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四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一、这一单元学习任务群名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二、单元学习主题:迷人的乡村风景三、单元真实学习情境春水潺潺,杨柳依依,水牛耕作,儿童嬉戏迷人的乡村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既新奇又陌生。走进作家笔下的乡村世界,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诵读、品味字里行间的情趣。学会向他人转述介绍美丽乡村风光,一起感受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四、单元教学要求1.认识本单元2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卜”“和”,会写40个字,会写2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生动形象的句段、诗文,想象和感受文字背后的画面与情趣。3.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
2、达的思想感情。4.能理清要点,根据要求转述一些事情。5.有条理地写清乐园的样子和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五、单元教学法大单元变序教学“先写后教”学习任务群教学六、教材分析与两年教学思考与总结第一课时 先写作 第十二、十三课时 修改形成佳作四下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乐园”这样写请同学们用上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习作初稿。这一次习作,学生写下的初稿,通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吗?1.用“我的乐园”作为作文题。从网上、有关名师编写的作文指导书上,已经看到的一些范文、学生文章,已经出现无数篇这样的文章了,但老师没有提出。2.对“乐”的写作感受不到特别之乐,每个人的
3、乐园应该是特别的,但很多学生写不出特别。3.“我的乐园”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大多数的作品只出现了自己,人物太少了。4.教材提供的表格,即根据三个问题,填写表格,然后照着表格写。其实限制了孩子,是不认为学生会写的表现。而这样指导,千篇一律的文章,同样会挺多的。5.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乐园,也就是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乐园在哪里,文章是编造的。6.语言大多数很平淡,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乐园写得更美一点。课堂上,让学生仔细阅读自己的文章,是不是存在以上问题。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修改。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就是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中的写作智慧来修改。1.这一单元,不管是诗,还是其他课文,其实都是写“我的乐园”
4、。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是不是写的乐园?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肯定是乐园。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当然也是乐园,一首词里写了一家五口人,各有其乐。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聚焦了乐园中的报春梅,太有创造性了!陈醉云的乡下人家,一看便知,写的是乐园。茅盾的天窗,可是相当独特的乐园。刘湛秋的三月桃花水,把乐园写得美到了极点。如果这么看“这一组课文”,你所写的乐园,怎么可能只用我的乐园做题目呢?怎么可以只按照教材的一种方式来写作呢?2.看这一组课文,哪一篇是假呢?哪一篇是编造出来的?全都写的是真的。看看自己的文章,如果不真,那就要重新写了。好文章,一定要做到真。而文章假不假,读者一读便知道了。写真文章很重要!3
5、.乡下人家所写的乐园,作者写了好几个季节,许许多多学生所写的乐园,有可能只是某一时,某一刻,而真正的乐园,有可能要多年在里面呢!以此看自己的文章,想不想让自己的文章有一种时间被拉长的感觉?如果愿意改,你的文章就会厚重许多。4.我在天窗中谈到了一种写作智慧,那就是“这篇文章对儿童写作的帮助:作者发现了乡下人的某种创造发明,进行深入的思考,其思考远远超过发明人的本身。什么是哲学,就是对身边万事万物的深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更有味道?对人类已有的发明创造,进行新的思考,这就是新的发明。学会深入思考身边的事物,是写出好文章该有的智慧。”你的乐园里有没有创造性的东西,能否像天窗一样来详细地写一写呢?5
6、.很多学生的文章语言很平淡,看不出来多少美。自己的乐园,无论如何得写的美一点。如何做到美?三月桃花水告诉我们,只要换一种说法,把平常的话,加上一些修辞,美不就立即出现了吗?6.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三篇文章的结构也值得学习。乡下人家是分总结构写的;天窗的文章结构先写为什么开天窗,再写儿童在夏季雨天、月光晚上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看天窗,想到的世界),最后写赞美天窗;三月桃花水,连问开头写春水,全文写了春水两个特点,文中两次用“啊”抒情。结构,很重要!相信这六种写作智慧的价值,赶紧使用这六种写作智慧修改文章。不信也不用,你的文章有可能很一般很一般。第二-五课时 四首古诗词学习四首古诗词分别是:
7、宋朝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朝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宋朝辛弃疾的词清平乐 村居,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四首古诗词怎么学?一、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默写这是教材的第一题,这也是古诗词学习,这也是一批老专家们认为的古诗词必须有的学习法。所以,读、背、默,那是不能少的。不过,这有些苦了宝宝们。死记硬背有多少好处,真的说不清楚。不过,四首只有第二首要求默写。请不要相信教材,要默写都默写,因为只默写这一首,无法应对期末考试。怎么读背默?同学们已经四年级了,已经读背默N次了,不需要教了。二、14个生字词这14个生字分别是“杂、稀、蜻蜓、蝶、宿、徐、疏、茅、檐、翁、笼、赖、剥”,这14个字最
8、容易写错的是“宿”(有学生在单人旁右边小竖)、“疏”(倒数第二笔的“竖”,容易丢)、“茅”(最后那一撇,多少同学始终忘记)、“檐”(里面的“八”忘记写)、“赖”(左边“束”少一“横”)、“剥”(第三笔写短了),这6个字,写时要注意。三、四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文章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是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他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1154年中进士。晚年隐居故乡石湖。看到60首这个
9、数据,相信同学们会停下来想一想。“杂兴”,就是随兴而写。同学们,你们的“兴”在哪里?你随兴而写,其实也可以写几十篇!(2)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注:篱落:篱笆】(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其实是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第一首。前两句写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色,虽“菜花”已“稀”而“杏”正肥,且“麦花雪白”而“梅子金黄”。以民歌风格写成对偶句,调子清圆,景色优美,很有吸引力。第三句写夏日初“长”,但农事正忙,白天篱边很少过往的行人。因为江南阴历四月,是割麦分秧的忙碌月份,农民
10、整天在田地上劳动,早出晚归,故白天少见行人。第四句又写景,入篱边“长日”,只见蜻蜓、蛱蝶在飞动。这首诗,三句写景,句句显得很优美,只一句叙事,不直接写劳动,却从侧面透露劳动情况,也很有意味。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把自陶渊明以来直到唐代的王维、储光羲、孟浩然、韦应物等描写农村自然景物的诗歌传统,以及自诗经豳风七月以来直到唐代“新乐府”诗派的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诗歌传统融合起来了。不过,范成大没有用古体诗来写,改用了七言绝句,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创造性,这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是很值得重视的。2.宿新市徐公店(1)从2021年春天起这一首诗的教材注释变了,因为我在2020年的时候,经过考证明确指
11、出了教材的错误,教材原来注释说“新市”在今天湖南攸县北,我查到的资料不是这样的。网上有一段资料这样说: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即公元1192年。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一个湖南,一个浙江,相差很远,哪个是对的?杨万里出生在江西吉水县,从吉水至攸县近300公里呢!查一查1192年南宋及杨万里的事,你会发
12、现朝廷在这一年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未就职,并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自此幽屏,便与世绝。几段资料,可以看出,这首诗中的“新市”可能在浙江,但绝对不再湖南攸县。后来,我把有关杨万里的书全买来了,在杨万里集笺校找到了,新市在安徽当涂县北。因为这一考证,2021年的教材变了,取消了这个注释。如果学生问新市在哪里?答案肯定是安徽当涂县北。这首诗中的“径”是小路的意思,“急走”是“奔跑”的意思。(2)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荫。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
13、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3)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
14、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3.清平乐村居(1)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教材提到了“带湖”,这里补充一下带湖。带湖是湖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
15、,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长期落职闲居之所。带湖一泓是因辛弃疾而著名的湖水。原为一狭长的无名湖泊,著名的南宋爱国将领、杰出词人辛弃疾曾隐居于此,因其枕澄湖如宝带而命之曰带湖。教材上介绍的不详细,其实既然注释了,最好详细一点。建议教材修订,注释略微改一改“带湖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明确一点更好。(2)译文: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的公公,姥姥?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3)赏析: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
16、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
17、,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4)思考: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
18、最富有的朝代,整整富了一百年!当时的宋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当大。为何?因为宋朝人最爱读书,最爱写诗。写诗写词的总量远远超过唐朝,超过后面任何一个时代。辛弃疾是个剑客。请看: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见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译文: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叛贼从五万人中捆绑回来,就如同抓住一只狡兔一般。命令部下束住马嘴,口中含箭,取道关西越过淮水,一天一夜没有吃一颗米,他的雄壮声势和英雄气概,使那些怯懦的人也因此振奋。圣明的天子召见他之后,再三赞叹,因此被皇帝深深欣赏,受到重用,
19、进入朝廷登上九卿的位置,曾到两道担任提刑使和按察使,四次率军开府。】辛弃疾一生中留下 626首词,宋朝词人留下的词最多的,无人能比,因此他有“词中之龙”的称号。他写的这首词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结合他的身世,我觉得他用这首词告诉世人,这一家五口人都有自己的事做,都有着某种自由,自己呢?却在这里看世界,不能驰骋于疆场。看似是写一家人的那种生活情态美,其实也看出了作者心中的那种压抑、愤怒4.卜算子 咏梅译文、赏析略。四、请继续思考四首诗给予我们的写作帮助知道上面的内容,足以解答课后的问题,只要会背会默,几乎能应付多种题目。但这是不够的。这四首诗词对我们的写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前三首诗所写的地方,都
20、是农村,不是城里。这一单元后面的课文,也都是农村的生活。后面除了口语交际外,习作我的乐园的指导,部分内容也涉及“农村生活”,即使语文园地里也涉及到了。如何才能写好我的乐园,学习这四首诗词,不妨以诗词的方式写写自己的乐园。虽然考试不让大家写诗,但平时的习作训练,还是可以写诗的。另外,这四首古诗词的语言也是相当朴实的,没有什么花哨的词语,可以说字字都是普通的。写作,并非优美词汇越多越好,就是用平实语句,真实的记录就好。四川江油县,有李白的墓碑,墓碑上刻着四个字真诗不死!什么意思?就是写真的诗是不死的,真写诗的人是不死的。同学们可以一句一句地看这四首古诗词,看看哪一句是假的?是不是句句是真?四年级了
21、,不少学生写作已经开始套了,开始写假了。这是不该有的。另外,四首诗词其实都用了白描之法,值得学习。第六-八课时 乡下人家教学与文章修改乡下人家,以前的人教版中有,现在统编版教材保留下来,不容易,这也许是一种纪念。乡下人家,在我们中国,谁会歌颂他们呢?诗人、作家、画家也!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很贫困,有很多的不方便。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浙江一带的,此乡下人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乡下人家。富庶的江浙,乡下同样是富庶的,从这篇文章还是可以看到真的富庶。现在的农村怎样?浙江一带,如陈醉云笔下的乡下还有多少?不多不多不多也!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成了历史,如今只能借这类文章回忆回忆了。所以,这
22、篇文章课后的第一题是: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编者出这题什么意思?全国四年级的学生画了,寄给你们,明年的教材你们能用吗?假设,不如真实。到不如,以此征集学生的配图,让明年的教材有点特别的味道。所以,这个题目可以改一改。【我2021年写过建议,2022、2023年拿到新版的四年级下册教材,图还是那图,没有变。是不是这一题很多学生没做?是不是这一题,真的没有什么像样的答案?至今没有答案。】这篇课文学会15个生字,其中:“觅”下面的“见”,有的学生会写成“贝”;“序”,总有人会加上一撇,表达对这个字特别的爱“谐”字中的“白”,有人偏偏写成“日”。其
23、余的字,只要记住了,听写几遍,错误较少。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读一读,你会发现,这篇文章不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居然让人感受到了更加的真切,这一篇课文作者是用“第二、三人称”来写的(综合人称),第三、第二人称,巧妙转换,挺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一人称的文章,人写的最多。其次是第三人称,最难的是第二人称。但两个人称如此使用,也说明作家写作水平很高很高。亲爱的读者,特别是四年级学生,当你写作时,想用第一人称时,大脑要突然转动起来,假如我从第二或第三人称怎么写,有了这一想法,行动起来,文章有可能会有另外的味道。乡下人家,作者重点写了春季、夏季的乡下人家,秋天的写了一小段,冬天的虽然没有出现什么文字(其实从某一
24、段文字中还是可以找到的,就是家里竹子还没有发新芽那一段中),但最后一段给予了高度概括,那就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秋天、冬天乡下人家难道不能写成春夏的样子吗?能!这就是作家留给我们的。只要你愿意,乡下人家的秋天、冬天都可以写成文,写成书。【注:乡下人家没有修改过的文章,没有查到。因为选作课文有修改。不知道作者的原文章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秋天写的比这篇课文多,会不会写了冬天?】读读课文,思考每一段所写,理一理,让自己的阅读脉络更清楚。第一自然段:“或”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肯定会说是“有的”,换成“有的”读读看,行吗?【这是写作风格的学习。马克吐温说:“
25、正确的词和差不多正确的词的区别是,闪电和萤火虫的关系。”四年级写作,文章中的有些词语,用的一定要精准,学用闪电式的词汇,不要用萤火虫一样的词汇。】这一段写的是:“可爱的、别有风趣的乡下人家屋前的装饰。”这道风景,怎么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共三句话,每句话都是一幅画。第一句是门前那既朴素又华丽的花画;第二句是屋后竹图;第三句是春雨过后春笋图。三句话三幅画,最终汇聚成“朴素中带着华丽的、独特的门前屋后春天的农家风光。”第三自然段:两句话写了“鸡”。公鸡、母鸡,各司其职,屋前屋后走来走去。无鸡不成家,鸡生蛋,蛋生鸡,闻鸡起舞,吉祥一家。农村人,家家有鸡。城里人,只能吃鸡,没有地方养那些鸡。第四自然段
26、:两句话,两幅图:一幅是鸭戏屋后小河图,一幅是劳动妇女捣衣图。这样的景观,城里人怎么可能有?城里人吃鸭图,城里人是洗衣机图。第五自然段:是最有农村味的图,是过去最有农村味的图。乡下人家,家家吃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特别是夏天。所以这一段是过去农村独有的“夏天门前吃饭与红霞、微风、归鸟共同绘成田园风景画”,真的画好了,能够获得大奖。第六自然段:秋天纺织娘用歌声让人们进入梦乡的图。挺独特的。作家不选择秋天的丰收来写,选择这一点写,独特,有味。因为甜蜜地进入梦乡,肯定收成很好。第七自然段:是本文高度概括的一句话,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也是关键句。如上理一理,清楚了,这篇文章也就了解个大概了。要想更
27、深刻的理解,还要多读N遍课文。如果可能,再找找陈醉云所写的书看一看。比如人鱼公主鹅大娘玫瑰仙子打火盒两个月亮等。读一篇文章,还能因此愿意去读这位作者的若干本书,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第八-十课时 天窗教学与写作修改四年级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谁读了都会说第三课的天窗是本单元最棒的文章。我是苏北人,童年时期的农村房子是没有天窗的(现在都是楼、砖瓦的,更没有天窗),土墙草顶,没有办法也不需要开天窗。我国哪些地方的房子开了天窗,我不知道,至今都没有看过,也没有品过。而从课文插图上看,那是条件不错的家庭,因为从房顶可以看出。作者茅盾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人。乌镇中市观前街十七号,是乌镇茅盾故居,坐北朝南,前
28、临观前街,后靠雁飞阁商场,西沿新华路,东临立志书院。是茅盾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也是茅盾进行早期创作的地方。我去过桐乡,但没有去茅盾故居参观。下次去桐乡,一定去他的故居看一看,看看那天窗。茅盾,是要给学生好好讲的。他的名,他的字,他的笔名,他的作品,的确需要给学生说。当然,还要给他们说茅盾做过的一件大事,那就是1981年把25万元稿费捐赠出来,从此中国有了茅盾文学奖,这比许多作家都棒!现在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我说:“但愿大家能好好写起来,长大之后先把这个奖领回家。”一个普通的天窗,给予了作家哲学般的思考。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真切、阔达、复杂、确实,这都是属于哲学范畴,有点
29、道家之领悟。乡下人为什么要为房子开天窗?原因就是屋子不再黑得像地洞似的。人类想到这一点,是了不起的创造。如果没有玻璃的发明创造,这个天窗也开不得。玻璃,虽然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但我们中国大面积的使用玻璃,时间不长。因为玻璃是古埃及人发明的。也就是说,给房屋开天窗,装上玻璃,没有多长时间。这篇文章的段落非常清楚。三个部分发: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开天窗。第二部分(4-7自然段),夏日雨天,月下晚上,小孩子被大人逼进屋,透过天窗看世界的若干想象。第三部分(8自然段):赞美天窗。这篇文章最难懂的是第4、6自然段中的“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30、”这句话怎么讲通透呢?1.查词典,知道什么是慰藉?安慰、抚慰的意思。2.作家为什么用“慰藉”,不用“安慰、抚慰”呢?这是用词的精准与差不多的问题,是写作风格的问题。高水平的作家肯定会用更准确的来表达。3.为什么第4自然段的“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后面用“句号”,第6自然段用的是“感叹号”?都用句号行吗?都用感叹号行吗?这仍然是写作风格的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4.如何理解这两句看似一样的话?理解方法是联系上下文。第4自然段的“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理解一定要读明白第4自然段前面的两句话,这是唯一慰藉的“因”,然后再读第5自然段,这是唯一慰藉的“果”。第6自然
31、段“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的理解同上面一样,“因”在第6自然段中的前面两句,“果”在第7自然段。另外,作家茅盾的一大发现,也是难点。“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威力怎么会有十倍百倍的感觉?这可以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学生难以理解。现在家庭条件好,有私家车的家太多了。父母开着车,坐在车里,肯定会到过下大雨。我让大家想一想,一样的雨,你坐在车里,左右玻璃看雨与前面雨刮器那块玻璃看到的雨一样吗?很多车本身有天窗,看天窗那雨与左右窗户,看雨一样吗?我用这种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了这一难点。读这篇课文,对于四年
32、级学生来最难理解的是最后一段发明这天窗的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知道怎么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为什么难理解?一是“无”与“有”分别在课文里指的什么?“虚”与“实”分别在课文里又指的什么?一一精准理清,才能理解透彻。为什么作家要使用四个“更”呢?有更无更一样吗?这需要阅读体会,需要对比中发现。通过读4-7节,我们都能看到,夏季的雨天、有月光的晚上,透过天窗,只看到了“雨、闪电、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但他们想到的东西真多。看到的,想到的,哪是有,哪是无,哪是虚,哪是实。一个虚虚的影子,想到的都是实实的事物这一
33、课还要学会写11个生字。分别是:“慰藉、卜、锐、滩、帐、烁、蝙蝠、霸、鹰”,这11个,“慰藉”肯定要重点讲述,这也是最容易写错的词,肯定会考来考去的词语。其余字,记住就很难写错了。那这篇文章对儿童写作有哪些帮助?作者发现了乡下人的某种创造发明,进行深入的思考,其思考远远超过发明人的本身。什么是哲学,就是对身边万事万物的深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更有味道?对人类已有的发明创造,进行新的思考,这就是新的发明。学会深入思考身边的事物,是写出好文章该有的智慧。课堂上,我对学生说,乌镇那个地方,当时开天窗的家庭肯定很多很多,透过这个天窗看世界,想世界,肯定不只是茅盾一人,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写而茅盾写了呢?
34、我们班这个学期换了数学老师,我们天天写日记,没有想到只有一个同学在日记里写了新的数学老师。所以,我说,同学们都看到了新的数学老师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没写,只要一个同学写呢?请大家思考,在思考之中,我们认识到,看到了,想到了,立即写下来了,人才会有大成就。看到了,想到了,没有写下来,想有什么大成就,太难了!第十、十一课时 三月桃花水教学四下第4课三月桃花水这样教学更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美,是散文诗。用一节课来学,学什么?教材对学的要求:一是知道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是体会优美的语言;四是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做到这四点,结束了。作者刘湛秋,写过很多
35、散文,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他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他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似如水明镜。认识作者,其实可以从他的写作风格来阅读,看看有没有轻诗歌的感觉,轻松散文的感觉。如何学好这篇文章?以“换一种写法,会更美”的思维来学。看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水流的声音及春水的清澈”,但作者换一种写法来水流的声音的,来写春水的清澈
36、。“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比喻、拟人、设问的使用,就是换一种写法,不是直接写“水流的声音及春水的清澈。”直接写的美,与换一种写法的美是不一样的。看第二自然段,明明是春天来了,河上的冰融化了,但作者就不直接写,而是写“啊,河流醒来了!”这一句两种修辞,一是感叹,二是拟人。修辞一用,美就出来了。“三月的桃花水”出来了(点题),怎么出来的?是醒来的,还舞动着朝霞。这种美,是不是换一种写法,出现的?“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这句话很美,稍微有点难懂,但作者用了比喻,用了较大数据,让美不一般了,升格了!这句
37、话写得就是春水在流动中形成的回旋的小浪窝,但加上一千朵桃花,一万个小酒窝,就不一样了。看第三、四自然段,“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是暗喻。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三月的春水声如美妙的音乐,很好听。作者就不直接说,就是要换一种写法。第四自然段,用大量的笔墨说伴随着春水的流动,人们都忙碌起来了。如果这样写,当然谈不到多么美,作者使用排比的手法,美出来了。看第五六自然段,写法与第三四自然段一样。这两段写的是水的特点,清澈明亮,但作者仍然是换一种方法来写。最后一段,一个“啊”,感叹的修辞使用,加上草如茵、柳如眉的比喻,如诗如画般的语言,让三月桃花水的那种美达到了高潮。作者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写“春水,多美啊!实在太美了!”换一种写法,那种美,更丰富了,更立体了。三月桃花水给予我们怎么的写作智慧?把一些平常话,大白话,换一种写法,即使用大量的修辞,美立即就出来了,与原来的美就不一样了。教学生换一种方法来写,学会大量的使用修辞来写,乡村的那种生活就会写得更加有味道。四上第一单元,四篇课文全是写乡村生活的,没有一种写法是相同的,即各有各的表达方式。把四篇文章放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写作规律,把乡村里能看到的东西写下来就是好文章,如果加上联想,用上一些修辞,那就不一样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