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主流思想的的演变演变u主流思想是什么?主流思想是什么?u它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u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u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第 1 1 课课 第第 2 2 课课 第第 3 3、4 4 课课第第 1课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数量多。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上主要分上主要分为
2、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对宇宙宇宙对对社会社会对对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1 1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
3、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局面的出现现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局面的形成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出现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夫崛起(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崛起,“士士”阶层的活跃阶层的活跃(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从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化繁荣的局面
4、,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的。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思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造和构成的。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局面的出现:3.3.主要学派:主要学派:1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 2)道家:老子、庄子)道家:老子、庄子3 3)墨家:墨子)墨家:墨子4 4)法家:韩非子)
5、法家:韩非子 4、“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解 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 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 基础。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名丘,字仲尼名丘,字仲尼公元前公元前551前前479年年鲁国陬邑人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被后人尊称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万世师表表”、“至圣至圣”孔子的身世孔子的身世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
6、公二十二年(公元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前551551年)夏历八月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六年(公元前479479年)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岁。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对他的尊称。2 2、孔子的贡献、孔子的贡献(1 1)思想:)思想: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仁”,就是就是“爱人爱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伦理观上:伦理观上:“性相近也性相近也”创立儒家学派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仁协调人际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协调统治者
7、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爱人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根本目的:根本目的:礼礼代表奴隶主利益代表奴隶主利益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思想概括为“仁学仁学”。在。在论语论语一书中,一书中,“仁仁”字的出现字的出现达达109109次之多,说明次之多,说明“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孔子认为“仁仁”就是就是“爱人
8、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克制自己,恢复“礼治礼治”,即,即“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主张推己及人,即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勿施与人”。“爱人爱人”作为作为“仁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的适用性,由“爱人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际之间
9、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民众的精神,是“仁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永恒的价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讲“仁仁”“”“爱人爱人”是有阶级性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在当时是有阶级性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人道原则,具有很大的进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人道原则,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步意义。如何看待孔子的如何看待孔子的“仁仁”和和“德德”?o(1)主观目的:)
10、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隶主的统治。(2 2)具有进步性:)具有进步性:A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发展。地位,促进生产发展。B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定(3)(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 2)教育上:)教育上:主张主张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实践:实践:创办私学创办私学.打破打破学在官府学在官府 此外:在此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与与学习学习方法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育
11、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3 3)编订整理出)编订整理出“六经六经”:诗诗礼礼书书易易乐乐春秋春秋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杏坛说杏坛说仁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论语雍也雍也)杨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杨伯峻先生注:自
12、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钱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钱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为政以为政以礼礼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识联系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
13、上,“换换位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尊重他人,求同存异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这句话对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讲析:孔子这段言论概括自己一生的经讲析:孔子这段
14、言论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完善自己的一生。正统思想,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主流思想。孔子的影响:孔子的影响:开创儒家学说,儒家
15、思想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是中国哲学最具影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是中国哲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他闪烁着智慧响力的代表,他闪烁着智慧的人生哲理不的人生哲理不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影响。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己所不欲,己所
16、不欲,三人行,三人行,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可夺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亦乐乎。不亦乐乎。小人常戚戚。小人常戚戚。勿施于人。勿施于人。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说孔子的名言说说孔子的名言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父母在,父母在,游必有方。,游必有方。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动。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不远游不远游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言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
17、方。全庙南北长公里多,占地南北长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孔林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用墓地。相传孔子死后,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种植20002000多年多年来不断增植,已来不断增植,已达达3 3万余株,为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息着
18、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为旅游观赏胜境。孔府孔府 位于孔庙东位于孔庙东侧,有侧,有“天天下第一家下第一家”之称,是孔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的典型建筑。孔子在孔子在汉城汉城孔子在孔子在柏林柏林 2005年年9月月28日上午,来自全球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年全球联合祭孔曲
19、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 2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二、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和早期儒学 孟子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教书为主,也曾为主,也曾游说游说于各诸侯于各诸侯国。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言论被整理成孟子孟子一一书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家的理想主义代表理想主义代表。孟
20、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仁”,并将其,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发展为系统的“仁政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暴政,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暴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省刑罚,薄税敛”,是劝统治者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是劝统治者要善待民众,不
21、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
22、由是人人都有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的孟子的 思想思想(3)、伦理观:)、伦理观:“性本善性本善”四书:四书: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五经: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 材料一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敛。”孟子的政治思想继承孔子孟子的政治思想继承孔子“仁仁”的思想而有所发的思想而有所发展,提出施行展,提出施行“仁政仁政”的主张。他主张的主张。他主张“政在得政在得民民”,强烈地反对暴政,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强烈地反对暴政,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
23、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有抨击。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有抨击。材料二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得民心的做国君。失民心的国君是人人他认为,得民心的做国君。失民心的国君是人人得而诛之的独夫,而国君危害了国家的时候可以更得而诛之的独夫,而国君危害了国家的时候可以更换。换。材料三材料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24、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良知知”“”“良能良能”。3荀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二、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和早期儒学 荀子荀子,名况,战国,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荀子有两
25、位有名的学生:一位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李斯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现实主义代表。主义代表。荀子的思荀子的思想想 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他所提出,他所提出的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与孔等观点,都可见
26、诸与孔孟的思想学说。孟的思想学说。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治世”局面的出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荀子说: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
27、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主张以礼治国,已主张以礼治国,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李斯等人)荀子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荀子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天行有
28、常”,这同,这同老子的老子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相通的。是相通的。(4 4)、自然界:)、自然界:“天行有常天行有常”材料一材料一“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君。”材料二材料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的一种政治思想,他把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荀子的一种政治思想,他把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这一理论观点对后代的政治思比作舟与水的关系。这一理论观点对
29、后代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如唐太宗李想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座右铭。世民)的座右铭。材料三材料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时时 期期仁的仁的思想思想民本民本思想思想人性论人性论爱人爱人以德治民以德治民性相近性相近仁政仁政仁义仁义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春秋春秋战国中期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战国末期奠定奠定基础基础体系完整体系完整三、道家三、道家1.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1 1)、)、“
30、道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为世界万物的本原;(2 2)、政治主张: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3 3)、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老子老子:名聃,生平不详,传说姓李名:名聃,生平不详,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耳,春秋晚期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退隐后,著有子退隐后,著有老子老子,又称,又称道德道
31、德经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庄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 庄子(约前庄子(约前369-369-前前286286年),名周,是继老子之后年),名周,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庄子(又被(又被称为称为南华经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1)、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继承与发展)
32、对的。(继承与发展)(2)、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3)、社会批判精神)、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280一前一前233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他年)战国末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韩非子一书中。韩非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1).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
33、而变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2).以法治国以法治国(3)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术驾御大臣,以权威震慑臣民。术驾御大臣,以权威震慑臣民。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四、法家四、法家(2)评价:)评价:法家以主张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的“法治法治”而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
34、刑来治理国家,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以刑去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2)主张:)主张:(1)代表人物:墨翟)代表人物:墨翟兼爱、非攻、尚贤、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节用、节葬、五、墨家五、墨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墨家墨家 知识知识梳理梳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孔子孔子“仁仁”、德、德、礼、礼、“有教有教
35、无类无类”、“性相近性相近”孟孟子子荀荀子子“仁政仁政”、“民贵君民贵君轻轻”、“性本善性本善”“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君舟民水君舟民水”论、性恶论论、性恶论老子老子庄子庄子“道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朴素辩证法法相对、放弃相对、放弃一切差别,一切差别,获得精神自获得精神自由。由。韩非子韩非子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墨墨子子“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贤尚贤”(3)(6)(5)(4)性本善性本善,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旁
36、观现实,欣赏自然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这叫“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荀子荀子韩非韩非子子庄子庄子孟子孟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1)(2)孔子孔子老子老子5
37、、看看以上思想各是谁的主张?、看看以上思想各是谁的主张?古为今用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儒家的“仁政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1.1.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A.A.都主张性善论都主张性善论B.B.都强调礼法都强调礼法C.C.都主张都主张“仁仁”,“德德”治天下治天下D.D.都取百家之
38、长都取百家之长课堂演练:课堂演练:2.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A.B.B.C.C.D.D.3.3.下列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的是(D D)A.A.是春秋末期齐国人是春秋末期齐国人B.B.其弟子有其弟子有“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C.C.孔子整理过孔子整理过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D.D.其思想核心是其思想核心是“仁政仁政”4.4.认为
39、认为“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是非之心”人皆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有之,这反映了孟子A.A.“仁政仁政”的思想的思想B.B.“民本民本”的思想的思想C.C.“性本善性本善”的思想的思想D.D.“致良知致良知”的思想的思想答案提示:答案提示:在在“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
40、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思考题思考题2.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1)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经过战国时期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
41、期孔子创立;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2 2)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仁”,这其,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仁”发展为发展为“仁政仁政”,进一步提出,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思想;荀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并提出,并提出“君舟民水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的著名观点。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出现的社会原因: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局面的形成 春
42、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绝无仅有无仅有。此时的。此时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经济上-井田制崩溃。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物质条件。(2)、政治上)、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
43、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 3)、阶级关系上,)、阶级关系上,“士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
44、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士”们也希望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 4)、思想文化上,从)、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学在民间民间”。私学的兴起,。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子曰:子曰:“性相近也。性相近也。”
45、论语论语阳货阳货孟子曰:孟子曰:“人无有不善。人无有不善。”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荀子曰: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荀子性恶性恶告子曰: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想一想,上面关于想一想,上面关于”人性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以上看法都有局限性。以上看法都有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没能真正揭示人恶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没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从客观上说,人性随着人的性的本质和内涵。从客观上说,人性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从主观上说,人性随着人生生存环境而变化;从主观上说,人性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