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真理所涉及的是物的尺度价值所涉及的是人的尺度 人们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了真理尺度,又遵循了价值尺度,并且实现了两者
2、的辨证统一。1、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关系。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和人的需要都是客观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是客观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会由于不同主体的需要和要求的不同或同一主体需要和要求的变化而转移。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人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对外
3、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会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需要而实现它的某一种或几种价值,同时却要放弃它的其他价值。因而,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人类的全部认识可以分为两大类:知识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 知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身的性质、状况、结构、规律等的反映,是回答关于“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价值性认识:则是认识主体在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的反映,是回答关于“好不好?”“要不要?”“该不该?”“有没有用?”等问题的认识。价值性的认识
4、也叫价值评价。1、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价值评价结果与评价的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为转移的。第三,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以上特点表明了:价值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2、价值评价的标准 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认识或正确的评价。价值评价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评判也要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精神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1、价值评价的功能 首先,价值评价是推动
5、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推动力;其次,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最后,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2、价值观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
6、的。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体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因为:其一,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影响实践的结果;其二,正是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即真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其一,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正是为了追求满足人的需要;其二,客体对人的价值,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因为:1、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辨证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在实践中坚
7、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类创造世界的基本活动有两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认识和实践相统一。那么,什么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呢?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1)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2)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确定我们行动的目标、计划和方案。“”(1)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事实、尊重事实、忠于事实;(2)必须全面地看问题;(3)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必须在科学理论
8、的指导下观察和解决问题,而不能光凭热情;(2)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灵活运用理论,而不能生搬硬套。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坚持真理是发展真理的基础;3、发展真理是坚持真理的前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1)理论创新:是在继承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吸取下的实践经验、新的群众智慧,形成新认识的过程。(2)理论创新的作用:理论创新不仅是真理发展的基本形式;而且是政党、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必须继承已有的思想成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
9、题,抓住问题的根本;(3)必须勇于实践,深入调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4)必须进行大胆的假设和反复的验证。(1)创新性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根本动力。(2)理论创新又是一切实践创新的先导。认识世界:是人们从观念上把握世界,把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造世界:是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客观事物结构和形式,使其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要。(1)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和基础;(2)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先导。1、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内心世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改善主观世界和客
10、观世界的关系。2、(1)只有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2)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必然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是指人类尚未掌握客观规律,盲目地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行动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类掌握了客观规律,并自觉地利用客观规律为自身谋利益的行为状态。(1)人类是不断地从不自由、不太自由走向更加自由的;(2)人类的自由程度取决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践的统一程度。自由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随心所欲,而是受着条件的限制,因为在条件背后隐藏着客观的必然性,正是这种客观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和约束。自由不过是 1、简述
1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2、如何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如何理解认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辨证统一?5、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阶段?阅读文献阅读文献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3、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第二章,1、4、5、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选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