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2、 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3、 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准备:我使用的教具有:幻灯片,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对了,下面我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用手摸一摸你都摸到了什么?(尖尖的,还有直线)是的,这就是角,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角。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学习角的组成师:孩子们,你们能在小
2、兔子的房子上面找到角吗?(学生找到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师:我们生活中的角都穿着漂亮的花衣服,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看谁能找出角,把它指出来。(学生找出教师给予鼓励。)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让我们帮它们脱掉这美丽的外衣看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让学生们仔细观察 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们给角的每部分都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说边板书)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提问: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通过一些小题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并能说明理由,既能检验学生的掌握
3、情况,又能加深印象。)师:同学们谁能找出我们教室中的角。先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再让学生们回答。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小组活动:动手操作,做角。师:经过大家的努力,不仅知道了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的图形,接下来,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学生拿自己准备好的小棒做一个角。)2学习画角。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教师示范)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学生自由画角,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3发现角的大小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画出了这么棒的角.老师这里还有两个会变化的角,仔细观
4、察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角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大?什么情况下会变小?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师:(出示课件)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学生各抒己见,交流想法。通过观察红角和蓝角争大小的视频更加直观的明白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教师小结:(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说):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的口大,角就大,叉开的口小,角就小。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四、布置作业练习三1、2题本课反思: 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角有一定的生
5、活经验,然而却不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指、描述角,采取了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教学手段,认识角.”同时把“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与两条边叉口张开的程度关,张得越开角越大,反之越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作为本课的难点来进行突破。作为低段数学教研组的第一堂教研课,感觉有些压力。上完课之后,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让学生从实物中摸,再从情景图中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在做、画等各种数学活动中认识角,再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交流。各环节过渡比较自然,而且自我感觉流畅。课堂教学中,
6、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2、注重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1)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的画角和相应的练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2)对学生备的不够。在做活动角过程中,给学生的问题是:“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不到点上。后来我引导说:从大小上看,它们和什么有关?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太着急。而且,对教学语言的把握我得再用心些。