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宋变革论”浅析高考对唐宋史的考查 “唐宋变革论”是以对比六朝隋唐士族门阀政治和宋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治体制为核心而展开的,然后推广于经济、学术、文学、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变化。政治 隋唐士族门阀制衰废,宋朝君主独裁制兴起经济 唐宋之际,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文化 由贵族(士族)文化转向平民(市民)文化【主题解读主题解读】【一家之言一家之言】有学者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有学者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结束和所谓结束和所谓“现代现代”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出典型的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现代”特特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
2、是()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是()A“市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C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指南针运用于航海D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D【考情荟萃考情荟萃】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考查宋朝“现代”特征的表现“中世纪统治中世纪统治”是指封建统治,是指封建统治,“现代现代”是指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阶层变化,科技是指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阶层变化,科技发展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民阶层不断发展,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增
3、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属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中世纪统治的表现,而不是“现代”特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考情荟萃考情荟萃】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重文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文人阶层壮大B.理学的兴起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C.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阶层兴起D.社会危机严重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士人群体逐渐形成C【考情
4、荟萃考情荟萃】1魏晋时期魏晋时期 2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教材知识回顾教材知识回顾】(1)政治:九品中正制实行,政治:九品中正制实行,导致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导致士族门阀制度形成。(2)经济:经济:士族庄园制经济和寺院经济盛行士族庄园制经济和寺院经济盛行,江南迅速开,江南迅速开发。发。(3)文化:佛道盛行,文化:佛道盛行,玄学兴起玄学兴起。(1)政治:科举制实行,政治:科举制实行,士族衰落,庶族崛起士族衰落,庶族崛起。宋代的百家姓代替了魏晋的士族谱宋代的百家姓代替了魏晋的士族谱。(2)经济:庄园制经济转变为经济:庄园制经济转变为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部;部曲佃客制转变为曲佃客制转变为契约租佃制契约租佃
5、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相;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相对放松。商业经济繁荣,对放松。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阶层兴起。(3)文化:文学艺术领域出现文化: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平民化、世俗化趋趋势。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理性化、思辨化倾向。势。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理性化、思辨化倾向。唐唐宋宋宋宋 1士族庄园制经济士族庄园制经济【教材知识拓展教材知识拓展】“士族士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形成于汉魏之际,巩固于西晋,展的产物,它形成于汉魏之际,巩固于西晋,鼎盛于东晋,在南朝时逐渐衰落鼎盛于东晋,在南朝时逐渐衰落,灭亡灭亡于唐朝于唐朝末年末年。士族以家庭为基础,
6、以门第为标准,成。士族以家庭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成为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为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依附农民,却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济基础。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
7、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C: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C【考题例证考题例证】解析本题考查东汉田庄经
8、济。A项,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田庄经济与官营手工业无关,且不是影响。故A项错误。B项,该选项强调的是表现,不是田庄经济的影响。故B项错误。C项,田庄经济规模庞大、且内部自成系统,不利于中央对人口、生产、赋税等的管理和统治,与中央集权相对立,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演变为小的封建割据因素,易导致国家分裂。故C项正确。D项,田庄经济将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经济发展有进步作用。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情荟萃考情荟萃】2寺院经济寺院经济【教材知识拓展教材知识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
9、增强。寺院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
10、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 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 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C【考题例证考题例证】答案C材料信息说明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
11、北周实力大大增强,故C 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知识拓展佛教传入中国后,魏晋时期得到很大发展,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战乱不断,佛教使人们有了心理依托和归宿,另一方面是因为佛教不断中国化。佛教佛教的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的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且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前者导致了理学的产生前者导致了理学的产生,后者导致了灭佛禁佛运动。【考题例证考题例证】(2011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26)下图是依据)下图是依据隋书隋书食货志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这图反映出(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这图反映出()。)。DA:长江流域经济
12、水平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相对稳定【考题例证考题例证】解析A项,图中黄河地区主要使用绢帛作为货币,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无法使用统一的货币,且此时因为战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经济总量仍是北方高于南方,故A项错误。B项,图中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不表明其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最快的是“三吴”地区,河西走廊在十六国时期得到开发,但不是发展最快的地区,故B项错误。
13、C项,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的局势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并且以绢、帛作为货币也不能反映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D项,从图中可知长江流域主要以铜币作为货币,相较于金银等贵金属和绢帛等硬通货而言,铜币作为货币符号的意义更显著。由于其保值价值较低,只有在经济稳定的地区才能够流通,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题例证考题例证】宋人赵彦卫说:宋人赵彦卫说:“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世家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世家大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大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荀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族为事,王公之女荀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民间富
14、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闾阎富室(民间富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科。”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因素是(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A: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B:B:八股取士影响八股取士影响C:C:程朱理学盛行程朱理学盛行 D:D:妇女地位提高妇女地位提高A【考题例证考题例证】答案A 由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即使世家大族的经济实力下降,人们仍然重视世家大族;而到了宋代,人们对世家大族的重视相对减弱。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故选A 项。材料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
15、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标榜为华夏“高门高门”,自诩,自诩“家风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族志,不限地域,
16、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
17、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高门”之列。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 9分)分)【考题例证考题例证】一一 2016全国卷全国卷I,45(1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建立新的门第标准。材料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
18、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标榜为华夏“高门高门”,自诩,自诩“家风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
19、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
20、,也因此跻身“高门高门”之列。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2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 6分)分)【考题例证考题例证】一一 2016全国卷全国卷I,45(2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族交融的成果。(2017全国卷III,26)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
21、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A自耕农经济盛行自耕农经济盛行 B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 C均田制破坏严重均田制破坏严重 D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A【考题例证考题例证】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唐代后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唐代后期期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盛行的表现盛行的表现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土地规模在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土地规模在20130亩亩的户数和比例较高,由此可知,唐代后期自耕农的户数和比例较高,由此可知,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故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项正确土地规模在土地规模在300以
22、上的户数和比例少,因此没有体以上的户数和比例少,因此没有体现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现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B项错误项错误均田制在唐朝中期就已经瓦解,故均田制在唐朝中期就已经瓦解,故C项错误项错误表格只是反映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表格只是反映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不能得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不能得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D项错误项错误故选故选A【考情荟萃考情荟萃】材料一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如有纠纷,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只凭契
23、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1027年)诏: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要非理拦占,许经县论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要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详。”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材料二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农,
24、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借。”宋史宋史食货志食货志(1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制度规定的目的。)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制度规定的目的。(1010分)分)【考题例证考题例证】一一 2016宁夏卷,宁夏卷,45(1 1)目的:材料一:)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6 6分)分)材料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
25、加国家收入。(,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4 4分)分)材料一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如有纠纷,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1027年)诏: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
26、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要非理拦占,许经县论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要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详。”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材料二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借。”宋史宋史食货志食货志(2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定的历史背景。(4 4分)
27、分)【考题例证考题例证】一一 2016宁夏卷,宁夏卷,45(2 2)历史背景同;)历史背景同;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政策上进行调整。(2012全国卷I,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当时()。)。A: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
28、心态B: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考题例证考题例证】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世俗文化的盛行。材料突出本题考查宋代世俗文化的盛行。材料突出“自由自由”“”“正义正义”等思想等思想诉求,正是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价值取向也诉求,正是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价值取向也在更新变化。在更新变化。A A项,法海和济公只是僧人的代表之一,且其艺术特征是根据不同项,法海和济公只是僧人的代表之一,且其艺术特征是根据不同故事的艺术表现需要而设定的,并非代表佛教僧人
29、的善与恶,此选故事的艺术表现需要而设定的,并非代表佛教僧人的善与恶,此选项以偏概全,体现人们对于僧人爱恨交加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项以偏概全,体现人们对于僧人爱恨交加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A A项错误。项错误。B B项,题干提到的是民间故事,并未涉及戏剧。故项,题干提到的是民间故事,并未涉及戏剧。故B B项错误。项错误。C C项,地域性特色是指不同地方特点不同,本题只涉及杭州一处,项,地域性特色是指不同地方特点不同,本题只涉及杭州一处,并未与其他地方的相同故事做比较。故并未与其他地方的相同故事做比较。故C C项错误。项错误。D D项,题干突出项,题干突出“自由自由”“”“正义正义”诉求,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诉求,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要求人身自由和社会公平的表现,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阶层要求人身自由和社会公平的表现,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过程中市民阶层价值取向。且故事内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荣发展过程中市民阶层价值取向。且故事内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市民文化的写照。故是市民文化的写照。故D D项正确。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D。【考情荟萃考情荟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