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土地质量评价 第一节 土地质量评价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三节 农用地定级 第四节 城市土地定级 第五节 土地潜力评价 第六节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第七节 土地生态足迹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程度。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综合属性。土地质量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
2、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某种特定用途的生的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产能力和价值大小。土地质量评价必须针对某种特定用途。科学的评价土地质量是编制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二、土地质量评价的类型 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分类: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分类:耕地评价、林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园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估、旅游用地评估等 按主要参评项目指标体系分类按主要参评项目指标体系分类:土地自然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生产力评价等。土地经济评价:土地国民经济评价、土地农业经济评价、土地单项或综合经济评价等。按评价的方法分类按评价的方法分类:土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三、土地质量评价的目的 面向土地利用规划
3、的土地质量评价目的:已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需要调整的土地数量、分布和调整利用方向。各类用地后备资源的适宜性评价:说明其适宜开发的方向、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行用地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土地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评价:估计土地经营好坏,以及可供挖掘的潜力。提出改良或消除障碍因素的途径和技术措施。综上,综上,土地质量评价是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依据,以便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四、土地质量评价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评价不能脱离土地具体用途或利用方式。只有针对具体的用途或方式才有意义。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土地的适宜性是指长期、持续利用下的适
4、宜性。要注意用途改变后对土地生态条件的影响,避免短期行为。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土地评价中,土地利用种类的提出,必须考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适宜性评价涉及到各行各业对土地的不同要求以及土壤、气候等自然和经济多方面的知识。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地做出评价,增强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五、评价单元的选择 以土壤图的图斑确定土地评价单元以土壤图的图斑确定土地评价单元:利用土壤普查资料,节省大量调查工作量。但是缺乏明显的界线,往往和权属界线不一致。以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土地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土地评价单元:根据自然地块(地段)或耕作规划单元以及种植地段等划分土地评价
5、单元,是常用的方法。采用网格方法确定土地评价单元采用网格方法确定土地评价单元: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问题是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获取因难,成果的应用也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一定的用途或方式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原则: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或利用方式的适宜性是指土地在永续利用条件下的适宜性。效益原则:效益原则:即土地利用所获取的收益与其投入相比应是有利可图
6、的。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即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进行评定。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经济经济属性,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既要评定土地当前的适宜性,也要对进行土地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进行评定。三、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v根据FAO土地评价纲要(1976)规定,土地按照适宜用途可分为多宜性(如一块土地适宜农林牧等用途,又适宜建筑用途)、双宜性(只适宜两种用途)、单宜性(只适宜一种用途)和不宜性(不适宜任何用途)。按照土地适宜某种用途的程度分为高度适宜(s1)、中等适宜(s2)、临界
7、适宜(s3)和不适宜(n)。纲 级 亚级 单元 纲:表示适宜性种类。适宜纲(S)不适宜纲(N)级:表示在纲内的适宜程度。高度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暂时不适宜(N1)永久不适宜(N2)亚级:表示级内的限制性因素种类。(以中等适宜为例)S2m:表示水的限制 S2o:表示通气性差 S2n:表示养分状况差 S2e:表示抗侵蚀差 S2w:表示土壤耕性差 S2v:表示扎根条件差 等 N1m:N1me:等 单元:表示级内限制性因素的微小差异。S2e-1 S2e-2 分别表示 S2e亚级内可以区分两种抗侵蚀能力。三、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五、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一)基本方法 一般常用指数法,
8、也就是综合定量的方法,它可以将定性比较转化为定量比较,将不同的计量单位转化为同一的计量单位(或无单位),将多目标转化为综合的单目标,再根据其数值加以综合评价。具体的说,应用指数法进行评价,就是先对每个项目打分,再把每个评价单元的评价项目的分数加总乘以权重以求得综合评价分数,最后据以评价土地质量等级。由于评价因子的权重不同,指数计算时分为等权和不等权两种情况。(二)确定权重的方法 一般来讲,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经验法(或称为特尔斐法)、等差法、标准回归系数法等。1.经验法2.等差法 首先应按不同地区(丘陵、山区、平原等)把土地评价因子对于土地质量作用大小依次排列,称为作用序列,然后按照等差原则
9、分配权重,使两个相邻因子的权重相差一个公差(d)。公差(d)可按等差级数公差计算公式求得,即 式中an为末项,a1为首项,n为项数。计算时假设an=0,a1=100,带入公式计算公差,所得公差d为负值。11naadn%100iiippw(三)标准回归系数法 回归系数法的实质是在土地质量(Y)与土地评价因子(X)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将评价因子的标准回归系数作为其权重。建立多元回归方程nnxxxY22110式中,Y为应变量(土地质量),x1、x2 xn 为自变量(评价因子),1、2 n为回归系数。依据回归系数标准化公式计算标准回归系数为:/1、/2/n,再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可比权重:%100/iiWi
10、水稻用地 土地用途(水稻)水稻用地评价因子 1.有机质(x1)2.非毛细管孔隙(x2)3.土壤质地(x3)4.排水能力(x4)5.水源保证度(x5)6.地面高程(x6)0.85-1.60 11.61-2.35 22.36-3.10 33.11-3.85 4 7.0-4.23 14.24-5.75 25.76-7.28 37.29-8.80 4 36.4-29.7 129.6-22.7 222.8-15.8 315.7-8.7 4 414-626-838-104414-626-83 8-10415.2 12.0111.9 9.028.9 5.835.7 254W1=15.1W2=14.0W3=1
11、0.4W4=25.3W5=17.2W6=18.0X1=3.0X2=4.5X3=20 x4=9x5=8x6=10X1=2.5X2=5.3X3=18.3x4=6x5=2x6=12甲地块(评价单元)乙地块(评价单元)15.1 x 314.0 x 210.4 x 325.3 x 417.2 x 318.0 x 2评价权数评价指数15.1 x 314.0 x 210.4 x 325.3 x 217.2 x 118.0 x 1=280.65=190.3评价单元评价单元评价指数评价指数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综合指数综合指数综合指综合指标数标数xjwj级别级别x1x2x3x4x5x6w1w2w3w4w5w6x1w1
12、x2w2x3w3x4w4x5w5x6w6甲地甲地3.02.03.03.53.02.015.114.010.425.317.218.045.328.031.288.5551.636.0280.65乙地乙地3.02.03.02.01.01.015.114.010.425.317.218.045.328.031.250.617.218.0190.30水稻用地评级表水稻用地评级表 级别划分级别划分分数分数 级别级别500-400 1级400-300 2级300-200 3级200-100 4级100以下 5级武汉市耕地适宜性评价成果图第三节第三节 农用地定级农用地定级农用地定级(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
13、定级(农用地定级规程)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1)局部气候差异2)地形3)土壤4)水资源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1)基础设施2)耕地便利条件3)土地利用状况3.区位因素区位因素1)区位条件2)交通条件评价单元评价单元 三图叠置(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三图叠置(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因素法,修正法,样地法因素法,修正法,样地法定级方法定级方法 加权求和法(综合指数法)加权求和法(综合指数法)niijjifWH1式中,Hi单元i土地总分值 wjj因素权重 fiji单元因素分值因素因素因子因子权重,特尔菲法权重,特尔菲法第四节第四节 城市土地定级城市土地定级市地质量评价(城镇土地定级估
14、价)市地质量评价(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定级规程)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定级规程)1.商服繁华程度商服繁华程度(A)1)商服繁华影响度2.交通条件(交通条件(B)1)道路通达度2)公交便揭度3)对外交通便利度3.基本设施状况基本设施状况(C)1)基础设施完善度2)公用设施完备度4.环境条件(环境条件(D)1)局部气候差异2)地形3)土壤4)水资源方面方面因素因素 权重 0.2-0.4 0.1-0.3 0.1-0.3 0.03-0.2 (特尔菲法)评价单元评价单元 10m 10m 方格方格因素作用方式因素作用方式 点点线线面面 (商服中心)(商服中心)(交通)(交通)(环境)(
15、环境)定级方法定级方法 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 即即niiijjWFS1式中,Sj单j元的土地总分值,Fijj单元的i因素分值i=1,2,3n Wii因素的权重,n因素数目第五节第五节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概述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所以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能力的评价。它不仅涉及到气候要素的生产潜力,而且也包括土壤生产潜力和其它要素的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按其评价对
16、象可分为农业用地生产潜力评价与建设用地利用潜力评价。按土地利用状况分为已利用土地的潜力评价和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和理论计算法。1.经验公式法 (1)迈阿密模型:根据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来估算生物生产量,公式为:pte)Y(e)Y(000664.0119.0315.11300013000降水生产潜力模型温度生产潜力模型 式中,Y生物生产量(克/平方米年),t年平均温度(),p年降水量(mm)。v(2)桑斯维特纪念模型:v(3)格思纳-里思模型 土地生产潜力是由光、热、水、养分等土地肥力因土地生产潜力是由光、热、水、养分等土地肥力
17、因子与作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的,因此可将土地生子与作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的,因此可将土地生产潜力分为产潜力分为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力和农业自然生产潜力。(1 1)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 根据光合理论计算可能获得的产量,公式为:根据光合理论计算可能获得的产量,公式为:Y=0.154QY=0.154Q,式中,式中YY光合生产潜力(克光合生产潜力(克/平方米平方米日),日),QQ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焦耳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焦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光合生产潜力在目前大田生产条件下
18、是达不到的,只光合生产潜力在目前大田生产条件下是达不到的,只有在植物的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控制条件下方能实有在植物的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控制条件下方能实现,因此光合生产潜力是作物产量的上限。现,因此光合生产潜力是作物产量的上限。第六节第六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的数量。是制定人口政策和土地政策的重要依据。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是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生产与生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它是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以土地生产潜力为核心,以人口、资源、
19、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熔评价、规划、预测为一炉的综合研究。1.1.粮食产量法粮食产量法 它是通过计算一定地区土地所能生产的粮食它是通过计算一定地区土地所能生产的粮食能够养活的人数来推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其公能够养活的人数来推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其公式为:式为:LYp 式中,式中,pp土地人口承载数量,土地人口承载数量,YY该地区土地该地区土地可生产的粮食总产量,可生产的粮食总产量,LL人均粮食消费量。人均粮食消费量。三、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三、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确定方法2.2.农业生态区法农业生态区法 通过对每一个具有相同气候和土壤的同质通过对每一个具有相同气候和土壤的同质农业生态区土地生产潜
20、力进行估算来确定在不农业生态区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估算来确定在不同投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条件下土地的人口同投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条件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承载力。3.3.系统动力学法系统动力学法 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今后发展规划,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系纳入今后发展规划,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的策略下人口变化和资源承载力型,模拟不同的策略下人口变化和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20002000年年44富余区,富余区,33临界区,临界区,22超载区,超载区,11严重超载区严重超载区20002000年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的省际差异年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的省际差异20252025年年44富余区,富余区,33临界区,临界区,22超载区,超载区,11严重超载区严重超载区20252025年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的省际差异年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的省际差异202520004富余区,3临界区,2超载区,1严重超载区2000年和年和2025年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的省际差异年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的省际差异第七节 土地生态足迹评价v(1)方法简介v(2)假设条件v(3)测算方法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