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墓葬旅游景观古墓葬旅游景观 第一节第一节 古墓葬文化概述古墓葬文化概述u墓葬起源墓葬起源n亲情观念亲情观念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内的下室葬地新石器时代居室附近大量的儿童瓮棺葬n灵魂观念灵魂观念 山顶洞人尸体旁撒红粉 殷商巫术礼仪第一节第一节 古墓葬文化古墓葬文化u墓葬与礼制规范墓葬与礼制规范n “事死如事生,礼也!”-墓葬反映死者生前权力的大小,坟墓等级分明n 殷商-明英宗殉葬制度-随葬大量的陪葬品,活人殉葬n 封建伦理观念-“葬地兴旺”、“庇护后人”帝王将相有的殡葬典制,庶民百姓的民俗民风-全民自觉。第一节第一节 古墓葬文化古墓葬文化u墓葬与风水墓葬与风水n 风水文化意识,由初
2、期的亲情,对死者的敬念,演绎成“为了后代的繁昌”,并上升为一种理论,在秦汉以后形成。n“风水”作为专有名词,晋,郭璞,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第一节第一节 古墓葬文化古墓葬文化u古墓葬与考古发现古墓葬与考古发现n 社会历史发展轨迹证据社会历史发展轨迹证据-原始部落与奴隶社会划分的依据;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确定,也是得缘于墓葬;被历史尘埃湮灭的古国重新
3、发现如古中山国都是通过发掘墓葬而得知的;n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最早的实物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最早的实物 如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帛画、秦始皇陵旁的兵马俑等等;湖北隋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百余件古代乐器,被誉为“地下音乐厅”。n 古代文史典籍发掘古代文史典籍发掘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汉墓中,出土竹简4900多枚,孙膑兵法自东汉以后又失传已久,此次重见天日;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就是西晋在河南发掘的战国时期魏墓中发现的。古书十六种,包括易经、周书、国语、穆天子传等等。第一节第一节 古墓葬文化古墓葬文化u古墓葬与建筑文化古墓葬与建筑文化 坟、墓、冢外,还有陵、林等。古代埋葬死者,封土隆起的叫坟,平的叫墓。
4、坟的本义是高高的土堆,墓是平的或在地下,冢也是高高的土堆。n 帝王的墓葬一般都建在山上或像山一样高大,称之为陵,陵的本义是大土山。帝王陵墓都布局严密、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兼具独特的艺术风格。n 死后墓葬能够称之为“林”的为圣人。武圣关羽,洛阳市城南的“关林”。历代帝王对关羽亡灵不断进行追封,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文圣孔子,其葬地是曲阜的“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 一、坟丘一、坟丘u不封不树:原始
5、社会不封不树:原始社会殷商西周殷商西周 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葬之中野不封不树”。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u坟丘出现:初秋战国时期坟丘出现:初秋战国时期 统治阶级的墓地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圆球形,现存最高的达十余米。南方楚国等地兴起的冢墓新葬制 战国中晚期秦国,墓上封土筑坟头形成风俗,并且还根据官职的大小和社会地位来决定封土坟头的大小和高低。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u方上之制方上之制-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寝,封土形
6、状多为覆斗式,堆筑高大封土 秦始皇陵,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 原高120米,底边 周长2167米。现高度已降到64米。汉武帝茂陵汉武帝茂陵 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陵园周围有夯筑城垣,平面呈方形,城垣四面中部各辟一门。门外置双阙,东、西、北土阙遗址尚存。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u依山为陵:西汉依山为陵:西汉-唐唐 因山为陵,在山腰开凿墓室,以山峰为坟丘 文帝的霸陵 唐太宗昭陵 武则天乾陵 武则天乾陵武则天乾陵无字碑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u宝城宝顶宝城宝顶明清明清 坟丘呈圆形,为宝顶,周围砌砖墙,称为宝城,其位置
7、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后。n 方城明楼 宝城之前设明楼,楼上树石碑,上刻皇帝的谥号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二、祭祀建筑与神道石刻u祭祀建筑殷代:贵族墓室上筑享堂秦汉:陵侧设寝殿。西汉的帝陵:门外立双阙,后陵园附近建庙。东汉:盛行在墓前建石阙,并置人物和动物的石雕像;在墓地上立石碑,明清:方形院落为多进长方形院落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u神道石刻n 西京杂记记载,秦代就有神道前的石雕n 现见最早的实物是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石雕墓用天然石头垒成祁连山形状,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
8、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n 唐宋以后,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霍去病墓前石刻霍去病墓前石刻 武则天乾陵神道石刻武则天乾陵神道石刻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石刻石马、石人、翼马、华表、鸵鸟等114件,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三、地宫建筑u土坑竖穴木椁墓-西汉以前木椁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坑内沿四壁用木材垒
9、筑,上面又用木材铺盖,构成了木椁。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椁室之外,填有白膏泥及木炭,墓底有排水设施。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战国随县曾侯乙墓“黄肠题凑黄肠题凑”-西汉西汉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建筑u砖石墓西汉中期以后有些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的石室墓 东汉,砖、石室墓迅速普及。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
10、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有的石室墓,也绘有彩色的壁画,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 秦始皇陵地下建筑秦始皇陵地下建筑n 史记秦始皇本纪,160多字,“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n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
11、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明朝定陵地宫明朝定陵地宫 1956年5月,发掘十三陵中的一个陵定陵。定陵位于长陵的西南,大峪山下,它埋葬的是明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地宫中由五个石拱券结构的殿堂组成的,就是联接起来的前殿、中殿,中殿两侧的左右配殿和后殿。各个殿的入口都是整块汉白玉雕刻的玉石门,地面上铺的是金砖。中殿是地宫的正殿,当中放置了宝座、五供(香炉,烛台、花瓶)和长明灯。左右两侧配殿没有随葬的器物。后殿放置棺材的墓室。当中放置了朱翊钧的棺木,两侧是孝端、孝靖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个红漆木箱,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如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陵寝建筑古代陵寝
12、建筑四、明清帝王陵寝鉴赏u明十三陵u清东陵u清西陵明十三陵明十三陵 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陵园的总门在南面,称大红门。入门不远,立“长陵神功圣德碑”。由碑亭往北,20里神道两侧依次立石望柱及狮、獬豸骆驼、文臣等石雕像。清东陵与清西陵清东陵与清西陵 清东陵: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园。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东陵盗宝案-1928年夏,军阀孙殿英,盗陵窃宝案乾隆的裕陵,慈禧太后的定东陵。第三节第三节 葬俗举隅葬俗举隅u悬棺葬-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国外则广布于东南亚各地以致远播太平洋诸岛屿。第三节第三节 葬俗举隅葬俗举隅 天葬-第三节第三节 葬俗举隅葬俗举隅u塔葬-藏族最高贵葬式,又称灵塔葬。只有极少数大活佛死后才能实行这种葬礼。先把尸体脱水,再用各种药物和香料处理后藏入塔内,永久保存。n 禅宗名刹少林寺的塔林即是埋葬历代高僧遗迹。少林寺塔林现有232座塔,占地面积l.4万多平方米。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