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文章 原谷是春秋时陈留一带人。他岁时,祖父已经年老不能耕作了,父母厌恶祖父,商议将祖父丢弃荒郊野外。原谷听说后,跪在双亲面前求情,遭到斥责。次日清晨,父亲命原谷抬篓,把祖父丢弃荒野。在路上,原谷抬着篓子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回头望望祖父。风烛残年的祖父坐在篓子里,神情黯淡,表情呆滞,注视着频频回头的孙子。将老人抬到荒野后,父亲命原谷抛掉篓子回家。原谷不仅不抛掉篓子,反而把篓子紧紧地背在了身上。父亲不解地问:要这个破篓子干啥?原谷一本正经地回答:等您年老了不能耕作时,我好用它把您也送到这里来。父亲听了当即怒道:小孩子,怎么能跟大人说这种话?原谷反驳道:儿子应当听从父亲的教诲。您能这样对待爷爷,
2、我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您呢?原谷的话使父亲大为震惊,继而羞愧难当。他跪倒在父亲面前哭求饶恕,带着愧色将老人抬回家中,精心赡养,孝敬终身。原谷年方九岁,在今天,也正是童蒙初开,初识文字的小学生而已。然而他的行为却让我们讶然,继之敬畏,再内省于心,则是堂堂七尺之躯,行而不如孩童乎?孝,是做人之根本。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诗经小雅歌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咏唱于怀,常使人热泪盈眶!饮水尚需思源,为人怎可忘本!原谷天性未泯,恻隐存心,是不忍弃祖父于荒郊也,是不忍父母有不孝也,所以跪而求之情。既而抬篓于荒郊,篓之不舍,留待后用之语。本是童言无忌,直抒其心。而是非善恶、因缘果报,却已在其
3、中矣!一只篓,今弃祖父于荒郊,上行必下效,是子亦当弃父于荒郊。有如是因,得如是果,逻辑简单,却振聋发聩!我们于生活中,恰好容易忽视的便是这一点。我们上对父母,往往随顺脾性习气,当孩子长大成人,这些脾性陋习,便会报在我们身上。故,家庭教育,最至要者在于身教。我们一思、一言、一行,需谨慎自持,常常能省思到其中的深远影响,才能为幸福美满人生画一个圆满句号。如果想到自己的毛病习气,如此代代相沿袭,子孙恶性循环,家族恐怕日渐衰败,上对不起先祖,下愧对子孙,如能思量,克己复礼,改过向善,恶习从我而断,相信命运、家运也会因此而转。百善孝为先,原谷九岁直心谏父,而其父幡然悔悟,改过自新,既成全了父亲的孝道,也
4、使得时人和千秋万代的后世子孙深受其益!我们年满弱冠,或已为人父母,怎可不省思言行,防微杜渐,行而不如孩童呢!我的智障弟弟 我弟弟跟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听母亲说,一岁时我就会叫爸爸妈妈,还会说很多稀奇古怪的俏皮话。可弟弟十岁时,还不会说一句话,哪怕穿衣洗刷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母亲帮着他才能完成。我弟弟是个智障儿童。那时候,我们还不会用这么文明的字眼来称呼他,大家都管弟弟叫神经病,包括我和父亲,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骂他神经病。可母亲一直管弟弟叫克俭,克俭是弟弟的学名。母亲经常对我说,是她把弟弟带到人间来的,不管弟弟是什么样子,她都有责任让他活得更好一点。小时候,家里很穷,就是全家人都吃不上好吃的
5、东西,母亲也会想方设法挤出一点钱,让弟弟吃上他想吃的东西。每年弟弟生日,母亲都会送一份让我眼红得不得了的礼物给弟弟。有一年,眼看弟弟的生日快到了,家里却一分钱都没有,母亲硬是在寒风刺骨的隆冬腊月,给人家做了几天小工,直到做够了能买一份礼物的钱,母亲才心满意足地抱着礼物回了家。尽管不出三天,弟弟就将这份礼物不小心摔在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母亲依然心满意足。虽然弟弟不会讲话,可母亲从没有放弃过教弟弟说话。只要有时间,母亲就会坐下来,费力地教弟弟怎么张嘴,怎么发音。在母亲始终如一的坚持和诱导下,弟弟十五岁时终于可以开口说第一句话了,那只是两个很简单的字:妈妈,可母亲还是高兴得像个孩子,不管看见谁,她
6、都会欣喜地告诉人家:我的克俭会说话了,会叫妈妈了。自这以后,母亲更是信心倍增,她开始想方设法让弟弟学会说更多的话,识别更多的事物。为了让弟弟识别一个简单的事物,母亲往往要教上几个小时,只要弟弟有一点点成绩,母亲就毫不掩饰地夸奖弟弟,仿佛弟弟就是天下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过去,弟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周围的人交流了,他还能够一个人走到附近的菜市场去,然后一个人走回来。而几年前,弟弟只要出了门,就算走到离家仅仅几十米的地方,他都会害怕地呆在原地,弄不清楚自己该怎么才能回去。最让母亲骄傲的是,弟弟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衣,自己洗澡,自己泡方便面。并且,看见谁对着他笑,他会礼貌地咧开大嘴冲着
7、对方笑,要是谁当着面夸奖他,他还会表现出一副又兴奋又很害羞的样子来。弟弟二十三岁那年,我们附近的一个工厂招工,那家工厂实行流水线作业,上岗的工人几乎不需要具备什么专业知识,只要能熟练地操作就可以了。母亲认为弟弟可以去试一试。我们都劝母亲不要胡思乱想了,没有一家工厂会愿意要弟弟的。可母亲固执极了,她相信弟弟肯定能胜任这份工作。为了让弟弟也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这半大辈子都没给人送过礼说过好话的母亲,硬是提着一大袋东西,去找了那家工厂负责招聘的当事人。不知道母亲最后是怎么说服那位当事人的,反正那天回来,她春风满面地告诉我们,从明天起,弟弟就可以上班了。第二天,母亲把弟弟收拾得格外干
8、净,领着弟弟神气地去上班了。因为放心不下,在最初的十几天时间里,母亲每天都同弟弟一起去上班,她手把手地教弟弟怎么操作,怎么样才能把手里的活计做得更熟练更快。直到弟弟可以完全独立地做好这份工作了,母亲才肯放心让他一个人去上班。弟弟打心眼里热爱这份工作,每天他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自从上班以后,弟弟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不管家里家外的事情,只要是他会做的,他就想法儿抢在我们的前头去做。第二个月月初,弟弟下班回来,递给母亲两张百元的钞票,还连说带比划地告诉母亲,他发工资了。母亲把钱推到弟弟手上,说:这是你的第一份工资,应该留着给自己做一个纪念。可弟弟不肯要,一定要母亲收下。看得出来,弟弟也知道没有母
9、亲,他就不会拥有这份工作,他这是在用自己唯一能够做到的方式,感激母亲。第三个月,第四个月,弟弟照样每天热情不减地去上班,发了工资就分文不少地交给母亲。在我们眼中,弟弟跟正常人真的没什么区别了,要不是他经常有事无事地瞪着一双眼睛,我都不会再想起来,弟弟和我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一天,又快到弟弟发工资的日子了。我刚好有事去看望弟弟,走到工厂门口,却看见母亲从里面出来。我好奇地问母亲在这里干什么,母亲这才一脸笑容地将整件事情都告诉了我:原来,当初母亲来帮弟弟问招工的事情,连她自己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母亲还是抱着一线希望,主动向负责人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让弟弟每天在这里上班,可以不要厂里一分钱工资。不过
10、,为了让弟弟觉得自己跟正常人没两样,厂里还是要象征性地发工资给他,母亲每个月都会提前将工资送到厂里。为了不让我和父亲反对她这个主意,母亲将我和父亲都瞒得死死的。母亲告诉我,负责人听说了弟弟的事,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她今天本是给弟弟来送工资的,可负责人却告诉她,上个月厂里对全厂工人进行了一次操作考核,弟弟的考核成绩合格了,也就是说,从这个月开始,她不用再来送工资了,弟弟完全有实力凭自己的劳动到厂里领工资了。说到这里,母亲再也忍不住,她眼睛一红,激动得哭了起来:怎么都想不到,我的克俭终于能够凭自己的劳动赚钱了!现在,弟弟已经二十五岁了,他仍旧在那家工厂上班。每天,他还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在那家工厂
11、,他的工作已经干得十分娴熟和出色了。就在前段时间,母亲甚至喜上眉梢地告诉我,因为弟弟的工作出色,厂里正在考虑要给他涨工资。值得说明的是,厂里已经给弟弟涨过了两次工资。当然,在母亲眼里,弟弟早已经不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相反,在我和弟弟当中,她觉得最为自豪的就是弟弟,因为弟弟克服了那么多与天俱来的障碍,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母爱,深深令人感动,在平凡中显出不平凡的灿烂光辉,照耀、温暖着孩子的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文中的弟弟,是个智障者,在别人眼里是神经病,于是大家都喊他神经病,可在母亲眼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也只有母亲,会一如既往地喊他名字。从未放弃,哪怕第一次说话在十五岁,哪怕只喊出妈妈
12、两个字,但这都足以让母亲激动,给她信心。试想,从不会说话,到能与人简单交流;从出门后茫然无措,到能走到附近菜市场再回家;从不会照料自己,到能有一份工作这么些年,在其中,母亲到底费了多少心血,又付出了多少的艰辛?谁能道得尽?然而,当弟弟能自己穿衣、洗澡、泡面时,母亲便会因此而感到骄傲。她的要求何其少!时光如此易逝,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母亲却也在劳苦中失去青春年华,但她似乎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因为她的心,时时刻刻放的都是孩子,看不到自己。为弟弟找工作,陪弟弟上班,教他干活,但我们不曾想到,开头的工资竟是母亲送去的。为了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母亲可以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办法,这难道不是爱所产生的智慧吗?当弟
13、弟完全有实力凭自己的劳动到厂里领工资时,母亲却再也忍不住,眼睛一红,激动得哭了起来:怎么都想不到,我的克俭终于能够凭自己的劳动赚钱了!连母亲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真的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赚钱了,也许母亲在最初教孩子的时候,就没想过孩子也会有一份工作。她只是这样一天天、一次次不知疲倦地反复教导,力尽自己为人母的一份责任与爱心。相信,儿子若还不能领薪,母亲仍会瞒着大家将工资悄悄送到厂里。这是怎样的一颗慈爱之心哪!当看到孩子能照顾好自己时,她就安慰了。而弟弟每日早起,干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勤奋工作,那也是感念母恩而殷殷回报的一颗至诚孝心啊。我们同为子女,是否也有此回报之心?是否能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急
14、迫?真的不要叫母亲再为我们辛劳,为我们担忧了。回报这份恩情刻不容缓,有一天,就珍惜一天时光,孝敬父母,哪怕简单的一句问候,递上一杯水,都在尽着为儿女的一份心意。试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比他们更爱我们?还有谁,对我们付出后,期望的仍是我们能幸福?有谁,在我们跌倒、失落时,仍会在我们身后默默关怀、支持着?我们怎能再辜负这份恩情,漠视这份亲情?行孝不能等,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那将成为一生的遗憾 母爱的温度 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十几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反对给我准备了丰
15、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赖着我舍不得离去 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忘记她以前对我的不好。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她还不满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骂上半天。她一辈子争强好胜,一辈子不说软话,一辈子不肯吃亏。这么一个强硬的人,却在去年病重时,泪水涟涟地拉着我的手反复提起一件关于鸡蛋的往事。她以为我当时年幼如今早已忘记。那天是她第一次给我吃鸡蛋,那天是她
16、第一次紧紧地搂抱我,那天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开始,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会忘记?30年前,鸡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亲竟一下子捎回五个熟鸡蛋。在饭桌上,她小心仔细地剥开蛋壳,每剥好一个鸡蛋,她都会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气,说:好香啊!然后再一一递到她的四个儿女手中,一边幸福地欣赏他们狼吞虎咽,一边不时地骂道:慢点吃,噎不死!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鸡蛋扔到三丫头我面前。我小心地剥开,正准备一口吞下时,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亲,又想起刚才她嗅鸡蛋时陶醉而又贪婪的神情,我强忍着口水掰了一半分给她吃。她惊诧了片刻,继而大声责骂我把蛋黄渣子掉到地上。我惊恐慌乱地弯腰去捡,却被她一把搂住,被抹了满脸的鼻涕和泪水
17、。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温柔了许多,甚至当着她亲生儿女的面亲我的脸蛋,说我是她最贴心的乖女儿。很长时间,父亲和我都无法适应她突然的转变。不敢辜负这么一个厉害女人的爱,我亦从心底去爱她:心疼她,为她洗脚搓背,为她勤奋学习而她,也像是把对五个儿女的爱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长达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早已融为一体。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个儿女其实都过得比我好,她却固执地挤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我训骂孩子,为我与邻居争吵,甚至把兄弟姐妹们塞给她的生活费悄悄攒起来,给我儿子她单亲的外孙做学费。去年她过世后,我时时都在想:为什么我们的感情比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还深?很久很久,我
18、才明白:我们一直以为母爱是无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却从来不曾想过母爱也是有温度的,你用冷心去触摸它,它是低温的;你用热心去触摸它,它才会燃烧得更炽烈。亲情是两颗心的互相取暖,而不是用一颗心去焐热另一颗心。读到此文,内心不免也深为感动,母爱何其伟大,她不需要子女的回报,然而,在子女回报的那一刻,她却深深受到震动。半个鸡蛋,使母女的心连在一起,那岂是半个鸡蛋,那是一个女儿在吃到最好的东西时,还能想到,分一半给妈妈,虽然不是亲生母亲,虽然也被打骂,但她仍会记得母亲。由爱自己的母亲,想到了眼前的这位母亲。读到此文,内心不免也深为感动,母爱何其伟大,她不需要子女的回报,然而,在子女回报的那一刻,她却
19、深深受到震动。半个鸡蛋,使母女的心连在一起,那岂是半个鸡蛋,那是一个女儿在吃到最好的东西时,还能想到,分一半给妈妈,虽然不是亲生母亲,虽然也被打骂,但她仍会记得母亲。由爱自己的母亲,想到了眼前的这位母亲。在此,我们似乎看到了闵损的影子,不管后母如何对待自己,闵损仍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尊敬、孝养后母。文中的这位女儿也是如此,在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后,还常常挨后母骂半天。但不管后母如何对她,她没有埋怨,依然在劳作着。在看到后母剥鸡蛋时,注意到的不仅是鸡蛋,还注意到了后母嗅鸡蛋时那陶醉而又贪婪的神情,于是她会强忍着口水,掰一半分给母亲。可身为她的亲生儿女的四位兄弟姐妹,怎么就没
20、有看到妈妈的眼神呢?怎么就不记得也将手中的鸡蛋,分一些给妈妈呢?母亲的要求真的是很少,仅有的五个鸡蛋,全给了五个儿女,亲生的,不是亲生的,都给了!唯独没有想到自己。而小小的半个鸡蛋,竟然融化了她的心,使她泪流满面,这正如文中作者所言的,当用热心去触摸它时,它会燃烧得更加炽烈。同为子女,我们真的不要以为,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要,他们不取,只是为了留给我们!可我们扪心自问,对他们的爱有多少?关心有多少?是否观察到父母的神情,体会他们的需要?还是习惯了这份恩情与呵护,却忘了感恩与回报?父亲的打工路 焦波的短片俺爹俺娘我已经看过三遍了。这是山东著名摄影家焦波的作品,通过撷取爹娘在生活中一些感人的画面,表现
21、出父母对子女至纯至真的爱,每看完一次都让人有不同的感触和体会。虽然影片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但每一个镜头,每一句旁白,都相当动人心弦,特别是影片中讲到焦波的父亲在58岁时还出去打工赚钱时,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不禁感从中来。跟焦波父亲相似的是,我父亲也读过书,会木匠活,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父亲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经历了人世百态,尝尽了人生风霜,所以他非常希望他的儿子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再走他那条路。我在3岁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写字,5岁上学,两年间我认识了近300个汉字。父亲的教化为我以后的求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也很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老师和邻居都夸我很聪明,
22、以后可以考上大学,父母听了也非常高兴。他们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我的书供出来。但家里的条件很拮据,父亲的身体也不好,88年动了手术,一直干不了重活。可尽管这样,父亲为了我们姐弟三个,仍然在田间坡头,不分寒暑地辛勤劳作。200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虽然学校免除了我的学费,但每个月的生活费仍然没有着落。我清楚地记得,2001年的那个秋天,父亲在一个晓雾朦胧的清晨,背着蓝布包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长路。可我当时并不知道父亲是去远方打工,只以为是去走亲戚。过了好些天,还没有见到父亲回来,我就问母亲,母亲说,你父亲去了广西。广西?去广西做什么呢?母亲说,家里现在没有什么产出了,你哥和你姐在外边打工,钱也赚
23、得不多,他们自己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们也不好意思再用他们的钱。而你现在才刚升高中,要的是钱,以后还要上大学,这些钱如果光靠家里这些行当,怎么能够支配得出来呢?所以你父亲才去外面打工啊。我的心里一阵隐隐作痛。因为父亲体质不好,以前过度劳累,使身体有所损伤。很多次,我都在梦境里见到父亲在萧瑟的秋风中挑着重担艰难地前行,父亲的额头上、手背上,都沁出了汗珠,身子被担子压得很沉很沉,而前面依然还是漫无边际的山路现在,父亲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工,实在令人牵挂。我想到这里,就有了退学的念头,心里一时闷闷不乐,觉得对不住自己的父亲。为了送我上学,他吃了太多的苦,如果一旦他的身体累坏了怎么办呢?我岂不是
24、大不孝了吗?那几天吃饭时,我都不怎么说话,我越想越不是滋味,就鼓足了劲,要把这个埋在心里的想法告诉母亲。话说知子莫若母,母亲早知道了我的心思。她就说,你父亲是跟姑父一起去的,他们两个人在一起会互相照应的。这下,我的心里也总算踏实了一点。但我还想知道父亲在那边到底是做什么,就问母亲。母亲说,你父亲以前会点木匠活,这次跟几个老木匠一起去那边承包一个工程,过年就会回来。你要认真读书,拿出考试的好成绩给你父亲看。我听到这里,终于放下心来了。也就对母亲承诺道,好的,请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那时,我还在上高中一年级。学校在一个小镇上,离家里不是很远,母亲经常会在赶集的时候来到学校看我。因为我是寄宿,所
25、以家里的事情也不是太清楚。但母亲也会告诉我,父亲什么时候打电话过来了,说那边情况很好,要我安心学习,他过年一定会回来的。我当时学习也的确非常刻苦用功,晚上在十点钟宿舍熄了灯以后,还点了蜡烛在教室里看书。多少个月光明净的夜晚,我又看到父亲那慈祥的脸和那瘦小的身躯。有时想想父亲多舛逆的命运,以及为了儿女们操劳的艰辛,便不自觉地眼泪就滴落下来,灯光下,父亲的轮廓由清晰变模糊。曾几何时,我沉浸于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之中,竟然睡着了。夜露降下,当冷气把我再次吹醒时,父亲的音容又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终于捱到了年关。在腊月的那段日子,寒风凛凛,每天夜里听着被风吹得啪啪作响的草垛,我又会想到父亲在工地上受苦受累的
26、情形。许多外出打工的邻居都回来了,我掐算着时日,想想父亲也该回来了。但是直到腊月的二十,还没有等到他的消息。腊月二十三那天,是我们那个小乡镇赶集的日子。因为母亲要做完家务才去场上,我就早早地背着一篓香菜去场上卖了。等到了十点钟的时候,母亲来了。她看到我,脸上露出高兴的样子,但从她闪烁不定的眸子里我看出她有心事。我想,肯定是关于父亲回来的事情要么就是父亲真回来了;要么就是父亲即使回不来,可能也托了别人给家里捎了口信。果然,她告诉我,你父亲回来了。我说在哪里,她说在某个熟人开的一家粉馆里。母亲就带着我去了那里。屋子里坐满了人,很热闹,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只在屋子的东北角,背着门坐着一个人。
27、我一看那微驼的背,就知道是父亲了。只是从背面看过去,他的头发有点长,盖过了耳际,而且看上去蒙了一层灰垢,似乎很久没有洗了。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父亲赶紧回过头来,通过余光,我看到父亲刚才正在打开一个布包。这时,我看到眼前的父亲是那么的削瘦,还穿着那天的那件灰色秋衣,只是很多地方已经破烂了,脸也变黑了,扑面而来的,给人历经沧桑的感觉。我知道,父亲在外面肯定过得不好,立时鼻子就一阵酸溜溜的感觉。这就是父亲劳苦的模样,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看上去倍加苍凉,但是他还是微笑地叫了我一声。我也喊了他。他就从布包里拿出一件深蓝色的大衣来,对我说:玉儿,你在学校读书还习惯吧,那边靠近大河,冬天风大,爸爸给你买了件大衣
28、。我这时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因为我晓得父亲在外面,一定比我们要辛苦得多,现在他自己还是穿着那件旧衣服,这么冷的天,他怎么受得了。我说:爸,这个留给你自己穿吧,我还有呢。父亲说:爸在外面不冷,晚上有大火烤。我知道他在说谎。本来,我就对父亲在外面的工作环境不太看好,这回见了他的面,就不忍心再问下去了。母亲这个时候已经端了一杯热茶过来了,又叫了一碗粉条。我想他一定很饿了,在路上,父亲肯定舍不得吃东西,这回难得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粉条,我决定给他再买几个包子。于是我就起身,准备出去买包子。父亲问我出去做什么,我说给您买几个包子。他示意让我坐下,不要浪费钱。但我很固执,坚持要去买包子。我刚站起来,他想拉
29、住我,也站了起来,却表情显得很痛苦,忙用手护着脚,又慢慢坐下来。还行!这是父亲对我说的,简单的两个字,那么铿锵有调,掷地有声!却包含了太深的意义。母亲一边为父亲涂药,一边为我说起了父亲在那边打工的真实情况。我边听边落下泪来。原来,父亲并不是跟几个木匠去承包什么工程,而是去一处建筑工地挑泥浆。刚去时,父亲还吃得消,可后来,身体渐渐支撑不住。姑父看了,就劝父亲早点结账回来。父亲说,如果现在回去,拿到的工资很少,怎么够得起玉娃的上学费用呢。因此,父亲就继续在那家工地挑泥浆。可有一天,父亲在挑着泥浆爬到二层楼时,只觉得脚下越来越沉重,忽然眼前一黑,摔了下来 还好,只是伤到了小腿。从此,父亲就在床上躺了
30、近一个月。由于身上没有多带钱,住不起大的医院,父亲就让姑父用碘酒揉搓腿部受伤的地方。这是农村的一种土方法,只要伤者休养得好,时间拖长一点,也还是可以消肿的。父亲在那段时间,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交代姑父不要把他受伤的事情告诉母亲,以免母亲不小心说漏了嘴,让我知道。于是,父亲的伤情也被善意地瞒骗了近一个月。直到工地放年假,父亲的腿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回来的那天,是姑父搀扶着他一步一步走到车站的。讲到这里,母亲的声音也哽咽了。父亲却微笑地问我,今年的期末考试考得怎样。我说:爸,我拿到了第一名,我就等您回来向您报喜呢!父亲笑了。我又看到了多少个月光明净的夜晚,在那盏温暖的烛光下,父亲那无比慈祥的脸。
31、唢呐声声父爱浓 我6岁那年,母亲死了。我清晰地记得,母亲临终前,眼角挂着一滴泪。那滴泪在秋阳下抖动着、闪烁着,含满了对我和哑巴父亲的牵挂。母亲走后,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哑巴父亲的肩上。父亲每天做豆花脑,来维持我们父子的生活。每天深夜,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艰难地推着沉重的石磨转圈,洁白的豆浆从磨缝间流出,豆大的汗珠总使他的衣服湿透。磨完豆浆后,父亲还要把豆浆装入瓦缸,端上锅,生起火,在灶台边守候两三个小时。天不亮,父亲便出发了,挑着担子,领着我,走街串巷地卖豆花脑。父亲不能叫卖,只能吹一把破旧的唢呐来招揽生意。那凄凉而又悠扬的唢呐声伴我度过了童年。那时,我很喜欢看父亲吹唢呐时的样子,高昂着头,精神而
32、有力,像巨人一样高大。可渐渐的,上学后的我每当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人用手做唢呐状,发出怪叫。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我知道他们在学父亲。从那时起,害怕被同学笑话的我再看父亲吹唢呐,已经没有了儿时的感觉,我开始尽量躲避跟父亲在一起。一次,几个同学一边学父亲吹唢呐一边胡乱比划着,我气极了,扑上去与他们厮打起来。结果被打得满脸是血,哭着跑回了家。父亲看到我这个样子,连忙拿着毛巾跑来,边擦边比划着问我,怎么了?我一把推开父亲,大声地向他喊:你为什么是个哑巴?你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孩子的父亲那样说话?父亲虽然听不见我说什么,但他被我的表情惊呆了。他似乎从我的脸上读出了什么,默默地站在了一旁。那夜,父亲吹了
33、整整一夜的唢呐,那唢呐声中带着哭泣,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卖豆花脑也开始尽量避开我上学的路,我知道,父亲一定是不想让儿子伤心。而那时的我却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赶快考上高中,去城里读书。那样,谁也不知道我有一个哑巴父亲了。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上的高中,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打量我许久。每当他伸出手,想抚摸我时,又会怯怯地缩回去,他害怕我的拒绝及冷淡的目光。父亲脸上常写满失望,眼睛里闪过痛苦、无奈、悲哀他老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是为了供我念书,他仍旧每天赶做豆花脑。父亲一直记得母亲的牵挂,要让孩子上大学。此时的我也常在心里为自己的自私、虚荣感到难过和惭愧,却一
34、直没有对父亲说出口 高二那年的冬天,我感冒了,周末没有回家。星期天中午,我正在宿舍里躺着,忽然,从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唢呐声。那么熟悉,难道是父亲?我跑出宿舍,此时,天上正飘着雪花。在学校门口,我看见了父亲。父亲己被白雪覆盖,如同一座洁白的玉雕。寒风卷着雪花,不停地拍打着父亲单薄的身子,父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用冻得红肿的手紧紧握着唢呐,边吹边向校园里张望着。看见我,父亲显得很兴奋,唢呐吹得更响了。唢呐是父亲的嘴,父亲在向我诉说着他的爱、他的关心、他的挂念 听看门的大爷说,父亲天不亮就来了,那时,雪下得很大。县城离家里有三十多里路,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走过那弯曲不平的山路的。看门的大爷不能和父亲交流
35、,只能让他站在门外。这一站,就是整整一个早上。所以父亲才吹起了唢呐,他知道,儿子应该最熟悉这个声音。我想把父亲带回宿舍,让父亲暖和暖和。可是父亲没有动,他只是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然后比划着问我:同村的孩子说你病了,我不放心,来看看。父亲望了望我,又比划着:我一会就走,不进去了,免得让同学知道。我感到一阵揪心的痛,悔恨的泪涌出了我的眼睛。我无法体会父亲此刻的心情,但我知道,那是酸涩的。我比划着告诉父亲:没关系,我要让所有的同学知道,我有一个多么好的父亲。父亲的眼中除了惊喜之外,还闪着晶莹的泪光后来我终于实现了父亲的梦想,考上了大学,但是父亲的担子却更重了。每次给父亲写信,我都会说上一句
36、:爸爸,你的唢呐声是我听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我会常记在心,活出个人样来!命运的不公使父亲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使他不能用语言表达他对儿子的爱。但他的举止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父爱无价。父母子女之间,是血脉的相承,是生命的延续,是世间爱最完美的诠释。子女在父母的心中,永远是精神最先的缘起,而又是最后的归宿,所以父母之爱,是无私奉献的,是至诚挚爱的,是默默无声的 父子相依为命,本是一个塌陷了半边天的家庭,而一个聋哑的父亲依然顶起整个蓝天,当爹当妈给儿子以成长的空间。虽然生活艰辛,起早贪黑,磨子声声,一碗碗豆花脑饱含了多少爱与温情;纵然耳朵无法听见,眼里却流淌着最深沉的关切;纵然嘴巴不能出声,唢呐却是世
37、间最动听的语言;纵然心灵受到伤害,却忍辱而避开了儿子同学的视线;纵然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也阻挡不了一份父爱 这浓浓的父爱,除了泪水,再无法用其它方式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然而,作者所经历的,也许我们无法去经历,因为每个家庭的背景都不同,每一个父亲的性格也有差异,每一对父子之间的互动也不尽相同。但天下父爱的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用一颗慈爱之心抚育我们,这至诚无私的慈爱默默地充溢在生活之中,我们是否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是否已无动于衷了?父母天高地厚的恩泽,我们真要用心去细细体会 教给孩子 交给孩子 晨晨读小学三年级了,可每晚仍是贪看电视,到了很晚还不肯去休息。妈妈担心他早上起不来,总是
38、苦口婆心地喊他:晨晨,快去睡觉啦,你明天还要上课,不要又爬不起来。晨晨 此时,晨晨总会不耐烦地回妈妈说:知道啦,知道啦,我明天一定会爬起来的,你不要管我就好啦。第二天一早,妈妈做好早餐,去叫晨晨起床,晨晨嗯了一声,翻个身,就没想要起来。妈妈把衣服拿到他床前,让他快起床,又离开去收拾厨房,然后把他的饭打好。见晨晨没声响,看时间要来不及了,又进去喊他,可晨晨实在是太困了,懒洋洋的就是不想动。妈妈生气了,问他:你不是说你会起来吗?怎么喊了你半天都不起来?晨晨此时早把昨晚的诺言忘了,也没回应妈妈。妈妈没办法,怕他会迟到,于是帮他穿衣服,又推他到洗手间,捏上牙膏,递上水杯,让他刷牙,接着又替晨晨把被子叠
39、好,把鞋子拿出来。等晨晨洗好后,穿上鞋,妈妈又连推带拉把他带到饭桌前,赶着他吃饭,抬头一看,时间真是快来不及了,真想替他把饭也给吃了。急得一身汗,可晨晨似乎感受不到妈妈的着急,虽然妈妈一直大声催,他却仍是慢吞吞的。等晨晨吃完饭,妈妈又骑车载他到学校上学,回来后,自己才开始吃早饭,简单收拾一下,才上班去。一天还好,但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情节,妈妈实在是筋疲力尽、心情郁闷,却又无可奈何。有一天,刮了台风,学校决定放假一天,于是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来通知妈妈说明天不必上学了。妈妈一忙,也忘了将此事告诉晨晨。第二天,妈妈像往常一样,叫晨晨起床,晨晨仍是嗯了一声,翻身又睡着了,妈妈想今天不用上课,就让他多睡一
40、会吧,便没有再叫他。等晨晨一觉醒来,一看,竟然九点多了,这可怎么办?大家都在上课,他竟然睡过头迟到了!左思右想,怎么赶都来不及啊,手足无措,竟坐在床上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还怪妈妈:妈,妈,你怎么没叫我起床啊?都怪你,都怪你,害我迟到了啊 妈妈过来,故意说他:我都叫你起床了,是你自己不起来的,怪谁啊?晨晨听了,无话可说,妈妈的确是叫了自己,但以前都是妈妈一直把自己拉起来,又帮自己穿衣服,推到洗手间的,今天怎么只叫了一声就不管自己了,因此还是责怪妈妈,哭得非常伤心,他可从来没有迟到过啊!妈妈问:你也会害怕迟到啊?那怎么叫你早点睡不睡,早上叫你起来又不起来呢?下次看你还敢不敢了!晨晨委屈地望着妈
41、妈,妈妈见他哭得那么难过,好像也有悔改的样子,心一软,就马上安慰他:你也不要再哭了,因为刮台风,学校今天放假不用上课,我想让你多睡一会儿,不过现在也很晚了,你也该起床了。晨晨一听今天放假不用上课,开始有点生气,妈妈竟然没告诉他,但也不哭了,一抹眼泪,扭身不理妈妈,一头扎进被窝,又睡他的大头觉了。这次任凭妈妈怎么喊,他也是不起床了。到了晚上,妈妈依然在喊着:晨晨,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可是,以前的情景又在上演,晨晨仍是信誓旦旦,然而第二天一早,却又重复着过去的故事从此,妈妈每天都要急出一身汗,晨晨却依旧懒洋洋,凭着妈妈又推又拉直到学校。其实,晨晨心里比谁都清楚,妈妈一定不会丢下自己不管的,她
42、一定会喊自己起床,帮自己穿衣服,送自己上学一切都交给妈妈就好了!然而,妈妈到底要照顾晨晨到什么时候呢?每天如此,当有一天,妈妈真没有按往常的习惯照顾晨晨,晨晨是不是又要大发脾气:你怎么没叫我起床?你怎么让我迟到了?孩子一颗感恩的心不见了,对于长辈的付出,更觉得是理所当然;同时,孩子那自律的态度也没有了,一切都依赖于父母;而且,他对自己所承诺的,也没有信用。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一个不忍心,有时反害了孩子,使他变得骄纵无理,懒散又不知感恩。记得有一位孩子,已读高中了,对人没礼貌,有一次,父亲教训说:孩子讲话不可以这样。孩子呵呵地笑了两声说:我再怎么没礼貌,也是你们培养出来的,我是你们的教育成果,不是
43、说嘛,养不教,父之过。听到这话时,有多少的遗憾与无奈?我们对孩子一生,怎么能轻忽呢?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吧,虽然他们一开始可能做得并不好,但多几次的磨炼后,相信他们可以学会的。从小培养一些生活能力与为人处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毕竟大人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代替他们成家、工作、养儿育女。用心教给孩子吧,像穿衣叠被、买菜做饭、洒扫庭除、接待客人等等。也放心交给孩子吧,让他们有勇气去承担责任与后果,纵然再痛,也能从中得到启示,吸取教训,知道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放手让他们踏出步伐,学着突破人生的每一个关卡,相信,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与引领下,会做得更好,也会更加进步。以此,希望他们能成
44、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命的转折点 世间最慈悲的是母亲,最容易知足的是父亲,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却是频频上演。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随着声声的啼哭声,这个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儿子渐渐长大,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从小衣食无忧,安逸的生活,让男孩开始放纵自己,一天天地沉沦,虚度年华。父母不忍心看着孩子一天天深陷泥潭,决心让儿子转变过来,就带着儿子来到了一个学习中华文化的地方。开始儿子极不情愿,过惯自由放荡生活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有一次在母亲的强逼下,儿子观看了一场拜父母仪式,当时儿子的心好像一下子清醒
45、了,震撼极了。从此有了一些转变,能开始慢慢体会父母的用心。后来,儿子也走上了拜父母仪式的殿堂,那一刻成了儿子生命中的转折。当儿子跪在母亲面前时,母亲讲述了一件事:那是一个平凡的夜晚,儿子来到了母亲面前,母亲递给儿子一杯提前凉好的水,儿子喝完以后又倒了一杯,送回到母亲手中。这位母亲好高兴,马上给孩子的父亲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父亲听后好激动,几乎快要哭了。儿子听了这件事后,心酸极了,激动的心情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从那一刻起,儿子暗下决心,立志学当孝子,再也不让父母伤心。其实故事中的男孩就是我。父母为我辛劳了一辈子,然而到头来最高兴的事,却是儿子递上的一杯水。父母为我付出了一生,而我往往回
46、报的却是顶撞、无礼、不懂事,一次又一次的让父母肝肠寸断。现在又有多少的爸爸妈妈无法安度晚年,可父母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只有默默地接受。世界上永远存在着一种伟大的、纯洁的、无私的爱父母之爱。尘世间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当父母站在子女面前时,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詹途同学 敬笔 2013年11月24日 天下最容易满足的就是父母,当为孩子付出那么多之后,却只因孩子随手递回的一杯水,就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份爱子之心,多么令人心疼与不忍。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了孩子那迷失已久的孝心,在痛哭之后,他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孝子,尽心回报父母的深厚恩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喜悦的事,因为从此,家会因此走向幸福美满。孝
47、心的启发,使孩子更懂得珍惜亲人,珍惜生活,珍惜人生,同时,也唤起了他那责任感,用理智的态度去面对他的生活,相信,生活也会因为这心灵的转变,变得更加光明,更加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妨也来反思一下,究竟回报了父母多少,又令他们伤心多少?须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不能等,早一些启发自己的孝心,早一些去体察父母的需要,也能早一些将欢笑与感动带进家,让家变得更温暖,更和乐。幸福快乐的人生,就从当下行孝开始!教育孩子慎于始 詹途 凡事,慎于始,在一开始时懂得防微杜渐,便可避免大的错误与危害的形成。对孩子的教育也同如此,能在孩子第一次犯错就给予正确引导,不仅大人教起来省力,也能帮助孩子即时改
48、正错误,扎好他德行的根基。自小,我的脾气便很倔强。还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晚自习回家,正巧妈妈做好点心,还是我最爱吃的那种点心。在往常,这份点心妈妈都特意留给我,然而那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妈妈的同事兼好朋友。我照常要去拿来吃,却被妈妈一下打住手,说:先请客人吃。被妈妈阻止后,我竟然生起气来了。客人看到我生气,便推说让孩子先吃吧,自习回来肚子饿了,反正她也不想吃。可妈妈却很坚持,一定要先请客人吃。我听了更生气,客人没吃,我就不能吃,那我就干脆不吃了,于是一口都不吃,气呼呼的不理妈妈和客人。客人此时显得很尴尬,由于我的态度很不好,便坐立不安起来。妈妈见她很不安,一直安慰她,也很好意地请她尝一口,
49、叫她别太介意,她便礼貌性地吃了一口,起身离开了。等到客人走了以后,我还以为妈妈会哄我吃。谁知道,我洗漱后躺到床上,妈妈竟然拿出她平时织毛衣的毛衣针,一下朝我的手臂打下来,疼得我马上咬起嘴唇,她可从来没有打过我啊!但同时,我也看到妈妈的手有些颤抖,她并不忍心打我。只打一下,妈妈就心疼了,没有再用劲打下来,却大声地训责我,说:客人来了,当然要先请客人吃。平时,你一个人在家,就先让你吃,谁知道你这小孩竟然这么不懂事,人家吃一口你就不吃了,让客人连坐都不敢坐,一点礼貌都不懂 于是,又再打我几下,但力度显然轻了许多。我一听,也知道自己错了,心里有些惭愧,于是再打我时,虽然痛,也咬牙忍住不哭,觉得自己也的
50、确该打,脾气这么不好。然而妈妈打了没几下,便不忍心再打下去,叫我自己好好反省。从那之后,我便知道不可以那么无礼,客人来时,要先请客人吃。于是到今天想起这事,仍然很感恩妈妈。在我第一次做错的时候,就及时教育我,让我改过,学会礼让他人,尊重客人。教育孩子,若能在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就给予及时导正,不但能事半功倍,也会让孩子心中有个正确标准,勉励自己不犯同样的错。如此,孩子也会理解父母,知道父母是在教育自己,为自己好。从小引导 如今,却发现有些大人在教育子女时,不知道慎于始的重要,看到孩子第一次犯错,并不给予孩子制止或引导。孩子对自己也更加放任,长大后形成许多不良习惯,到那时,想要再引导回来,真是难上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