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是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是 A A、有效不应期长有效不应期长 B B、超常期长超常期长 C C、兴奋性不稳定兴奋性不稳定 D D、相对不应期短相对不应期短 E E、低常期短低常期短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 A、使心室肌不产生强直收缩使心室肌不产生强直收缩 B B、利于心室肌几乎同步收缩利于心室肌几乎同步收缩 C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长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长 D D、使心房、心室不发生同时收缩使心房、心室不发生同时收缩 E E、引起期前收缩引起期前收缩 心肌兴奋性降低到零是何期:心肌兴奋性降低到零是何期: A A、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B B
2、、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C C、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 D D、超常期、超常期 E E、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使心输出量减少的因素是:使心输出量减少的因素是: A A、心率适度增加、心率适度增加 B B、静脉回流量适度增加、静脉回流量适度增加 C C、前负荷适度增加、前负荷适度增加 D D、应用乙酰胆碱、应用乙酰胆碱 E E、心交感神经兴奋、心交感神经兴奋 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取决于: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取决于: A A、0 0期去极化期去极化 B B、1 1期复极化期复极化 C C、2 2期复极化期复极化 D D、3 3期复极化期复极化 E E、4 4期自动去极化期自动去极化 第二节:血管生
3、理第二节:血管生理 (一)弹性贮器血管(一)弹性贮器血管: : 大动脉;具有弹性和可扩张性大动脉;具有弹性和可扩张性 意义:意义: 使收缩压不至于过高使收缩压不至于过高 使舒张压不至于过低使舒张压不至于过低 使心脏间断的射血变成使心脏间断的射血变成 血管系统中连续的血流。血管系统中连续的血流。 一、主要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一、主要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二)分配血管:(二)分配血管:中动脉及其分支;输送血液至中动脉及其分支;输送血液至 器官组织。器官组织。 (三)阻力血管:(三)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小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小 静脉;调节血流阻力,影响血压、控制微循环。静脉;调节
4、血流阻力,影响血压、控制微循环。 (四)交换血管:(四)交换血管: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 (五)容量血管:(五)容量血管:静脉;安静时,容纳循环血量静脉;安静时,容纳循环血量 6060- -70%70%。 二、血流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二、血流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称为血流动力学。主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称为血流动力学。主 要研究心血管内要研究心血管内压力压力、血流阻力血流阻力、血流量血流量及三者间关系。及三者间关系。 (一)(一) 血流量血流量 血流量(容积速度):血流量(容积速度):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
5、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血流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血流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 QQ(P P1 1- -P P2 2)/R/R 血流速度血流速度: :单位时间内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距离。单位时间内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距离。 与血流量成正比,与血管的与血流量成正比,与血管的截面积截面积成反比成反比 (二)(二) 血流阻力: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主要来源于血液成分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主要来源于血液成分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 摩擦力。摩擦力。 R=8R=8L/rL/r4 4
6、 将来自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将来自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 静脉的血流阻力,称外周阻力。静脉的血流阻力,称外周阻力。 (三)血压(三)血压(BP)(BP) 概念:概念: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mmHg=0.133kPa) 各段血管各段血管 的压力梯度:的压力梯度: 主主A:100mmHg A:100mmHg 小小A:85mmHgA:85mmHg Cap:30mmHg Cap:30mmHg V V始始:10mmHg:10mmHg 心房心房( (大大V):0V):0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7、一)动脉血压 动脉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指(指主动脉血压主动脉血压,但常用肱动脉血压来代表机体,但常用肱动脉血压来代表机体 的动脉血压)的动脉血压) (二)动脉血压形成机制(二)动脉血压形成机制 1.1.血压形成的基础血压形成的基础 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平均充盈压)(平均充盈压) 决定因素: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决定因素: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 ; 血流阻力。血流阻力。 2.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其形成机制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其形成机制 (1)收缩压和舒张压概念)收缩压和舒张压概念: 收缩压:收缩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
8、室收缩射血使主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射血使主动 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舒张压: :在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在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脉搏压(脉压)脉搏压(脉压)=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反映了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的血压波动。反映了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的血压波动。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各瞬时动脉血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各瞬时动脉血压 的平均值。的平均值。 舒张压舒张压 + 1/3+ 1/3脉压脉压 (2 2)收缩压和舒张压形成的机制)收缩压和舒张压形成的机制 心室舒张心室舒张 心室收缩心室收缩 射血入主
9、射血入主A A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大大A A回弹回弹 + +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势能释放)(势能释放) 推血继续流动推血继续流动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降低到最小值降低到最小值= =舒张压舒张压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上升到最大值上升到最大值= =收缩压收缩压 推血(推血(1/31/3)流动)流动 大大A A扩张(扩张(2/32/3) ( (动能消耗动能消耗) ) (势能贮存)(势能贮存) 心室收缩是形成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原动力。心室收缩是形成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原动力。 大动脉的弹性扩张,使收缩压不致过高,从而减大动脉的弹性扩张,使收缩压不致过高,从而减 轻心脏负
10、担;其弹性回缩,使舒张压不致过低,轻心脏负担;其弹性回缩,使舒张压不致过低, 促进动脉瓣关闭,将间断的心室射血转化为血管促进动脉瓣关闭,将间断的心室射血转化为血管 内连续血流。内连续血流。 1.1.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和变化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和变化 我国正常我国正常成年成年人,人,安静安静状态下:状态下: 收缩压收缩压100100- -120120mmHgmmHg;舒张压;舒张压6060- -8080mmHgmmHg,脉压,脉压3030- - 40mmHg40mmHg,为理想血压,为理想血压 收缩压在收缩压在130130- -139139mmHgmmHg,舒张压在,舒张压在8585- -8989mm
11、HgmmHg,为,为 血压的正常高限血压的正常高限 收缩压超过收缩压超过140140mmHgmmHg,或舒张压,或舒张压9090mmHgmmHg,为高,为高 血压血压 收缩压持续低于收缩压持续低于9090mmHgmmHg,或舒张压持续低于,或舒张压持续低于 60mmHg60mmHg,为低血压,为低血压 (三)动脉血压的变化和维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意义(三)动脉血压的变化和维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意义 2.生理意义:动脉血压是推动血液循环、保持器官充足血量生理意义:动脉血压是推动血液循环、保持器官充足血量 的重要保障。的重要保障。 (1)(1)搏出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心缩期射入A A血量血量管壁侧压力管壁侧
12、压力 ( (2 2) )心率心率心舒期心舒期心舒末期心舒末期A A余血量余血量管壁侧压力管壁侧压力 动脉弹性回缩力动脉弹性回缩力动脉余血增加不多动脉余血增加不多舒张压舒张压(不明显)(不明显) 收缩压收缩压( (明显明显) ) 动脉弹性扩张动脉弹性扩张 舒张压舒张压( (明显明显) ) 收缩压收缩压(不明显)(不明显) 血流加速血流加速 心缩期时血压心缩期时血压 (四)(四)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心室收缩力心室收缩力 (3)(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舒期血外流受阻心舒期血外流受阻A A血量血量 收缩压收缩压(不明显不明显) ( (4 4) )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 收缩压收缩
13、压、舒张压舒张压脉压脉压 ( (5 5)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如:如:大失血大失血循环血量循环血量 血压血压(显著显著) 过敏休克过敏休克血管容积血管容积回心血量回心血量血压血压 舒张压舒张压(明显)(明显) 管壁侧压力管壁侧压力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变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变血压变血压变 心缩期血流加速心缩期血流加速 (五)动脉脉搏(五)动脉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 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 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14、波组成波组成 对应关系对应关系 形成机理形成机理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上升支上升支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 Bp骤升骤升 反映每分输出量反映每分输出量、 A壁被动扩张壁被动扩张 射血速度、瓣膜状态、射血速度、瓣膜状态、 下降支下降支 射血阻力等射血阻力等 前前 段段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管内压力管内压力 降中峡降中峡 主主A A瓣关闭瓣关闭 血液返流又回弹血液返流又回弹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后后 段段 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 A A内压力继内压力继 的大小的大小 大致反映大致反映 四、微循环四、微循环 (一)组成及三条通路功能(一)组成及三条通路功能 微微A A:总闸门:总闸门 后微后微A A:分闸
15、:分闸 Cap.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分闸:分闸 真真Cap.Cap.:交换血管:交换血管 通血通血Cap.Cap.:直捷通路:直捷通路 A A- -V V吻合支吻合支:调节体热:调节体热 微微V V:后阻力性:后阻力性Cap.Cap. 前阻力性前阻力性Cap.Cap.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 名称名称 血流通路血流通路 血流特点血流特点 作用作用 迂回通路迂回通路 微微AA后微后微ACap.A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血流缓慢血流缓慢 物质交换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直捷通路 微微AA后微后微AA通血通血Cap. Cap. 血流速较快血流速较快 利血回流利血回流 一般开放
16、一般开放 A A- -V V短路短路 微微AAAA- -V V吻合支吻合支微微V V 随温度变化随温度变化 调节体温调节体温 真真Cap.Cap.网网微微V V 交替开关交替开关 主要场所主要场所 微微V V (二)微循环的调节(二)微循环的调节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交感缩血管神经主控交感缩血管神经主控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局部代谢产物局部代谢产物 组织胺组织胺,PoPo2 2 后微后微A A和和Cap.Cap. 前括约肌舒张前括约肌舒张 真真Cap.Cap.开放开放 血流量及流速血流量及流速 后微后微A A和和Cap.Cap. 前括约肌收缩前括约肌收缩 局部代谢产物局部代谢产物 组织胺组织胺,P
17、oPo2 2 真真Cap.Cap.关闭关闭 血流量及流速血流量及流速 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五、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组织细胞间隙中呈凝胶状的液体。组织细胞间隙中呈凝胶状的液体。 (一)组织液生成与回流(一)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1.1.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 =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0 0 组织液生成组织液生成( (动脉端动脉端) ) 0 0 组织液回流组织液回流( (静脉端静脉端) ) - -1010 - -1010 +15+15 +15+15 +30+3
18、0 +10+10 2.2.生成量生成量 V V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量,其中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量,其中0.5%0.5%2%2%滤过滤过 90%90%入静脉,入静脉,10%10%入淋巴管入淋巴管 ( (二二)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主要因素 生成量生成量 例例 症症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 栓塞、充血性心功不全栓塞、充血性心功不全 等所致的水肿等所致的水肿 血浆胶体血浆胶体 营养不良、肾炎、肝病营养不良、肾炎、肝病 渗透压渗透压 等血浆蛋白等血浆蛋白所致水肿所致水肿 淋巴淋巴 丝虫病、癌症等使受阻丝虫病、癌症等使受阻 回流受阻回流受阻 部位局部水肿部位局部
19、水肿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烫伤、细菌感染所致的烫伤、细菌感染所致的 通透性通透性 局部水肿局部水肿 (三三)淋巴液的生成及回流淋巴液的生成及回流 1 1淋巴液的生成过程淋巴液的生成过程 2 2淋巴液的回流的生理意义淋巴液的回流的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类和其他营养物质运输脂类和其他营养物质 (3)调节体液平衡调节体液平衡 (4)防御和免疫功能防御和免疫功能 自学内容自学内容 六六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一一)静脉血压静脉血压 1 1. .分类分类: (1 1)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VP)(CVP):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 的压力的压力
20、。 (2 2)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平卧时平卧时, 肘静脉肘静脉)5 5- -1414cmHcmH2 2O O 2 2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VP)(CVP):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正常值正常值:4 412cmH12cmH2 2O O 特点特点: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 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 意义:意义: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个指标。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个指标。 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 (如如CVPCVP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 心舒期心舒期
21、室内压室内压 心脏心脏 收缩力收缩力 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体循环平均体循环平均 充盈压充盈压 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1)(1) (2)(2) (二)(二)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3 3. .骨骼肌收缩的挤压:骨骼肌收缩的挤压: 肌缩挤压肌缩挤压VVVV血回血回 流流 + + V V瓣膜防倒流瓣膜防倒流。 例如:例如: 长期站立长期站立 + + V V瓣膜瓣膜 的损伤的损伤下肢下肢V V曲张曲张。 立正久站立正久站下肢下肢V V 回心量回心量+ + 精神紧张精神紧张 虚脱虚脱。 4 4.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 V V回心量回心量 心房压心房压 心房心房 + + 大大V V扩张扩张 BpBp 左室心输出量左室心输出量 肺肺V V回流左室回流左室 肺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胸胸 内内 负负 压压 胸胸 廓廓 吸吸 气气 5 5. .重力和体位:直立重力和体位:直立下肢下肢V V回心量回心量( (约多容约多容 纳纳500500ml)ml) 例:例:患肢抬高患肢抬高利利V V回流回流,防水肿防水肿 心衰取半卧位心衰取半卧位下肢下肢V V回心量回心量 (平卧回心量平卧回心量前负荷前负荷肺淤血肺淤血呼吸困难呼吸困难) 高温高温 皮肤舒张贮血量皮肤舒张贮血量 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