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定义 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营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或或联邦政府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而在中国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经济组织织。不包括。不包括有限责任
2、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中的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是在社。国有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弥补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弥补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在制度、目标和管理诸,在制度、目标和管理诸方面具有特性的现代契约组织。它的内涵是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方面具有特性的现代契约组织。它的内涵是资产属于全民所有,由政府占有终极所有权的企业。由政府占有终极所有权的企业。从历史上看,国企由来已久,到了现代社会,国企才在许多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二战后,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相继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国企,其中,以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并视为立国之本。时隔不久,由于先天和后世的种种原因,导致国企经营效率低下,严重亏损,债台高
3、筑,难以为继,接着又几乎在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不采取种种措施,改变或改造国企的这种不景气状态,其中,通过拍卖将国企改变成民企最为普遍。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国有国营2.行政机构的附属物3.政企合一4.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管理5.国家统负盈亏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1.产权不清2.政企不分3.权责不明4.机制不活5.激励不足6.约束不硬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缺陷: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缺陷:人浮于事无人负责管理落后效益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危害: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危害:回顾我国国企改革30年来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83年进入初期的
4、放权让利阶段,主要是进行国企经营层面的改革。第二阶段 19841992年主要是进行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第三阶段 19931997年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第四阶段 19972002年 我国开始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加快。第五阶段 2003年至今我国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一、放权让利一、放权让利企企 业扩大自主权业扩大自主权 形成激励机制形成激励机制 利润留成利润留成 奖励奖励制度制度内容内容: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5、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特点特点:这一阶段的改革试图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但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仍居主导地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市场体系尚属萌芽状态。存在问题:1、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上缴任务等问题2、形成了、形成了“内部人内部人”控制,出现了控制,
6、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和行为短期化问题。短期化问题。二、实行两权分离:企业承包制企业承包制 推行股份制试点推行股份制试点 利改税利改税 拨拨改贷改贷主要是进行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企业的产权问题,使人感到不进行产权改革没有出路,相应的也产生了两种不同改革思路:一种思路是主张将国企改革仍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进一步推进或深化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企业承包制和租赁制改革。另一种思路提出了深化国企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主张,即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问题:股份制问题:缺少整体规划缺少整体规划 政企未分政企未分
7、 股东大会架空股东大会架空 有效约束机制有效约束机制 欠欠缺缺 承包制问题:承包制问题:政企难分政企难分 负盈不负亏负盈不负亏 企业行为短期化企业行为短期化 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 穷庙富方丈穷庙富方丈 鞭打快牛鞭打快牛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3年12月,中
8、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出台。1994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市场经营机制市场经营机制 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企业优胜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企业优胜劣汰、劣汰、经营者经营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资产保值增值的技术不断创新、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机制 砸三铁砸三铁 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再就业工程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再就业工程 年薪制、期权制年薪制、期权制 稽查特派员制、独立董事制稽查特派员制、独立董事制国企转机改制国企转机改制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9、、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分开、管理科学)股份制为主,股权多元化股份制为主,股权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效制衡)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改造,加强管理)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整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
10、有经济国有经济调整布局调整布局 抓大放小,有进有退,加强控制力抓大放小,有进有退,加强控制力 (一股就灵、一卖了之)(一股就灵、一卖了之)国资监管体制:国资监管体制:五龙治水五龙治水 国资委国资委利利税分流、核销债务税分流、核销债务国企上市(吃财政、银行、股民)国企上市(吃财政、银行、股民)债转股、国有股减持债转股、国有股减持分离分离办社会办社会职能,减轻国企职能,减轻国企负担负担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2003年3月16日 国务院直属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
11、、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五龙治水、九龙治水五龙治水、九龙治水 一龙治水一龙治水 解决出资人到位问题,监管机制改善解决出资人到位问题,监管机制改善利于政府公共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政资分开)利于政府公共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政资分开)利于国有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经营权分开利于国有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经营权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问:1出资人能否真正到位变“真老板”?2出资人能否不越位当“老板加婆婆”?3如何激励并监督“老板”?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2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国企改革以大企业、
12、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3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这一阶段,如何处理非
13、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了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重点。非公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壮大起来,在许多领域占有绝对优势,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个体、私营、外资与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如非公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从以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已经开始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拓展。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如石油行业的民营资本问题。此外,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迅速膨胀,外资的并购问题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非公经济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断的问题,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
14、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该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非公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扫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去向问题的担忧。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为了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该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非公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扫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去向问题的担忧。改革存在问题 重要改革延后重要改革延后 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 拉大分配差距拉大分配差距 效益不高效益不高 政企不分政企不分 国企分红问题国企分红问题 国进民退存,在
15、不合理垄断国进民退存,在不合理垄断 重要改革延后重要改革延后从渐进式改革的特点看,改革需要现存体制的推动,因而不得不受到现存体制的束缚,经常要迁就现行体制的利益。因此,渐进式改革的最大不足是改革的妥协性与不彻底性。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有时会出现“进两步,退一步”,甚至“退两步”的事例。改革的突破采取了先易后难的顺序,相对容易、难度较小的改革大都先期完成了,而“硬骨头”问题都被留到后面。这一点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不仅于此)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一般竞争性行业与基础、垄断行业相比,都是前者的市场化改革更为充分彻底,而对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市场运行效率具有关键意义的基础、垄断
16、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则被延后。这种不彻底性在被认为是渐进式改革范例的价格双轨制改革中同样存在。目前虽然高达的产品定价已基本由市场决定,但余下的基础产品与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定价仍受国家管制,市场化进程迟缓。这种分化的状况已被归纳为具有累退性质的“新双轨制”。因此,重要改革的延后既加大了后期改革的成本,也腐蚀了前期改革的成果,使渐进式改革呈现出后期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涉及面广、比重高,更因为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滞后、监管不到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前些年爆发的“郎顾之争”便是这类现象的集中反映。一些国企经营者利用手中掌握
17、的权力和信息,借国企改革、产权流动之机,钻体制、制度的空子,采取搞场外交易、在产权交易中与中介机构联手、低值评估、蓄意制造投资“失误”等各类手法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花一元钱买下十元钱的国有资产”被形象地概括成全国企业改制的平均情况。虽然国资委和财政部后来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但为时已晚,而且具体执行并不整齐。按照保守的估计,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规模应该在万亿元的量级上。这也可看做是国有企业改革付出的巨大成本。只是现在还难以辨认是否所有的成本支付都是值得的。中国的中
18、国的MBOMBO概念:它主要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 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MBO最大的魅力:理清企业产权,实现所有者回归,建立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MBO热”在20022003年间兴起。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层收购的规则不全面以及监管不到位,种种不规范的操作致使MBO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在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04年8月,郎咸平对海尔、TCL的产权改革、以及收购多家上市国企的格林柯尔的“不正当收购”行为提出置疑,从而引发了就MBO为主题的产权改革大争论。中国的中国的MBO反对派反对派-郎咸平郎咸平“保姆理论保姆理论”
19、:一个作为服务者的保姆,在打扫了顾主的房子一段时间后就提出要购买,而且价格要由自己来决定,所谓收购,用的却还是主人的钱(即向银行贷款)在国有企业的转轨改制和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指出中国在法制化未完善前,一切MBO都应该停,甚至提出“中国应该立即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MBO在中国在中国反对派反对派-华生华生在中国现在国有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MBO这种方式很难做到程序公正。因为,它是内部人,因为它有信息优势,因为它掌控了谈判的位置,所以这种方式就不能提倡,MBO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企业为什么发展?关键建立在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职业经理人出现
20、就是分工专业化的需要。鼓励MBO的文化是毁灭性的文化,是对产权的不尊重。MBO在中国在中国赞成派赞成派-张维迎张维迎“冰棍理论冰棍理论”: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中国的MBO五大风险:一是定价环节中的风险;二是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风险;.三是收购者融资渠道不明的风险;四是运作风险;五是收购主体合法性不能保证的风险。国资委对MBO的态度:从“不反对”
21、到“不宜”,再到“不”2004年9月25日,国资委彻查国有资产流失,MBO被列入检查重点;9月30日,国资委称国有大型企业不宜实施MBO,国有中小企业由于社会影响相对较小,可以继续探索。拉大分配差距拉大分配差距国企改制过程由于受到少数内部人的操控,许多企业改制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而且是只让极少数人掌控企业的“权贵私有化”。这种私有化的企业改制给公有财产和职工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继而不合理地拉大了国民分配的差距。年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亚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在个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国家中,中国内地已经位居亚洲贫富差距之最。近年来,国际上许多观点大都认为,目前的经验证
22、据更多地支持了这样的判断: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优于苏东国家的激进式改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激进式改革的俄罗斯,过去十几年间的基尼系数只有左右,而我国的基尼系数在进入世纪后已跃升到的水平。我国在改革后的年间已快速成为世界上贫富最为悬殊的国家之一。虽然国企改制并非目前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惟一原因,但不可否认,不规范的国企改制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贫富悬殊现象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4.效益不高效益不高国有企业的亏损80%是始于1993年之后,1995年则成为亏损最集中的一个年份。1996年首次出现全国国企净亏损。2003年至2011年,央企的资产总额由8.3万亿增加至28万亿,年均增长16.
23、4%;上缴税收由3563亿增至16804亿,年均增长21.4%;十一五期间,央企研发经费从701亿,增长到了十一五末的1911亿,年均增长28.5%。2010年,中央企业申请专利是52283人,研究开发人员达到了53.5万。从这些数据能证明国企改革经营效益提高了吗?未必,请点击我5.政企不分政企不分1、行政部门+企业:目前,有相当部分公司(企业、下同)政企不分,既有行政权又有经营权。(烟草,铁道,邮政)2、官员当企业管理者:干部管理上现在还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3、政府行政干预:乐于行政审批(批土地,批资金,批项目),热衷切蛋糕。中国当代最富有的“秋菊”陈发树 政企难解难分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根子
24、不在企业,而在政府。我们从中看到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政府要求企业走向市场,“不找市长,找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愿放弃自己已经长期拥有的对企业可以任意干预并从中获益的特权。现在看来,政企不分,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制度性障碍。为什么政企分开如此困难?关键还是在两个制度难以或不准碰撞上。第一是财产制度。按照市场要求,实现政企分开,决不是管理方式转变的问题,而是财产制度的选择问题。第二是政治制度。事实上,政府的企业也是党的企业,党、政、企是捆在一起的。其中党是领导核心,政要对党负责,企也要对党、对政负责。现在要政企分开,首先的问题是党政关系、党企关系分开,这是很难办到的,或者说根
25、本办不到的。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叫做经济人假定,利己主义者所追求的是获利最大化。为了要达到获利最大化的目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率;二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不讲节约,只讲效率,三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率。我国国有企业就属于上述的第三种情况。这是国企的痼疾,属难治之症。6.国企分红问题国企分红问题首先,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政府投资兴办的,国资委受民众委托行使监管职责,国有企业的利润理应归全民所有。因此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不能由国有企业自己决定,也不能由国资委决定,要由全体国民充分讨论决定。但现实状况是,
26、这5、10的分红比例制定伊始就没有征求过民众的意见,理论和法律依据都不充分。其次,国有企业上缴红利后,留存企业的利润作为企业的在积累,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那么我国国有企业只上缴5或10,留存的90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但是国有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投资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管。我国国有企业并不对外披露企业财务报告,普通民众很难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更难以了解企业未来的投资前景。“谁投资,谁受益”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准则,然而,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均名列全球十大赚钱企业,利润总和逾3 000亿元,但他们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只有200多亿元。在西方国家,法国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50要上缴国
27、家,瑞典、丹麦、韩国等国的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也达到了13甚至23。相比之下,我国5、10的上缴比例是象征性的,实在很难体现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国有企业分红问题建议国有企业分红问题建议1.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2.完善分红制度实施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分红监督控制体制。3.在分红制度的具体制定上,要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合理的分红比例。7.国进民退,存在不合理垄断国进民退,存在不合理垄断今年“两会”将近,中国2030年的发布再次将国企改革推到风口浪尖。世行在报告中称,中国需要进一步重组国有企业部门,拆除竞争性行业中垄断和寡头垄断企业,在必须实行垄断的领
28、域中引入必要的监督,以确保市场力量不被滥用。世行的观点正符合时下国企改革的争论焦点。虽然国资委极力证明绝大多数央企不存在垄断,但这不是国资委说了算的问题,“国家”二字一上头,市场其他的一般竞争者就矮三分,即使像中粮这样身处完全竞争行业里的央企,也有其他一般市场主体无法比拟的国家信用和国家资源。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本就是国有企业改革既有的思路,但近几年并没有得到执行。国研中心研究员吴敬琏2月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国企改革要继续执行党的十五大的有关决定,即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有进有退,只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要有控制权。史炜(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现在
29、我们其实所说的所有问题,是那种央企,就是90多家央企,甚至是说刚才你说的八家,其实不止八家,就是垄断企业,我们真正的国企大部分混得还不如私营企业呢,要贷款要不着,对吧。要技术没技术,要技术更新没技术更新,工人过的日子跟农民差不多。企业领导也不负责任,反正东西被分光就光了,最后就没有了。我们其实现在不能把国企的问题,跟国有存在的垄断行业 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本就是国有企业改革既有的思路,但近几年并没有得到执行。国研中心研究员吴敬琏2月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国企改革要继续执行党的十五大的有关决定,即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有进有退,只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要有控制权。
30、史炜(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其实我们现在的国企就业,在整个城镇就业当中,三万多的就业当中,国企占到了多少呢?17%点多,那这里头包括什么呢?过去的传统的国有企业,现在我们其实所说的所有问题,是那种央企,就是90多家央企,甚至是说刚才你说的八家,其实不止八家,就是垄断企业,我们真正的国企大部分混得还不如私营企业呢,要贷款要不着,对吧。要技术没技术,要技术更新没技术更新,工人过的日子跟农民差不多。企业领导也不负责任,反正东西被分光就光了,最后就没有了。若干垄断行业的市场格局监管现状和资本结构若干垄断行业的市场格局监管现状和资本结构 产业产业监管机构监管机构主要竞争主体主要竞争主体垄断类
31、型垄断类型行业法规行业法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铁路铁道部七大路局和广铁集团绝对垄断局部竞争铁路法19909国有资本、地方政府资本民航民航局运输:三大集团辅助:三大集团寡头主导分业垄断民航法199510几乎同上电力电监会供电:两大集团发电:五大集团双寡头垄断多寡头垄断电力法199512几乎同上石油 两大公司双寡头垄断重组而定19983国有资本电信信息产业部六大集团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竞争趋向充分电信条例20009国有资本、跨行业跨所有制混合银行中央银行、银监会四大银行多种所有制寡头垄断竞争趋向充分银行法1994国有资本、开始有多种所有制、混合资本其他国家的国企改革 德国:“断奶”,股份多元化,管理民
32、主化和制度化;监事会监督。意大利:私有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令,主张“把一个健康的企业卖个公众”;透明,公平。瑞典:国有企业局-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分开;以“创造价值”为使命其他国家的国企改革 法国:开放资本;分拆企业,简化经营;国家稽查特派员制度。美国:基于资产性经营理念,采用租赁制经营和系统承包制的经营方式。新加坡: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政府监督与社会公共监督并行;私有化改造。英国:以股份制改造为手段进行私有化运动;创造“黄金股”。其他国家的国企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要义是一步到位,迅速转轨,在短期内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实行“休克疗法”。以
33、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7月-1994年6月)是无偿私有化阶段,就是将前苏联74年积累的国有资产经过估价,按1.49亿人口,每人一万卢布,无偿转让给每个公民。企业私有化第二阶段(1994年7月-1996年12月),是主要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有偿私有化阶段。俄罗斯500家大型国有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只卖了72亿美元。1996年和1991年相比,其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5%。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5%)和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0%),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我觉得。一、划线,
34、分而治之;二、打破壁垒,公平竞争,约束国有企业;三、国有企业绝大部分从经营性行业退出;四、对保留的国企应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 效监督机制。五、进行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国企必须从不适合自身存在的领域退出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国企改革专门做出决定,其中最让人们关注的就是四个字:“有进有退”。往哪里“进”呢?决定明确指出:“三大行业”,“两类企业”。三大行业是: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事业。两类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少数几家关键性的企业;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所谓“进”,就是要加强,增加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其余的都应该“退”。私有化的理由私有化的理
35、由张维迎的五个不可能定理张维迎的五个不可能定理 政企分开不可能政企分开不可能 所有权有效约束不可能所有权有效约束不可能 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不可能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不可能 预算约束硬化不可能预算约束硬化不可能 经营者与职工制衡不可能(内部人控制、合经营者与职工制衡不可能(内部人控制、合谋)谋)周其仁的无最终周其仁的无最终委托人观点委托人观点 资产不量化到个人、无人格化所有者资产不量化到个人、无人格化所有者 无法有效防范委托代理风险无法有效防范委托代理风险 (公开、变相、悄悄的私有化)(公开、变相、悄悄的私有化)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各负其责、协调
36、运转、有效制衡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 董事会负责制、监事会制董事会负责制、监事会制 独立董事制、职代会制独立董事制、职代会制 人事制度企业化人事制度企业化 企业家职业化、聘任制企业家职业化、聘任制 年薪制、期权制年薪制、期权制 任期责任审计制任期责任审计制 监督机制 外部监督:政府部门监督;社会公共监督 内部监督:监事会监督;独立董事监督监督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公开性!政治体制改革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阶段,相应的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从影响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与企业有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37、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1)行政和事业的规模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过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政社会团体和各种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增长最快。国家在吃“皇粮”方面的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而能用于企业资本金注入的财力相对越来少。同时对企业摊派和各种变相的收费屡禁不止。政治体制改革(2)管理部门太多太细,条块分割严重。任何一级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是全民所有的代表,都有所有者的一部分权力,都可以行使管理企业的权力,获得有关的利益,但是都不对企业的风险、微利和亏损负责;各个部门都想扩大自己对企业的管理和制约权利,这些部门之间相互争权、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消耗,出台了许多相互矛盾和前后矛盾的政策和规定,企业按照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规定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到各部门办事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时间太长。(3)国有企业需要扮演非经营性组织角色。党政社团各个部门都要求企业设立委办处科室,太小的企业也要设专管人员,实际上将企业办成了一级党政社团的基层组织,是一级政府,而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企业要花费很大人力、财力、精力去应付开会、应付检查、评奖以及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有的企业没有现代企业应当有的市场营销、广告策划、技术开发、售后服务等等这样的部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