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認知理論與應用社會認知理論與應用(Social-Cognitive Theory and Practice)報告者:曾瓊禛、吳永清、朱采翎、薛人華報告者:曾瓊禛、吳永清、朱采翎、薛人華指導教師:蔡順良指導教師:蔡順良 教授教授報告日期:報告日期:100/12/05簡報參考:陳慧玉、羅雅茹簡報參考:陳慧玉、羅雅茹大綱之一大綱之一l 社會認知的發展淵源和主要特徵l 大師學者專業生涯簡介l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性觀l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l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理論:結構l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理論:歷程2大綱之二大綱之二l 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發展觀點l 性格中的認知成份l Ellis的理情治療法l
2、 Beck的認知治療法l 近五年相關研究3社會認知的發展淵源和主要特徵社會認知的發展淵源和主要特徵社會認知理論發展社會認知理論發展l 社會認知理論 V.S.其他理論:1、精神分析理論(psychoanalysis)【認同】1)認知歷程有許多是潛意識的;2)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反思】1)意識上的思考歷程對人格有重大影響;2)個體有能力在人生中發展並成長。2、特質理論(trait theory)【反思】1)人格不只反映個體行為的平均常態,亦反映出 個體在行動上所顯現的變異型態;2)不同情境中的行動變異即是基本人格的示現。5社會認知理論發展社會認知理論發展3、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
3、sychology)【反思】1)無法解釋人類生活在不同歷史時代所呈現的社會變化(親代與子代基因序列相等,但生活樣貌迥異)。4、行為主義(behaviorism)【反思】1)不認同有機體完全受環境增強或懲罰因子控制。2)個體思考能力可促動並引導行動;心理系統讓人扮演主動的角色,發展屬於自己的生命歷程。3)即便沒有增強,人依然可藉由觀察或者榜樣(modeling),學習新的行為模式。6社會認知理論發展社會認知理論發展5、現象學理論(phenomenological theory)與個人構念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認同】1)個體會從生活事件中建構出個人獨特的意義;2
4、)自我信念會對個體意義建構歷程造成影響。【反思】1)更強調人格功能中特定認知歷程的分析與詮釋;2)透過實驗研究,以主流心理科學方式印證並提高早期人文學者對於人類自我潛能論述的精緻度。7社會認知理論基本論述社會認知理論基本論述l 最早被稱為社會學習論,1980s才命名為社會認知理論。l 基本論述:1、人類思考歷程/認知歷程應是人格分析的核心。2、個體的認知,乃發展於社會脈絡之中;亦即,人 透過社會互動,獲得關於自我與世界的觀感。8社會認知理論主要特徵社會認知理論主要特徵l 強調人是主動的行為者(active agents)l 強調行為的社會起源(social origins)l 強調認知/思考歷
5、程(cognitive processes)l 同時強調行為的平均傾向、以及依境而生的變異性(average tendencies+variabilities)l 強調即便沒有增強,個體依然能夠學習複雜的行為模式(learning in the absence of rewards)9大師學者專業生涯簡介大師學者專業生涯簡介大師大師11Julian Rotter(1916-)行為並非發生於真空;個體乃是持續地對外在與內在環境行為並非發生於真空;個體乃是持續地對外在與內在環境的各個面向做出反應的各個面向做出反應l受Aflred Adler和Kurt Lewinu影響頗大:1、特別注意行為的目標性
6、與人格的整體性。2、強調某行為發生常是基於多因素的作用,且各行為間是相互有關聯的。l1954年出版社會學習與臨床心理學,發表人格社會學習理論。12Rotter 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13l 四大基本概念;BPx,a,s=f(Ex,a,s RVa,s):特定行為(x)、增強(a)、特定情境(s)的預測公式。1、行為潛勢(Behavior Potential,BP):針對某種增強,個體行為在某情境發生的可能性。2、預期(Expectancy,E):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特定行為後,獲得某種可預期增強的信念(和過去經驗有關)。3、增強價值(Reinforcement Value,RV):若一群增強物出現
7、機率相等,當事人偏好某種增強物出現的程度,即是價值。個體賦予不同增強物的價值亦與過去經驗有關。4、心理情境(Psychological Situation):當事人觀點中的情境。Rotter 心理需求系統心理需求系統l 生活主要動力:增大正增強+減少懲罰;行為的外在因子意指處理增強物,內在因子意指心理需求。l 心理需求是學來的,本質上是社會的;早期心理需求與生理需求滿足聯結,逐漸擴展至與其他心理需求的關係滿足(感官滿足愛、情感、認同)。l 個體行為、需求、目標運作於功能相連的需求潛能系統內,致使具相似增強之有關行為,可同時發生。系統有六大層次(高層需求可含括低層需求):認可/地位需求、保護/依
8、賴需求、支配需求、獨立需求、愛和情感需求、生理舒適需求。14Rotter需求潛勢需求潛勢 l NP=f(FM NV):一組相關聯行為的預測公式。1、需求潛勢(Need Potential,NP):類似行為潛勢(BP);指獲得相似或相同增強的一系列有關聯的行為發生的可能性。2、行動自由度(Freedom of Movement,FM):類似行為潛勢(E);指為獲得在功能上有關聯的增強,個體對於獲取正面滿足所產生的平均預期;亦即自我效能(self-efficacy)。3、需求價值(Need Value,NV):類似增強價值(RV);指個體偏好某些增強物的程度。l 最小目標水準(minimal go
9、al level):在連續的增強中最低限的滿足目標。最小目標水準設定與心理健康有關,不宜過高。15Rotter 控制觀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l 個體對於增強之控制來源的主觀信念,亦是個體對於行為之因果推演的主觀看法。1、內控:相信所獲增強是自我行為或自我資源運作結果(我努力所以我成功;自我有掌控力)。2、外控:欲獲增強始終受控於他人、命運、或運氣(我成功是因為他人通融;自我無力掌控事件發展結果)。16Albert Bandura(1925-)藉由直接經驗所產生的實質現象也能替代發生藉由直接經驗所產生的實質現象也能替代發生-透過觀察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與後果別人的行為與後果l最
10、初熱衷於學習歷程的研究將學習歷程應運於臨床現象結合科學實證方法。l受Kenneth Spence、Clark Hull、Neal Miller、John Dollard影響:1、仔細的概念分析。2、執行嚴謹的實驗研究。3、應用行為理論於人格和社會行為的研究。17Bandura 人格理論人格理論l 個體、行為、環境具交互影響力(reciprocal determination)l 行為的習得(acquisition)與表現(performance)是兩碼事;已習得行為不一定會在習得後立即表現出來。l 觀察學習:個體可藉由觀察他人表現而習得某種行為。l 替代學習(vicarious conditi
11、oning):榜樣(model)行為後果會對觀察者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並隨之對有關事物或類似情境產生相同的認知與情感層面的反應。18Bandura 人格理論人格理論l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人非被動由環境因素支配,人具主觀認知,因而可以產生不同的自我增強作用,使當事人可隨時調整行為、投注有增強關聯的行為。l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個體對於自己在某種情境下表現某種行為之能力的預期。自我效能有四種來源:1、精熟經驗(mastery experience):精熟某技能後帶來的成就感。2、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透過仿效(model
12、ing)過程,個體學會以正向態度或情感,評價自我的能力。3、口語獎勵(verbal persuation):他人對當事者能力表現抱持正向信念,因而給予社會性增強。4、正向生理與情感狀態(positive 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state):個體若處於愈健康、不緊張的狀態,愈能預期成功。19Walter Mischel(1930-)人是建構者也是行動者,與瞬息萬變的環境互動,即使面人是建構者也是行動者,與瞬息萬變的環境互動,即使面對所有的不一致,仍會試圖使生活完整對所有的不一致,仍會試圖使生活完整l受George Kelly和Julian Rotter影響甚鉅:
13、1、對於人如何透過解讀情境訊息而建構自我、以及自身經驗感興趣。2、個體會依行為結果的預期-價值主觀認知,而在不同情境產生不同行動。l1986年著作性格與衡鑑挑戰心理分析與特質論假設與研究方 法,引 發 人-境 爭 論(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20Michel 人格理論人格理論l 不主張人格特質的普遍性;主張用社會認知學習的個人變項(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personal variables)解釋行為的個別差異。l 以認知原型(cognitive prototype)解釋人格特質一致性的矛盾議題:人在認知上有一種錯覺,即將行為在時間
14、上的一致性(認知學習變項未變)、與行為在跨情境的一致性混為一談,故錯以為行為具有一致性。l 提出人格的認知-情感處理系統理論(a 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CAPS):個體在特定情境中所展現的行為,乃由獨特的認知-情感系統與當下情境因素交互作用而決定的。21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性觀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性觀社會認知理論對於人的看法社會認知理論對於人的看法l 人的基本定義:1、人是可以利用語言對世界進行推理的動物;2、人不只可推理現在當刻情境,亦可推理過去事件、並對未來事件形成假設;3、人的推理通常涉及自我-即對
15、執行推理的自己進行理解。l 人格理論關注的是人類獨有的認知能力:1、人是可主動覺知問題的解決者,可透過經驗與認知能力獲益;人具有潛能變好或變壞,並能主動建構心理世界,雖會受環境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環境。2、不認同行為是因直覺性的驅-避展現;行為並非 單一或狹隘的決定因素而產生。23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l 有別於過往人格理論單獨在主流心理科學門外發展:1、運用當代心理科學觀點研究人格與社會行為;2、認為人格心理學須須發展具整合性(integrative)的理論:將各領域的科學知識,整合成一個對於人的完整論述;3、強調研究應
16、著重於個體:不只採用通則的(nomothetic)研究法,亦採用特則的(idiographic)研究法,試圖詮釋個體的獨特性。4、著重理論對於實務的應用:強調理論的發展須具有最底線(bottom line)的功能,即能發展出實務問題的解決工具、或者能夠助益於人類福祉的增進。25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一:能力和技巧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一:能力和技巧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l 能力與技巧(competencies and skills):人格上的個別差異可能非由個體相異的情緒或者衝動動機造成,而是在執行不同行動時,因個別的能力與技巧不同所導致。l 重視解決問題與因應生活議
17、題的認知能力與技巧:涉及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l 著重能力探討涉及兩個意義:1、情境特定性:和某些社會情境/脈絡連結的心理結構,可能與其他社會情境/脈絡無關;不同情境脈絡會呈現不同的挑戰,需要不同的能力與技巧;2、心理改變:能力是透過社會互動與觀察社會世界而習得;人可透過以上機制獲得成長與改變。27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二:信念和預期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二:信念和預期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l 信念與預期(beliefs and expectancies):信念涉及對於實際世界以及未來事物可能樣貌的想法;當信念指引到未來即為預期;評估標準意指對於事物應有樣貌的想法(
18、評估事件價值與好處的心理標準);目標則是指個體想要達成達成的事物。1、自我與自我效能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人類實現成就、以及促進心理健康的主要成份。A)自我效能感與自尊不同:前者指在特定情境中評估自我能達成的能力,後者指對個人整體的價值評估。B)自我效能預期和結果預期不同:前者指針對尚未做過的行 為,預期自我是否能達成的想法,後者意指對於 行為後果所伴隨的賞罰設想。29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2、自我效能與行為表現:自我效能感會影響接繼的行為。A)定錨(anchor)理論:人最終所得結果往往是定錨在第一次的選擇上;即便第一次的決定是受到和此問題完全無關的因素影響,定錨理論仍然適
19、用。B)定錨項目會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進而對相對應的行為造成顯著差異;印證個體主觀感受確實會對自身行為產生影響,即使是由無關情境因素造成或高或低的自我判斷,此判斷卻會影響後續的決定與行動。C)自我效能感影響個體經驗與行動的介面/方式:目標選擇、努力/毅力投注與表現、情緒反應、因應情境方式。30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三:目標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三:目標目標目標心中設想的行動或行動之目的目的(未來想要達成的想要達成的事物事物),導引自身的行為。各種目標之間會自成一套系統,彼此存在不同的輕重緩急(先後順序)的階層關係。高階目標低階目標生活目標目標目標目標設定:難易難易明確程度目標的遠近目標的遠
20、近:遠程近程目標目標導向:學習學習表現表現目標V.S.趨向逃避預期目標設定行動表現回饋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四:評估標準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四:評估標準評估標準評估標準判斷人事物優劣、價值的依據依據。研究重點在於人以何種方式何種方式評判事物好壞,並如何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情緒和行為。社會認知論重視與自身有關的評估標準,也稱作個人標準個人標準,其乃人類動機與表現動機與表現的基礎。評估標準評估標準評估標準情緒性的反應(滿意不滿意)自我評價反應(自我評價反應(self-evaluative reactions)正面(滿意)的情緒反應自我強化自我強化(無外在增強物時更重要)研究評估標準是行為學派和
21、社會認知論的差別之一,前者由實驗者實驗者決定,後者可以由個體自行決個體自行決定定。社會認知的性格理論:歷程社會認知的性格理論:歷程交互決定論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分析行為時往往會考慮三項因素:當事人的性格性格、行為行為以及此人身處的環境環境這三個因素形成的系統中,我們如何分析因果關係呢?行為(B)環境(E)個人(P)交互決定理論交互決定理論人是情境的反應者,同時也是主動建構主動建構及影響環影響環境境的人。人選擇情境也被情境塑造。選擇情境的能力被社會認知論認為是很重要的元素,這能力代表了人怎麼主動影響自身的發展主動影響自身的發展。認知情感處理系統認知情感處理系
22、統(CAPS)社會認知論將性格視為一套複雜的系統,各種社會認知成分變項間並非完全獨立,而是會彼此影彼此影響響,產生交互作用交互作用。Mischel及Shoda(2008)提出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認知情感處理系統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認知情感處理系統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三大特徵)三大特徵認知及情感的性格成分彼此複雜相連,CAPS模型亦清楚闡述這些認知、情感成分之間的交互作用。CAPS模型關切社會情境(情境特徵)社會情境(情境特徵),社會情境的不同面向會激發性格系統的不同成分。社會情境激發性格不同成分,人的行
23、為(情緒)人的行為(情緒)就會隨之改變。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發展的觀點、發展的觀點觀察學習觀察學習(仿效作用)(仿效作用)Bandura認為人能透過觀察而形成行為的心理表徵,藉由仿效歷程(modeling)進行學習。行為習得和表現是兩回事。無論有無增強作用增強作用,每個人都可以習得習得一種新的行為;至於他是否會表現表現該項行為,就得看有無增強作用(賞罰)存在。觀察學習:習得觀察學習:習得V.S.表現表現 之經典實驗之經典實驗在無誘因情形下,三組受 試者在行為上有明顯差 異,表現較少的仿效行為。當提供具吸引力的誘因 時,此差異就會消失。楷模行為後果會影響小孩表 現攻擊行為,但對行為
24、的習 得則無明顯作用。觀察學習觀察學習-仿效歷程仿效歷程:精確的複製單純反應:藉著觀察他人習得普遍的行為原則,用這些原 則引導自己的未來行為。:吸收特定他人展現的廣泛行為模式,將其內在 化。觀察學習觀察學習-社會楷模效果社會楷模效果 Bandura承認我們的許多行為好或壞,正常或異常,都是從模仿他人行為模仿他人行為而來。Bandura批評社會型態提供錯誤楷模給孩童,尤其是電視上的暴力行為。在Skinner的系統中,我們看到,增強物控制了行為。Bandura的系統中,則是楷模楷模控制了行為。觀察學習觀察學習-四個歷程四個歷程注意歷程注意歷程:觀察者將其心理資源如感覺通道、知覺活動、認知處理等貫注
25、於示範事件的過程。維持歷程維持歷程:觀察者將在觀察活動中獲得的有關示範行為的資訊以某種方式儲存於記意之中以備後用觀察學習觀察學習-四個歷程四個歷程產出歷程產出歷程:觀察者對示範行為的表現過程,將內在表徵轉換成外顯行為的過程動機歷程動機歷程:在特定的情境條件下由某種誘因的作用而表現示範行為的過程行為的獲得獲得是一種認知過程認知過程;行為的表現表現則是一種動機過程動機過程。自我調節與動機自我調節與動機人透過思考歷程燃起對某行為的動機動機,其中關鍵的思考歷程常與自我自我有關。個人期望期望、個人目標目標及與自己的對話對話,就是人類動機的主要核心。在性格歷程中,涉及行為的自我引導動機,此種性格歷程就稱作
26、自我調節自我調節(設定目標、採取策略、評估、監控、去除情感衝突和情緒調節)。自我調節與動機自我調節與動機自我調節意味人是主動主動而非被動,會設立目標並控制自己的命運,並隨著成長與發展提昇自我調節的能力。目標和表現回饋對動機影響深遠,以有目標且有表現的回饋、只有目標、只有回饋、無目標且無回饋四種情境為例,其中有目標且有表現的回饋有目標且有表現的回饋 之動機最強之動機最強。個人和目標之間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內在動機)居中調節了個人朝目標努力的程度。自我調節與動機自我調節與動機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延宕滿足延宕滿足為放棄眼前具吸引力的事物,而獲取未來更美好事物的行為。以社會認知論的觀點
27、,延宕滿足可透過觀察學習觀察學習和仿效歷程仿效歷程而習得。只要接觸到的楷模楷模表現出延宕滿足,個體對於滿足延宕的忍受度也會增強。Bandura及Mischel(1965)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楷模對於兒童延宕滿足的影響。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什麼樣的策略能讓人順利延宕滿足?Mischel的延宕滿足經典研究為例,關鍵因素在於小朋友是否能看到禮物是否能看到禮物?(能否注意到酬賞的存在?)後續研究顯示影響延宕滿足的重要關鍵是:等待時間裡,孩子的心中在想什麼心中在想什麼?如能採取認知策略,例分心,則較能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
28、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Mischel對延宕滿足的研究顯示人類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能力。延宕滿足對日後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何在?Mischel進行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學學齡前測得之延宕滿足齡前測得之延宕滿足程度與青春期的認知和社會青春期的認知和社會能力能力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學齡前能成功延宕滿足成功延宕滿足的小朋友,其長大後更能專注、有判斷力、預想後果、成熟處理壓力.,具有更佳的認知和社會能力更佳的認知和社會能力。-信念、目標及評估標準信念、目標及評估標準性格中的認知成份58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概念的突破性研究自我概念的突破性研究1.Bandura(1977)
29、自我效能論2.社會心理學研究 人比較容易記得跟自我有關的訊息3.Markus(1977)探討自我基模的研究59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基模自我基模(Self-shemas)1.提出者:Markus(1977)2.定 義:引導、組織自我訊息處理的知識結構。3.獲得方式:我們透過人際互動發展出和自我有關 的概括的知識結構;所以,自我概念 也是概念的一種,而人活得自我概念 的方式也和獲得其它事物的概念相同4.作 用:當我們遭遇新情境時,自我訊息會引導且 組織新訊息 60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基模自我基模(Self-shemas)5.研究方法:反應時間
30、法(response latency),意 即問受試者某類跟他們自己相關的問 題(ex.勤勞或懶惰),他們可能回答 是或否,並且同時測量回答每 一題的反應時間。使用意義 Markus假設個體的基模會影響對訊息的處理。如 果某人擁有此方面的自我基模,反應時間會較快。61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基模自我基模(Self-shemas)6.相關研究 (1)Markus(1977)獨立與依賴的研究 (2)Andersen&Cyranowski(1994)性基模的差異在親密關係中對人際訊息的理解62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基模自我基模(Self-shemas
31、)7.自我基模特性 (1)個人擁有某項自我基模,在反應相關問題時反反 應較快應較快 (2)由我們自身所發展出的自我基模,會比較容易容易 被保存被保存 (3)個人較容易記得跟自己自我基模一致的訊息,而忽略不一致的,會形成自我確認的偏誤自我確認的偏誤63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基模自我基模(Self-shemas)7.自我基模特性 (4)人擁有多種自我基模,在不同情境、線所都會 使不同的基模進入運作記憶中,形成運作中的運作中的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working self-concept)64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自我基模自我基模(Self-shemas
32、)(5)自我概念群(family of selves)人並非只有單一自我基模,而是擁有一組自我 概念群,各自我概念雖不同,但卻有共同性。共同性。此外,自我概念中又可分成原型我 (prototypic self)與模糊自我。6566下一張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自我提升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1.定義:人總是有高估自己、美化自己的偏誤,傾 向把自己看得比較正向。2.舉例:當考試考差了,就會覺得老師出題出太差 ,不是自己沒有念書;但是烤好了,卻可 能認為題目出得太好了。3.延伸說明: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正向而低估負項 的特質,甚至我們會選擇跟表現比
33、較差者 進行比較,讓自己感覺像優秀的人。67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自我驗證自我驗證(self-verification)1.定義:人有一種從其它訊息中蒐集符合且可驗證 自我概念訊息的動機。2.舉例:一個外向的人,或許會在別人面前表現出 符合外向自我概念的方式來呈現自己。(談 論他跟別人聊天時做了哪些誇張的舉動)3.延伸說明:人們會被鼓勵去尋求可是自己維持依 致穩定且可被預測的經驗,讓人每天都感 覺到自己是同一個人。68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自我驗證與自我提升的關係自我驗證與自我提升的關係1.即便自我基模是負面的,人選擇自我驗證
34、的傾向自我驗證的傾向 仍比選擇自我提升更強。2.當自我驗證(認知)與自我提升(情感)發生衝突時,一般來說,我們還是比較偏向正向的回饋正向的回饋(自我提自我提升升);但如果涉及負面的觀點時,我們則會傾向負負向的回饋向的回饋(自我驗證自我驗證)3.自我提升自我提升在關係建立的早期比較重要,但是自我自我 驗證驗證會隨著關係的加深而增加重要性6970下一張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vs.表現目標表現目標1.提出者:Dweck與其同事(1988,1999)2.假 設:不同的目標可能會引發不同的思考,而 這些目標也是導致性格類型不同的原因71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vs.表現目標表現目標學習目標學習目標(learnin
35、g goals)1.定義:做一件事情的目標是為了學習、提升自我 的能力,不論事情的成敗仍全力以赴2.舉例:做報告只求學得如何分析資料、進行研究 設計等72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vs.表現目標表現目標表現目標表現目標(performance)1.定義:做一件事情的目標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 ,或是讓他人看到自己的努力2.舉例:將報告做好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成績,或 是讓教授稱讚73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vs.表現目標表現目標相關研究結果相關研究結果74組別組別學習目標表現目標知覺能力低知覺能力高知覺能力低知覺能力高策略改善22.220.88.737.0負向情緒3.70.030.43.775下一張學習學習 v
36、s.表現目標的成因:內隱理論表現目標的成因:內隱理論1.提出者:Dweck2.假 定:採用不同的目標類型,是因為人們對於 人類特性、特質、能力等,有不同的 內隱理論(implicit theory),而不同的內隱 理論引發不同的目標取向。76學習學習 vs.表現目標的成因:內隱理論表現目標的成因:內隱理論內隱理論內隱理論 亦可稱為自我理論(self-theory)或個人理論(personal theory),係為個體對外在事物的看法係為個體對外在事物的看法,以及自我與他人特質、能力的知覺,其為個人受自然、心理事件、行為等因素影響而建構的,衍生於個人對於能力或特質的信念系統,故引導人們決定採行何
37、種行為。相對於外顯理論,個人的內隱理論是透過發現或詢問而得知,而非創造與測量的的結果(Chan Chan,1999;Dweck,1999;Dweck Leggett,1988;Dweck,1986;Saunders&Ward,2006;Sternberg,1985)。7778固定觀固定觀/本質論本質論(entity theory)成長觀成長觀/增長論增長論(incremental theory)目標導向表現目標學習目標對能力的看法固定的可變的對失敗的歸因能力努力任務選擇高能力者精熟導向尋求任務且高堅持高能力者精熟導向尋求任務且高堅持低能力者無助避免挑戰且低堅持低能力者精熟導向尋求任務且高堅持內
38、在動機較低較高本質論 Vs.增長論79下一張評估標準評估標準1.定義:評估標準是用來評斷人、行為或周遭事物 的好壞標準。2.作用:人們會藉由評估自己的舉動與表現是否符 合個人內化的標準來調整自身的行為。目標與評估標準的差異 目標是指我們在未來企求實現的目的,而標準則 是用來評估眼前的結果。80評估標準評估標準不同的評估標準分類不同的評估標準分類1.提出者:Dweck,Higgins,&Grant-Pillow(2003)2.評估標準分類:(1)理想標準:人們理想上想達成的成就標準,代 表一種理想我 (2)應然標準:人們覺得自己必須或應該要達成的 標準,代表一種應然我81評估標準評估標準自我落差
39、自我落差(self-discrepancies)1.定義:事情的實際狀況(或是實際自我)和個人目標 有所落差。2.作用:通常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這是一種影響 情緒經驗的認 知機制。3.不同標準的差距&負面情緒 (1)理想我 vs.實然我難過沮喪難過沮喪但不焦躁 (2)應然我 vs.實然我焦躁不安焦躁不安但不沮喪82評估標準評估標準自我落差自我落差(self-discrepancies)4.評估標準&動機因素 (1)透過採用理想標準判斷自己的人,行為傾 向採用促進(promotion)的方式 即專注於正向結果,驅使自己提升或朝向良 好表現 (2)透過採用應然標準判斷自己的人,行為傾 向採用預防焦
40、點(prevention-focused)的方式 行為專注在防止負面結果發生83因果解釋與歸因84歸因相關理論歸因相關理論Rotter的控制觀的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1.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2.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Weiner的歸因理論的歸因理論1.因果來源(沿用Rotter的控制觀)2.穩定性3.可控制性能力(我很聰明)、努力(我很努力)、任務的難易度(這作業真困難)、幸運(我真幸運都答對了)85歸因的結果歸因的結果研究的發現研究的發現若將成績不加歸為不穩定的原因不穩定的原因(題目難度題目難度),
41、會減少學業表現的焦慮,並增加對未來成績的期望,因而促成真正的進步。重要心理意涵重要心理意涵若某個任務是否達成跟努力有關,而不是出於單純的機率或運氣,那人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通常,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影響人之後的行為。86歸因的結果歸因的結果因果歸因因果歸因 vs.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男性的成功與女性的失敗常被歸為能力;男性失敗與女性成功才被歸為運氣或努力。87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l 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 emotive-therapy)l 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emotion behavior therapy)兩個主要論點:1.人們對
42、世界上各種事物的反應並非來自其個人情緒,而是來自於對這些事物的信念(beliefs)2.會導致心理困擾的信念有其特別的性質:它們都是非理性的。這些信念都不是理性的人經過再三考慮後會有的。89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非理性信念1.It is a dire necessity for adult humans to be loved or approved by virtually every significant other person in their community.2.One absolutely must be competent,adequate and achiev
43、ing in all important respects or else one is an inadequate,worthless person.3.People absolutely must act considerately and fairly and they are damnable villains if they do not.They are their bad acts.90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4.It is awful and terrible when things are not the way one would very much like t
44、hem to be.5.Emotional disturbance is mainly externally caused and people have little or no ability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ir dysfunctional feelings and behaviors.6.If something is or may be dangerous or fearsome,then one should be constantly and excessively concerned about it and should keep dwe
45、lling on the possibility of it occurring.91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7.One cannot and must not face lifes responsibilities and difficulties and it is easier to avoid them.8.One must be quite dependent on others and need them and you cannot mainly run ones own life.9.Ones past history is an all-important dete
46、rminer of ones present behavior and because something once strongly affected ones life,it should indefinitely have a similar effect.92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10.Other peoples disturbances are horrible and one must feel upset about them.11.There is invariably a right,precise and perfect solution to human pr
47、oblems and it is awful if this perfect solution is not found.93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ABC理論l Activating event(事件):可能引發情緒或反應的事件l Belief(信念):人們對事件所抱持的信念l Consequence(結果):與事件相關的情緒或行為結果94Ellis的理情治療法的理情治療法l 事件本身並非引起情緒或行為結果的原因,個體對事件的信念(想法、看法、態度、內在語言等)才是真正的原因l 要改善不好的情緒或行為結果,就要駁斥非理性信念l 進行駁斥之後,個體將能得到獲得新的認知、情緒及行為上的
48、效果,進而產生新的感覺。l Disputing(駁斥):藉由一連串的問句對自己非理性觀念的駁斥l Effect(效果):駁斥非理性信念之後的認知、情緒及行為效果l Feeling(感覺):新的情緒感覺,個體不再感受到嚴重的焦慮或消沉和情緒困擾959697http:/www.personal- 一個人的感覺與行為是決定於其對自體經驗的結構。換言之,一個人的感覺與行為是由其認知內容所決定。l 若要了解情緒困擾的本質,必須把焦點放在個人對引發困擾事件的反應或思考時的內容上l 反對治療者直接建議替代性的認知,治療者應以相關的諮商技術來協助當事人反映出個人的議題,讓當事人確認負面思考和不適當的信念,並加
49、以改變99Beck的認知治療法的認知治療法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s)l 當事人在引發情緒反應之前,會在腦海中出現一種思考方式,可稱為自動化思考l 每個人都有自動化思考,它們就像是會突然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想法一樣l 我們從未仔細地去思考過這些想法,在大多數的時間裡,它們的出現是相當快速短暫的,且會被某些方式所扭曲,而這些被扭曲的想法,會讓我們容易選擇性地吸收負面的、不好的、危險的訊息l 即使它與事實不符,但我們卻常信以為真100The cognitive model of substance use101102Beck的認知治療法的認知治療法Principle of co
50、gnitive treatment:1.Cognitive therapy is based on a unique 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each patient2.A strong therapeutic alliance is essential3.Cognitive therapy is goal-oriented4.The initial focus of therapy is on the present103Beck的認知治療法的認知治療法5.Cognitive therapy is time-sensitive6.Therapy sess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