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死亡模式本章摘要死亡既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归宿,亦是每个民族、社会、文化都面临的自然及社会事件;既是除生育之外的又一种基本的人口过程,也是人口变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死亡的相关概念及测量指标,描述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死亡率转变理论、死亡模式及特点,讲述死亡原因及变迁,介绍人口转变的概 念、理论及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第四节第三节第二节第一节人口转变死因分析死亡分析死亡及测量指标01020304CONTENTS目 录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 死亡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个体生命活动的永久终止,传统上将呼吸、心跳停止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为只要大脑功能保持完整性,生
2、命活动就有可能逐步恢复,因此开始主张将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一、死亡人数统计 死亡人数是人口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许多国家,死亡登记是生命统计的一项基本内容(另一项基本内容是出生登记)。一定时期的死亡人数既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医疗卫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和进行人口预测的可靠数据来源。死亡人数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用大写字母表示。死亡人数统计不应包括死产数,即出生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婴儿,但应包括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婴儿。关于死亡的申报,目前有两种原则:一是属地原则,即凡在某一行政地区管辖范围内死亡的人
3、口均为该地的死亡人口。欧美国家采用属地原则。二是属人原则,即一个人不管死在何地,均被登记为该人常住户口所在地(或户籍登记地)的死亡人口。中国通常采用属人原则。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死亡人数的漏报、瞒报现象比较严重。具体来讲,死亡人口统计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风俗习惯。一些地区或民族将婴儿的死亡看作不吉利的事情,而不愿意向外人提及;现在政府提倡的火葬与传统的土葬之间存在冲突,部分人为了让逝去的亲人“入土为安”而采取不报、瞒报的行为。二是情感因素。亲人的离去是极其悲伤的事情,有些人不愿意提及。三是组织出于维护利益的需求。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忽
4、视生产安全,在出现伤亡事故时尽量不报或少报。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发生的事故,也不认真追查。四是记忆障碍。死者的各种特征及事件情况需由他人来报告,但他人常常出现记忆不准确的情况。死亡人数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死亡水平三个因素。人口规模越大,死亡人数越多;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越高,死亡人数越多;人口死亡水平越高,死亡人数越多。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二、死亡率测量指标(一)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也叫粗死亡率或总死亡率,能反映该年该地区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是衡量人口死亡强度的指标。它是指一年内的死亡人数与该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之比,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正常情况下,人口死亡率应
5、在到之间变化。人口死亡率若在以 下,属于低死亡率;若在到之间,属于中等水平的死亡率;若在 以上,则属于高死亡率。(二)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能反映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死亡水平和强度,即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常指一年内)某一年龄组的死亡人数与相应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之比,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在分析一个特定人口的年龄别死亡率或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别死亡率时,常绘制死亡曲线以直观展示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的高低与规律。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三)婴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是年龄别死亡率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生活及健康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6、特别是妇幼卫生保健水平最敏感的指标。婴儿死亡率是指某地某年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该地该年活产婴儿数的比例,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但在实际计算和应用过程中,因为婴儿死亡率的分母不是分子所指事件的历险人总数,所以婴儿死亡率实际上只是一个分子和分母没有太大关系的比指标。分子(某地某年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中,既包括前一年出生、在本年夭折的未满一岁婴儿,也包括当年出生当年死亡的婴儿;分母(该地该年活产婴儿数)中,既包括当年出生但已夭亡的部分,也包括当年仍健康存活的部分。为了让分子与分母的一致性更强,可以用一些方法对此进行调整。第一种方法是对上年出生数和本年出生数做加权平均。当统计资料不全时
7、,可根据经验估算上年和本年的出生人口分离系数。第二种方法是在知道上年和本年出生人数及本年出生本年死亡人数的情况下,同时调整分子和分母。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四)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某年出生后天以内死亡的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数的比例。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五)死因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每万人口中因某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常用十万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在死因分析中,孕产妇死亡率是常用指标,该指标与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一起构成衡量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系统。孕产妇死亡率是指某年内每万个孕产妇中,有多少个孕产妇由于怀孕、分娩或围生期并发症而
8、死亡。其中,由自然或人工流产导致的死亡也包括在内。(六)病死率 病死率是指某一时间因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患病人数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七)标准化死亡率 由于婴幼儿及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高于青壮年人口的死亡率,故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人口的总死亡水平不仅取决于年龄别死亡率,而且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为了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人口的死亡率进行比较,需要采用标准化死亡率的方法来消除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标准化死亡率也称按年龄调整的死亡率,是指按标准人口年龄结构计算的死亡率,即用统一的标准年龄结构作为权数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从上式可知,在计算标准化死亡率
9、时需要选择一个标准的人口年龄结构,其选择标准详见第三章。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八)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生命表的内涵 生命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生存死亡规律的调查统计表,是人口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生命表的基本思想是借助假想队列分析,对同一批人从队列的初始状态不断地退出队列的动态过程进行定量描述。它通常被用于模拟某一人口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生命表由于主要根据年龄别死亡率编制,并主要反映各年龄死亡水平,故又被称为死亡表。生命表是对相当数量的人口自出生(或一定年龄)开始,直至全部去世的生存与死亡记录。它通常以 万(或万)人作为岁的生存人数,然后根据各年中死亡人数、各年末生存人数计算各年龄人口
10、的死亡率、生存率,并列成表格,直至这万(或万)人全部死亡。生命表的基本特点是:构造原理简单、数据准确(大样本场合)、不依赖总体分布假定(非参数方法)。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生命表的构成要素 生命表主要由以下个元素构成:():年龄。():死亡概率。():尚存人数。():表上死亡人数。():平均生存人年数。():平均生存人年数累积。():平均预期寿命。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生命表的编制与类型划分()生命表的编制。生命表的编制是根据实际年龄别死亡率推出分年龄死亡概率,从而推算出尚存人数、表上死亡人数、平均生存人年数、平均生存人年数累积和平均预期寿命等各项数据指标。()生命表的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的
11、标准,生命表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按地区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生命表、分地区生命表、分城乡生命表。按性别来划分,可分为男性生命表和女性生命表。按年龄组来划分,可分为完全生命表(以岁为一组编制的生命表)和简略生命表(以岁或岁为一组编制的生命表)。按影响因素来划分,可分为一元生命表和多元生命表。按编制手段来划分,可分为实际生命表和模型生命表。模型生命表,是指在包含比较可信数据的实际生命表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编制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一般类型的“标准表”。目前有五种典型的模型生命表:年联合国模型生命表、寇尔-德曼区域模型生命表、莱德曼模型生命表、布拉斯罗吉特模型生命表、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模
12、型生命表。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生命表的广泛应用 随着生命表研究的不断深入,生命表的编制已经由单递减生命表发展到多递减生命表、多增减生命表等。生命表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死亡研究发展到劳动就业、人力资源规划、人口迁移流动、生育、初婚、离婚、家庭、职业生命等多个方面。()婚姻状态生命表。在关于婚姻的分析中,多增-减初婚生命表(同时计算初婚与死亡过程的生命表)、多递减离婚生命表(同时计算离婚与死亡过程的生命表)、多增-减婚姻状态生命表(将初婚、离婚、丧偶、再婚与死亡综合起来研究)等得到广泛的扩展与应用。婚姻状态生命表用于研究各种婚姻状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假想队列的终身结婚率、婚姻提高与死亡率的降低对
13、婚姻状态的影响、各种婚姻状态(未婚、有配偶、丧偶、离婚)的平均期望寿命及某一年龄处于不同婚姻状态的人在其后一生中处于各种婚姻状态的时间比例差异等。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家庭状态生命表。美国人口学家邦戈茨建立了核心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该模型假定所有已婚子女都不与父母一起居住,所有家庭中的世代都不超过二代。曾毅在核心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适合中国家庭的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该模型包括婚姻、已生育胎次、存活与居住在一起的子女数及与父母一起居住的状态等。家庭状态生命表可用于估算一批人在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的预期婚姻状态、胎次状态、存活子女数、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幼年子女或未成年子女的抚育
14、年数、对老年父母的赡养年数及承担“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抚养负担的年数等。()分家生命表。韦艳等采用单递减生命表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儿子(女儿)初婚后离开父母(公婆)的分家生命表,并对农村地区分家时间的变动态势、分家时间在不同维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分家生命表中,分家队列的初始状态即子女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没有分家),退出队列只有分家一种方式。运用离散的单递减生命表,将一段时间内的队列变动情况综合到一个时点上来考虑,可以分出八个离散时间点:,。处的生命表存活函数值表示结婚时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比例;处的函数值表示结婚一年内所有分家家庭退出队列后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比例,而并非仅仅是婚后一年时点上未
15、分家的比例。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流动预期寿命表。流动预期寿命用以反映在整个预期寿命中处于流动状态的预期寿命。流动预期寿命是指在给定分年龄人口流动率的条件下,人们预期在流动状态下度过的时间长度。它是通过编制生命表,借用计算健康预期寿命 的方法计算得出的。()生命表的其他应用。生命表的应用远远不限于以上领域。近些年,生命表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不仅生命表是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未来,研究者可以利用生命表在多个维度开展更广泛的研究。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 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是两个最基本且极易混淆的概念。平均死亡年龄是指某一时期(一年)所有死亡
16、者的平均年龄,其计算公式是:平均死亡年龄的计算有两种角度或方法:()同批人角度。是指跟踪同时出生的一批人,记录他们每个人的死亡年龄,并在最后一个人死亡后,计算他们死亡年龄的平均值。这样计算的死亡人口的平均年龄是这批人真实的“平均寿命”。但是,这样的数据资料跨度时间长,收集难度大,因此,研究者很少做这类计算。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同期人角度。是指将一段时期(比如一年)各个年龄的死亡者数据汇集起来,得出他们死亡的平均年龄。这一计算方法的优点是数据易获得,能够反映真实的死亡状况。缺点是受到死亡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既不能准确反映该时期的死亡水平,也不能进行不同时期和地区之间的死亡水平比较。平均预期
17、寿命消除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既能反映人口的真实死亡水平,也能进行不同时期和地区之间的死亡水平比较。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综合反映死亡水平的指标,它和死亡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相反方面,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便提高。第二节 死亡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从高死亡率向低死亡率转变。当然,在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的低水平之后,如果在预测期间不出现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的流行及疑难疾病(如癌症)治愈的重大突破,那么死亡率的变化将相对稳定。一、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死亡率是衡量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还
18、受个体生理因素、职业地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一)天灾人祸与死亡.自然环境因素 在自然环境因素中,造成死亡率大幅上升的莫过于自然灾害。除了自然灾害外,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也带来不同的死亡率。同时,环境污染亦是引起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人为致死因素 战争被喻为人为的大瘟疫。除了战争之外,各种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也是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节 死亡分析(二)社会经济发展与死亡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营养状况、工作条件、居住生活环境、医疗保健服务及心理健康等对死亡率产生影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死亡率下降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在人
19、口从高死亡率向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从而使个体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社会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医疗技术得以进步,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进,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传染病的流行与蔓延得到迅速遏制,致病因素得以逐渐攻克与消除。但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对死亡率下降的作用有限,如低收入国家(斯里兰卡、加勒比岛国和部分拉丁美洲国家)死亡率的下降,主要缘于从发达国家引进了成本较低的医疗技术。(三)个体因素与死亡.个体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性疾病。第二节 死亡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因素()职业地位。职业是个体
20、经济、社会地位的反映与标志。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在收入、社会地位获得、工作环境及所承担的工作压力方面都有明显不同。职业阶层、社会地位越高,死亡率越低。而职业对死亡的重要影响,主要通过收入发生作用。即较高的职业阶层带来较高的收入回报,而收入可用于提供营养供给、购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产品。()教育程度。人口的教育程度与平均预期寿命、死亡率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人们获得健康生活的条件与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机会获得较好的职业与较高的收入,相应地,营养条件越好,医疗卫生保健负担能力及意识越强。同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个体可以按照科学的方式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受教育程
21、度较高者的死亡率较低,平均预期寿命较长。()婚姻家庭。有研究显示,已婚之人比未婚之人活得更长。关于这一现象,存在着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婚姻选择论,即健康的人的结婚概率更高,有生理缺陷或者疾病的人的结婚概率相对较低,且死亡风险更高。另一种解释是婚姻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好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个体健康长寿的秘诀。合理的膳食结构、坚持锻炼和乐观的心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年益寿。第二节 死亡分析二、死亡率转变理论 死亡率水平和死亡率变动的决定因素,是现代西方死亡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死亡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变动的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不断演变过程。(一)死亡率的早期理论分析 关于死亡
22、率的早期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往往又是人口转变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先对死亡率转变条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是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他在年发表的人口长远观点一文中认为,现代化使人们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环境卫生改善、医疗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从而促使死亡率不断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在死亡率转变的相关研究中,将死亡率的下降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经济决定论”认为,经济发展使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可能,医疗技术得以提升,公共卫生环境得以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得死亡率不断下降。第二节 死亡分析(二)“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之争
23、在于死亡率水平究竟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取决于低成本的医疗方法的发现。戴维斯在不发达国家死亡率的惊人下降一文中,就将不发达国家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归结为:使用新发现的成本比较低的医疗方法。寇尔和胡弗在 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 与经济发展的论述中,将战后死亡率下降归结为抗生素和杀虫剂的开发使用、低收入地区公共卫生机构效率的提高以及低成本的环境卫生设施的发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经济决定论”遭到部分学者的质疑,但是,也有学者继续行进在死亡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道路上。如斯托尔尼兹、普雷斯顿。总的来讲,“经济决定论”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死亡率转变的经验分析,“技术决定论”则主要是依据低收入
24、国家死亡率迅速下降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因此,“经济决定论”难以解释战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迅速下降的现象,而“技术 决定论”则难以解释世纪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死亡率发展趋势的新变化及低收入国家之间死亡率变化的差异等情况。第二节 死亡分析(三)中介变量理论 随着死亡率研究的逐步深入,死亡率变动分析出现了从宏观走向微观,采用“中介变量”“最接近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的趋势。早在世纪年代,戴维斯和布莱克就提出了中介变量理论,并将其用于对生育率的变动研究,详见第三章第四节。波尔在新西兰是一个健康的国家吗一文中,采用了中介变量的分析方法,将影响死亡率的因素分为宏观、微观、中介变量三个类别。宏观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行政管
25、理、卫生、健康、法律制度、设施与环境条件等;微观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卫生、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地位、生物与遗传因素等;中介变量因素包括疾病预防条件、预防与治疗的药品和健康措施等。前两类因素通过第三类因素影响死亡率。温克达查亚在婴儿和儿童患病率与死亡率的社会生物决定因素研究方法中,将影响死亡率变动的因素分为更接近变量(生物因素)、接近变量(个人、家庭的社会经济与生活条件)、不太接近变量(宏观环境因素)三个层次,来分析死亡率变动的原因。鲁兹卡的死亡率趋势和年龄、性别模式则把影响死亡率转变的因素分为人口因素(人口结构、家庭、婚姻、生育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教育投资、经济结构、妇女地位)、
26、营养因素、卫生保健因素四个类别。在这四类因素中,前两类因素通过后两类因素作用于死亡率。第二节 死亡分析(四)“生命影响变量”分析 马哈迪温在死亡率、生物学和社会:分析框架与概念模型一文中,将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把生命影响变量分为类:政体和政策、生态环境、文化、家庭、婚姻(包括婚前性行为)、父母影响、受孕与怀孕、围生期、儿童保健体制、疾病模式和遗传因素、灾害与战争、干预。(五)“健康投入-产出”分析 舒尔茨在作为死亡率决定因素的家庭经济和社区变量一文中,根据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和“生产率”原理,设计了健康生产函数,分析了家庭经济和社区水平上的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六)“社会 政
27、治因素”分析 这一理论注重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线索考察死亡水平及其差别的演变。如豪泽在死亡率和社会变化:一个新方法一文中提出了社会变化加强了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社会变化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疾病预防 能力等种假设,并从社会、政治和教育等角度分析了死亡率变动的理论。第二节 死亡分析三、死亡模式及特点 死亡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其主要划分依据是年龄别死亡率的分布特征与趋势,一般采用年龄别死亡率曲线来表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死亡率水平的高低,死亡模式可分为高死亡模式与低死亡模式两种。高死亡模式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死亡率较高的条件下,人口的死亡
28、模式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年龄别死亡率为近似“”形的曲线,即低龄组人口(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极高,成年组人口的死亡率较低,高龄组人口的死亡率很高,人口的平均寿命比较短。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死亡 模式一般为高死亡模式。高死亡模式与低死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一是不同年龄组死亡人口占总死亡人口的比例不同。在高死亡模式中,低龄组死亡人口占总死亡人口的比例较高。而在低死亡模式中,低龄组死亡人口占总死亡人口的比例大幅下降,高龄组死亡人口占总死亡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二是平均预期寿命不同。在高死亡模式中,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在低死亡模式中,故平均预期寿命较长。三是死亡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不同。在
29、高死亡模式中,年龄中位数相对较小;而在低死亡模式中,年龄中位数相对较大。第二节 死亡分析四、世界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 世界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的高死亡率、低预期寿命的死亡模式阶段;二是工业革命后的低死亡率、高预期寿命的死亡模式阶段。(一)工业革命前的人口死亡模式 在工业革命前,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也相对恶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威胁。因此,高死亡率是工业革命前世界人口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二)工业革命后的人口死亡模式 在工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进入了迅速下降的时期。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不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与
30、死亡模式也明显不同。随着收入的增加及营养、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到世纪前叶,欧美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岁左右。此后,岁及以上人口的死亡率与岁以下人口的死亡率基本持平。第二节 死亡分析 进入世纪后,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其死亡模式呈现出两大特点:婴儿死亡率达到极低水平,人口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接近或者超过岁。比较发达国家的死亡模式基本接近发达国家。但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进入了老化阶段,高龄组人口的死亡率开始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使得其人口死亡率在降到较低水平之后开始稍有回升。在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开始得比较晚,直到世纪年代,发展中
31、国家才开始进入死亡率显著下降的时期。但由于发达国家先进医疗技术的引进与支持,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很快。到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同时,平均预期寿命也开始大幅延长。据联合国数据,进入世纪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进一步降低,但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预计在世纪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将开始缓慢回升。第二节 死亡分析五、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 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两个阶段。(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死亡模式 新中国成立前,受生产力水平落后、生存环境与条件恶劣及军阀混战等各种原因的影响,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平均预期寿命很低。当然
32、,如果考虑漏报、瞒报、统计不准确等情况,人口死亡率还会高得多。另据估计,直到世纪上半期,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岁左右。(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死亡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经历了从急剧下降到急剧上升又迅速下降,再到逐步下降,最后略有回升的过程。年为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时期。人口死亡率直线下降。年人口死亡率经历了先急剧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过程。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率已降至极低水平。其中,婴儿死亡率无论是在下降速度还是在下降程度方面都达到了极低水平。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死亡人数增多,人口死亡率开始有所回升。从年开始,人口死亡率进入缓慢回升期。第三节
33、死因分析 死亡虽然是一种生命现象,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不同,人口的死因也不同。一、死因及分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中的建议,死因一般被定义为:所有直接导致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情和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一)死因类别划分 依据不同的标准,死因被区分为多种不同类别:直接死因、间接死因,外源性死因、内源性死因等。此外,国际统计学会也对死因做了划分。.直接死因与间接死因 直接死因是指直接致人死亡的原因。直接死因可以是致命性疾病、损伤本身,但更常见的是由疾病、损伤、中毒、窒息所
34、引起的直接致命的并发症和/或继发症。间接死因是指在疾病或损伤导致死亡的过程中,与直接死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或损伤。该原因不至于直接立即导致死亡,但可以引起一系列更加严重的继发或相关疾病事件,最终不可逆地导致死亡。第三节 死因分析.外源性死因与内源性死因 内源性死因主要指人体自身的衰退,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外源性死因是指完全来自外界的因素,既包括疾病,也包括各种事故。.国际疾病的死因分类 为了对世界各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医疗发展水平进行掌握与比较,需要对各类病伤和死因进行统一分类。根据-的分类,死因可分为三个大项,每个大项下含有数量不等的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细分到各种疾
35、病、损伤的名称。第三节 死因分析(二)全球疾病负担 疾病负担是指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系统的压力。世界卫生组织组织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根据死因的三大分类对疾病负担进行综合分析,并将伤残调整寿命作为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伤残的分类 根据个指标来定义多种伤残(白癜风;腹泻、严重口腔溃疡、严重贫血;不孕症、风湿性关节炎;听力障碍、精神障碍;失明;严重偏头疼)的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健康状态。.患病率 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患病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第三节 死因分析.健康预期寿命 健康预期寿命是将预期寿命与健康相结合,以此来考察活到某一年龄的人在未来可能处在不同健康状态上的时间,是健康长寿研究
36、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健康预期寿命的计算方法根据数据信息的丰富程度可以有好几种。在只有横向数据实际人口各年龄的某种健康比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沙立文方法;在知道从健康状况向其他非健康状况转移的信息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双递减方法,该方法假设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种不可逆的状态;而在假定不同的健康状态间可以相互转换且不同健康状态的死亡率不同,并且有相应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多状态生命表(多增减健康状态生命表)更为合理,也有研究者使用微观仿真方法。.伤残调整寿命第三节 死因分析(三)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死因构成 死因构成是指全年因某死因死亡的人口在同年全部死亡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死因
37、构成可用来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主要死因或某几项死因的变化,用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及人们生活健康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2.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种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它与死因构成在实际意义上是一回事,可以反映医疗卫生工作及居民健康水平的变动情况。第三节 死因分析二、死因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死亡率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不同的死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地区,死因结构存在差异。(一)死因的历史演变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传染病一直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在各类传染病致死率中,占比较高的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和支气管炎,约占。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及医疗
38、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各种传染病的控制与治疗能力不断增强,传染病致死率也在不断下降,而各种非传染性疾病,即退行性疾病开始超越传染病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第三节 死因分析(二)流行病转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死亡率下降的过程中,造成人类死亡的主导原因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死亡率水平的阶段性变化,死因构成也发生了转变。流行病转变理论包括五个命题、三个阶段及三种模式。.五个命题 一是死亡是人口变动的基本因素,这是流行病转变的前提。二是在流行病转变的过程中,疾病和死亡类型经历了传染病大流行逐渐为退行性疾病和人为疾病所取代,后者成为主要的死因。三是在流行病转变的过程中,不同人群的受益情况存在差别。在传染病大
39、流行衰退时,儿童和育龄妇女的生存概率将大大提高,他们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四是健康和疾病的变化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变迁密不可分。五是根据死亡率和生育率开始显著下降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及流行病转变的决定因素等方面的不同,流行病存在四种不同的转变模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染病与饥荒流行时期。这一时期各种传染病猖獗,并同饥荒一起导致了较高的人口死亡率,人均寿命只有岁。第二阶段是传染病衰退时期。这一时期传染病传播的速度、规模都开始衰减,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均寿命达到岁。第三阶段是退行性与人为疾病时期。这一时期传染病进一步减少,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均寿命达岁以上。第三节 死因分析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0、,有人提出了流行病未来预期的两个转变:癌症死亡率的下降与衰老的放慢。而这两个转变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三种模式()典型的西方模式。此模式主要发生在西方社会,其特点为:在自世纪开始的年时间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人口存活率上升,同时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转变过程与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医疗技术的作用在转变早期并不显著,直到世纪以后才逐渐增强。()加速转变模式。此模式以日本、东欧及苏联为代表,其特点是流行病转变时间较晚,但是完成转变所用的时间较短,人口死亡率的变化与第一种模式基本相同,而生育率的下降主要依靠人工流产等节育手段来完成。医学和公共
41、卫生的进步在转变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延迟转变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转变遵循此模式,其特点是人口死亡率下降的时间较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死亡率才迅速下降。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是人口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生育率的下降明显滞后,使人口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第三节 死因分析三、中国人口死因分析 死因与死亡率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在死亡率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或时期,死因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死因分布 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们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低下,社会动荡不安。灾荒、各类传染病、战争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从
42、死因分布来看,首先是灾荒和饥馑。其次是瘟疫、鼠疫、天花、伤寒、霍乱、疟疾等。最后是战争,频繁的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死因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本质的改变,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趋于稳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各种战争、传染病等死因带来人口大量死亡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死亡时有发生。而在各种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始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死因如此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环境风险增加,以及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不无关系。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些早期的恶性传染病已经被控制或消灭,但是,一些新型的传染性疾病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43、,如、甲型 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年在全球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第四节 人口转变一、人口转变概念 人口转变的概念最早由汤普森于年提出。人口转变是指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伴随社会的变迁及学界对人口转变研究的深入,人口转变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有学者认为,若仅从出生和死亡两个维度来探讨当今社会人口转变是不合适的,而需要采用大人口的定义,即除了出生和死亡外,还要包括人口的迁移流动和分布、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家庭结构等维度。二、早期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产生于世纪
44、初,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法国的兰德里、美国的诺特斯坦和布莱克都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人口转变理论三个主要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带领和推动下,诸多学者对人口转变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早期人口转变理论主要包括三阶段模型、四阶段模型和五阶段模型。(一)兰德里的三阶段模型 年,他在论文人口的三种主要理论中,提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三个人口发展阶段,分别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年,他在 人口革命一书中进一步系统论述了人口转变的三个发展阶段:原始阶段是不限制生育的时代,中期阶段是限制生育达到了普及的时代,现代阶段是人们自觉限制家庭规模的时代。第四节 人口转变 他认为,人口由原始阶段向现代阶段的
45、转变包含质的成分(不同的人口发展阶段之间有质的差别),故又将其称为“人口革命”;人口革命的主要动因是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二)诺特斯坦的四阶段模型 他结合工业化的发展,将人口转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以前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进一步发展阶段、完全工业化阶段。在工业化以前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口的出生率仍然维持在高水平,但死亡率开始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由此引起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在工业化进一步发展阶段,人口的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虽然也开始下降,但下降速度慢于死亡率,两者的差距继续扩大,人
46、口自然增长率在这个阶段达到最高。在完全工业化阶段,人口的死亡率下降到低水平,出生率也下降至更替水平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第四节 人口转变(三)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是高位静止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两者甚至均超过。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取决于妇女的生育能力及自然力量的调控。第二阶段是扩展前期阶段,出生率仍然保持高位,但死亡率开始下降。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人们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预期寿命延长。然而,由于传统的生育观念和制度滞后于时代发展,生育率居高不下,出生率与下
47、降的死亡率之间的差距扩大,人口 规模扩张,不久即达到最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三阶段是扩展后期阶段,人口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快速降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慢。这一时期死亡率仍然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放慢,这主要缘于妇幼死亡率的降低。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改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参与度提高,避孕技术取得进步,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人们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发生转变,出生率开始快速下降。第四阶段是低位静止阶段,经济和人口都进入了停滞状态,故出生率和死亡率也达到低水平,人
48、口增长十分缓慢。第五阶段是负增长阶段,出生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在结构性因素的作用下,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规模出现负增长现象。第四节 人口转变 目前除极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仍处在第二阶段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处于第三阶段,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已处在第四阶段,有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已进入第五阶段。综上所述,虽然不同学者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阶段划分和表述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核心内容相同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甚至可能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的现象;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志是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
49、平。第四节 人口转变三、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出生高峰,即“婴儿 潮”。然而,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欧洲一些国家的生育率持续下降,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针对此种现象,欧洲学者提出了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力图解释生育率在降到更替水平以后持续低迷甚至继续下降的原因,进而推断人口转变完成后可能的人口走向,包括可能实现的新的平衡。以范德卡为代表的欧洲学者于年提出的第二次人口转变,是指人口转变实现低位平衡后,生育率还将继续下降并在未来可能达到新的平衡。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认为,人口制度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与此相应的是,家庭生活和孩子的价值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
50、。同时,由于避孕方法的广泛运用,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与第一次人口转变相比,第二次人口转变是一次更为深刻的、全面的转变,除了生育率显著且持续下降至更替水平下徘徊外,婚姻模式、家庭模式、生育模式、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然而,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虽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及热烈反响,但也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批判,对该理论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许多学者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只是西欧(加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特点,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它只是第一次人口转变的延续,是一个次生转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新的人口转变。第四节 人口转变四、第三次人口转变理论 当一些学者还沉浸在对第二次人口转变的争论之中,继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