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清平乐古诗词诵读作者简况作者简况 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字鲁直,又号又号山谷道人山谷道人。与张耒。与张耒(li)(li)、秦观、秦观、晁补之有晁补之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之称。世号之称。世号“苏黄苏黄”。所选是一首所选是一首悼春词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实录”。其诗多写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修辞造句,追求追求新奇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宋四家”。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2、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春归春归/何处?何处?寂寞寂寞/无无/行路。行路。若若/有人有人/知春知春/去处,唤取去处,唤取/归来归来/同住。同住。春无春无/踪迹踪迹/谁知?谁知?除非除非/问取问取/黄鹂。黄鹂。百啭百啭/无人无人/能解,因风能解,因风/飞飞过过/蔷薇。蔷薇。朗读古诗朗读古诗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处,唤取归来同住。1.1.寂寞:清静,寂静。寂寞:清静,寂静。2.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春天来去的踪迹。3
3、.3.唤取:换来。唤取:换来。翻译古诗翻译古诗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处,唤取归来同住。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住在一起。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 1.谁知:有谁知道。谁知:有谁知道。2 2.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3 3.啭:啭:鸟婉转地鸣叫。鸟婉转地鸣
4、叫。4 4.解:懂得,理解。解:懂得,理解。5 5.因风:顺着风势。因风:顺着风势。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盛开的蔷薇。【思考【思考1 1】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思考【思考2 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惜春惜春【思考【
5、思考3 3】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寻春:自行寻春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询问黄鹂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1.1.“寂寞寂寞”表达了什么感情?表达了什么感情?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去处,唤取归来唤取归来同住。同住。词文理解词文理解2.2.“唤取归来同住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了什么感情?表达了什么感情?惜春惜春之情。之情。希望希望春天春天“归来归来”,与词人与词人“同住同住”,作作者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者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赋予春天生命。赋予春
6、天生命。1.1.为什么为什么“问取黄鹂问取黄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问取黄鹂。百啭。百啭无人能解,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因风飞过蔷薇。2.2.“因风飞过蔷薇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含义?因为黄鹂和因为黄鹂和春天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春天的讯息。蔷薇在蔷薇在夏天夏天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确乎回不来了。确乎回不来了。【鉴赏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运用了拟人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表现在表现在“归归”“”“行路行路”“”“唤取唤取”“”“同住同住”“”“踪
7、迹踪迹”等词语上。等词语上。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评品赏析评品赏析【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思春(归何处)思春(归何处)惜春(无行路)惜春(无行路)唤春(归来住)唤春(归来住)问春(知踪迹)问春(知踪迹)解春(蔷薇开)解春(蔷薇开)惜春(不复归)惜春(不复归)【鉴赏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
8、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春无踪迹(更加失望)(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清平乐清平乐由现实到幻觉由现实到幻觉 由幻觉到现实由幻觉到现实 思春(归何处)思春(归何处)惜春(无行路)惜春(无行路)唤春(归来住)唤春(归来住)问春(知踪迹)问春(知踪迹
9、)解春(蔷薇开)解春(蔷薇开)惜春(不复归)惜春(不复归)惜春惜春理清思路理清思路1.1.词中描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词中描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黄鹂黄鹂”和和“蔷蔷薇薇”,他们在作者表达惜春之情时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在作者表达惜春之情时起到了什么作用?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鸣叫于花间枝头,增添了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鸣叫于花间枝头,增添了春天的色彩;无人能知,问取黄鹂亦无解,黄鹂因风而飞,春天的色彩;无人能知,问取黄鹂亦无解,黄鹂因风而飞,这又增添了词的情趣。这又增添了词的情趣。蔷薇花开,渲染了景色之优美怡人,也说明夏已来临,这蔷薇花开,渲染了景色之优美怡人,也说明夏已来
10、临,这就给寻春不懈的词人以提醒和明示:夏天已到,春天是回不就给寻春不懈的词人以提醒和明示:夏天已到,春天是回不来了。这样,不但丰富了词的内容,而且使词味更为隽永。来了。这样,不但丰富了词的内容,而且使词味更为隽永。疑难解答疑难解答2.2.清平乐中是如何表现清平乐中是如何表现“惜春惜春”主题的?主题的?这首词不是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而是开门见山这首词不是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而是开门见山写写“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引出,引出“寻春寻春”之奇思妙想,之奇思妙想,从似有人知的希望到仍无踪迹的失望,从问取黄鹂的期望从似有人知的希望到仍无踪迹的失望,从问取黄鹂的期望到无人能解
11、的绝望,寻春的失败之中包孕了无尽的惜春之到无人能解的绝望,寻春的失败之中包孕了无尽的惜春之情。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不言情。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不言“惜春惜春”之情却表现得微妙之情却表现得微妙曲折、淋漓尽致。曲折、淋漓尽致。3 3.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请简单赏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故艺术地强化了诗
12、意的穿透力。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为美学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为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成功的奥秘。黄庭坚词的特色:平淡朴实平淡朴实,委婉含蓄,委婉含蓄构思新奇巧妙构思新奇巧妙多转折而层层深入多转
13、折而层层深入 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清奇的春之短歌。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清奇的春之短歌。上片以上片以发问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问春春而至而至寻春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之衷肠已跃然纸上。下片以下片以反问句反问句承接,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承接,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迹。
14、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黄鹂也乘风振翼,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黄鹂也乘风振翼,一去无迹,眼下只有春去夏来,蔷薇花开,词人的一一去无迹,眼下只有春去夏来,蔷薇花开,词人的一腔芳菲之思,亦随鸟飞春尽而不知所终。腔芳菲之思,亦随鸟飞春尽而不知所终。谢谢 谢谢 观观 看!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第1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了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住宅里安装了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
15、电脑指挥”。第2至7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风向标)、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休息系统”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这一部分是详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
16、明事物的方法。引言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走进“大看台”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
17、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