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晋南北朝社会特点与文学的关系魏晋南北朝社会特点与文学的关系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概况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概况 1 1、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特点、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特点门阀制度 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的存在,使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不断门阀制度的存在,使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并成为这一时期一个主要特点。激化,并成为这一时期一个主要特点。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三:“对案不能食,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拔剑击柱长叹息。”倾泻了寒士的不平。这些内倾泻了寒士的不平。这些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容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2 2、魏晋南北朝社
2、会的时代特点、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时代特点乱世乱世 蒿里行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余一,念之断人肠”.敏感的作家在战乱中感受最多的是人生的短暂,敏感的作家在战乱中感受最多的是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从而使文学形成了悲剧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从而使文学形成了悲剧的基调,表现为及时行乐和沉迷声色。的基调,表现为及时行乐和沉迷声色。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主题,生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等。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等。3 3、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思想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思想文化
3、特点 首先是玄学兴起。首先是玄学兴起。其次是佛学兴起。其次是佛学兴起。再次是道教兴盛再次是道教兴盛。老庄的无为遁世、道教的神仙、佛教的厌世老庄的无为遁世、道教的神仙、佛教的厌世等等各种思想杂糅,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等等各种思想杂糅,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流。流。佛学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想象世界的丰富。佛教带来了三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这就扩大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用因果报应解释人世间的现象,就有了幽明录(刘义庆)、冥祥记(王琰)、冤魂志(颜之推)等笔记小说。二、故事性的加强。佛经中有大量的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有的故事直接来源于
4、佛经,把它改变成中国本土的故事,如梁代吴均续齐谐记里记述的“鹅笼书生”的故事。三三 、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展。、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展。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示人们分析汉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示人们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语的声音结构,分析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声调。例如声调。例如“冬,都宗切冬,都宗切”。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和佛经转度有关。声的发现和佛经转度有关。(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称清华四大国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学大师)。四、词汇的扩大
5、。四、词汇的扩大。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使汉语的词汇丰富起来。如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使汉语的词汇丰富起来。如“境境界界”“”“因缘因缘”“”“菩萨菩萨”等等。等等。五、文学观念多样化。五、文学观念多样化。脱离了儒家了政教中心说,出现了关于真与空的观念、脱离了儒家了政教中心说,出现了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形与神的观念等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形与神的观念等等。等。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一、一、鲁迅说:鲁迅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所谓自觉就是说人们对文学创作及其发所谓自觉就是说人们对文学创作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相当的认识
6、和把握,能够按照展的客观规律有了相当的认识和把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驾驭文学创作的规律,从而进入一自己的意志去驾驭文学创作的规律,从而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个相对自由的状态。文学开始脱离了经学的附庸文学开始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从地位,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功利目的转为的道德功利目的转为非功利的审美欣赏的艺术形非功利的审美欣赏的艺术形式。式。1.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一门学科 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到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
7、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元嘉十五、六年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元嘉十五、六年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并立;(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都是重要的标志。与儒林列传等并立,都是重要的标志。2.2.文学理论的繁荣和文学批评的兴起文学理论的繁荣和文学批评的兴起 (魏)曹丕典论(魏)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玉台新咏等。刘勰文
8、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文心雕龙共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篇,文体论20篇,篇,创作论创作论19篇,批评论篇,批评论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自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自序。序。3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离不开审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美的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诗赋欲丽诗赋欲丽”的的“丽丽”,“诗缘情而
9、绮靡诗缘情而绮靡”的的“绮靡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赋体物而浏亮”的的“浏浏亮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二、文学创作的特点二、文学创作的特点 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创作倾向由言志走向缘情,又由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创作倾向由言志走向缘情,又由缘情走向了缘
10、情走向了“个性个性”抒情。抒情。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赋赋,从汉代的大赋演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便是很,从汉代的大赋演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转变。有代表性的一个转变。五言古诗五言古诗在汉末蓬勃兴起,文人的在汉末蓬勃兴起,文人的个人抒情之作古诗十九首被后人奉为圭臬。此后曹植、个人抒情之作古诗十九首被后人奉为圭臬。此后曹植、王粲、刘桢、阮籍、陆机、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王粲、刘桢、阮籍、陆机、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脁、庾信,虽然选取的题材不同、风格不同,但走的都谢脁、庾信,虽然选取的题材
11、不同、风格不同,但走的都是个人抒情的道路,他们的创作也都是个人行为。是个人抒情的道路,他们的创作也都是个人行为。至于梁陈至于梁陈宫体诗宫体诗,虽然出自宫廷文人之手,也只是供宫廷,虽然出自宫廷文人之手,也只是供宫廷娱乐之用而已。诗人们努力的方向在于诗歌的形式美,即娱乐之用而已。诗人们努力的方向在于诗歌的形式美,即声律、对偶、用事等语言的技巧,以及格律的完善。正是声律、对偶、用事等语言的技巧,以及格律的完善。正是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古诗得以完善,新体诗得以形成,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古诗得以完善,新体诗得以形成,并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唐诗就是在此基并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唐
12、诗就是在此基础上达到了高峰。础上达到了高峰。(按照审美对象的性质划分,美可分为自然美、社会(按照审美对象的性质划分,美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形式美五种;按照审美主体的审美美、生活美、艺术美、形式美五种;按照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美可分为崇高、优美、悲剧、喜剧)感受,美可分为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文学主题的创新。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文学主题的创新。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抒情化的倾向经过了一段曲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抒情化的倾向经过了一段曲折,魏晋时期的建安文学不仅有反映动乱时代人生悲惨遭折,魏晋时期的建安文学不仅有反映动乱时代人生悲惨遭遇的遇的乱离诗乱离诗,更有三
13、曹、七子表达英雄壮志的,更有三曹、七子表达英雄壮志的抒情诗抒情诗篇。篇。由于玄理的影响和政治的黑暗,在抒情中还不乏浓厚的理由于玄理的影响和政治的黑暗,在抒情中还不乏浓厚的理性色彩,如阮籍、嵇康及西晋一些作家,性色彩,如阮籍、嵇康及西晋一些作家,玄言诗玄言诗曾风行一曾风行一时。到了南北朝,作家时。到了南北朝,作家抒写性灵抒写性灵明显加强。无论是诗、赋,明显加强。无论是诗、赋,还是文,作家都力求抒发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人生无常、还是文,作家都力求抒发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人生无常、游仙、隐逸、宴游、山水、田园、边塞战争成为魏晋南北游仙、隐逸、宴游、山水、田园、边塞战争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同主题。朝
14、文学的共同主题。第三个显著特点是:文人集团比较活跃。第三个显著特点是:文人集团比较活跃。“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二十四友二十四友”东晋时又有以王羲之、谢东晋时又有以王羲之、谢安为中心的文学交游,宋代临川王刘义庆门下招纳了鲍照安为中心的文学交游,宋代临川王刘义庆门下招纳了鲍照等文人,齐代时在竟陵王萧子良周围形成了等文人,齐代时在竟陵王萧子良周围形成了“竟陵八友竟陵八友”,梁代昭明太子、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也各自组成了自梁代昭明太子、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也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学集团。己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学集团。第四个显著特点是:许多新的文学体式形成并得到发第四个显著特点是:许多新
15、的文学体式形成并得到发展。展。五言、七言,赋五言、七言,赋,得到了发展,还出现了讲究声律的,得到了发展,还出现了讲究声律的永明体。永明体。小说小说发展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由于汉末巫风发展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由于汉末巫风畅行,加之佛、道的兴起,受宗教思想影响,出现了畅行,加之佛、道的兴起,受宗教思想影响,出现了志怪志怪小小说说,以,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宝搜神记为代表,虽还不够成熟,但已初,虽还不够成熟,但已初具小说规模,为后来唐传奇的创作积累了经验。随之又产具小说规模,为后来唐传奇的创作积累了经验。随之又产生了生了志人小说志人小说。这与士族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之风有。这与士族之间品
16、评人物和崇尚清谈之风有关。关。代表作品是世说新语代表作品是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名士风流的极好资料。志怪小士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名士风流的极好资料。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进入一个重要的阶说和志人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段。乐府民歌乐府民歌在南北朝时期得以集中出现,是继诗经和汉在南北朝时期得以集中出现,是继诗经和汉乐府以来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由于南北朝长期对乐府以来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由于南北朝长期对峙,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民情都有明显的差异。所峙,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民情都有
17、明显的差异。所以南北民歌也呈现不同的风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色彩,以南北民歌也呈现不同的风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色彩,南朝民歌多写爱情与相思;北朝多反映北方现实生活和习南朝民歌多写爱情与相思;北朝多反映北方现实生活和习性性。西州曲和木兰诗分别代表了南北民歌的最高。西州曲和木兰诗分别代表了南北民歌的最高成就。成就。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 (1 1)山水诗)山水诗 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大进步。
18、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大进步。(2 2)乐府诗)乐府诗 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诗。鲍照在七言乐府的题材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诗。鲍照在七言乐府的题材和形式上所作出的突破,在中国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和形式上所作出的突破,在中国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拟行路难十八首以人生多艰为主题,是其代表作。义。拟行路难十八首以人生多艰为主题,是其代表作。(3 3)“永明体永明体”(新体诗,永明年间新体诗,永明年间)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周顒(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周顒(y y ngng)发现汉语的四)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并与谢朓、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并与
19、谢朓、王融共同创立了王融共同创立了“永明体永明体”新诗体。他们试图建立比较新诗体。他们试图建立比较严格的、声调和谐的诗歌格律,并且在词藻、对偶等方严格的、声调和谐的诗歌格律,并且在词藻、对偶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探索。这就为唐朝近体诗的形成作了理面做了许多新的探索。这就为唐朝近体诗的形成作了理论上必要的准备,论上必要的准备,“永明体永明体”成为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成为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一种重要形式渡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五言四句八句为多,律句大量(以五言四句八句为多,律句大量涌现,平仄相对观念明确。用韵变密,压平韵居多,压涌现,平仄相对观念明确。用韵变密,压平韵居多,压仄音很严)仄音很严)(4 4
20、)宫体诗)宫体诗 A A、齐梁文人集团的形成。在皇帝、太子及诸王周围聚、齐梁文人集团的形成。在皇帝、太子及诸王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形成文学集团,其中主要以集了一批文人,形成文学集团,其中主要以南齐竟陵王萧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和梁代萧纲为中心的三个文人集团子良,梁代萧衍、萧统和梁代萧纲为中心的三个文人集团影响最大。影响最大。尤其是尤其是以萧纲宫体诗创作活动为中心的文人集以萧纲宫体诗创作活动为中心的文人集团最为活跃。团最为活跃。他们群体参与,作家成批涌现,取材、风格他们群体参与,作家成批涌现,取材、风格趋同,并产生了重要的诗歌理论,趋同,并产生了重要的诗歌理论,主张主张“立身之道与文章
21、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是一种描摹色情的是一种描摹色情的主张,通过淫声媚态的诗歌满足变态性心理的要求。王瑶主张,通过淫声媚态的诗歌满足变态性心理的要求。王瑶认为,这里的放荡是想把放荡的要求寄托文章,用属文代认为,这里的放荡是想把放荡的要求寄托文章,用属文代替纵欲荒淫)替纵欲荒淫),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B B、代表作家作品。萧纲、萧绎、徐摛、代表作家作品。萧纲、萧绎、徐摛(chi)(chi)、庾肩吾、庾肩吾(父)(父)、庾信、庾信(子)、(子)、徐陵等。徐陵等。C C、宫体诗内容。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
22、为诗、宫体诗内容。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坛创作的主流,它坛创作的主流,它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多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多有咏物的题材,女性也像宫廷的其他器物一样成为吟咏的有咏物的题材,女性也像宫廷的其他器物一样成为吟咏的对象。对象。作家在互相切磋中艺术技巧迅速提高,这种创作风作家在互相切磋中艺术技巧迅速提高,这种创作风气一直延续到初唐,气一直延续到初唐,直到直到“四杰四杰”和陈子昂手中才有了根和陈子昂手中才有了根本的改变本的改变。南北朝民歌的清新活力,对文人诗的形式内容。南北朝民歌的清新活力,对文人诗的形式内容都产生了影响。都产生了影响。D D、宫体诗的特点:、宫
23、体诗的特点:一、声韵、格律,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要求更加精致;一、声韵、格律,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要求更加精致;二、风格,由永明体的清绮演变为秾丽,甚至流入淫二、风格,由永明体的清绮演变为秾丽,甚至流入淫靡;靡;三、内容,较之永明体时期更加狭窄,以艳情、咏物三、内容,较之永明体时期更加狭窄,以艳情、咏物为多,也有吟咏风月的诗。为多,也有吟咏风月的诗。(6 6)庾信体)庾信体 庾信是梁代宫体诗的杰出诗人,梁代末年的战乱,改变庾信是梁代宫体诗的杰出诗人,梁代末年的战乱,改变了庾信的生活轨迹。庾信的北上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而了庾信的生活轨迹。庾信的北上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而他成为他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
24、者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文学理念、文学题材、。他在文学理念、文学题材、文学体制、文学风格上开拓创新,其内容多描写乡关之思、文学体制、文学风格上开拓创新,其内容多描写乡关之思、羁旅之愁、生命之感、边地风光。庾信将宫体诗成熟的艺术羁旅之愁、生命之感、边地风光。庾信将宫体诗成熟的艺术技巧与新的时代内容嫁接,技巧与新的时代内容嫁接,写出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的、体写出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的、体式多样的、感情真挚的新型的诗歌式多样的、感情真挚的新型的诗歌,如拟咏怀二十七首,如拟咏怀二十七首等,时人称庾信后期的诗歌为等,时人称庾信后期的诗歌为“庾信体庾信体”。庾信体庾信体,是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候所作的风
25、格绮,是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候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转拘声韵,弥尚丽靡”(7 7)南北朝民歌)南北朝民歌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北的对峙和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北的对峙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的不同,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的不同,南方清绮,北方南方清绮,北方质朴质朴。这在南北朝民歌中表现得也很明显。这在南北朝民歌中表现得也很明显。但南北对峙并没有断绝南北的文化交流,文人的来往,但南北对峙并没有断绝南北的文化交
26、流,文人的来往,文献的传播。文献的传播。北朝的诗歌模仿南朝的痕迹相当明显北朝的诗歌模仿南朝的痕迹相当明显。北朝散北朝散文不乏佳作,如水经注文不乏佳作,如水经注(郦道元)(郦道元)、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杨炫之)杨炫之)和颜氏家训和颜氏家训(颜延之)(颜延之)。北魏末年与北齐时期。北魏末年与北齐时期文学的成就,已引起南朝文人的注意。北文学的成就,已引起南朝文人的注意。北方文化对南方文学方文化对南方文学也有影响,特别是在音乐和佛学这两方面尤为明显也有影响,特别是在音乐和佛学这两方面尤为明显。隋朝统。隋朝统一中国后,南北文化的交流继续扩大深入,到了盛唐终于出一中国后,南北文化的交流继续扩大深入,到
27、了盛唐终于出现了一个文学的新高峰。现了一个文学的新高峰。谢灵运与山水诗谢灵运与山水诗 一、山水诗兴盛的原因一、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1 1、人们的自然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的自然审美观念的变化 晋宋之际,山水诗大量出现,并逐渐替代玄言晋宋之际,山水诗大量出现,并逐渐替代玄言诗而取得重要地位。这是南朝诗歌的一个显著变化。诗而取得重要地位。这是南朝诗歌的一个显著变化。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对宋初诗歌风气的沿明诗篇对宋初诗歌风气的沿革所作的简单论述:革所作的简单论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
28、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宋初文学这一新趋向的主要代宋初文学这一新趋向的主要代表是谢灵运。表是谢灵运。“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风貌。继陶渊明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风貌。继陶渊明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2 2、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反映、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反映士人隐居避世、托身山林。士
29、大夫无论在朝在野、得势失士人隐居避世、托身山林。士大夫无论在朝在野、得势失意,多以隐逸为高,以山林为乐土,因而在诗歌中描写山意,多以隐逸为高,以山林为乐土,因而在诗歌中描写山水之美,借以寄托内心的某种情怀。水之美,借以寄托内心的某种情怀。3 3、当时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当时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 东晋以来,南方经济有较大发展,南渡的世族地主,东晋以来,南方经济有较大发展,南渡的世族地主,在江南修建园林别墅,过着优游山水的生活。秀丽宜人的在江南修建园林别墅,过着优游山水的生活。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闲适幽静的士族山水园林奇趣,使文人有条件自然风光,闲适幽静的士族山水园林奇趣,使文人有条件朝
30、夕赏爱自然美,为山水诗诞生提供了土壤。朝夕赏爱自然美,为山水诗诞生提供了土壤。(与魏晋相(与魏晋相比,士大夫隐逸多是因为社会动乱、整治黑暗)比,士大夫隐逸多是因为社会动乱、整治黑暗)4 4、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早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是往往只是作为作品中的陪衬和比兴的媒介,水景物,但是往往只是作为作品中的陪衬和比兴的媒介,还不能看作独立的山水作品。还不能看作独立的山水作品。汉赋中已有专写山水的篇章。汉赋中已有专写山水的篇章。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
31、诗。这些描写无疑为山水诗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的山水诗。这些描写无疑为山水诗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艺术经验。艺术经验。5 5、魏晋玄学和东晋玄言诗真正直接启迪了山水诗产生、魏晋玄学和东晋玄言诗真正直接启迪了山水诗产生 魏晋玄学魏晋玄学“得意忘象得意忘象”、“寄言出意寄言出意”的思辨推理方的思辨推理方法,使山水处于一种非常特别的地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法,使山水处于一种非常特别的地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用,中起着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用,即山水是体会玄理最适宜的即山水是体会玄理最适宜的媒介。媒介。东晋以来盛行的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玄言诗,也往往借助自然山水来体,也往往借助自然山水来体悟玄思理
32、致,因而,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山水成分,如悟玄思理致,因而,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山水成分,如孙绰孙绰的兰亭、秋日诗,或写春景,或绘秋色,皆表现的兰亭、秋日诗,或写春景,或绘秋色,皆表现了一种以外物为描写对象的趋势。到东晋后期,谢混的了一种以外物为描写对象的趋势。到东晋后期,谢混的游西池,玄言色彩较淡,已较集中地刻画山水景物,游西池,玄言色彩较淡,已较集中地刻画山水景物,令人耳目一新。令人耳目一新。6 6、山水绘画及理论的影响、山水绘画及理论的影响 晋宋之际,山水绘画及理论也应运而生。这对山水诗晋宋之际,山水绘画及理论也应运而生。这对山水诗的诞生和诗风转变,无疑也有着促进作用。的诞生和诗风转变,无疑也有
33、着促进作用。林庚认为林庚认为:“山水诗是继神话之后,在文学创作上大山水诗是继神话之后,在文学创作上大自然的又一次人化。自然的又一次人化。”袁行霈认为袁行霈认为:“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自然,发现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的美,这无论在文学史上或美学史上都是具和理解大自然的美,这无论
34、在文学史上或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积极意义的。”谢灵运谢灵运一、谢灵运生平简介一、谢灵运生平简介二二、谢灵运的山水诗特色、谢灵运的山水诗特色 谢灵运的山水诗特色主要表现在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画谢灵运的山水诗特色主要表现在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画上。他的山水诗,大多作于出任永嘉太守以后。这些诗,上。他的山水诗,大多作于出任永嘉太守以后。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写作方法上的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写作方法上的再现诗美观再现诗美观,是在南,是在南朝时期才真正确立起来。这也是南朝诗歌对诗史发展的最朝时期才
35、真正确立起来。这也是南朝诗歌对诗史发展的最大的贡献。大的贡献。)可是,南朝时期再现诗美观的片面发展,也导致了对可是,南朝时期再现诗美观的片面发展,也导致了对诗歌艺术本质的较严重的偏离。这时期诗歌,虽然不是完诗歌艺术本质的较严重的偏离。这时期诗歌,虽然不是完全放弃表现诗美观,但大部分作品都绮靡、涂饰,刻画物全放弃表现诗美观,但大部分作品都绮靡、涂饰,刻画物色、影写艳丽,失去了诗歌艺术的表现性。当然他们也有色、影写艳丽,失去了诗歌艺术的表现性。当然他们也有一些作品由再现而臻于表现,由形似而入于神似。开示中一些作品由再现而臻于表现,由形似而入于神似。开示中国古典诗歌写景状物之方向。国古典诗歌写景状物
36、之方向。进一步将诗歌从刻板再现的诗美观中解脱出来,增进一步将诗歌从刻板再现的诗美观中解脱出来,增强其表现性的还是永明诗人。强其表现性的还是永明诗人。整个南朝诗史,一方面是再现整个南朝诗史,一方面是再现诗歌诗歌观念的进一步推观念的进一步推进,从再现山水到再现各种事物,直到再现女性美;另进,从再现山水到再现各种事物,直到再现女性美;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求再现与表现的新的融合。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求再现与表现的新的融合。在盛唐诗人的代表性作品里,表现与再现达到了完在盛唐诗人的代表性作品里,表现与再现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美的统一。主要特点有四:主要特点有四:其一,极貌写物,穷力追新。而将内心苦闷简笔勾勒,
37、其一,极貌写物,穷力追新。而将内心苦闷简笔勾勒,形成了写景为主,情寓景中的特色。如登江中孤屿形成了写景为主,情寓景中的特色。如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其二,谢诗中景物描写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而这类描写其二,谢诗中景物描写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而这类描写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具有清新自然
38、的风格。“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登江中孤屿)、“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登池上楼)、)、“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汤惠休、鲍照、萧纲等针对谢灵运诗的艺术特点,也都汤惠休、鲍照、萧纲等针对谢灵运诗的艺术特点,也都作了评论:作了评论:谢诗如芙蓉出水。(诗品颜延之条引汤语)谢诗如芙蓉出水。(诗品颜延之条引汤语)延之尝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延之尝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39、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huihui)满眼。延年终身病之。(南史满眼。延年终身病之。(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传)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时有不拘,是其糟粕。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时有不拘,是其糟粕。(梁书卷四十九,萧纲与湘东王书)(梁书卷四十九,萧纲与湘东王书)其三其三,谢灵运诗在结构上,多采用先叙出游,次写见谢灵运诗在结构上,多采用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拖着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拖着一条玄言佛理的尾巴。一条玄言佛理的尾巴。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
40、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岖嶔。初景初景革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其四,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声,讲究丽典新声,实现了其四,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声,讲究丽典新声,实现了晋宋诗一大转关。晋宋诗一大转关。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
41、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他以自然山水为独立的描写对象,力求形似逼真,首先,他以自然山水为独立的描写对象,力求形似逼真,为刘宋诗坛开启了清新自然的诗风。为刘宋诗坛开启了清新自然的
42、诗风。其次,从艺术表现上,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其次,从艺术表现上,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雕细刻,有些佳篇做到以景为主、情景交融。更多的留下雕细刻,有些佳篇做到以景为主、情景交融。更多的留下“名章迥句名章迥句”,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美的享受。再次,有些山水诗通常采取再次,有些山水诗通常采取“记出游记出游写景物写景物抒抒玄理玄理”的三段式结构,单一而少变化,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的三段式结构,单一而少变化,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燥乏味,中间的写景部分往往最为精彩,是全诗最有价值燥乏味,中间的写景部分往往最为精彩,是全诗最有价值的部分。的部分。最后,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色,讲究丽典新声,实现最后
43、,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色,讲究丽典新声,实现了晋宋诗一大转关。具有了晋宋诗一大转关。具有“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艺术特点。的艺术特点。山水诗以外,谢灵运还写过一些山水诗以外,谢灵运还写过一些咏怀诗和赠答诗咏怀诗和赠答诗,其中有些不乏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杨柳行其一和其中有些不乏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杨柳行其一和白云岩下经行田都以沉痛、愤激的笔触写农民的痛白云岩下经行田都以沉痛、愤激的笔触写农民的痛苦生活,酬从弟惠连五首表现他与谢惠连之间的真苦生活,酬从弟惠连五首表现他与谢惠连之间的真挚情谊,均有较强的情感力
44、量挚情谊,均有较强的情感力量。他还学习乐府民歌,写过像东阳溪中赠答二首他还学习乐府民歌,写过像东阳溪中赠答二首那样的爱情小诗,也隽永可诵,并起了某种开风气的作那样的爱情小诗,也隽永可诵,并起了某种开风气的作用。用。三、三、谢灵运诗歌的不足谢灵运诗歌的不足 首先,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几乎每首诗的后面都拖着一首先,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几乎每首诗的后面都拖着一条谈玄说理的尾巴,大大地损害了山水诗恬淡自然的意境。条谈玄说理的尾巴,大大地损害了山水诗恬淡自然的意境。其次,是使用典故过多,有时给读者以艰涩之感,失其次,是使用典故过多,有时给读者以艰涩之感,失掉了诗歌所应有的谐畅之情味。掉了诗歌所应有的谐畅之情味。
45、再次,是过分追求句子的对偶和文字的雕饰,有时难再次,是过分追求句子的对偶和文字的雕饰,有时难免露出斧凿之痕,并且往往易于造成有句无篇的不良后果。免露出斧凿之痕,并且往往易于造成有句无篇的不良后果。第四,谢灵运毕竟是高门士族的代表,他精通玄学又第四,谢灵运毕竟是高门士族的代表,他精通玄学又通佛理,这就决定了通佛理,这就决定了他的诗十分典型地反映高门士族文人他的诗十分典型地反映高门士族文人的精神风貌的精神风貌。他的诗作内容单薄,感情压抑而平缓。由于。他的诗作内容单薄,感情压抑而平缓。由于远离现实生活远离现实生活。谢诗不再具有建安文人那种建功立业的激谢诗不再具有建安文人那种建功立业的激情和正始诗人忧
46、惧祸患的苦闷后的狂放。情和正始诗人忧惧祸患的苦闷后的狂放。四四、谢灵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谢灵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谢灵运仍然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谢灵运仍然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诗人,他开辟了诗歌表现的新领域,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诗诗人,他开辟了诗歌表现的新领域,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诗人如谢惠连、谢庄、汤惠休、谢朓,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人如谢惠连、谢庄、汤惠休、谢朓,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等都曾受过他的深刻影响。李白等都曾受过他的深刻影响。钟嵘称钟嵘称“谢客为元嘉之雄谢客为元嘉之雄”;萧统文选中刘宋诗人;萧统文选中刘宋诗人十位,诗九十七首,其中谢灵运四十首,颜延
47、年二十一首。十位,诗九十七首,其中谢灵运四十首,颜延年二十一首。而萧子显在南齐书而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称谢诗为一派。此后文学传论中称谢诗为一派。此后“颜谢颜谢”、“鲍谢鲍谢”、“大小谢大小谢”并称都可看出谢灵运在并称都可看出谢灵运在齐梁文坛的影响。唐白居易读谢灵运诗说:齐梁文坛的影响。唐白居易读谢灵运诗说:“谢公才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
48、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独在章句。”白居易结合谢灵运生平来评论他的创作甚为白居易结合谢灵运生平来评论他的创作甚为恰当;从中也可窥见谢灵运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恰当;从中也可窥见谢灵运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三、陶、谢比较三、陶、谢比较 陶为主观之诗人;谢为客观之诗人。陶为主观之诗人;谢为客观之诗人。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具体说来,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
49、方面: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位,“极貌以写物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明诗)和“尚尚巧
50、似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摹技巧,如: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过始宁墅);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云日相辉映,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