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气道意外脱管急救及护理人工气道意外脱管急救及护理n急救急救n流程流程n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及程序n预防和护理预防和护理1.1.有自主呼吸病人的急救:有自主呼吸病人的急救:首先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首先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加强自主呼吸,同理,鼓励病人加强自主呼吸,同事给与面罩吸氧,密切观察过渡事给与面罩吸氧,密切观察过渡到正常呼吸。到正常呼吸。气管插管脱管的急救气管插管脱管的急救2 2、气管插管部分脱出的急救、气管插管部分脱出的急救 气管插管脱出气管插管脱出5cm5cm以内的病人,以内的病人,吸净病人口鼻及气囊上的分泌物,吸净病人口鼻及气囊上的分泌物,放出气囊内的气体,将插管插入
2、原放出气囊内的气体,将插管插入原深度,重新固定,对于气管插管脱深度,重新固定,对于气管插管脱出出5cm5cm以上者,放出气囊的气体,以上者,放出气囊的气体,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危重者重新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危重者重新插管插管3 3、无自主呼吸的病人、无自主呼吸的病人n 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备好呼器、吸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机参数。n 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剂、镇静剂n 麻醉医生插管时,注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
3、的生命体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人。通气效果的判断通气效果的判断气切套管脱出的急救气切套管脱出的急救n气管切开已经形成窦道者,吸痰气管切开已经形成窦道者,吸痰后气囊放气,插回套管,重新固后气囊放气,插回套管,重新固定定n气管切开未形成窦道者,用止血气管切开未形成窦道者,用止血钳迅速插入伤口内,直入气管,钳迅速插入伤口内,直入气管,将气管切口扩开,吸取分泌物,将气管切口扩开,吸取分泌物,通知耳鼻喉大夫,立即处理,不通知耳鼻喉大夫,立即处理,不可擅自插回套管。同时准备气管可擅自插回套管。同时准备气管切开包,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切
4、开包,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1 1、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护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体重。体重。2 2、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3 3、根据心电监测及血气指标,除颤仪备床旁备用。、根据心电监测
5、及血气指标,除颤仪备床旁备用。4 4、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5 5、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插胃管抽吸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插胃管抽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6 6、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7 7、插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插
6、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复查动脉血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吸机,复查动脉血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1 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情况进行处理。2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整。3 3,如切开时间在一
7、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4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5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6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通知医生进行处理。7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病情稳定后,专人
8、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8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1 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固定。(2 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嘱给予镇静药物。(3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
9、管道重力作用而至脱管。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至脱管。(4 4)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换。预防护理1 1、经口腔、鼻腔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经口腔、鼻腔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下颌活动,口腔内分泌物浸湿固定的下颌活动,口腔内分泌物浸湿固定的胶布,牙垫脱出等因素造成套管脱出,胶布,牙垫脱出等因素造成套管脱出,因而胶布固定要牢靠,黏贴结实,一因而胶布固定要牢靠,黏贴结实,一旦发现胶布松脱及时更换,及时清除旦发现胶布松脱及时更换,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经常观察插管外露口腔内的分泌物,经常观察插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并记录,注意听
10、诊双肺呼部分的长度并记录,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情况,严格床头交接班吸音情况,严格床头交接班2、气管插管一般是在病人处于意识朦胧气管插管一般是在病人处于意识朦胧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麻醉药物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麻醉药物的逐渐代谢或呼吸功能的改善,意识的逐渐代谢或呼吸功能的改善,意识逐渐恢复,再加上气管对刺激非常敏逐渐恢复,再加上气管对刺激非常敏感,因而病人难以忍受。引起烦躁、感,因而病人难以忍受。引起烦躁、紧张、咳嗽、呛咳而非计划性拔管。紧张、咳嗽、呛咳而非计划性拔管。因此全麻后带插管回因此全麻后带插管回ICU的病人要注意的病人要注意对其双上肢进行有效约束,适当镇静,对其双上肢进行有效约束,
11、适当镇静,当病人逐渐意识恢复清楚,出现躁动当病人逐渐意识恢复清楚,出现躁动不安时,应对其讲清插管的重要性,不安时,应对其讲清插管的重要性,消除其思想顾虑。消除其思想顾虑。3、因不能进行语言交流,要通过各因不能进行语言交流,要通过各种手势及示意方法或文字交流,种手势及示意方法或文字交流,以了解病人的想法,满足病人的以了解病人的想法,满足病人的需要,使之配合,顺利度过插管需要,使之配合,顺利度过插管期。对于擅自解除约束的病人要期。对于擅自解除约束的病人要注意防范,以免非计划性拔管后注意防范,以免非计划性拔管后再次插管,增加病人痛再次插管,增加病人痛苦。苦。4、气管切开长期带管维持呼吸的气管切开长期
12、带管维持呼吸的病人要注意心理护理,给予精病人要注意心理护理,给予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分散其注神支持和情感慰藉。分散其注意力,排除孤独感,并要求家意力,排除孤独感,并要求家属积极配合,以防病人对治疗属积极配合,以防病人对治疗绝望或经济上、精神上受到刺绝望或经济上、精神上受到刺激,而自行拔管激,而自行拔管5、固定不牢或气管切口较低,套管太固定不牢或气管切口较低,套管太短,头颈活动幅度过大,致套管下短,头颈活动幅度过大,致套管下端滑出气管切口进入组织之间,当端滑出气管切口进入组织之间,当病人面部油脂多、气囊破损漏气,病人面部油脂多、气囊破损漏气,咳痰、翻身不注意,呼吸机管路重咳痰、翻身不注意,呼吸机
13、管路重力牵拉,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除或高力牵拉,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除或高代谢消耗性疾病等易使固定变松。代谢消耗性疾病等易使固定变松。因而及时清理病人面部油脂,胶布因而及时清理病人面部油脂,胶布松脱及时更换松脱及时更换6、给病人变化体位时注意管道的给病人变化体位时注意管道的位置,并随时调整,保持病人位置,并随时调整,保持病人头颈部与气管插管活动的一致头颈部与气管插管活动的一致性,必要时应两人合作。固定性,必要时应两人合作。固定带药松紧适宜,已容纳一指为带药松紧适宜,已容纳一指为宜。呼吸机管路要有支架扶托,宜。呼吸机管路要有支架扶托,牵拉呼吸机管道时要注意,经牵拉呼吸机管道时要注意,经常检查固定带子的松紧。常检查固定带子的松紧。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