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1教学背景: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本在二年级上册和下册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中集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了,降低了学习难度。但“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是个较抽象的概念,小数倍、分数、百分数、比等知识都是由此扩展而来,又是学生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转变,而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三年级学生学习“倍”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之前,学生已积累了“几个几”、“一份”和“几份”的相关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和支撑点,通过
2、认知的同化,把“倍”的认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然后通过不断改变被比较的量直观地感悟“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清晰建立起“倍”的“标准结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出示复习题,复习旧知。每( 2 )个柠檬作为一组,有( 4 )组。可以说是( 4 )
3、个( 2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几个几”入手,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感悟“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表象,为新课做好铺垫。二、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出示主题图: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2.根据主题图给出的数学信息,找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三、自主探索、交流、汇报(一)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倍”1.根据情景图中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用学具摆出这些萝卜的倍数关系,然后在书上圈一圈,再说一说。胡萝卜:红萝卜:结论:有2根胡萝卜,红萝卜有3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2.根据情景图中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10
4、根,用学具摆出这些萝卜的倍数关系,然后在书上圈一圈,再说一说。胡萝卜: 白萝卜: 结论:有2根胡萝卜,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再放2根白萝卜,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3.老师再增加2根白萝卜,让学生观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4.老师再继续添白萝卜,如果白萝卜的根数是50个2根、100个2根、1000个2根,从而让学生发现白萝卜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二)变化中深入理解“倍”。1.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这时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用学具摆出这些萝卜的倍数关系,再说一说。胡萝卜:红萝卜:结论:胡萝卜有3根,红萝卜有
5、2个3根,所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2.对比两幅图,得出被比较量不变,作为标准的量变化时,倍数发生的变化。胡萝卜: 胡萝卜:红萝卜: 红萝卜:3.得出结论:在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把作为标准进行比较的这个量称为标准量,与标准量相比的量称为比较量。在进行比较时,先看清楚跟谁比,如果标准量变了,相应的倍数也变了。【设计意图】由“扶”到“放”,通过画一画、圈一圈,引导孩子自主去探究被比较量不变,作为标准的量变化时,倍数发生变化的原因,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这个量就是它的几倍,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三、巩固练习1.黄花有2朵,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2.黄花有1朵,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3.黄花有12朵,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设计意图】对比式的练习,开放学生的思维,生成不同层次思维的学习资源供孩子交流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使学生在比较中自己揭开“倍”的本质。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