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主讲:邹勇文人文学院院长 博士 副教授课程介绍课程介绍 扎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而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国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既在哲学层面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又在操作层面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课程提炼出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管理规律,同时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管理思想进行了梳理,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管理智慧更具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课程受益课程受益 用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智慧服务现代企业管理 领略国学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掌握儒、
2、道、纵、法、兵家思想核心 增强对人性、自我、环境及规律的洞察力 了解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性 将现有的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艺术第一章 儒家管理思想 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第一节: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思维 儒家管理具有理性的思维模式。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能力的鉴别也应从小到大。大学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主要是强调修身与治国的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3、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就是讲修身是治国之要,修身的根本是诚意。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人不诚者,为人所不耻,难以近众,管理无从谈起。大学阐释修身而后齐家,而齐家和治国,道理相同。情绪管理 一家仁,一国兴
4、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堯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儒家学说认为管理的根本是个人的品德与素质。有此才有凝聚力。有如众星捧月。儒家管理的思维模式,古人在用人荐人方面尤其重孝。汉王朝提出“以孝治天下”举孝廉 以孝廉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以孝为本,由孝及忠,这是高层次的治国思想。二、仁为核心的管理原理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孟之道就管理首先强调的是仁。(一)孔子的仁统论 孔子的管理思想内容多,但仁
5、居首。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二)孟子的仁理论 孟子对仁治的道理有更具体的解析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
6、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齐宣王问政于孟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
7、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三)仁政的正反案例 楚庄王不辱下臣 袁盎厚待侍儿 刘昱不得善终 总结历史 盛世以仁 亡国以暴三、“政者,正也”的管理示范儒家治国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宋
8、朝的包拯文天祥的正气。孟子的“吾善养浩然正气”。(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四、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主要
9、管理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后由其孙子子思系统化。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10、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一)以和为贵(二)刚柔相济(三)兼容并蓄(四)进退有节(五)模棱两可(六)不动声色第二节、孔子与论语 一、孔子身世与儒学形成 二、论语的管理要义 仁之解释 礼之解释 信之解释 智之解释 义之解释第三节 孟子与孟子 一、孟子其人 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二、孟子的主要管理思想 仁政说 民贵说 磨练论(卧薪尝胆、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第四节 荀子的管理思想 一、荀子其人 二、荀子的管理思
11、想 荀子的管理思想以儒为主,兼具法家(一)礼为本的集权思想(二)礼应辅之以法的思想(三)尚贤思想第五节、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汉武帝独尊儒术 二、唐太宗守成以文 三、宋太祖以文修政 四、明太祖仁义安民第六节、古典名著的儒学思想体现 三国演义与水浒最能体现儒学管理思想 刘备 宋江 一、蜀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妙道评说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二、宋江以义为首领 儒学管理是治本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新兴发达国家的次生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
12、涵并且包括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这是由于日本人把中国传统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现代工业的经济人管理模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就是这种辉煌的延续和拓展。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究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吸引并造就了日本企业管理界的精英。关于企
13、业的根本定位 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中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均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和品质。顺手拈来几个中国百年老字号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定位。如“全聚德”、“德发长”、“信祥和”、“同仁堂”、“荣昌祥”等等,无一不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均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企业构想定位,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
14、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和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双赢乃至多赢。香港 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议案。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也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利润。关于企业的组织管理 荀子王制中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组成一个群体,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这样的群体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即在有大的相同共性的群体中再以小共性划分出来的组
15、织。如在企业中,再以组织结构、伦理结构以及管理结构等来划分为不同的小群体。有了这种划分,才能形成人类生存的保证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标志着社会分工化和组织有序化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出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亲密配合,在工作中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在内地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他们
16、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管理理念和成功经营秘诀的文化底蕴。这种大“群”小“分”的组织管理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以“宽容、仁爱、平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再辅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成为华人在海外所创企业的显著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关于企业的协调管理 论语学而中说道:“礼之用,和为贵。”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重和谐,坚持中庸的协调管理理念是贯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做事不走极端,注重对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国民间也有“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同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
17、,它要求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大智慧,通过让员工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 存小异,以期达到“保留意见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服务大局”的良好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哲圣贤,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同的事物联系组合起来进行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过于圆滑的人谁都看不起而且也确实靠不住。但是作为高级管理人员,身居高位要同来自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要与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人一起工作,天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是襟怀坦荡,度量恢弘,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不要说工作上有所建树,可能生计都成问题。邓小
18、平同志在“和”这个问题上,处理的就非常高明,见地之高,手法之巧,无人能出其右。他主张不争论,而且说“不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对内,不争论我们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我国的经济水平才能在近二十年来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一国两制”的大智慧就是息争求和的典范。关键是我们要把我们想要的东西拿回来,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职业经理人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诸多著名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思想中汲取
19、精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思想精髓必须被我们掌握,一个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我们职业经理人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和提高方法,而后者更侧重于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八个字来源于周易中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后来梁启超将此概括为清华大学的校训。电视直播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背景图案就是这八个字。周易又称易经,内容博大精深,智慧非凡。“易”字有两种深刻含义,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首先在甲骨文和金
20、文中,“易”的写法像“鸟”字,本意是“鸟振翅”。其深刻含义在于“必须像高空中飞翔的鸟一样不停地努力,才能高飞,才不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次是“易”字衍生意思中的“变化发展”、“平等亲和”等,也包含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发展完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总的意思只有一点,那就是要达到内外统一。“内圣外王”,讲的是我们个人理想追求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明了我们实现个人理想追求的途径;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实现我们个人理想追求的方法论问题。从古到今,仁人志士无一不是向往个人理想实现和事业成功的。但真正实现这个目的的,历史上确确实实为数不多。最主要的原因
21、就在于不能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追求很好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时代要求青年一代要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红”是什么?“红”就是沿着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继续革命的意志和行动“专”是什么?“专”就是必须要有沿着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继续革命的能力和本领。毫无疑问,这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就连前些年出现在街头卖艺的人也有一句自己的说法,叫“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也就是说,只有个人素质与外部环境的统一和谐,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抱负。要想战胜自我,必须自强不息。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体现。自强不息最核心的内
22、容在于不停留不满足于当前的自我,不断地向“更新”的自我迈进。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语,则反映的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全民化、普遍化和社会化。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源(行情 资讯)泉。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树立远大理 想和目标,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才能具备忧患、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时常考虑所处环境,清醒地反思;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有效地预防危机、排除危机;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必须有
23、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毅力,以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行动追求个人素质日臻完善。那种对内不思进取、对外不学无术的人一般来说肯定不会有大的收获。正像俗话说的那样:“付出不一定就会有回报,但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厚德载物。德是什么?德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古人怎么能说它可以载物呢?孟子中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德行差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成为一条死路。相反的是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作风严谨、奉公敬业的人,一定是会受到大家的拥戴,死路也会变成活路。德是个人对他人的一种思维和言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位,能以善良人的立场来对待他人他事,这样的才能得到周围人的拥护和帮助,才
24、有可能成就大事。作为职业经理人,德才兼备当然好,有才无德更可怕。俗话说得好,“小胜靠谋,大胜靠德”,那种依靠阴谋诡计暂时达到目的的人,必是短成,不会长久;必是假成,不是真赢;这种类型的成功,是表面的成功,是伪装的成功,眼前是成功的,但本质上是失败了,是彻底的失败了,输在根本,输在德行。无为而治的战略思维 所谓“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它的本质含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中,“无为”思想还包括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有所作为的意思。因为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侧重于管理,我认为第一种含义更符合我们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外诸多大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作
25、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古人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道理就是做事先做人。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事、工作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人生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如果你是一个内涵丰富、品德高尚的人,众人就会愿意与你交往合作。换句话说,你也就容易成功。刚柔企业管理的方法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其精髓是为人处世随和谦让,当刚则刚,当让则让,绝不是匹夫之勇,这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
26、境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太过尖锐的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犹如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棉花不仅毫无损伤,相反,刚硬的石头反被棉花轻松地包在其中。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性格刚烈之人,其情绪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可以设想,失去理智的人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刚柔并济”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也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如此。柔是自然之道,柔也是养身之道,柔还是治世之道。和蔼谐企业旺盛的法宝 现代国际学术公认:最提倡和谐的古代圣贤是孔子。古代圣贤擅长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
27、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气生财,关键是一个“和”字。必须强调,和的重要性决不仅仅表现于能够生财,而是渗透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览古今,凡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历史上睿智的哲人曾证明过,像庞涓那样忌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中国历史上的蔺相如,为了社稷长治久安,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著名京剧将相和所反映的就是他们间的故事,千百年一直被世人称道。商场上的和还有得与失之意,和是前提,得失是目标。在和的前提下,双赢才是好生意,单
28、赢的生意无法长久,无法壮大。单赢是短和,是假和,是表面的和,是伪装的和,这种类型的和,眼前看是赢了,从本质上看是彻底地输了,输在诚信,输在德行。方圆企业对外的形象“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送给儿子的座右铭。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应该像铜钱,外圆而内有方孔。外圆内方,不是虚伪圆滑,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粹,是中国最具有社会良知的人格体现。“圆”,代表着曲线,从视觉上就具有美感。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顺畅。我们在职场工作,同事间常会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处理意见不一致,如果无原则地争个你高我低,必然大伤和气;相反,如果我们待人和若春风,时常换位思考,用微笑去面对分歧,
29、反而会赢得同事的尊重信任。“方”,是人格的独立,“方”是情操的独守,“方”是自我价值的完善实现,“方”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棱角分明,代表着踏实稳重;坚定执着,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态度。“方圆之间,天地之大”,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做好这一点,你会觉得游刃有余,工作起来也会轻松自信。中庸企业定位的根本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一书,让人叹服侯为贵经营企业的中庸之道,“
30、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扣其两端,允执其中”。这就是中庸之道,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成就了中兴年的成功。中兴是中国通讯的巨头,与巨龙、大唐、华为并称为“巨大中华”,一直秉承“牛”文化闻名于业界,他的“森林原理”和“低成本尝试”原则分别代表了中兴的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使企业有效回避了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并抓住每个机会。它不仅体现了一种东方的价值观,而且还展示了这种价值观向企业的组织结构、研发领域、市场末端、文化氛围等各个细胞的渗透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立体动态景象,是中庸之道在中国企业中的典型运用。松下作为日本企业之首也非常推崇中庸之道,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就是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言,
31、也不搞折中和放弃原则,而以社会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地、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孔孟之道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时期,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用来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企业管理当然是牵强附会了。用于自己修身养性是可以的,但管理主要是组织群众,没有一套现代管理制度,即使老板是一个圣人也没有人听,恐怕还比不上一个精于算计的商人。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津津乐道中国传统管理呢?恐怕不是用于自己的修身养性,而是要求别人修身养性,这看起来好处多多,其实是欺人之谈,不会起多大作用。比如员工希望老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对员工不要太刻薄,不要太霸道。而老板就是要剥削你的剩余价值,他会听你吗?反过来,老板要求员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物质上所得很少,付出很多,成为驯服工具,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孔孟之道一开始就没有多少人听,孔子在世时也没能做什么大官,他的出名是后人炒作起来的。他的那一套一直没有多大用处,如秦国用商鞅变法而强盛,用的是法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