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营养状况评价人体营养状况评价(详详)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体格测量的主要指标 身高 上午10测量 三点靠立柱 体重 头围 胸围 成年女性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高度固定 坐高 可反映躯干生长情况 上臂围 皮褶厚度营养学评价的主观和客观指标营养学评价的主观和客观指标 客观指标:体格检查、人体测量、实验室 检查的结果 主观指标:通过病史、主诉的询问获得体格测量评价指标及标准参考值体格测量评价指标及标准参考值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标准体质指数:实测体重(kg)-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kg)100%Vervaeck指数:衡量青年体格发育情况 体重(kg)+胸围(cm)/身高(
2、cm)100成人肥胖和超重的常用指标成人肥胖和超重的常用指标 肥胖度:10%、20%、20-30%、30-50%、50%-100%体质指数:P93-P94 WHO与我国 腰臀比值:男性0.9、女性0.85常用儿童测量指标常用儿童测量指标 体重:标准体重(kg)=年龄2+7(3岁以下)标准体重(kg)=年龄2+8(3岁-青春前期)身高:身高(cm)=年龄7+70(3岁-青春前期)胸围:出生时小于头围,12月时与头围相同,12-21月超过头围儿童发育状况常用的评价标准儿童发育状况常用的评价标准 BMI: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判断要考虑年龄、性别 因素。年龄越小超重、肥胖的BMI数值越低。第1节
3、人体体格测量 人体体格测量的根本目的是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测定结果,常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人体测量指标随年龄、生理状况不同 成年人测量项目通常包括身高、体重、上臂围、腰围、臀围、皮褶厚度等。儿童应测量体重、身高、胸围、头围、坐高及上臂围等项。婴幼儿应采用卧位分别测定头顶至臀部、足底的距离,即顶-臀长和身长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体格测量的标准化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体格测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准确性。该项工作具有共同的和重复发生的特性。对体格测量工作进行标准化是该项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体格测量工作达到规范化、系统化和
4、科学化。概概 念念 标准:指对某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化:指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即标准)的活动过程。标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统一规定”,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 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尽量接近真值。精确度:精密度,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能力。准确度:指测定值和“真值”相同的程度,即以尽可能的程度使所测值代表真实值的能力。真值:真实值,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实际工作,平均值作为近似的“真值”。工作程序工作程
5、序 程序1 准备(测量工具:体重计、身高测量仪、标准化表格、笔和记录用表)程序2 填表 程序3 测量 程序4 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 程序5 数据计算 程序6 比较 程序7 评价 程序8 标准化的使用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围和体重的测量 0-3岁 婴幼儿身长、顶-臀长(3岁以上儿童测坐高)、头围、胸围和体重等形态指标测量,可以由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婴幼儿婴幼儿身长、体重、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身长、体重、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儿童儿童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标准量床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的使用
6、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的使用 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是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体格发育纵向测量指标的测定。标准量床由一块底板、两块固定的头板、两块带刻度尺的围板和一块可移动的滑动板组成,使用时婴幼儿仰卧于量床上,头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或脚跟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的读数,即分别为婴幼儿的身长、顶-臀长。婴幼儿身长、顶婴幼儿身长、顶-臀长、头围、臀长、头围、胸围、体重测量的方法及意义胸围、体重测量的方法及意义婴幼儿身长、顶-臀长测量身长测量方法:进行身高测定时,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地板中线上。由一名助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顶接
7、触头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其双膝,将腿伸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双侧足跟,读取围板上的刻度读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顶-臀长测量方法:进行头顶至臀长测量时,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地板中线上。由一名助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滑板紧贴婴幼儿骶骨。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提婴幼儿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臀部,读取围板上的刻度读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意义:对应儿童的坐高和身高。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头围:指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指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间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间
8、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 头围的测量:头围是指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采用软尺测量,婴幼儿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胸围的测量:胸围是指从双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采用软尺测量,婴幼儿可采取仰卧位。意义: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最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观察其头尾和胸围的交叉年龄并与实际年龄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随年龄增长,胸廊的横径增长迅速,1岁左右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12-21
9、个月时胸围超过头围。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营养状况好则提前,反之则推迟。若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廊、肺发育不良。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婴幼儿体重测量婴幼儿体重测量 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测量方法:一般采用专门的婴幼儿体重磅秤,其最大载重量为50kg。若没有,则可用成人体重测量计,采用减差法。工作准备工作准备 选择好工作场地,准备好软尺、标准量床、婴幼儿专门体重磅秤或成人体重计。事先需检查各测量工具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程序1 头围测量 程序
10、2 胸围测定 程序3 身长和顶-臀长测定 程序4 体重测定 体重测量注意:被测婴幼儿不能多脱衣服时,应设法扣除衣物重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上臂围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测定部位有上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等,可分别代表肢体和躯干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对判断肥胖和营养不良有重要意义。上臂的解剖学上臂的解剖学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 上臂围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的臂围长。5岁以内变化不大。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
11、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以下为营养不良。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较好的指标。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胖、中等、肥胖的界限,男性分别为小于10mm、10-40mm和大于40mm,女性分别为小于20mm、20-50mm和大于50mm.皮褶厚度可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含量,与全身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可进而推算全身脂肪含量。相关系数在0.7-0.9(公式在P78-79)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可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分布情况。上臂肱三头肌、肩胛下角和腹部分别可代表个体四肢、躯干和腰腹等
12、部位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用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可以计算上臂肌围和上臂肌面积,反映机体肌肉的发育状况。公式见P79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 校准 压力符合规定标准 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住皮褶计测量距离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处的皮褶厚度。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迅速回落时立即读数。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三头肌皮褶厚度(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测量方法测量方法皮褶厚度仪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测量 工作程序:程序1 上臂围的测量 程序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3 肱二头肌皮褶
13、厚度测量 程序4 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5 其他部位皮褶厚度测量注意事项:测量时手法的不同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调查前应进行相关培训。夹提时不要把肌肉也夹提出。妥善保存皮褶计。人体成分测定人体成分测定体成分分析仪体成份分析仪体成份分析仪苹果型与洋梨型肥胖 肥胖有很多种,女性常见为臀部及大腿肥胖的下半身肥胖,这种称为“洋梨型肥胖”。而男性及年长女性中常见为腹部周围肥胖,上身呈酒桶型,这种称为“苹果型肥胖”。这种差异是由存积脂肪方式不同引起的,也可称洋梨型为“皮下脂肪型肥胖”,苹果型为“内脏脂肪型肥胖”。即使两者的肥胖程度、体重、BMI值相同,如果查看腹部CT(电脑断层照片)的话,就会发现两
14、者巨大的差异。内脏脂肪型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加明显。外表苗条而脂肪含量很高的人即是这种类型。减肥失败后反弹等常常形成这种内脏脂肪型肥胖。人体成分测定人体成分测定测定方法第二节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生物样品的收集是生化检验的前提,准确地收集适当的样品才能顺利进行人体营养水平鉴定,分析人体临床营养不良症、营养储备水平低下或营养过剩状况,以便较早掌握营养失调征兆和变化动态。尿液水溶性维生素耐受实验、肌酐测定、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实验、蛋白质代谢和骨代谢实验 粪便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并可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功能状况,进行营养代谢实验尿液样品的
15、收集和保存(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24小时小时尿样)尿样)尿液的种类 任意尿 晨尿 餐后尿 白昼尿及夜间尿 3h尿(准确留取早晨6时至9时的全部尿液)负荷尿 24h尿尿液的保存尿液的保存 收到标本后迅速进行检查,如需保存则应冷藏于4冰箱 加入化学防腐剂:福尔马林甲苯麝香草酚浓盐酸碳酸钠氯仿混合防腐剂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 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谢实验。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实验和研究水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评价矿物质代谢。评价机体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研究人体矿物质(钙、铁、锌)的需要量。工作准备工作准备 收集容器:24h尿液需要能容纳500mL的收集瓶或尿
16、杯和盛装2L以上的容器(广口瓶)。冰箱和防腐剂工作程序工作程序程序1 24h尿液的收集在收集容器上贴上标签,写上被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要求被检者清晨8时排空小便但不收集,收集此后至第二天清晨8时的所有尿液,包括排大便时排出的尿液。盛装尿液的容器需放置于温度4的冰箱。每次收集的尿液及时倒进盛装的容器。收集完后,测量总体积,并将尿液混匀。取出约60mL于棕色瓶内并在送检单上写明总尿量,从速送检。程序2 尿液的保存冷藏:及时将尿液保存在温度4的冰箱。加防腐剂:每升尿中加入5mL福尔马林,或5-10mL甲苯,或10mL浓盐酸,或0.5-g麝香草酚(根据检验目的只加入一种即可),混匀后室温保存或放入
17、冰箱中冷藏。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收集容器要求清洁、干燥、一次性使用,口较大便于收集;无化学干扰物质混入;容器上有明显标记。留有足够的标本,任意一次尿标本至少留取12mL,其余项目最好超过50mL,容器应够大,加盖,必要时加防腐剂,置于阴凉避光处。如需进行尿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要想获得准确的资料,必须掌握正确的收集方法,及时送检。尿标本收集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等。粪便的收集和保存粪便的收集和保存 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液、大量细菌和无机盐及水等组成。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
18、情况。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可间接的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了解肠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进行营养代谢实验。粪便的种类粪便的种类 一般只要核桃大小(20-40g)的成型粪便或5-6汤匙的水样便。常规粪便标本: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取一小块粪便放在纸盒内送检即可。一般约拇指大小的一块。如为腹泻病人应采取脓血或黏液部分送检。浓缩粪便标本:;应将24h排出的所以粪便收集于同一容器中送检,注意防治小便的混入。粪便的保存粪便的保存 粪便本身含有大量细菌、水分、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其中的有形成分、阿米巴滋养体等容易分解破坏,致病菌也容易被优势菌群的过度繁
19、殖所掩盖,因此要求,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不同的保存措施:固定保存适用于寄生虫及虫卵检测。可在聚乙烯醇(PVA)、硫柳汞、碘-甲醛(MIF)或其他固定液中保存数周。冷藏保存用有盖玻璃容器可冷藏23天运送培养基保存腹泻病人,用于致病菌检测0.05mol/L硫酸保存氮平衡实验冷冻保存矿物质代谢研究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 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法)。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平衡法)。研究人体矿物质(钙、铁、锌)的需要量。评价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率以及影响矿物质吸收的因素。监测体内矿物质随粪便的排泄情况。工作准备工作准备 收集容器:干净的广口瓶,用纸盒收集则要有蜡纸外
20、包装和紧密封口,有盖的塑料容器、玻璃容器。应有棉签或竹签辅助。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程序1 常规粪便的收集在收集容器上贴上标签,写上被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编号和检测内容。向被检者介绍收集粪便标准的注意事项:收集标本时应使用干净的竹签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需从表面、深处等多处取材。被检者解出粪便,用竹签或棉签挑选指头大小一块粪便,连同竹签或棉签一并放入收集容器内,也可戴手套直接采样。从速送到检验部门。程序2 粪便的保存新鲜粪便标本如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到实验室,或需要收集数天的粪便,则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应取新鲜的标本,盛器应洁净,不得混有尿液,不可有
21、消毒剂及污水的污染,最好直接收集到容器中。找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收集24h粪便,前者应从全部粪便中仔细搜查或过筛,以鉴别其种属;后者应混匀后检查。化学法隐血实验前三天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食物并禁食铁剂及维生素C 粪胆原定量连续收集3天的粪便,混匀取出20g送检 细菌学检验收集于灭菌有盖的容器之内送检 氮平衡或矿物质平衡实验使用粪便标记物(如卡红),以区分不同代谢期间的粪便。血样的收集和保存血样的收集和保存 血液中不少化学成分可受饮食、药物以及离体后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在早晨空腹或禁食6h以上时采取血液,其结果才具有真实的代表性。抗凝剂的使用。用量控制 一般用血量少的项目可采用毛细
22、血管取血(耳垂、手指尖或足跟部)用血量大则应采静脉血。1 1、血液样品包括、血液样品包括 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静脉血、眼眶取血等。2 2、抗凝剂的使用、抗凝剂的使用 好的抗凝剂应该是用量少、溶解快、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和不改变细胞的形态。常用的有:草酸盐、枸櫞酸盐、EDTA钠盐、肝素等。其中草酸盐最常用,配成10%溶液,分装,每瓶0.2mL(含草酸盐20mg),80下烘干后加塞备用,可使10mL血液不凝。其次是肝素,配成10mg/mL溶液,分装,每瓶0.1mL(含肝素0.1g),60下烘干后加塞备用,可使10mL血液不凝。3 3、血清或血浆的分离、血清或血浆的分离 血清和血浆有纤维蛋白采血后
23、立即分离。常用化学或生化方法,大多数用血清进行。凝固后取上层的血清 加入抗凝剂后,盖塞,混匀,离心法分离血浆工作准备工作准备 采血容器:耳垂血、指尖血、足跟血可用150mm长、1.5mm孔径的玻璃毛细管或聚乙烯管,盛装2/3-3/4为宜。静脉血一般用注射器,采血容器及装血样的容器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及消毒。抗凝剂:草酸盐、枸櫞酸盐、EDTA钠盐、肝素等 离心机、冰箱、试管或离心管、试管架等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程序1 血样的采集末梢采血静脉采血 程序2 血清或血浆的分离尽快分离,离心速度不应过高。应放于温度4的冰箱,且存放时间不能超过72h。程序3 血样保存4可保存数天。-30 以下可放置几周、几个月
24、乃至数年。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采血操作中应防止溶血。注射器及针头应干燥、清洁,抽血后应将针头取出,将血沿管壁慢慢注入试管,不可注入气泡,不能用力摇动。一般一清晨空腹血标本为宜。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断 对居民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对人体的营养状况做出评价是营养师的基本技能。人体营养素缺乏的评价主要包括体格检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等客观指标的结果,以及通过病史和症状询问而获得的主观指标结果,包括营养史、体格检查和某些实验室检查。蛋白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能量营养不良(PEM)(PEM)判断判断 PEM,婴幼儿最为敏感,约有一半的PEM患儿很难活到5岁,
25、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2050倍。目前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能量需要基本知识 2、蛋白质需要基本知识 3、PEM症状与体征的基本知识是所有营养不良中最致命的一种。婴幼儿生理需要较高能量和蛋白质,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长期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人体多种激素水平和身体成分会发生明显改变,体重下降,各组织器官萎缩,严重负氮平衡和一系列临床症状(1)主要症状:极易疲劳、情绪不好、虚弱无力、严重者意识模糊、认知能力下降(2)主要体征:生长停滞,体重下降,易被感染,可出现腹泻,低血压,低体温和心动过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4、分类(1)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
26、r)蛋白质缺乏为主而能量供给尚能适应机体需要,以水肿为主要特征。凹陷型水肿常见于腹部、腿部,也可能遍布全身。主要表现:水肿、腹泻、伴发感染,头发稀少易脱落,表情冷漠或情绪不好。(2)消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一般发生老年人会损失2-3CM能量不足为主,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在器官萎缩。四肢犹如皮包骨。体重常低于其标准体重的60%。(3)混合型蛋白质和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同时伴随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程序1 了解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籍贯等 程序2 膳食史调查 程序3 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基本资料 程序4 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程序5 建
27、议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指标的检查包括:血清蛋白浓度、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氨基酸比值、尿肌酐、尿肌酐/身长指数、尿羟脯氨酸指数、氮平衡和一些免疫功能指标。程序6 询问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7 分析考虑要点p101,表2-8营养评价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先天性营养不良先天性营养不良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疾病或残疾疾病或残疾l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多动症使用的药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多动症使用的药食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
28、察报告或观察l长期食物摄入不足长期食物摄入不足l母乳不足母乳不足l喂养不当喂养不当l饥饿饥饿l拒食拒食人体测量人体测量l皮褶厚度减少皮褶厚度减少lBMI18.5BMI18.5,儿童可根据生长发展与曲线图,儿童可根据生长发展与曲线图体检结果体检结果消瘦型消瘦型l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肌萎缩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肌萎缩l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水肿型水肿型l凹陷性水肿,肝脏肿大凹陷性水肿,肝脏肿大l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l色素沉着色素沉着l精神萎靡,反应冷淡精神萎靡,反应冷淡生化数据,生化数据,临床检验临床检验l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
29、白蛋白等指标下降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等指标下降营养性贫血的判断营养性贫血的判断 1、基本知识: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儿童、青少年、育龄妇女、孕妇、乳母中也可发生。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前者是体内铁缺乏引起 后者则是体内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 全球包括中国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体征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体征 第一阶段 铁减少期(IDs):储存铁减少,血清铁浓度下降,无临床症状;第二阶段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血清铁浓度下降,运铁蛋白浓度降低,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亚临床症状;第三阶段 缺铁性贫血期(IDA):血红蛋白和
30、红细胞比积下降,并伴有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起病缓慢,一般先是发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尤其以口唇和甲床最明显 疲乏无力、不爱活动,常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 食欲减退 常出现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有时还会出现异食癖 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抗寒能力降低。患者肝脾肿大,心率增快,化验检查以血红蛋白血清运铁蛋白等减少为主。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体征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体征缺铁性贫血的判断缺铁性贫血的判断 程序1 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2 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程序3 建议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程序4 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5 考虑分析要点(表2-9)程序6 膳食调整建议表表2-9 2-9
31、缺铁性贫血的判断要点缺铁性贫血的判断要点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其他代谢疾病其他代谢疾病l服用影响食欲或抑制铁吸收的药物服用影响食欲或抑制铁吸收的药物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心慌、气促、头昏心慌、气促、头昏l畏寒、抵抗力下降畏寒、抵抗力下降l口唇、甲床、黏膜苍白口唇、甲床、黏膜苍白l易疲劳易疲劳l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障碍等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障碍等食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长期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长期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l喂养不当喂养不
32、当l节食和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或限制食物类别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生化数据,临床检验临床检验l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白蛋白、血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白蛋白、血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等指标下降素结合前白蛋白等指标下降lHbHb:男性:男性130g/L130g/L,女性,女性120g/L120g/L维生素维生素A 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维生素A又称为视黄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只存在与动物性食物中,主要存在哺乳动物及鱼的肝脏中。一般黄绿色植物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小肠和肝脏中转变为维生素A
33、,称为维生素A原。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特别是暗光下的视觉,同时维持皮肤健康,以及促进生长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病是公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可引起以眼、皮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干眼症在发展中国家部分地区发病率非常高。维生素维生素A A缺乏的基本体征缺乏的基本体征 缺乏病以儿童及青少年较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变可累及视网膜、上皮、骨骼等组织,甚至影响免疫、生殖功能。(1)眼部症状:眼干燥症;夜盲症;角膜软化(2)皮肤症状:皮肤干燥,毛囊性丘疹,蟾皮症(3)骨骼系统:儿童骨组织停止生长,发育迟缓,出现龋齿(4)生殖功能:导致胎儿畸形和死亡,男性精子减少,性激素合成障碍(5)免
34、疫功能:下降,患儿易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维生素维生素A A缺乏的判断标准缺乏的判断标准(1)血清视黄醇含量成人1.053.15mol/L。0.70 mol/L表示不足,低于0.35 mol/L表示缺乏。儿童应大于1.05 mol/L,0.71.02 mol/L为边缘缺乏,小于0.7 mol/L为缺乏。(2)暗适应能力测定(3)生理盲点正常人生理盲点面积约为1.8cm2,若维生素A缺乏,生理盲点会扩大。(4)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5)尿液上皮细胞检验表表2-102-10维生素维生素A A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
35、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l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A A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吸收的药物或食物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l干眼症干眼症l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l发育不良、毛发干燥、易脱落发育不良、毛发干燥、易脱落食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长期富含维生素长期富含维生素A A的食物摄入不足的食物摄入不足l喂养不当喂养不当l脂肪摄入不足脂肪摄入不足l节食和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
36、/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维生素维生素A A;血清视黄醇;血清视黄醇0.70 0.70 mol/Lmol/L骨软化病(维生素骨软化病(维生素D 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维生素D是钙平衡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直接或间接参与骨内进行的所有过程:骨细胞的增生、分化,骨基质的形成、成熟和钙化,骨质的重吸收等。缺乏症主要发生在气温偏低、日照不足的地区,以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来源的人群中多见。特别是婴幼儿、孕妇、乳母和老年人。骨软化病的症状和体征骨软化病的症状和体征 发生于成年人,多见于寒冷贫困地区的妊娠多产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常见症状:骨
37、痛、肌无力和骨压痛 患病的孕妇、乳母和老人主要表现为骨骼软化、变形,易折断,严重时发生骨骼脱钙,骨质疏松,有自发性、多发性骨折。骨软化病的判断标准骨软化病的判断标准 骨质软化、骨样组织增生、骨骼变形 病因多为维生素D和钙、磷缺乏美国缺磷,早期表现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骨骼压痛,偶有抽搐或麻木,骨质疏松、骨骼变形,可出现骨折或假性骨折等 营养因素引起者可通过改善饮食,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增加室外活动来治疗。表表2-11 2-11 维生素维生素D D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吸收不良吸收不
38、良l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l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D D和钙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和钙吸收的药物或食物l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折次数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折次数l日光照射不足日光照射不足l生育次数生育次数人体测量人体测量l身高是否有变化身高是否有变化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手足痉挛症、抽搐、惊厥手足痉挛症、抽搐、惊厥l肌无力肌无力lX X线检查改变线检查改变食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长期富含维生素长期富含维生素D D或钙的食物摄入不足或钙的食物摄入不足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低血钙、
39、低血磷、维生素低血钙、低血磷、维生素D D:25-25-(OHOH)D320 nmol/mLD320 nmol/mLl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 小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18世纪在英国发现小儿因少见太阳,出现前囟门闭合晚、出牙晚、走路晚、颅骨软、行走时两腿弯曲等骨骼变形症状,并发现只需要用日光照射即可治愈。常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1岁以内最多见。户外活动少,尤其是冬季不能坚持户外活动的婴幼儿,发病率比户外活动多者高七八倍。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儿童维生素儿童维生素D D缺乏缺乏 -佝偻病的临床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表现 主要是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
40、变化(1)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怒,出现枕秃或环形脱发(2)骨骼变化头部,前囟门闭合延迟至2岁,方颅、鞍状头、十字头,出牙迟胸部肋骨串珠胸廊畸形四肢及脊柱(3)其他表现发育不良,神情呆滞等X X线检查线检查时期X线检查表现初期或轻症期改变不显著,干骺端钙化预备线可有轻度模糊,以尺桡骨段明显活动期干骺端钙化预备线消失,呈毛刷状,常有杯口状凹陷;骺线显著增宽,骨质稀疏,皮质变薄,可伴有不完全骨折及下肢弯曲畸形恢复期钙化预备线重新出现,但仍不太规则,杯口状改变渐消失,骨密度渐恢复。判断标准判断标准项目佝偻病诊断检查项目主要条件次要条件临床症状多汗、夜惊烦躁不安体征乒乓头、方颅、肋串珠、鸡胸、
41、手足镯、“O”型腿、典型肋软沟枕秃、方颅、肋软沟血液钙磷乘积28单位2028单位胸骨X线(干骺端)毛刷状、杯口状钙化预备线模糊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程序1 询问病史早产、双胎、人工喂养、接受日照少、常患病及生长发育快 程序2 进行相关体格检查骨骼表现,即头部、胸部、四肢脊柱以及其他 程序3 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技术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 程序4 评价和判断病因:母亲怀孕时缺乏维生素D与钙,导致胎儿储备少,易患病;小儿少见日光,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摄入也常常不足症状:p118维生素维生素C C缺乏的判断与评价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坏血病,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致。常见牙龈出血,四肢深部出血、肿胀,全身皮肤与内脏皆可
42、出血,严重时牙齿脱落,危及生命。目前大规模维生素C缺乏病较少,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仍可发生。限制饮食或长期不吃果蔬的人群也会发现该缺乏病。维生素维生素C C 缺乏的基本症状和体征缺乏的基本症状和体征 一般症状:3-4个月出现症状,早期无特殊症状 出血症状:皮肤瘀点为其最突出表现。贫血:维生素C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贫血常为中度,一般为血红蛋白正常的细胞性贫血。骨骼症状:四肢疼痛成蛙状体位,“坏血病串珠”其他症状:水潴留而出现水肿,亦可有黄疸、发热等表现。维生素维生素C C缺乏的判断标准缺乏的判断标准 具有特征性的皮肤出血病变,可作出诊断。儿童多见于6个月岁的婴幼儿。实验室检查毛细血管脆性实验(出血
43、点数目反映毛细血管受损程度)血浆及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血浆维生素C含量11.4mol/L(2.0mg/L),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10mg正常,3mg缺乏)治疗实验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程序1 获得相关信息 程序2 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牙齿、皮肤黏膜、毛发等 程序3 分析和判断表表2-14 2-14 维生素维生素C C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l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C C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吸收的药物或食物体
44、检结果体检结果l疲劳、困倦疲劳、困倦l牙龈肿胀出血、皮下出血、瘀斑牙龈肿胀出血、皮下出血、瘀斑l关节液渗出、关节疼痛关节液渗出、关节疼痛食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长期富含维生素长期富含维生素C C的食物摄入不足的食物摄入不足l喂养不当喂养不当l节食和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维生素维生素C C:血浆浓度:血浆浓度0.2mg400 mol/L正常,300 mol/L正常.核黄素负荷实验:清晨排第一次尿后,口服5mg,收集4h尿液测定核黄素,3.45 mol
45、/L正常.1.33 mol/L缺乏 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测定:缺乏时AC活力增高。表表2-15 2-15 维生素维生素B2B2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摄入不足,吸收障碍l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l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B2B2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吸收的药物或食物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眼球结膜充血眼球结膜充血l喉咙疼痛,咽、口腔黏膜水肿充血,口角炎,舌炎,唇喉咙疼痛,咽、口腔黏膜水肿充血,口角炎,舌炎,唇炎炎l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l贫血贫血食
46、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长期富含维生素长期富含维生素B2B2的食物摄入不足的食物摄入不足l喂养不当(婴幼儿及儿童)喂养不当(婴幼儿及儿童)l节食和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红细胞核黄素测定;红细胞核黄素测定;270 270 mol/Lmol/L(100 g100 g )l尿核黄素测定:尿核黄素测定:24h24h排出量排出量300 300 mol/L mol/L(120 g120 g )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人群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一经济落后
47、的国家最为严重。婴幼儿、儿童、孕妇及育龄妇女高发。育龄妇女容易不育 主要表现:食欲不振、厌食、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不良、性成熟推迟等。锌缺乏的原因及发生的情况锌缺乏的原因及发生的情况 原发性因素:锌的膳食摄入量及生物利用率低。(动物性食物,瘦肉、内脏、海产贝类等)锌的生理需要量增加(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继发性因素吸收有问题肠吸收障碍其他疾病状况下继发锌的缺乏 发生的情况发展中国家,儿童锌、铁、维生素A列入发展中国家十大疾病致死因素锌缺乏的主要表现和判断锌缺乏的主要表现和判断 生长发育迟缓、性成熟迟缓、食欲减退、味觉异常、异食癖、伤口不易愈合等 患者一般表现 胎婴儿和儿童的生
48、长发育障碍 检查指甲和毛发 锌缺乏的实验室检查发锌:1.07 mol/L作为判断儿童缺乏的临界值血清/血浆锌尿锌锌缺乏的预防锌缺乏的预防 对原发性锌缺乏,主要应以膳食调整为主,必要时考虑补充锌制剂及锌强化食物 继发性锌缺乏,应针对原发性锌缺乏进行积极治疗,临床上对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表表2-17 2-17 锌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锌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判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l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l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l服用影响锌吸收的药物或食物服用影响锌吸收的药物或食物人体测量人体测量
49、l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正常范围,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正常范围,生长发育迟缓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性器官发育不良性器官发育不良l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发黄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发黄l口腔溃疡、口角炎等口腔溃疡、口角炎等疾病疾病/营养史营养史l嗜睡、情绪波动嗜睡、情绪波动l食欲不振、异食食欲不振、异食l反复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反复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l富含维生素富含维生素A A的食物摄入不足的食物摄入不足l喂养不当(婴幼儿)喂养不当(婴幼儿)l节食和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或限制食物类别、偏食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血清锌浓度和发锌、尿锌水平低于正常血清锌浓度和发锌、尿锌水平低于正常谢谢!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