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知识点第1课时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2.我们平时说得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也就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的变化。3.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逐渐上升,升到100时水开始沸腾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开始下降;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给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对水的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00。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4.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标椎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5.水沸腾时会有大量
2、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6.水的沸腾过程和温度的变化有关。7.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凝固点。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时会结冰,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第2课时水的蒸发和凝结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放出热量。2.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3.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水从气态变成液态。4.水蒸发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快;水的温度越低,水蒸发的速度越慢。5.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静置一会儿,玻璃杯外壁 有小水珠附着,这是空
3、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6.自然界的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第3课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1.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由凉变热。热水的温度会下降,热会从热水转移到牛奶。2.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凉水的温度会上升,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最后温度会相同,都等于室温。结论: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3.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感知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把感温粉末加入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温度的变化。4.在实验中,我们不能用手指来感知物体的温度,因为手指容易被烫伤,而且手指的感觉不准确,误差较大。第4课
4、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1.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是从加热点往两边传递的;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是从加热点开始往四周传递的。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3.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4.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作热传导。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传导;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叫作热对流;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叫作热辐射。5.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的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的时间越长。第5
5、课时热在水中的传递1.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水不能太多,控制在试管的三分之一左右。加热时间不可太长,用手触摸时避免烫伤!试管口不可朝着人。2.加热时,水变热后体积膨胀,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轻,所以热水向上运动。3.我们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底部一侧加热,观察到热水向上方流动,上方的冷水向下方流动,水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称为对流。4.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对流。5.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6.热在空气中主要是以对流的形式传递,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因此取暖器安装在房间下部,而开冷气的空调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上部。第6
6、课时哪个传热快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能比非金属强。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3.三种勺子中,金属勺传热最快,塑料勺传热慢一些,木勺传热最慢。4.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的导热性能,从强到弱排列顺序是铜、铝、铁。第7课时做个保温杯1.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的传热速度较慢,属于热的不良导体。2.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铜、铝、铁是热的良导体。3.我们一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作为保温的材料。4.加盖的杯子保温效果好,是因为加盖很好地阻止了热对流。5.夏天,冰柜上盖棉被,是为了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冰柜内传递。6.保温瓶内胆原理:(1)木塞热的不良导体,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2)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3)镀银内壁:减少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