影响极大。1895年罗兰完成他的学位论文现代歌剧之起源,获得博士学位,并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褒奖。1903年至1910年,罗兰在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创作创作罗兰开始文学创作,即以改革法国戏剧自命。他认为戏剧是直接影响群众的最好手段,既可以针砭时弊,又可以鼓励行动。他渴望“为新的社会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曾与当时法国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一起,酝酿创立“人民戏剧”。但罗曼罗兰的“人民戏剧”未能获得成功。这使他终于
9、放弃了创立“人民戏剧”的计划而转入小说创作。20世纪初,罗兰有感于世风日趋颓靡,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那些历经坎坷与不幸的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为此他先后撰写了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甘地传(1926)等名人传记。在创作剧本和撰写名人传记的同时,罗兰埋头于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的创作。从1890年开始酝酿、构思,到1912年完成最后一卷,作家创作这部小说共花费了二十多年时间。这部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十卷巨著,叙写了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描绘了广阔的社会图景,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的问题,是20世纪初世界文学创作中重大
10、的收获之一。这部小说曾获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并使作者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继约翰克利斯朵夫之后,罗兰为了与20世纪初“垂死的文明”相对照,与克利斯朵夫最终的悲观绝望情绪相对立,写了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3)。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完成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221933,又译母与子),发表了论文集战斗十五年和以革命手段取得和平(1935),并以正确估价人民力量的历史剧罗伯斯庇尔(1939)作为他对一生文学创作的总结。二、二、约翰约翰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克利斯朵夫一生奋斗的经历,反映了世纪之交一
11、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的性格是矛盾而复杂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的性格是矛盾而复杂的,然而又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使他对现实不满、反抗,同时又对统治阶级抱有一定幻想;日趋破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接近和同情人民,而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又使他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并远离人民;进步的艺术观使他主张艺术接近生活、接近人民、造福人类,而对艺术的信仰又使他主张“不能拿艺术去替一个党派服务”;受排斥的地位使他性格坚强,而个人主义偏见和因袭的思想又束缚着他,使他软弱无力;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使他与社会对立,而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又使他与
12、现实妥协。总之,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决定了克利斯朵夫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克利斯朵夫的形象代表、反映了世纪之交一代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很典型的意义。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约翰克利斯朵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他们对大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又以大自然的美来反衬现实的黑暗,使作品生动地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令人窒息的气氛,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揭露和批判力量。同时,作品的心理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处处与作者的议论和思想发挥相映衬,抒情因素和哲理、政论因素互相交织,构成作品“长篇叙事诗”的独特格调。另一艺术特色是,它是一部“音乐小
13、说”。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和定本序中均提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并称“四册小说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他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不以逻辑的、外在的因素为先后,而以艺术的、内在的因素为先后,以气氛与调性来做结合作品的原则。他创作的这部交响乐式的长篇小说,文学性与音乐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第三第三节节 托马斯托马斯曼曼托马斯曼(18751955)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的名字在任何关于现代小说的讨论中都和普鲁斯特与乔伊斯的名字并驾齐驱。”美弗莱希曼主编: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英文版),第2卷,337页,纽约,温加罗
14、出版公司,1969。一、生平与一、生平与创作创作1875年6月6日,在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出生1891年,他的父亲去世,一家只能遵照遗嘱,将商号和房子变卖,迁往慕尼黑居住1896年他去意大利,和哥哥亨利希一起在罗马以东几十公里处的帕莱斯特里纳镇租了一套房子。托马斯曼在这里创作了几个中篇小说,其中包括矮个子先生弗里德曼(1898),还开始了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的写作。1898年,托马斯曼回到慕尼黑,为讽刺刊物西木卜齐西木斯做了一年的编辑。1901年因发表布登勃洛克一家而一举成名。以后陆续发表中篇小说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在威尼斯之死(1912)、无秩序和早先的痛苦(1926),
15、长篇小说王爷殿下(1909)、魔山(1924)等作品。1929年因布登勃洛克一家而获诺贝尔文学奖。1905年,托马斯曼娶了慕尼黑一个银行家与学者的女儿卡嘉普林斯海姆为妻,建立起一个后来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的家庭。1912年,卡嘉被医生怀疑患有肺结核,到瑞士的结核病疗养院疗养,托马斯曼到疗养院去看她,听到了关于疗养院内情况的描述,再加上他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这就为他创作魔山提供了最初的灵感。1914年,他受民族主义影响支持战争,但在20年代逐渐转向民主的立场。20世纪30年代以后,纳粹势力的增长使托马斯曼深感不安。1930年10月17日,他在柏林贝多芬大厅发出了“对理性的呼唤”1938年,托马斯曼
16、举家迁居美国,并在194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5年8月12日,逝世于苏黎世附近的基尔希贝格。托马斯曼的创作很丰富,创作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有人说他是德国20世纪现实主义的代表,但实际上,他的创作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很多长处。他在1929年因布登勃洛克一家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自己并不认为这部早期的作品就能代表他的创作。所以,单独选出任何一部作品来分析,都难以把握他的创作风格和特色。布登勃洛克一家作品像其他描写家族兴衰史的小说一样,反映了1835至1877年这一历史时期一个家族在社会变迁影响下由盛而衰的过程。作为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德语社会小说,作品确实在客观上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变迁与社会
17、矛盾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作品更关注的是通过这样的盛衰变化,进行哲学上的思考,尤其是关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和尼采生命理念的思考。作品中的第三代掌门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是作品中的最主要人物之一,他曾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阻止家族的衰败,但是无果而终,临死前他从叔本华那里找到了一种启示:死亡可以把他从意志、从个体的“监牢”中解放出来,活在所有人身上。这便是尼采所说的“个体化原理的瓦解”,尼采认为这是进入音乐情绪的必由之路。但是托马斯不懂音乐,不满意小汉诺沉湎于音乐,而小汉诺试图通过审美来挑战意志支配的努力,也因为他缺乏强大的生命力而夭折了。他的死一方面意味着这个家族所代表的传统价值因缺乏继承人而寿终正
18、寝,另一方面也为小汉诺缺乏生命活力而留下一些遗憾:他无法担当音乐作为意志的写照所赋予的重任去挑战传统价值。作品最后人们对全家人重逢的期待,也许只能在艺术的音乐情绪中实现了。作品的一个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作者对瓦格纳歌剧中主导旋律的文学运用,大大增加了作品中人物、事件令人难忘的程度。有些形象重复多次,不仅和作品中的一些人物有关,而且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二、魔山二、魔山魔山一方面继续发扬了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许多优点,另一方面又奠定了作者中后期创作的风格,堪称他的代表作之一。情节梗概情节梗概作品描写大学毕业生汉斯卡斯托普到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中的一所肺结核疗养院看望他的表兄。他原计划在山上住三周,结果因为
19、第三周时得了感冒,便留了下来,没想到在那里一住就是七年。他在疗养院里认识了许多人,其中对他有重大影响的有:人道主义者塞特姆布里尼,他代表启蒙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他把自己比作盗火种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总是试图表明积极的人生观,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作者自己的声音;代表黑暗势力的极端主义分子纳夫塔,他带有法西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倾向,他不断和塞特姆布里尼发生争论;代表色欲诱惑的俄国女人克拉芙吉娅,主要是由于对她的迷恋,汉斯才在疗养院长期流连忘返,但是她并没有接受汉斯的爱,而是选择了离开,当她再次来到山上的时候,已成为病人皮伯科恩的情人;来自荷兰的咖啡种植园主皮伯科恩,他虽然有病,却充满活力,他在山上组
20、织各种活动,给疗养院带来了生气,也赢得了汉斯对他的尊重,但是他却因为生理问题自杀身亡。汉斯在山上熟悉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最后汉斯也下山走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教育小说教育小说作者自己认为这部作品是和歌德威廉麦斯特一样的教育小说。主人公汉斯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在魔山上接受了人文和人生的教育,尤其是接受了疾病和死亡的教育,“克服了天生的对死亡的好奇心,达到了普通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作品中的疾病主要是指肺结核,山上人们想的、说的、做的都围绕这个疾病。它像一个魔鬼一样,似乎无处不在,和它伴随在一起的就是关于死亡的念头。当时肺结核仍很难治愈,疗养院里很多人等于已被宣判了死刑,不过是在延
21、长缓期执行的时间。但是,疗养院里的每个人却像着了魔似的,仍然在高谈阔论,在享受生活,甚至恋爱。汉斯虽然没有染上肺结核,但是他也像着了魔似的,竟然在魔山上一住就是七年。疗养院就像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缩影,人类生活不过是放大了的疗养院。作品最后汉斯周围的人一个个死去,这些个体的毁灭对他完成了最后的教育,他提高到了选择面对死亡而超越死亡的“天才之路”的高度。作品最后关于他在战场上一瘸一拐地前行、嘴里还唱着歌的描写正是他超越死亡的写照。第四第四节节 德莱塞德莱塞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德国移民)。因家
22、境困难,中学毕业后便自谋生计,两年后考入州立大学。在大学里,他阅读了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的著作,思想上受到生物社会学观点的影响,认为人只能不断进化,无力改变自己的地位,人的意志战胜不了诱惑。他勉强读了一年书又不得不退学。他先后做过饭店洗碗伙计、洗衣房工人、火车站验票员、家具店伙计等工作。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创作创作德莱塞的创作可分前后两个时期,俄国十月革命是他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他的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但也存在自然主义倾向。1900年德莱塞发表第一篇长篇小说嘉丽妹妹。珍妮姑娘(1911)是德莱塞第二部长篇小说,作者又选择了一个来自民间的穷姑娘作为主人公,描写她在资本主义
23、社会中一生的悲惨遭遇。金融家(1912)、巨人(1914)和斯多葛(1945)组成他的现实主义巨著欲望三部曲。三部曲的中心人物是金融巨头柯帕乌。1915年德莱塞发表长篇小说“天才”,探讨艺术在金元帝国的地位问题。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的发表,标志着德莱塞的现实主义创作取得新的成就,作品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德莱塞的声誉超越了国界。1929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妇女群像,其中的艾尼达是他访问苏联的积极成果之一,是小说集中最优秀的一篇。1941年他发表了政论集美国值得拯救,又一次揭露垄断组织是如何把美国引到崩溃的边缘,并指出“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把美国从灾难中拯救出来”。20世纪30年代初德莱塞
24、发表了优秀的政论集悲剧的美国。这是他多年来和工人群众紧密结合的结果,是他创作的一大成就。长篇小说堡垒和斯多葛是他逝世前写成、逝世后才发表的两部小说,这两部作品对我们了解作家思想创作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二、二、美国的悲剧美国的悲剧简介简介作品描写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为追求“美国生活方式”而堕落成杀人犯的故事。克莱德格里菲斯是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小时候对“传奇式的奇迹特别有幻想”。受到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后,他拼命追求财富和享受。他一个富有的伯父提拔他当工厂某一部门的主任,他的虚荣心得到初步的满足。就在这时,他诱骗了女工洛蓓特。不久,他发觉自己得到阔小姐桑特拉的垂青,为了摆脱洛蓓特,在游湖时,他故意弄翻
25、船让她淹死。事情暴露后,他被判死刑。这时他才22岁。作家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品主人公克莱德可谓是被“美国生活方式”毁掉的普通美国青年的典型。作品细致地描写了克莱德短促的一生,通过他利己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他的苦闷、挣扎、堕落和毁灭,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强烈而沉痛的控诉。小说令人信服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及其生活方式是造成克莱德悲剧的根源。他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又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写出了克莱德悲剧的双重性。克莱德的堕落和毁灭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他是有罪的,因为他杀害了一个无辜的少女;而他本人又是一个受害者,是那个罪恶的社会毁坏了他。克莱
26、德的悲剧揭示的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地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精神道德上的危机。第五第五节节 高尔基高尔基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生平生平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俄国中部城市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一个细木工家里。高尔基四岁丧父,后寄居外祖父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高尔基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走入“人间”。在社会的底层,他当过学徒,捡过废品,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1884年他来到喀山,想进大学,但贫民窟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底层的生活使他亲身体
27、会到人民的痛苦,看到社会的丑恶。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尔基两次在俄国南部流浪。最后到梯弗里斯,进入铁路修配厂做工。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05年秋,高尔基第一次见到列宁。1906年,布尔什维克党派高尔基出国,宣传俄国革命并筹集资金。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完成了剧本敌人和著名长篇小说母亲。敌人描写工人对资产阶级的斗争。1907年5月,高尔基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五次党代表大会,再次见到列宁。见面时,列宁十分称赞长篇小说母亲。从此列宁和高尔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在20世纪20至30年代,高尔基根据自己的创作
28、实践和苏联文学的经验,写了一系列文学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高尔基主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作了题为苏联的文学的报告,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创作创作不同时期的创作早期: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其中,浪漫主义创作占重要地位。还有不少现实主义的作品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小市民的自私和无耻,也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生活的苦难和他们的不满情绪。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的反动年代里,高尔基也创作了不少好的或较好的作品,如1909年创作的夏天就是一部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小说。高尔基侨居意大利期间,创作了意大利童话,
29、共27篇。一战期间,他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3)和在人间(1916)。在苏维埃时代,高尔基创作了一系列揭露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作品。如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的人们(1931)等。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深刻地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指出它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二、母亲二、母亲20世纪初,在作家的故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工人区索尔莫沃,工人运动高涨。1902年“五一”节,在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工人举行了政治性的示威游行。当时高尔基和地下党组织有密切联系,并熟悉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彼得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
30、娜扎洛莫娃。母亲就是以索尔莫沃的工人运动为背景,以扎洛莫夫母子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写成的。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真人真事,而是概括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运动,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巴威尔是作家着意刻画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他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巴威尔的母亲彼拉盖雅尼洛夫娜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通过她的感受表现出来的。高尔基生动地描写了尼洛夫娜这个普通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觉醒过程。母亲从一个胆小怕事、温顺柔弱的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是她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的结果。母亲的成长过程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在教育改
31、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初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第六第六节节 肖洛霍夫肖洛霍夫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时代的俄国著名作家。他的创作活动延续了60年之久,他独树一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生平生平肖洛霍夫出生于顿河地区维辛斯卡亚镇。母亲出嫁前一直给地主家当女仆;生父是个哥萨克下级军官;继父是平民知识分子“外乡人”,年轻时当雇工,后来做过商店店员和磨坊经理,十月革命后担任苏维埃政权下粮食部门的职员。十月革命前,肖洛霍夫在故乡读小学、中学。国内战争时期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征粮队,任粮食采购员、检查员和机枪手,在
32、草原上和白匪军作战。1922年到莫斯科,当过装卸工人、泥水匠和房管部门的会计员、办事员。顿河大草原的气息,哥萨克的独特生活风貌,青少年时代丰富的社会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肖洛霍夫于1923年开始创作。1924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成为专业作家。肖洛霍夫于1932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写出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5),肖洛霍夫以军事记者身份奔赴前线,写了不少短篇小说、通讯特写和政论杂文,揭露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罪行,歌颂苏联军民的爱国热忱和英雄功绩,如学会仇恨(1942)等。二战后的近十年里,作家比较沉默,发表作品不多。肖洛霍夫于1
33、939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41年静静的顿河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1960年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和电影一个人的遭遇同时获得列宁奖金。1965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被开垦的处女地1930年,工人共产党员达维多夫奉党的派遣,来到顿河哥萨克地区的格内米雅其村,和村党支部书记拉古尔诺夫、村苏维埃主席拉兹米特洛夫一起,领导农民群众清算了富农,战胜了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捣乱,克服了私有者自发势力的干扰,成功地建立了集体农庄。作者在表现集体化时期顿河地区的社会生活时,善于揭示社会主义改造这场斗争的全部复杂性、尖锐性和紧张性,敢于大胆触及变革过程中“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没有回避哥萨克走上社会主
34、义集体化道路的艰难曲折。小说中的主角达维多夫,表现了共产党人性格的典型特征,体现了党对集体化的正确领导。小说形象地揭露了反动漏网富农奥斯特罗夫诺夫和白匪残余波罗夫采夫等人互相勾结,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拼死抵抗和破坏活动;深入细腻地描绘出中农梅谭尼科夫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犹豫矛盾的复杂心理。作品在形象塑造上,通过复杂紧张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爱情家庭等多方面的艺术描写,使主要人物的性格鲜明而又富有典型意义。小说采用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平行发展,故事的开展自然而紧张,结构布局严密而紧凑。小说的语言丰富、幽默、动作性强,悲剧因素、喜剧因素和抒情因素互相结合,具有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和浓烈的生活气息。人的命
35、运人的命运是作者酝酿达十年之久的一篇短篇小说,写成于1956年年底,问世于1956年和1957年之交。小说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作品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叙述了索科洛夫一生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中心是描写他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和命运。小说的主人公索科洛夫是一个工人,战前建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卫国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他就告别妻子儿女应征入伍。在战争中,他负伤被俘,在德国集中营里受了两年的非人折磨,多次死里逃生,1944年才设法回到祖国。然而,他朝夕思念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早在1942年就被敌机炸死,唯一的儿子也在战争胜利的那天早晨壮烈牺牲于柏林前线。二战后,他复员回来当了汽车司机,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
36、去父母的孤儿,组成新的家庭,重新去争取新的幸福生活。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真实地表现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在战争中亲身经历的生活,概括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这篇小说强烈谴责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暴罪行及其带给苏联人民的沉重灾难,反映了苏联人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的崇高的爱国热忱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二、二、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共四部八卷,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品。这部“史诗性的巨著”,以1912年至1922年10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顿河两岸5
37、00万哥萨克在战争与革命时期的巨大变动。这部长篇小说以中农哥萨克麦列霍夫一家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以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葛利高里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历史转折关头,不自觉地卷入历史事件的强大旋涡之中,一直动摇在两个敌对阵营之间,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人的主观原因的。葛利高里悲剧的实质,是在阶级搏斗尖锐化的革命年代,企图追求和探索实际上不存在的“第三条道路”的“理想”遭到彻底破灭的悲剧;是在艰难困苦的动荡时期,既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又找不到自身真正地位和道路的人的悲剧。静静的顿河结构庞大复杂,但大而严谨,杂而不乱。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两条线索交织进行。由点到面,逐渐扩展,规模
38、宏大,画面广阔,既有变幻莫测的重大政治风云,又有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还有诗情画意的哥萨克人的劳动场面以及独具色彩的爱情瓜葛。上自将军统帅,下至一般群众,许多形象都塑造得鲜明丰满,有血有肉。对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挖掘深刻,发人深省。正面英雄人物写得个性突出,如施托克曼的沉着干练,珂晒伏依的倔犟开朗而又鲁莽偏激,彭楚克的对革命满腔热血和忠心耿耿,都令人掩卷难忘。书中的哥萨克女性各具特色,如婀克西妮娅的热情放荡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娜塔莉娅的庄重善良,杜妮娅的单纯可爱,读来都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小说中历史真人与虚构形象交融结合,辉映相衬。对历史人物,写得简捷明畅,大刀阔斧(如白军头子科尔尼洛夫、亚克夫、
39、佛明);对虚构人物,尤其是男女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婀克西妮娅、娜塔莉娅),着墨细腻,色彩浓烈。作品语言丰富生动,独特的幽默风趣的哥萨克口语的运用和大量民歌民谣的引用,使小说独具风味;奇异的顿河大草原壮丽风光的描绘,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氛。总之,静静的顿河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第七第七节节 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是德国当代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对西方戏剧产生重大影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生平生平他于1898年出生在德国南部的奥格斯堡。父亲是造纸厂厂长,家族经济富裕。布莱希特是在家乡上的中学。1917年赴慕尼黑上大学,先学哲学,后改学医学。1924年在柏林任话剧院艺术顾
40、问。纳粹的上台迫使他于1933年流亡国外,先后去过瑞士、丹麦、瑞典等国,后经莫斯科到美国。1948年回东柏林。在柏林和他的夫人魏格尔共同创建了“柏林剧团”。1956年8月14日去世。创作创作布莱希特由于创建的叙事式戏剧理论而影响了当代西方的戏剧。他的一生留下了将近四十部剧本、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另外还有散文和短篇小说。布莱希特的叙事式戏剧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理论,他提出“陌生化效果”的论点。所谓“陌生化效果”就是在舞台上要把人们所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事件以另一种样式展示给观众,以引起人们的惊奇,从而诱发观众去思考。布莱希特的三个创作阶段1919年至1927年是布莱希特创作的第一阶段。布莱希特在
41、1919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巴尔。1923年在城市密林中上演,这是布莱希特作品中最难被人理解的,有人称它是部荒诞派戏剧。1928年到1933年是布莱希特创作的第二阶段。当时的柏林是欧洲戏剧的中心之一,各种艺术流派盛行,布莱希特在此时又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更加自觉地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在这阶段他写了许多教育剧。这些剧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往往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上升到哲理高度。1933年以后,是布莱希特创作的第三阶段。德国法西斯上台,布莱希特开始流亡生活。这是他一生中最不安定的时期,生活颠沛流离,经济拮据,但这也是他接触广泛、丰富经验、思想活跃并日趋成熟的阶段,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叙事剧理论过去只在实践中零星地贯彻,现在开始在理论上进行全面的总结,趋于完善。本章思考1世界大战和社会主义革命给欧美文学带来了什么新变化?2约翰克利斯朵夫如何反映了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求索?3从魔山看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创作对现代主义方法的吸取。4为什么说美国的悲剧的成功是因为它是一部真正的“美国的悲剧”?5简述高尔基在俄苏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6母亲给文学史带来了什么新意?7如何理解葛利高里在“红”与“白”之间的反复动摇?8简述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论的要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