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城市规划专题研究三、城市三、城市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原理原理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内容回顾:本章主要内容:四、城市四、城市规划专题规划专题研究研究城市交通研究城市交通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复兴城市遗产保护与复兴城市规划运作与实施城市规划运作与实施第一节 城市道路与交通(对应书本第十五章)目录一、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二、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四、停车场布置五、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六、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一、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 城市
2、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包括市区和郊区)道路道路(地面、地下、高架、水(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道、索道等)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人们的空间移动能力是一项“基本权力”,他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居住、教育和健康服务等,城市交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才能够更多地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人员和货物的自由移动是通过交通系统来实现;城市交通模式决定城市形态和地块开发强度;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必须整体来考虑。城市交通自始至终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之中城市交通与城市同步形成先有过境交通,再沿交通线形成城市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
3、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交通也随之形成与发展二、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关系1、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成2、城市活动范围 马车时代:3-5km 有轨电车时代:10-15km 多种交通时代:50-70km(二)城市交通构成与基本特征1、城市交通分类客运交通客运交通货运交通货运交通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个人交通个人交通大运量大运量中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小运量地铁、城市地铁地铁、城市地铁新交通系统、轻轨、公汽新交通系统、轻轨、公汽出租车出租车私汽、自行车、步行私汽、自行车、步行从空间分布、运输方式、组织形式、输送对象等方面。2、现代交通特征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
4、的结合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中长距离。轨道交通适用高密度少量人流中长距离。汽车交通步行交通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短距离。公汽交通介于轨道交通与步行之间。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3、城市交通注意问题u 充分利用各种交通条件,给需求方提供多种选择机会,避免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竞争局面;u 建立多种速度构成的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功能正常运转;u 减少内外交通的中转障碍,提高门-门运输的程度,逐步消除城市内外交通的界限;u 减少交通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创造宜人城市环境,实行分类(交通性、生活性)组织、互不干扰、独
5、立成系统、界面处协调、交通分离(立体和平面)。1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2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3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城市干道的走向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城市面貌的反映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
6、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2、城市道路交通特征 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错综交织,分为必要性与其他交通 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发生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 规律性;交通工具(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道路的通过能力取决于交通方式的组织。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中,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要求与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
7、交通体系相结合;城市交通体系也支撑城市空间布局策略;现代城市的道路必须满足交通安全、准时、便捷及城市环境品质提高的要求;城市用地按照功能布局可以使各分区内有各类就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相应日常生活公共设施,通勤及日常活动在小范围内解决,内部安全、交通便捷;全市性的交通系统解决各分区之间客、货流通。工业过于集中城市的一隅,形成明显的单向交通城市邻里单位规划示意图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分级分级分类分类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支支 路路全市性干道全市性干道区干道区干道街坊道路街坊道路交通性道路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快速路(大城市设置)快速路(大城市设置)联系功能区、交通枢纽、联系功能区
8、、交通枢纽、公共活动中心公共活动中心联系主干道联系主干道联系街坊联系街坊解决分区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联系;解决分区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联系;如快速路。如快速路。解决各分区内部联系解决各分区内部联系嘉兴市规划布局示意图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道路走向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南方、北方、山地等画图示例);车辆噪声防止(过境交通、绿带、建筑设计与后退、山墙对应);沿街建筑和道路宽度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并配置恰当的树丛和绿带,自然景色与历史文物结合。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要求(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1、城市道路的形
9、式与功能 道路的形式: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等 道路的功能a)主要道路(干道和交通性道):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b)辅助道路(生活性道):解决城市中各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道路系统完善 交通分流(快慢、客货、内外、非机)和开辟专道(步行、自行车、公交)方格棋盘式道路网环形放射式道路网2、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对原有道路做必要的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尽可能减少各种车流之间以及车流与行人之间的干扰;利用平行的、路面宽度不足的街道,组织单向行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了疏散闹市区和车流量大的街道,或者为了适应市区外围地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修建交通组织绕
10、行干道,对减轻旧有道路的交通负担,改善城市道路系统很有成效;封闭一些出口或者限制转向。上海西藏中路与北京东路交叉口交通组织示意图3、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道路宽度含义路幅宽度道路宽度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道路宽度确定: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交通量、日照、通风、管线敷设以及建筑布置等因素。道路红线的组成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车道:一辆车行驶需要的宽度 红线宽度(路幅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管线分隔带 道路宽度建筑建筑道路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二带二板三带三板四带四板五带其他1 1)一板二带式)一板二带式 在车
11、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的方式,即1条车行道,2条绿带。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是当车行道过宽时遮阴效果较差,景观单调,不能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不利于组织交通。多用于小城市或者车辆少的街道。一板二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 2 2)二板三带式)二板三带式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2条行道树,中间以1条绿带分隔。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向车流之间相互干扰。和避免夜间行车时对向车流之间头灯的眩目照射而发生车祸,有利于绿化、照明、管线铺设。缺点是仍解决不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适用于高速公路、入
12、城公路和环城道路等比较宽阔的道路。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 3 3)三板四带式)三板四带式 三板四带式即利用2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此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现代城市较常用的道路绿化形式。其优点是组织交通方便、安全;环境保护效果好,街道形象整齐美观;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在非机动车较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断面形式比较理想。缺点是用地面积较大。三板四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 4 4)四板五带式)四板五带式 四板五带式即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使各种车辆均形成上下行、互不干扰。这种形式多在宽阔的街道上应
13、用,是城市中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优点是保证了交通安全和行车速度,绿化效果显著,景观性极强,生态效果明显。缺点是用地面积大,经济性差。有时可采用栏杆代替中间分车绿带以节约用地。四板五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一)停车场规模1、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 中心商业区吸引力的强弱 城市的土地利用 汽车保有状况 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城市停车控制方法 分地区、分时段级差收费方法;街道范围外设置少量公共停车场,中心城区停车场规模宜小。四、停车场布置2、用地指标 估算指标小汽车:30-50平米大型车辆:70-100平米自行车:1.5-1.8平米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公共停车场:0.8-1.0平米/人,80%
14、-90%为机动车,其余为自行车。(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1、停车场的分布 城市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不宜入城(安全与卫生),停在城市外围靠近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附近,车位数占5%-10%。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市中心区或分区中心,占50%-70%。自行车公共停车场 分散到各种公共设施建筑、对外交通站场、公共交通和轮渡站、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的附近。2、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建议: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米;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米,并不得大于200米 原则:不能太大,用户至停车场的可达性好(与公共建筑布置相配合;与对外交通设施接驳;从停车点到目的地步
15、行距离短)3、停车场的位置选择 布置原则:繁华地区:分散性多点(路侧与路外结合);一般地区:集中单点(交通汇集处和换乘点)交通组织:对外交通设施附近;大量人流汇集的公共设施附近a)人流大量集散的地段:配置路外综合性公共停车场和综合性公共交通站场。b)大型文化生活设施前:(量大、集中、单向、车辆类型多)合理组织几条客运能力较大的公共交通疏散线、结合周边街道与其环通。五、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一)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1、作用:方便也干扰。2、布置:城市市区或接近城市中心: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城市外围:为工业区和仓库区服务的工业站和地区站。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与货场均布置在
16、城市一侧在车站与货场之间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1、中间站的位置选择 客货合一车站,多采用横列式布置,一般在小城镇 客站与货场同侧(小城镇),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客站位于居住用地一侧 客货异侧(大中城市)铁路客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与城市同侧的布置2、客运站的位置选择客运站的位置在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客运站在城市中的位置示意图 客运站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与城市主要干道连接,直接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要避免与站前广场干扰,可将地铁引入站下。客运站如何体现城市面貌 与周围城市公共建筑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及
17、地域文化结合,结合客运站布置。以地下铁道连接引入市中心铁路直接伸入市中心地下设客运站客运站的数量特大城市江河分割的城市狭长带状城市3、货运站的位置选择 设置原则:根据城市性质、规模、运输量、城市布局等实际情况,分设若干综合性与专业性货运站以及两者结合的货运站,位置要求: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加快装卸速度,缩短运输距离),减少对城市干扰。货站在城市中的位置编组站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铁路拆迁拆除穿越市区产生严重干扰的线路结合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范围扩大,将原有环线外移,车站由环线以尽端式伸入市区拆除市中心的线路及客运站,在市区边缘新建客运站,原货运站保留成尽端式伸入城市(二)港口在城市中的布
18、置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港口分为水域与陆域两大部分现代港口的发展出现了船舶大型化、装卸机械化、码头专业化的趋势和特点1、港口活动的四个环节 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后方集疏运。2、港口活动的两大部分 陆域:有一定的岸线长度、纵深和高程。水域:要求有一定水深和面积,风平浪静。3、港口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原则保证临水生产用地、港区、生活居住用地有各自的岸线对外交通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生活居住与生产用地城市交通组织仓库用地按其类型分别接近其服务对象,并接近对外交通设施和货运干道(三)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1、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联结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联系市郊各区
19、的交通公路穿越城市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离开城区,采用入城道路引入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城市环路一线于城市中心区外围外环道路公路与城市道路自自成系统,在一定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联结2.站场的位置选择公路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 原则:方便使用、不影响生产和生活、方便联运。位置:中小城市(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大城市(分设客运站,货运站与技术站也可分开)。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航空港给城市带来的问题:航空港与城市之间地面交通的联系航空港对城市的干扰问题1.航空港的位置选择(1)净空限制要求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如果跑道路线通过城
20、市,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2)噪声干扰影响居住区边缘与跑道侧面的距离最好在5km以上如果跑道轴线穿越居住区,则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0km六、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一)城市客运交通1、城市客运交通类型与结构2、城市客运交通组织(1)公共交通交通方式占用道路的动态时空面积:20辆自行车3辆小汽车 1辆公交车快速公共客运线路引进市区内部示意图(2)自行车交通最佳活动范围在34km自行车道路系统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自行车道路与铁路正线相交时应尽量设分离式立体交叉自行车道路的纵坡应控制在3%以内设置安全、照明、遮荫等设施(3)步行交通城市居民出行:
21、步行约占30%,在山城、小城市中达70%横滨市中心区步行系统示意步行街人行天桥或地道(4)客运交通集散点(枢纽)的布置合理组织广场平面组织立体化的交通枢纽上海体育馆位置及场地周围布置示意图上海体育馆位置及场地周围布置示意图地上地下相结合的交通枢纽示意图地上地下相结合的交通枢纽示意图1.城市货运方式与结构汽车运输的比重越来越大,铁路运输的比重已开始减少,市内水运也明显衰退根据节约用地、方便用房、环境的要求,结合城市自然地理和环境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大、中、小型货车辆数的比值,大城市可按1:2:21:5:6 进行宏观估算或控制(二)城市货运交通2、城市货运交通组织城市环路、货运道路布置示意图东京流通中心布局及其平面布置图谢 谢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