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语法语法第一节第一节虚词虚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之、其、者、所、之、其、者、所、是、莫、或、而、以、于、则、为、与、诸、是、莫、或、而、以、于、则、为、与、诸、焉焉”等虚词的用法。等虚词的用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学习一、学习通论课的意义通论课的意义虽然古代汉语课最重要的内容是课文,但我们也虽然古代汉语课最重要的内容是课文,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通论的学习。因为现代的科学方法要求我们不能忽略通论的学习。因为现代的科学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时,不仅要有感性的认识,而且要上在学习一种语言时,不仅要有感性的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论。我们不仅要学会课文
2、,而且要从中总结出升到理论。我们不仅要学会课文,而且要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比如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某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共有哪几某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共有哪几种用法;对于这些用法,我们怎样进行分辨种用法;对于这些用法,我们怎样进行分辨”等问题等问题只能在通论课中来学习。在一篇课文中,一个虚词的只能在通论课中来学习。在一篇课文中,一个虚词的用法都出现的情况是非常少的。所以,用法都出现的情况是非常少的。所以,“通论通论”课实课实际上是对际上是对“文选文选”课中出现过的语言现象进行总结、课中出现过的语言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课。归纳的课。二、通论课的内容二、通论课的内容通论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论课的内容主要
3、包括1、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内容。内容。2、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六书书”等理论等。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等理论等。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3、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4、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探讨推测及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
4、探讨推测及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其中文字、音韵、其中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小学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5、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关知识等。三、虚词三、虚词(一)学习虚词的意义(一)学习虚词的意义任何文言文中都会出现不少数量的虚词,任何文言文中都会出现不少数量的虚词,而且一个虚词往往不止一种用法。而且一个虚词往往不止一种用法。第一
5、、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多;第二、虚第一、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多;第二、虚词的用法灵活。如果我们能清楚地把握、了解词的用法灵活。如果我们能清楚地把握、了解每个虚词的语法作用,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了每个虚词的语法作用,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关系,就能准确地理解语义。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关系,就能准确地理解语义。总之,虚词在我们阅读文献时作用很大。总之,虚词在我们阅读文献时作用很大。虚词,就是指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却能虚词,就是指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本教材的体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本教材的体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6、。这五种词类的语法特点,词、连词、语气词。这五种词类的语法特点,可参照现代汉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代词、可参照现代汉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代词、副词一般属实词,本教材按古代汉语研究的传副词一般属实词,本教材按古代汉语研究的传统习惯把它们放在虚词里。统习惯把它们放在虚词里。本教材不是以词类为纲来讲授虚词,而是本教材不是以词类为纲来讲授虚词,而是以字为纲进行讲解。原因在于,相对于掌握词以字为纲进行讲解。原因在于,相对于掌握词类的知识,学会分析具体语言环境中某个虚词类的知识,学会分析具体语言环境中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更为重要。一个字可能兼数种词类。的具体用法更为重要。一个字可能兼数种词类。掌握文言虚词
7、,要抓三个要点:掌握文言虚词,要抓三个要点:1、确切分辨每个虚词的词性;、确切分辨每个虚词的词性;2、掌握每个虚词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掌握每个虚词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即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如果是连词,连用,即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如果是连词,连接的是什么逻辑关系;分析虚词的语法作用的接的是什么逻辑关系;分析虚词的语法作用的原因在于,它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它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它主要的作用是组织句中的实词来完成句子,所以语法作用是组织句中的实词来完成句子,所以语法作用是虚词最主要的功能。作用是虚词最主要的功能。3、恰当的今译。、恰当的今译。本教材重点介绍了本教材重点介绍了1
8、9个虚词,可分成四个虚词,可分成四组:组:(一一)之、其、是、或、莫、者、所为一组,之、其、是、或、莫、者、所为一组,主要作代词。主要作代词。(二二)于、以、为、与、诸、焉为一组,主于、以、为、与、诸、焉为一组,主要作介词。要作介词。(三三)而、则为一组,主要作连词。而、则为一组,主要作连词。(四四)也、矣、乎、哉为一组,主要作语气也、矣、乎、哉为一组,主要作语气词。词。主要作代词的虚词可分三小组:主要作代词的虚词可分三小组:第一组,指示代词:之、其、是。第一组,指示代词:之、其、是。第二组,无定代词:或、莫。第二组,无定代词:或、莫。第三组,特殊代词:者、所。第三组,特殊代词:者、所。一、之
9、一、之“之之”原是动词,当原是动词,当“往往”、“到到去去”讲,如讲,如“将之荆将之荆”(贾谊论贾谊论),以后虚,以后虚化演变为代词和连词。化演变为代词和连词。(一)代词(一)代词“之之”分析代词从以下方面:分析代词从以下方面:一是词性;如:一是词性;如:诗经诗经“之子于归之子于归”中,中,指出指出“之之”作代词。作代词。二是指代、称代对象;如:二是指代、称代对象;如:张释之传张释之传“张廷尉繇此天下称之张廷尉繇此天下称之”中,中,“之之”指代张廷指代张廷尉。尉。三是在句中充当什么成份,即语法作用;三是在句中充当什么成份,即语法作用;四是今译。四是今译。“之之”的称代作用,略同于现代汉语的的称
10、代作用,略同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他、她、它”,但又有区别(这是学,但又有区别(这是学习习“之之”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代词代词“之之”有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有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作宾浯。作宾浯。“之之”既可作动词的宾语,也可既可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如:以作介词的宾语。如:P328“张廷尉繇此天张廷尉繇此天下称之下称之”(张释之传张释之传)、)、P328“一时皆一时皆慕与之交慕与之交”(柳子厚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作定语。如作定语。如P328“之子于归之子于归”(诗诗燕燕燕燕)。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他他”不能直接作定语,必须不能直接作定语,必须通过结构助词通
11、过结构助词“的的”。“之之”在古代汉语经常在古代汉语经常代第三人称,但它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但它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古代有第一人称代词。如:吾、余、予、我;古代有第一人称代词。如:吾、余、予、我;有第二人称代词。如:女、汝、尔、若;但是有第二人称代词。如:女、汝、尔、若;但是没有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没有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之之”不但能指代不但能指代第三人称,也能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请看教第三人称,也能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请看教材材P329上的例子。这些例子也不是典型的第一、上的例子。这些例子也不是典型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所以第二人称代词,所以“之之”的主要作用是指代的主
12、要作用是指代上下文中的人、事、物。上下文中的人、事、物。代词代词“之之”的特殊用法:复指前置宾语。的特殊用法:复指前置宾语。“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中,中,“之之”复指复指“何厌何厌”,作,作“有有”的宾语,的宾语,并前置。并前置。“之之”在具体文句中的指代对象。(这也在具体文句中的指代对象。(这也是学习是学习“之之”字的重点与难点。)字的重点与难点。)“之之”字所指代的事物,大都在上下文中字所指代的事物,大都在上下文中出现过,不论是代人、代物、代事,都需要仔出现过,不论是代人、代物、代事,都需要仔细地辨识。细地辨识。(1)“之之”字前面出现的人、事、物不字
13、前面出现的人、事、物不止一个时,必须仔细分辨,正确判定止一个时,必须仔细分辨,正确判定“之之”所所称代的是哪一个。称代的是哪一个。如:如:P330例例16:“于是,张良至军门见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今日之事何如?良曰:良曰:甚甚急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哙曰:曰:臣请入,与之同命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史记项羽项羽本纪本纪)(2)“之之”字称代的对象离字称代的对象离“之之”较远。较远。如如P330例例17:“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丹山东多鱼盐漆丝声
14、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丹沙犀碡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沙犀碡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裘筋角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而民出之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邪?”(货殖列传序货殖列传序)“不求而民出之不求而民出之”的的“之之”指代什么指代什么?指代的是前面所说的材竹鱼盐楠梓指代的是前面所说的材竹鱼盐楠梓马牛等东西。马牛等东西。P331例例18:
15、“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不以木为不以木为之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粘,不可取。”(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技艺技艺)“不以木为之不以木为之”是和前面的是和前面的“用胶泥刻字用胶泥刻字”相对成文的。相对成文的。“之之”字称代的是前面所说的字称代的是前面所说的“字字”。又如:又如:“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斥去其旧臣而与之之谋。谋。”(贾谊论贾谊论)中,)中,“之之”代代“王猛王猛”。(3)无被称代对象
16、先行,无被称代对象先行,“之之”字称代的字称代的是它后面出现的一段话。这是一种同位语。是它后面出现的一段话。这是一种同位语。如:如:P331例例19“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惟德是依。”(左传左传僖公五年僖公五年)这里这里“之之”所称代的是它后面的这两句话:所称代的是它后面的这两句话:“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4)“之之”的称代对象在它的前后都没出现。的称代对象在它的前后都没出现。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如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如P331例例20:“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
17、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谋攻谋攻)这句里的六个这句里的六个“之之”字的称代对象是字的称代对象是“敌人敌人”。“之之”字的今译字的今译1、正常翻译:指代对象具体明确,可以、正常翻译:指代对象具体明确,可以译译“他(她、它)他(她、它)”或所代人、物之名。或所代人、物之名。2、代事,不能译、代事,不能译“它它”,应具体译出:,应具体译出:如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烛之武退秦师秦师)中,)中,“之之”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事。3、作指示代词,译、作指示代词,译
18、“这个这个”。4、有的动宾之间是处置关系,翻译时要、有的动宾之间是处置关系,翻译时要译成译成“把把”字句。如:字句。如:“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授之文帝”(贾谊论贾谊论)中,)中,“授之文帝授之文帝”译为译为“把它交给文帝把它交给文帝”。5、不译:、不译:A、已虚化的:、已虚化的:P331例例23:“将之荆,先将之荆,先之之以冉有,申以冉有,申之之以子夏。以子夏。”(贾谊论贾谊论)虚化:虚化:(一一)这些这些“之之”字大都出现在时间字大都出现在时间词、不及物动词之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词、不及物动词之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这类词一般不带宾语。这类词一般不带宾语。(二二
19、)“之之”字称代的对象字称代的对象过于宽泛,很不确定,可以过于宽泛,很不确定,可以“之之”字的称代作字的称代作用已经虚化,只是满足音节需要的衬字。用已经虚化,只是满足音节需要的衬字。B、复指前置宾语的:、复指前置宾语的:“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C、宾语、宾语“之之”与主语是同一事物,即主与主语是同一事物,即主宾同事的:宾同事的:P333例例32:“民之情伪,尽知之民之情伪,尽知之矣。矣。”(城濮之战城濮之战)代词代词“之之”语法功能小结:语法功能小结:主要作宾语,少数作定语,有的已虚化。主要作宾语,少数作定语,有的已虚化。(二)连词(二)连词“之之”分析连词
20、从以下方面:一是词性;二是连分析连词从以下方面:一是词性;二是连接的前、后项;三是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即语接的前、后项;三是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即语法功能;四是今译。法功能;四是今译。连词连词“之之”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连词连词“之之”所连接的前项和后项,主要有所连接的前项和后项,主要有两类:一是定语和中心语,形成偏正关系;二两类:一是定语和中心语,形成偏正关系;二是主语和谓语,形成主谓关系。是主语和谓语,形成主谓关系。(1)连接偏正关系,即定语和中心语。)连接偏正关系,即定语和中心语。内分三类:领有关系、同一关系、修饰关内分三类:领有关系、同一关系、修饰关系。系。1、领有关系:、
21、领有关系:“贾生王者贾生王者之之佐,而不能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自用其才也。”(贾谊论贾谊论)吾不能早用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之过也。(过也。(烛之武退秦烛之武退秦师师)即:中心语是名词,定语是名词、代词)即:中心语是名词,定语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或名词性词组,“之之”字可译为字可译为“的的”。连接。连接时间、方位词亦属领有关系:安有立谈时间、方位词亦属领有关系:安有立谈之之间而间而遽为人痛哭哉?遽为人痛哭哉?(贾谊论贾谊论)2、同一关系:偏正关系的前项是名词,、同一关系:偏正关系的前项是名词,而而“之之”字连接的前后两项,指的是同一类事字连接的前后两项
22、,指的是同一类事物,这就是同一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个别与物,这就是同一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个别与一般、种与属的关系。这种一般、种与属的关系。这种“之之”字可以译成字可以译成“这样这样”、“这些这些”等,也可不译。如:等,也可不译。如:P334例例40:“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之臣,则知其有狷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振。”(贾谊论贾谊论)译:这样的(贾生是臣中译:这样的(贾生是臣中之一员)。之一员)。P334例例4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父之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列子汤问汤问)
23、译:译:这样的(魁父是某一丘之专名)。这样的(魁父是某一丘之专名)。3、修饰关系:、修饰关系:A、前项是名词,以此词的特性修饰后项。、前项是名词,以此词的特性修饰后项。P334例例45:“夫秦王有虎狼夫秦王有虎狼之之心。心。”(史史记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译为译为“那样的那样的”,“像像一一样的样的”。B、前项是形容词、动词、前项是形容词、动词(包括动词性词组、包括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P335例例47:“是故非聪明睿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智不惑之之主,则不能全其用。主,则不能全其用。”(贾谊论贾谊论)译:的。译:的。(2)连接主谓关系。其作用在于取消句)连接主谓关系。其作用在于取
24、消句子独立性,使此主谓词组在句子中充当成子独立性,使此主谓词组在句子中充当成份,这种份,这种“之之”字不用译出。字不用译出。如:如:P336例例54:(仲尼仲尼)将之荆,先之以冉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也。(贾谊论贾谊论)“之之”连接主语连接主语“君子君子”和谓和谓语语“欲得其君欲得其君”,组成主谓词组,作,组成主谓词组,作“如此其如此其勤也勤也”的主语。的主语。P336例例56:“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其大人。”(柳子厚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之之”连接主语连接主语“梦得梦得”和谓语和
25、谓语“穷穷”,组成主谓词组,作,组成主谓词组,作“忍忍”的宾语。的宾语。这种主谓词组,也可以作分句。如:这种主谓词组,也可以作分句。如:P336例例58:“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列子汤汤问问)这种主谓词组,可表示时间:这种主谓词组,可表示时间:P337例例6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这种表示时间的主这种表示时间的主谓词组,有人认为是时间状语,也有人认为是谓词组,有人认为是时间状语,也有人认为是时间分句,这两种看法,都不影响对文意的理时间分句,这两种看法,都不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解。
26、有时,有时,“之之”字像是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字像是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如:之间。如:P337例例6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P337例例64:“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定定法法)P337例例65:“口之于味也,有同耆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焉。”(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这种词组仍然可以看作是由这种词组仍然可以看作是由“之之”字连接字连接的主谓词组。的主谓词组。学习连词学习连词“之之”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第一,第一,“之之”字连接偏正词组时,定语和字连接偏正词组时,定语和中心语
27、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有限制关系,有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有限制关系,有同一关系,还有修饰关系,因此在翻译这个偏同一关系,还有修饰关系,因此在翻译这个偏正词组时,不能一律把正词组时,不能一律把“之之”译成译成“的的”。根。根据具体上下文,有的要加比况性的词语,有的据具体上下文,有的要加比况性的词语,有的则可以不译。则可以不译。第二,第二,“之之”字连接主谓词组,在翻译时字连接主谓词组,在翻译时不用译出。我们学习不用译出。我们学习“之之”字的这种用法时,字的这种用法时,应着重体会它在连接词与词时的结构作用。应着重体会它在连接词与词时的结构作用。(三)用法分辨(三)用法分辨“之之”字可以是动词、
28、代词、连词。对于字可以是动词、代词、连词。对于“之之”作为不同词类的词,在句子中的不同语作为不同词类的词,在句子中的不同语法作用,不同今译译法,主要根据法作用,不同今译译法,主要根据“之之”和别和别的词的搭配情况来分辨。的词的搭配情况来分辨。“之之”字后面是空间词字后面是空间词(或词组或词组),这个,这个“之之”字可能是动词,如字可能是动词,如“将之荆将之荆”的的“之之”。但这种但这种“之之”的前面不能是空间词的前面不能是空间词(或词或词组组),否则就是连词。如,否则就是连词。如“鄂县之樊口鄂县之樊口”。(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但如果但如果“之之”前面的空间词又是前面动词前面的空间词又是前面动词或
29、介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之之”就是动词了。如就是动词了。如“客皆客皆背魏之赵。背魏之赵。”(信陵君列传信陵君列传)“之之”字后面是名词,一般说来,这种字后面是名词,一般说来,这种“之之”字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连词。字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连词。“之之”字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一般说来,字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一般说来,这种这种“之之”字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词。字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词。但但“之之”字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词,还字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词,还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连词,有时不好判断,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连词,有时不好判断,就需要根据文义来考虑了。就需要根据文义来考虑了。前面讲过,前面讲过
30、,“之之”是用在宾语位置上的代是用在宾语位置上的代词。它前面一定有动词或介词。当词。它前面一定有动词或介词。当“之之”字充字充当动词的宾语时,常常位于句子的末尾,有时当动词的宾语时,常常位于句子的末尾,有时它后面还有表示空间的词语;当它后面还有表示空间的词语;当“之之”宇充当宇充当介词的宾语时,它后面通常还有动词谓语。介词的宾语时,它后面通常还有动词谓语。小结:小结:本节课,我们讲了代词本节课,我们讲了代词“之之”的有关知识,的有关知识,作为讲述的第一个虚词,我们讲得比较仔细,作为讲述的第一个虚词,我们讲得比较仔细,主要是想把方法都教给大家,包括我们列的表主要是想把方法都教给大家,包括我们列的表体现的对照古今汉语来学习,请大家掌握这些体现的对照古今汉语来学习,请大家掌握这些方法,在我们接下来讲的内容中举一反三地学方法,在我们接下来讲的内容中举一反三地学习。习。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